第一课堂网
 文学常识 |  手机版 

栏目类型

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 > 正文

媚俗是什么意思(共10篇)

时间:2019-02-14 来源:文学常识 点击:

篇一:媚俗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媚俗

媚俗就是过份迁就迎合受众,以作态取悦大众的行为,而且要讨最大多数人好的一种态度,为了讨好,就必需确定什么是大家都想听的,必须为固有的观念服务.关于媚俗(kitsch),原意之一是指“俗气的艺术”.日常意义的“媚俗”显然是一个贬义词,通常用来批评那种有意迎合、巴结庸众/低级趣味的艺术行为.【媚俗是什么意思】

篇二:媚俗是什么意思

趋利媚俗是什么意思

趋利(趋利)
亦作“趍利”.1.追求财利.《晏子春秋·问上二一》:“恡乎财,薄乎施,覩贫穷若不识,趋利若不及.”《史记·货殖列传》:“及其衰,好贾趋利,甚於 周 人.”《二刻拍案惊奇》卷一:“少不得有一伙有本钱趋利的商人,贪那贵价,从外方贱处贩将米来.”
(2).泛指求利、逐利.汉 王符 《潜夫论·劝将》:“凡人所以肯赴死亡而不辞者,非为趋利,则因以避害也.”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无忠信之纯固,背恩养而趋利者,叛人也.”《新唐书·李宗闵传》:“ 德裕 曰:‘今中朝半为党人,虽后来者,趍利而靡,往往陷之.陛下能用中立无私者,党与破矣.’”
(3).求胜;取胜.《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二年》:“兵贵神速.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趋利.” 宋 陈亮 《酌古论·孙权》:“ 曹公 并 荆州 之众,东向俱下,而轻骑兼进,千里趍利,复与 吴 争长於舟楫之间,此其势易拒也.” 明 王玉峰 《焚香记·传笺》:“吾闻兵法:百里而趋利者蹶上将.”
媚俗
读音:mèi sú
词义:迎合于世俗.缺乏自我思想,自我理智,只知随波逐流,芸芸众生.
出处:明 高启《妫蜼子歌》:“不诘曲以媚俗,不偃蹇而凌尊.”
秦牧《艺海拾贝·酷肖》:“ 齐白石就说过这样的话:‘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

篇三:媚俗是什么意思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的媚俗怎么理解?
媚俗--无条件的认同生命存在的美学理想--是否可以翻译成其他更好的名词,对我来说更清晰的名词?总觉得媚俗这个词跟作者要解释的东西不是很搭调.当然也希望听到你对媚俗这一段思索感想

