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类有67所、理工类有87所生源不足
本报讯(记者陈宓)今年我省高招本一批录取昨天结束,参与本批次招生录取的省内外高校共有301所。至录取结束,文史类实际招生2380人,理工类实际招生11594人。
今年,我省本一批招生出现了与往年明显不同的现象:部分本一批院校在第一轮投档时,出现线上生源不足甚至为零的情况。其中,文史类在我省招生的院校有108所,第一轮投档线上生源不足的有67所;理工类在我省招生的院校有161所,第一轮投档线上生源不足的有87所。
但是,参与本一批录取的省内绝大多数高校的线上第一志愿生源都十分充足,并且录取到相当部分的高分考生。
专业“冷热”依然影响着考生的志愿选报,导致院校之间生源失衡。农林、电力、地质、海洋、矿业等专业或院校,第一志愿线上生源较缺,只能通过其他轮次的调剂志愿来完成招生计划;交通、工商、外语、外贸、电子科技、财经、政法类的专业或院校则极受考生青睐,这种现象在理工类院校间表现得更加明显。北京交通大学理工类计划招生85名,第一志愿线上生源达到172名;华东政法大学理工类计划招生45名,第一志愿线上生源有104名;电子科技大学理工类计划招生68名,第一志愿线上生源有146名。
今年,同科类院校第一志愿生源分布不均衡现象更加明显。例如,大连理工大学理工类计划招生35名,第一志愿的线上生源有173名;长春理工大学计划招生51名,第一志愿线上生源却只有21名。电子科技大学的理工类计划招生68名,第一志愿线上生源多达146名;江苏科技大学计划招生30名,第一志愿的线上生源只有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