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像一张空白的画纸,生活,就是涂画这张画纸的画笔,在这张画纸与画笔之间存在着对人生的体验。也许,我们会用我们的手将这张画纸涂得十分丰满,让纸上的风景目不暇接,但是,我们何曾想过,这样的一幅画让人的思维无一丝的拓展空间,更别说能有什么成就。因此,为了让欣赏者多一丝暇想的空间,我们应当给自己留一道缝隙。
《为他人留一道缝隙作文700字》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给他人留一道缝隙。因为生活并不是完美的。
【篇一:留一道缝隙】
大千世界,滚滚红尘,潮涨潮落,生生不息。面对名与利,面对个人与集体,寂寞与热闹,失败与成功,现实与未来,有的人为自己留一道缝隙,举重若轻,收获丰盈的人生,而有的人却不堪挤压和重负,羁绊于生命之重。学会留一道缝隙,这是生命的大哲学。
庄子为自己留了一道缝隙。
先秦诸子,谁不想做官?谁不想通过世俗的权力来实现自己的乌托邦之梦?但濮水之畔的庄子心如澄澈秋水,心如不系之舟。面对两个身负楚王使命的使者,他持竿不顾。权势于庄子并没有什么吸引力,真正吸引他的是清波粼粼的濮水。于是历史记录了他那至今还在茫茫天宇回荡的声音:“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一句话,便推掉了在俗人看来千载难逢的发达机遇,将许多人甚至愿意用生命来求取的相位扔进了濮水。
庄子守护着自己的灵魂,为心灵留下了自由舒展的空间,他的灵魂也成为一个神话,于是也就有了一棵孤独地在深夜看守心灵月亮的树。
苏轼为自己留了一道缝隙。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苏轼一生坎坷,从“乌台诗案”开始,他被一贬再贬。他曾哀叹过,彷徨过,接踵而至的灾难曾一度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但他最终还是给自己的心灵敞开了一道吸纳清风明月的缝隙。
面对险恶,苏轼唱出了“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面对茫茫天宇,他唱出了“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于是他的生命中回荡着倜傥洒脱的华彩乐章。
福楼拜为自己留了一道缝隙。
一个世纪以前,在巴黎乡下一栋亮着青灯的木屋里,大文豪福楼拜每天拼命地工作,他不接受采访,不看报纸,但他给自己留出一道缝隙——每天看日出。
福楼拜每天看日出,伴着刚刚苏醒的树木和玻璃般翠绿的青草,呼吸着泥土的芳香和果蔬的甘甜。于是,他每天都拥有了温馨和朝气,能够宁静、快乐,充满活力地工作着。留一道缝隙,清晨看日出,福楼拜在为自己的生命举行升旗礼!
学会给自己留一道缝隙,是人生的大哲学;不能为自己留一道缝隙,则是人生的大遗憾。高中作文
项羽没有给自己留一道缝隙,乌江之畔,血染长空。这位“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身陷四面楚歌之境,他思想的空间被遗憾、羞辱和绝望占满,已没有可供回旋的缝隙。
在衣袂飘飘,长袖舞动中,心爱的人儿香消玉殒。面对着如泣如诉的滔滔江水,悲叹着“无颜见江东父老”,一抹寒光闪过,一个悲壮的瞬间便定格于历史的江河。于是,滚滚江水千百年来一直呜咽地诉说一个悲戚的故事。
川端康成没有给自己留一道缝隙,他的生命最终在不堪忍受的拥挤中凋谢了。离开这个世界之前,他曾无助地叹息:“太拥塞了!”“我希望从所有名誉中摆脱出来,让我自由。”可见,拥塞足以致命。面对别人的盛情邀请,面对各种应酬,他不会拒绝,只能疲于应付。他的生活空间塞得太满,令他几乎喘不过气来。于是,在巨大的精神压力面前,这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终于崩溃。那一刻,樱花落了一地。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奔腾不息的岁月之河从古代流到现代,它用哲人的睿智告诉我们,面对阴晴圆缺,悲欢离合,面对花开花落,得失成败,面对风霜雨雪,电闪雷鸣,面对灯红酒绿,名缰利锁,最难得的是为自己留一道缝隙!