【媚俗是什么意思】

媚俗,即Kitsch,这个德文词出现于十九世纪末期,简单地说,是指相对于传统艺术的廉价艺术商品.在中文中kitsch通常被翻为「媚俗」,近来也有人翻成「畸趣」,并和日文中「恶趣味」同等.(个人认为,其实这些翻译和中文里的本义都不相称.)当然昆德拉对媚俗的认识是不仅仅局限于Kitsch本义的.
以下内容选自《小说的艺术》,是昆德拉发表了《存在的不能忍受之轻》后,于1984年2月接受了法国记者的采访
米兰·昆德拉(以下简称M.K):……小说应该毁掉确定性.况且,这也是作者与读者之间产生误解的根源.读者时常问:“您究竟在想什么?您要说什么?什么是您的世界观?”这些问题对小说家来说是很尴尬的,确切地说,小说家的才智在于确定性的缺乏(l"absence de certitude),他们萦绕于脑际的念头,就是把一切肯定变换成疑问.小说家应该描绘世界的本来面目,即谜和悖论.
安托万·德·戈德马尔(以下简称A.G):模糊和怀疑的敌人,就是您称之为“媚俗”(kitsch) 的世界,即美学的确定性和因循守旧的王国,它的结果是导致极权的媚俗.在您的小说里,您好几次提出这个媚俗性,您写道,它“把人类存在中基本上不能接受的一切排斥在它的视野之外”.
M.K:kitsch是19世纪产生于德国的一个词,它的含义已经逐渐起了变化,今天,在法国,仅仅意味着某种美学风格,低劣的艺术.但是,远远不止于此;这是一种由某种对世界的看法所支撑的美学,这几乎是一种哲学.这是知识之外的美,是美化事物、取悦于人的意愿,是完全的因循守旧.我在那本书中重新提出海尔曼·布洛赫的着名论点,他在《文学创作和认识》中,清算了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的媚俗精神,据他看来,这媚俗精神一直延续到瓦格纳.我则认为,不如说,到柴可夫斯基:一种要引起激动,并且得以成功的有效的音乐,但是,非常传统,是某种艺术上的煽情.这种蛊惑存在于西方,也存在于东方.当然,极权的国家发展了这种媚俗,因为,这些国家不能容忍个人主义、怀疑主义和嘲笑.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就是媚俗的胜利.在站后的苏联,人们心安理得地对美术学院的学生解释,苏维埃社会已经是如此先进,因而,基本的冲突不再是好与坏的冲突,而是好与更好的冲突!在西方,这种媚俗性尤其被政治派别当作媒介物,看看美国的选举运动……
A.G:您的意思是政治产生媚俗吗?
M.K:政治并不产生媚俗,但它需要媚俗.任何政治运动都以媚俗、以迷惑他人的愿望为基础.从政治角度来说,世界是白的或黑的.模棱两可、矛盾和悖论是没有任何位置的.每一位自尊的政治家都不会说:“我认为……但是,我不能肯定是对的……”或者:“虽然,我们也可以做那个,但应该做这个.”他会说:“我认得未来的道路,我知道我是对的,”等等.
以下是个人观点:
如上文所说,昆德拉认为作为小说家应该描绘谜和悖论——世界的本来面目.既然世界是谜和悖论,“无条件的认同生命存在的美学理想”这种确定性显然是与世界本质相悖的.媚俗,可以产生超越知识的美学,因为它是因循守旧的.媚俗使得一种艺术具有延续性和历史性,比如上文说到的柴科夫斯基.他的音乐是成功的,但是它非常传统.
媚俗的传统可以产生瓦格纳,柴科夫斯基,可见并不完全坏.然而,媚俗反对模棱两可和怀疑.这就是为什么米兰昆德拉反媚俗.

篇四:媚俗是什么意思

对《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见解
详细明了的解释“对生命的绝对认同”“媚俗”“伟大的进军”在书中的含义

对生命的绝对认同就是活在当下
媚俗是介于灵和肉之间的一个词
伟大的进军是对生活的本质肯定
其实由于每个人所处的环境,所受的教育程度以及接受能力各有差异,所以就读书而言,没必要字句斟酌,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就看你怎么理解了

篇五:媚俗是什么意思

“生命中不可承受的轻”这个说法有什么来由吗?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形容为“轻”而不是重呢?谢谢~

这句话大意是说,生命中有太多事,看似轻如鸿毛,却让人难以承受.
昆德拉揭示了人类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轻,但他和我们一样,无力解决这个问题.因为"永劫回归"是不可能的.民族历史、个人生命都只有一次性,没有初排,没有草稿,选择也就变得毫无意义.我们不选择媚俗,又能选择什么呢?安知抗击媚俗的决心和勇气不是另一种更大的媚俗?一个生活在地球上的人怎么可能避免媚俗呢?如果媚俗不可避免,那么所有"沉重而艰难的决心"不都是轻若鸿毛吗?
这又是一种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昆德拉由此对生命的终极意义表示了怀疑,而那是我们的前人认为理所当然而又坚信不疑的.我们无可选择又必须选择,我们反对媚俗又时时刻刻都在媚俗.
人的生命中有很多“不可承受之重”,比如来自工作、生活、感情、人际关系等等,因人而异.但人们往往忽略掉,生命中还存在着“不可承受之轻”!一个人活在一个没有压力的世界,为什么没有压力,可能有多种原因,比如他养尊处优,衣食无忧;比如他不思进取,整日无所事事,如同行尸走肉;比如他逃避现实,看破红尘,遁入空门……这些都是消极的行事方式,这种“没有压力”的生活,不会让人感到“沉重”,而让人感到“轻松”,但这种“轻松”会毁掉一个人,使其淹没于滚滚红尘而一事无成.所以这种“轻”是要不得的,是生命中不该承受也不可承受的!【媚俗是什么意思】

篇六:媚俗是什么意思

“故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乡愿是么意思?

