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堂网
 学习计划 |  手机版 

栏目类型

学习计划

富兰克林的故事(共10篇)

时间:2019-01-13 来源:学习计划 点击:

篇一:富兰克林的故事

读《富兰克林的故事》有感

富兰克林出生于一个贫困的小家庭,只上了两年学,便回家帮人家干活,补贴家用.可是,他从来没有停止过学习,用省下来的伙食费去买书看,还在工作之余认识了书店的学徒.这样,他就可以让学徒们偷偷地借几本书,在晚上阅读,还常常读到深夜.他的努力学习让他掌握了许多知识,还做出了震惊世界的风筝实验.
他做的风筝实验是在一个雷电交加的雨天,他用麻绳把风筝放上天空,再在绳子上系一把钥匙,这时,绳子被大雨淋湿了.富兰克林碰了一下钥匙,手臂一阵发麻,他的手猛地一缩,兴奋地大喊起来:我成功了,我捉到‘天电’了!
读了这个故事,我认识到了富兰克林的勇敢、努力和好学.他虽然只读了两年书,但还没有放弃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根据风筝实验总结出了放电的原理,还发明了避雷针.富兰克林的努力使他成为了一个着名的科学家.
在我们的周围有一些同学不努力学习,太过贪玩,他们应该感到惭愧,像这样的人,长大了必定一事无成.我们应该学习富兰克林好学的精神,长大了要造福人类,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篇二:富兰克林的故事

富兰克林小时候的故事2oo字

本杰明·富兰克林是他父亲十七名子女中最小的儿子.他上学至十岁,十二岁时在他兄长的出版社当学徒.十七岁时出走到费城,数月后到伦敦,在一家印刷厂内工作.后来在一名商人帮助下回到费城,成立了他自己的印刷公司,出版报纸,并且发表自己的文章,在当地的社会中得到相当的尊重.之后他出版的一本箴言书籍《穷理查年鉴》Poor Richard,令他大受欢迎.
1731年本杰明·富兰克林与其他人合力组建了费城的第一家公共图书馆.图书馆收藏的书籍包括神学、历史、文学、科学等;之后北美各城市亦效法建立;对北美各地人民的启蒙起了不少作用.
1736年本杰明·富兰克林组建了北美第一支志愿消防队.
1730年,本杰明·富兰克林与Deborah Read以普通法婚姻关系结合.富兰克林与Deborah Read在1724年曾订过婚,因为女方家长反对而未能实现,Read另嫁他人.后来Deborah Read被丈夫遗弃,其夫从此不知下落,依照当时法律,Read一辈子没有再婚的自由.因此本杰明·富兰克林与Deborah Read终身不能循合法形式结为夫妻.

篇三:富兰克林的故事

读了富兰克林的生平故事,你知道了什么?请概括出几点【富兰克林的故事】

1 我知道他是一名科学家,政治家.
2他十分好学,知识渊博,
3他对“电”很有研究.
4参与了草《独立宣言》的工作.

篇四:富兰克林的故事

富兰克林和华盛顿的关系和故事
18世纪,本杰明-富兰克林和华盛顿之间有什么故事?

富兰克林是一个实业家,也是政治实践家,但他的在政治上的经济是因为他是一个外交家.而华盛顿是一个新新政治体系的缔造者,而且也是一个新政权的创立者.华盛顿生平最佩服的人就是富兰克林.有一次,有一个人曾问华盛顿:“你是最佩服的人.华盛顿一口气,说三个富兰克林.

【富兰克林的故事】

篇五:富兰克林的故事

把( )放在心上
提示:同学们,相信你读了富兰克林 罗斯福的故事一定有了许多感悟,也一定想到了许多的人或事.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字数450字左右.
2、选择一件完整的记述下来,描写具体,感情真挚.

把(学业 )放在心上;
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说过这样一句名言:“空袋子难以直立.”
这句名言不仅说明了一种生活现象,更蕴藏着一个深刻的道理.
这句名言不仅说明了一种生活现象,更蕴藏着一个深刻的道理: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一个人如果身无知识智慧和技能本领,绝对难以在社会上立身,更说不上受人敬重.格林
尼亚家境富裕.父母的溺爱和娇生惯养,使他没有理想,整天游荡,根本不把学业放在心上,成了个肚子里无“货”的“空袋子”.有一天,在一次午宴上,一位刚从巴黎来瑟儿堡的波多丽女伯爵竟然不客气地对他说:“请站远一点,我最讨厌被你这样的花花公子挡住了视线!”这如同针扎一般刺中了他的心.他猛然醒悟了,开始悔恨过去,内心感到非常羞愧和苦涩.从此格林尼亚发奋学习,要追回过去浪费掉的时间.
21岁时,他离开了曾使他堕落的家庭,在里昂刻苦补习两年,进入里昂大学插班就读.他的苦学态度赢得了有机化学权威菲利普•巴尔的器重.在巴尔的指导下,他把老师所有着名的化学实验重新做了一遍,并准确地纠正了巴尔的一些错误和疏忽之处.在这些大量的实验中格氏试剂诞生了.后来,格林尼亚取得了一系列的科研成果.1912年,格林尼亚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勇敢的你我,总是在生活中隐隐发光;认真的态度,总让工作的问题迎刃而解;谨慎认真的日子,才能使生命充满圆融和喜悦!
认真是什么?认真是一种态度.当你心无旁鹜地将全力放在同一件事情上时,那即是认真的开始;认真是用力地燃烧自己.认真的方法有许多种,如果你期许自己能发光发热,唯有不断地鞭策自我和尝试磨练.