【篇二:留一道缝隙】
疏密有致,粘合贴切。该疏则疏。这些是木匠的工艺原则。简单来说,就是要注意适当的留一些缝隙。
我想,留一条缝隙不仅仅可以运用在木匠的工作原理,还能够运用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
基督教的教主耶稣在创办了基督教后,四处传教,被那些教徒们视如神明。似乎他就是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仙人,他唯一的任务就是宣传教义,宣传基督教。但是后来,当人们知道他仅仅是一位木匠的儿子后,大都一哄而散。而人们信仰基督教的信念也变得没有以前那么忠诚了。因为没有留住那一条缝隙,人们对耶稣的敬畏也就荡然无存了。所以原本信仰基督教的人就不在坚持自己所信仰的宗教了。
相似的是,如果两只相爱的刺猬不顾自己本身的条件,而是一味的想要走的更近去欣赏对方,结果却会被彼此身上的刺扎的伤痕累累。当那条缝隙消减的时候,美也随之消减了。所以,适当的留一条缝隙,有时候不但能保护自己,还可以保护自己心爱的人避免遭受不必要的伤害。
达芬奇笔下的《蒙娜丽莎的微笑》,即使过了许多年的洗礼,但仍然被人们观赏着。猜测着。观赏她端庄的,迷人的脸庞。猜测着她迷人微笑下的真正原因。-
《蒙娜丽莎的微笑》之所以这么吸引人,不仅是因为它是出于作画家大师达芬奇之手。也有可能是因为我们在面对蒙娜丽莎的微笑时留着一条缝隙。
而这条缝隙也恰到好处的引起了我们对她身世及微笑的真正原因的无限猜测。
由此可见,在有些时候,适当的留一条缝隙,疏密有致,粘合贴切,该疏就疏,该紧就紧,在任何的事与物之间,留下一些足以互相磨合的缝隙,就会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和问题,可以获得许多自己难以想象的意外收获。
所以,朋友,请记得:请在任何时候,留下一条缝隙,为自己,也为他人,留下一个充足的空间!
【篇三:留一道缝隙作文】
修路要留出热胀冷缩的缝隙;种植要留出采光、通风的缝隙;渔猎要留出产卵、繁殖的缝隙;古代开国之君要留给黎民百姓休养生息的缝隙;现在家庭教育要留给子女心灵释放的缝隙……
当然,在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给自己的生命留下一点缝隙,就像两车之间的安全距离——一点缓冲的余地,可以随时调整自己,进退有据。
在与人交往中也要留一道缝隙。不要在人我是非中彼此摩擦。有些话语称起来不重,但稍一不慎,便会重重地压到别人心上。同时,也要训练自己,不要轻意被别人的话扎伤。这样一来,人与人之间多了份尊重,多了份理解,自然而然少了争吵与冲突,从而相处融洽和谐。
在生活中,一定要让自己豁达些,因为豁达的自己才不至于钻牛角尖,也才能乐观进取。在学习上,勤奋不一定要把每分每秒都花在书本上,在适当的时候,给自己留一道休息的缝隙,让精神得以放松,学习效率也许会更高。不要把每一根神经都绷得紧紧地,那样只会适得其返。
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因为他计较的少。多是负担,是另一种失去;少非不足,是另一种有余;舍弃也不一定是失去,而是另一种更宽阔的拥有。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富裕的人不一定快乐,学习成绩好的人不一定每天抓住书本不放。要想拥有美好的生活就应该拥有一颗轻松自在的心,不管外在世界如何变化,自己都能有一片清静的天地。
无论在什么问题上都适当地留下一道缝隙。它必定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也会让你无时无刻不感受到心灵轻松的快感。
【篇四:给生活留一道缝隙】
当你对无休无止的奋斗追求感到厌倦时,当你对遥不可及的理想目标感到无奈时,当你对任性逆反的少爷公主感到失望时,当你对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感到困惑时,给生活留一道缝隙吧,让清新的泉水渗入其中,滋润你疲惫的心。
给自己留一道缝隙,方能轻松快乐的生活。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许多人过于追求完满,追求成功,追求金钱名誉,有的人甚至苦苦寻觅一生,就算最终得到心中所想,却已日薄西山,人生的快乐和多彩被纷飞的文件和无尽的应酬所代替。睿智的人却懂得给自己留一道缝隙,在疲惫之时跳出圈子,去享受自由的生活,同时也暗中蓄积能量,为下一次冲刺作准备。他们既享受了生活,亦更容易取得成功。
给理想留一道缝隙,方能坦然面对失去。理想本是人生的指南针,一生奋斗的方向,但过于盯紧它就难免会发生“目的颤抖”,结果适得其反。很多人太过于坚定地固守原本不可企及的梦想,如同攀援一根高耸入云的石柱,锲而不舍的精神令人感动,但却终会因体力不支,心力交瘁而重重摔下,一蹶不振。给理想留一道缝隙吧,通过变通和调整,从而更有信心更有把握实现理想。
给子女留一条缝隙,方能使自己和孩子获取快乐。每个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用殷切的希望为子女构建人生的道路,用慈爱的眼神给子女施以无形的压力。他们将孩子的人生历程设计的完美无缺,殊不知在爱的压力下,多少孩子不堪重负而如木地板一般因太紧而挤压开裂,扭曲变形,所以他们逆反任性。给子女留一条缝隙吧,不要因为期望质太高、要求太严、管理太细而束缚了孩子,让他们,也让自己丧失了快乐。
给他人留一道缝隙,方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在与他人交往之时,留一道缝隙,不是懦弱退让,而是一种大度和智慧。若事事计较,工于心计,不留一点回旋余地,只会既伤人又伤己。给他人留一道缝隙,互相尊重、互相礼让,才会使友谊更加地久天长,使人际关系更加融洽。
给生活留一道缝隙,给未知的生活领域留一些变化的余地,你就能进退自如,有准备去应对各种变化,如同留过缝隙的木板,无论外界发生什么变化,用“缝隙”去调节它,解决它,生活的“地板”就会更加平整、美满!