乡愿这个词含义丰富,孔子所谓乡愿大概是指伪君子,指那些看似忠厚实际没有一点道德原则,只知道媚俗趋时的人.孟子所言大约是说言行不一,当面背后各一套的四方讨好,八面玲珑的人就是乡愿.这种人随波逐流,趋炎媚俗,更多的是指道德败坏的小人.

篇七:媚俗是什么意思

似者媚俗,不似者欺世

齐白石提出:「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
这已成为近代中国画追求"神似"(尤其是写意画)的一条美学原则,意思是说描绘对象(色、形)不能不像,也不能太像,不像观者看不懂、理解不了画的意思,就等于欺骗世人,太像又太俗气、太直白的画没有品位,不能给观者以回味和遐想的空间,中国画精道应在二者之间.

篇八:媚俗是什么意思

“叔原之为人,正自异于流俗.不第以绮语称矣.”中的“不第”是什么意思?

这里的不第,感觉是不屑的意思.叔原应该是人名.叔原的为人,高傲清正,不随俗染,不屑以绮语媚俗讨巧而搏取名利.

篇九:媚俗是什么意思

请问"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是什么意思?

《赵立凡诗词书法集》的出版,在新闻界和书法界都引起了不小的震动,这既因为立凡同志在新闻界和书法界的威望,又确因立凡同志诗词上的独到之处和书法上的自成一家.我与立凡同志交往甚久,深为他的才华所动,更为他的为人所折服.
立凡诗词虽只三卷,却广博精深,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写景则巧言切状,如印之印泥,不加雕削,而曲写毫芥;论山水,则循声而得貌;言节侯,则披文而见时;谈
欢则字与笑并,论戚则声共泣偕;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夸而有节,饰而不诬.灯下阅读,视之则锦绘,听之则丝簧,味之则甘腴,佩之则芬芳,在浮躁喧嚣,媚俗盛行的今天,如此之作的确难能可贵.
立凡书作更是风骨其中,俊秀于外,超凡洒脱,自成一体,师古而不复古,师道而自出道.下笔则烟飞云动,落纸则鸾回凤惊,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咫尺之幅,蕴大师之功.阅之,如诗,如画.
诗书同源.但时至今日,能在诗词书法上同时达到如此境界之人已不多.
市场经济在为诗词书法创造物质条件的同时,也带来了拜金主义、声色犬马等诸多诱惑.赵立凡同志之所以能有今天的大家风范,关键就在于他能经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抗得住干扰,顶得住喧嚣,摒污浊之气而书清贫大道,修风骨神气而写春秋之章.人们常说,诗如其人,书如其人,立凡同志的诗词书作,正是他风骨神气的真实写照.
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电视事业是赵立凡同志的职业追求.人们常常感叹,职业、事业、兴趣三者自古难全.而立凡同志却能将三者和谐地集于一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采万里风,抒万家情,将中央电视台150多个栏目作诗作赋并用书法的形式表现出来,既体现了他对职业的热爱,又映衬了事业与爱好的完美结合,这在当今社会,能做到的恐无几人.
立凡同志为人厚道儒雅,不事张扬,是一位典型的谦谦君子,但他的诗词书作集却给人们留下了诸多启示,正如邵华泽先生赠联所写:“为人无信则难立,于民有益即不凡”.

篇十:媚俗是什么意思

郭德刚说的你很三俗是指什么意思?

在今年2月份,一群相声界的表演艺术家们(都是只会3,4段的那种),针对老郭面向大众面向百姓的相声,提出要抵制相声中的庸俗、低俗、媚俗成分,矛头直指郭德纲,但后来反被老郭信手拿来当了包袱.
建议你听听他10周年的新做:我要反三俗
就能更深刻的了解了

推荐访问:讨巧媚俗的意思 媚俗艺术

上一篇:形容全面的词(共8篇)
下一篇:教师作文作品(共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