篇六:富兰克林的故事

魏格纳的故事

魏格纳(Alfred Lothar Wegener)是德国气象学家、地球物理学家,1880年11月1日生于柏林,1930年11月在格陵兰考察冰原时遇难.被称为"大陆漂移学说之父".
魏格纳的故事
魏格纳于1880年11月l日出生在德国柏林,从小就喜欢幻想和冒险,童年时就喜爱读探险家的故事,英国着名探险家约翰·富兰克林成为他心目中崇拜的偶像.为了给将来探险做准备.他攻读气象学.1905年,25岁的魏格纳获得了气象学博士学位.1906年,他终于实现了少年时代的远大理想,加人了着名的丹麦探险队,来到了格陵兰岛,从事气象和冰川调查.为了找到更多的证据,1930年4月,魏格纳率领一支探险队,迎着北极的暴风雪,第4次登上格陵兰岛进行考察,在零下65℃的酷寒下,大多数人失去了勇气,只有他和另外两个追随者继续前进,终于胜利地到达了中部的爱斯密特基地.11月1 日,他在庆祝自己50岁的生日后冒险返回西海岸基地.在白茫茫的冰天雪地里,他失去了踪迹.直至第二年4月才发现他的尸体.他冻得像石头一样与冰河浑然一体了.

篇七:富兰克林的故事

科学家的研究故事
要日期,不要富兰克林居里夫人爱迪生的,50到100字写对于某项研究的探究过程,不要生平,

牛顿23岁时,鼠疫流行于伦敦.剑桥大学为预防学生受传染,通告学生休学回家避疫,牛顿回到故乡林肯郡乡下.
那时,乡下的孩子们常常用投石器打几个转转,之后,把石头抛得很远.他们还可以把一桶牛奶用力从头上转过,而牛奶不洒出来.
这一现像激发了牛顿关于引力的想像:“什么力使投石器里面的石头,水桶里的牛奶不掉下来呢?”这个问题使他想到开普勒和伽利略的思想.他从浩瀚的宇宙太空,周行不息的行星,广寒的月球,直至庞大的地球,进而想到这些庞然大物之间力的相互作用.这对牛顿抓紧这些神奇的思想不放,一头扎进“引力”的计算和验证中了.牛顿计划用这个原理验证太阳系各行星的行动规律.他首先推求月球和地球距离,由于引用的资料数据不正确,计算的结果错了.因为依理推算月球围绕地球转,每分钟的向心加速度应是16英尺,但据推算仅得13.9英尺.在失败的困境中,牛顿没有灰心,反而以更大的努力进行辛勤的研究.
1671年,新测量的地球半径值公布了.牛顿利用这一数据重新检验了自己的理论,同时,还利用他自己发明的微积分处理了月一地关系中不能把地球看作质点时,重力加速度的计算问题.有了这两项改进,牛顿得到了两个完全一致的加速度值.这使他认为,重力和引力具有相同的本质.他又把基于地面物体运动的三条定律(即牛顿三大定律)用于行星运动,同样得出满意的正确结论.
牛顿整整经过了7个春秋寒暑,到他30岁时终于把举世闻名的“万有引力定律”全面证明出来,奠定了理论天文学、天体力学的基础.

篇八:富兰克林的故事

有什么科普小故事?【富兰克林的故事】

第一个发现电的人
美国的富兰克林是一个肯专研的人,曾经,他想看看天上的闪电到底是个什么样,也是在一个雷雨天气,他在风筝线上绑上一把铜钥匙,用长长的金属丝系着,吧风筝放飞,在一个闪电划破天际的时候,富兰克林感觉到全身麻木,他想,闪电给人的感觉原来是这样的啊,他说世界上第一个发现电的人.
这是我们小学学的课文.但不知道真假,总之想着就危险,也没干自己试过.