【篇五:给生活留一道缝隙】
我们常常追求完美无缺,这当然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但在现实生活中,完美和美满的信念对我们并不一定产生积极的影响,有时候反而会羁绊我们的双脚,使成功变得咫尺天涯;给生活留一道缝隙吧,让成功的种子在缝隙中萌发。
所谓“水满则溢,月满则亏”,自然界告诉了我们这个道理。泥土如果没有缝隙,就失去了承载生命的荣耀;高山如果没有缝隙,就失去了深谷幽涧的美景;绿叶如果没有缝隙,就失去了斑驳树影的变化。环视八荒六合,四海宇宙,缝隙处处存在,在每一处生机下潜伏,在每一处美景后延伸,自然规律启迪着我们去领悟生活的哲理。
有经验的木匠都会在做工时注意留下缝隙,因为随着冷热干湿变幻无常,材料的形态也会发生微小的变化,小小的缝隙则可以包容这种变化,从而使整体结构不发生改变。高明师傅的高明之处就在于能够恰到好处地留下缝隙。同样道理,铺设铁路时,一段段铁轨之间也留有小段缝隙,它们为严冬酷暑不同季节里行驶的火车提供了安全保障。因为缝隙的存在,铁轨不会因温度升高降低而挤压收缩变形。
做工讲究疏密有致,工作与学习也要求张驰有度。有一类人总是将自己的日程用繁重的工作和学习塞得满满的,不留一点儿缝隙,成天废寝忘食、宵衣旰食,不懂调节和休息;还有一类人,每天既重视工作或学习,也注重休息与放松,适度的休息放松保证了工作和学习的效率,工作或学习时精力充沛思路清晰。其结果是前一类人短期内也许能取得一定成就,但无法长久;而后一类人则能够持之以恒地保持良好状态,所以往往能取得更大的成功。古人曰:“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其实不明白这个道理的人有很多,包括许多大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他们辉煌却英年早逝,糟糕的身体限制了他们事业的发展。可见缝隙虽小,懂之不易,为之更难。
为人处事上也没有完满可言。首先要给自己留一条缝隙,我们不必强求自己和每一个人都建立友好关系,毕竟“道不同,不相为谋。”只要能微笑待人,和善处事,保留真我即可。同时,还要给别人留一条缝隙,不能对朋友过于苛求,我们要以包容之心包容别人的缺点。“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能在生活中留下缝隙的人,一定是一个睿智豁达的人,一位随和宽容的善者。
完美是我们所追求的,而缝隙也是我们所必需的。如此,我们的生活才会是美丽的,我们的成功也就不再是遥不可及的。
记住,成功种子的萌发需要缝隙。
【篇六:给人生留一道缝隙】
人人都喜欢圆满,都想要自己的生活圆满。其实留一道缝隙,有时会成就我们的更高人生目标。
历史上的大文豪苏轼,前半生可谓是一帆风顺,十分圆满。从春风得意倍受文坛大家欧阳修所推崇的科场奇才,到初出茅庐,踌躇满志,又深得仁宗皇帝赏识的青年俊才,再到谪居他乡,受世人冷落的带罪犯官,这人生位置的巨大落差,将苏轼的圆满人生砍出了一道巨大的缝隙,让各种磨难流入,让苏轼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也正是留出的这一条缝隙,让那场雨渗入,洗净了苏轼的灵魂,涤净他心中的种种不安,让苏轼重新获得重生,让苏轼能在雨中吟唱着: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衰烟雨任平生!让苏轼能在巨大灾难降临时,依旧无所畏惧,安之若泰。或许这就是送给苏轼礼物,在他的圆满人生上留一道缝隙,使他的人生更加完美。
司马迁,着名的史学家。在他潜心写作《史记》时,因为坚守正义而替李陵辩护,因而遭到了惨无人道的刑罚。这不得不说是给他的心灵上造成了巨大的创伤,在他那完美的人生上留下了巨大的缝隙。如果在大殿上司马迁再犹豫一下,是不是他的人生上就会少些磨难?如果在大堂上司马迁没有心怀正义,是不是就没有他以后的名垂千古。如果在大殿上司马迁没有敢与帝王争取正义的勇气,是不是他在以后就不会遇到那么多风雨?但是司马迁做了,他能够在大殿上和皇帝据理力争。而后果便是身体上无尽的痛苦与心灵上的各种折磨,但司马迁并没有被打倒,因为他通过那道缝隙看到了他那还未完成的梦想,他的宏愿还未实现,他的事业还未完成。他从先贤在逆境中奋起而有所作为的事迹中得到启发,在狱中,他含垢忍辱,磨砺心智;出狱后,他勤奋耕耘,发奋写作,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终于写出了《史记》。如果司马迁的人生没有那道缝隙,可能就会缺少一名伟大的史学家吧!