篇九:富兰克林的故事

科学家故事,最好是知名的,简短一点,还有谁知道吗?
有知道的吗?
有最好的给五分!
五分我加上了

牛顿
1.牛顿一人在家中的果园中,由于边走路边思考问题,无意间撞到园中的苹果树,这时一个苹果正好砸在牛顿的头上.牛顿突然从问题中醒悟过来,捡起了苹果,这时他又陷入一个问题:为什么苹果会落到地上,而不是飘上天空.最终牛顿提出一个最简单的现象产生的举世定律:万有引力.
2.牛顿从事科学研究时非常专心,时常忘却生活中的小事.有一次,给牛顿做饭的老太太有事要出去,就把鸡蛋放在桌子上说:“先生!我出去买东西,请您自己煮个鸡蛋吃吧,水已经在烧了!” 正在聚精会神地计算的牛顿,头也不抬地“嗯”了一声.老保姆回来以后问牛顿煮了鸡蛋没有,牛顿头也没抬地说:“煮了!”老太太掀开锅盖一看,惊呆了:锅里居然煮了一块怀表,鸡蛋却还在原地放着.原来牛顿忙于计算,胡乱把怀表扔到了锅里.
富兰克林
富兰克林7岁时,有一次过节,大人们给了他许多钱.富兰克林打算用这笔“巨款”去商店买一些玩具.半路上,他看到一个男孩很神气地吹哨子,他当时完全被这个哨子迷住了,就用自己所有的钱换了那个男孩的哨子.回到家里,富兰克林十分得意地吹着哨子满屋子转,却打扰了全家人.他的家人知道他这笔交易后告诉他,为了这个哨子,他付出了比它原价高4倍的钱,并让他明白,这些多付的钱,是可以买到更多更好的东西的.

篇十:富兰克林的故事

科学家小故事(要好习惯的)

爱迪生 一生只上过三个月的小学,他的学问是靠母亲的教导和自修得来的.他的成功,应该归功于母亲自小对他的谅解与耐心的教导,才使原来被人认为是低能儿的爱迪生,长大后成为举世闻名的“发明大王”.
爱迪生从小就对很多事物感到好奇,而且喜欢亲自去试验一下,直到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为止.长大以后,他就根据自己这方面的兴趣,一心一意做研究和发明的工作.他在新泽西州建立了一个实验室,一生共发明了电灯、电报机、留声机、电影机、磁力析矿机、压碎机等等总计两千余种东西.爱迪生的强烈研究精神,使他对改进人类的生活方式,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浪费,最大的浪费莫过于浪费时间了.” 爱迪生常对助手说.“人生太短暂了,要多想办法,用极少的时间办更多的事情.”
一天,爱迪生在实验室里工作,他递给助手一个没上灯口的空玻璃灯泡,说:“你量量灯泡的容量.”他又低头工作了.
过了好半天,他问:“容量多少?”他没听见回答,转头看见助手拿着软尺在测量灯泡的周长、斜度,并拿了测得的数字伏在桌上计算.他说:“时间,时间,怎么费那么多的时间呢?”爱迪生走过来,拿起那个空灯泡,向里面斟满了水,交给助手,说:“里面的水倒在量杯里,马上告诉我它的容量.”
助手立刻读出了数字.
爱迪生 说:“这是多么容易的测量方法啊,它又准确,又节省时间,你怎么想不到呢?还去算,那岂不是白白地浪费时间吗?”
助手的脸红了.
爱迪生喃喃地说:“人生太短暂了,太短暂了,要节省时间,多做事情啊!”
爱迪生未成名前是个穷工人.一次,他的老朋友在街上遇见他,关心地说:“看你身上这件大衣破得不象样了,你应该换一件新的.”
“用得着吗?在纽约没人认识我.” 爱迪生毫不在乎地回答.
几年过去了,爱迪生成了大发明家.
有一天,爱迪生又在纽约街头碰上了那个朋友.“哎呀”,那位朋友惊叫起来,“你怎么还穿这件破大衣呀?这回,你无论如何要换一件新的了!”
“用得着吗?这儿已经是人人都认识我了.” 爱迪生仍然毫不在乎地回答.
富兰克林7岁时,有一次过节,大人们给了他许多钱.富兰克林打算用这笔“巨款”去商店买一些玩具.半路上,他看到一个男孩很神气地吹哨子,他当时完全被这个哨子迷住了,就用自己所有的钱换了那个男孩的哨子.回到家里,富兰克林十分得意地吹着哨子满屋子转,却打扰了全家人.他的家人知道他这笔交易后告诉他,为了这个哨子,他付出了比它原价高4倍的钱,并让他明白,这些多付的钱,是可以买到更多更好的东西的.

推荐访问:关于富兰克林的故事 本杰明富兰克林的故事

上一篇:喜羊羊学英语(共10篇)
下一篇:名人的成长故事(共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