周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这些人无不是人生之路有缝隙。所以说,要在人生路上留一道缝隙,看清自己的人生。
成都的宽窄巷子,听名字就有趣。去西藏游玩的回程,在成都停留一天,有幸能去看看这个地方。
宽窄巷子这名字从何而来?
我站在两堵墙中间,只能容一人通过。这条缝隙的一端挽着商业化的宽巷,另一端连着僻静幽深窄巷。踩着石板路上的青苔,也许是出于好奇心,也许是我不走寻常路的心理,默默穿过这条无人在意的“缝隙”,去往另一边的世界。
也许我只是受够了宽巷子的嘈杂。宽巷并没有多宽,再加上游人多,哪儿都得和陌生人擦着身子过去。这是一条有名的商业街,很长,它的繁华,热闹无穷无尽。
灰瓦白墙,凸起的屋檐,水泥门槛,搭上各式的商店,竟然毫无违和感。房前的空地上不时会遇见几个铜人,有的拉车,有的举着糖葫芦,有的手里夹着烟斗,总会有热情的游客不惜金钱去跟他们合影。成都小吃店的门口更是水泄不通。糍粑,老酸奶,手工的糖果,吸引了一大群年轻人。邮局里满墙的明信片,引得青年人争抢,为自己和他人留下来到这里的印迹。在这里见到星巴克着实让我大吃一惊,它是这里我所见到的最大的门面。同样是古朴的建筑,墨绿色的英文写在白墙上有一种别样的风味。无论在作文国内还是国外,都没有人能把它打造成四合院的形态,精美别致。
待大家在咖啡馆坐下,我坐不住,独自出来转悠。
偶然发现的小道是通向哪里?
沿着缝隙走了大概两排房子的距离,背后的声音渐渐消逝。再向前,便觉豁然开朗。这里的巷子比那边更窄,但是没有几个人在路上。这里应该是当地的人家,每家都是老式的平房,家门基本都半掩着,隐约听到里边的人们用成都方言说笑。
几个小孩子在家门前追逐打闹,也说着方言,但他们的“咯咯”的笑声并不能打破这里的沉寂。我仿佛被什么笼罩,不能受到外界影响,静得出神。一位老奶奶坐在木凳上给煤炉添着煤球,上头烧的水冒着白烟……
不敢想象,几分钟前我身处那样的环境。往前走,竟发现有个“窄巷子”的牌子钉在屋子的侧面。
那一条小道联系了热闹的商业街和朴素安逸的住宅,就像桥梁沟通了现代化和古朴的民风民俗。我终于明白了宽窄巷子的含义。宽巷子,人多便不宽;窄巷子,人少便不窄。二者结合,才是最奇特的画卷。鸟鸣与人声结合,水汽与菜香结合,这条缝隙连接了两种文化。
感谢那里的人留下了一条缝隙,才给我不同的体验。
这个秋天给我感触很多,印象中最深的是一部关于高考的影片,是一个老师对他学生说的话,内容是这样的:“高考是人生的一道鬼门关!没有高考就没有未来!高考是你们的唯一出路,考上了全家光荣前程光明,住洋房,娶美女,开大奔,考不上,你们就是家庭的耻辱,社会上的累赘,住平房、娶恐龙,人见人唾,永远的低人一等。一朝落榜,终生悲剧啊”!听到这里,我已经懵了,沉默陷入一片死寂。
我不知道这是一个何等变态的社会。终于,在利益的追逐和名利的纷争下显露出一张张丑陋的嘴脸。我开始思考什么是高考?什么是未来?甚至开始怀疑这个世界,怀疑我的未来。我知道影片表现力难免有些夸张,但是,总听说有人因高考失利而跳楼却也不禁一颤。或许吧!只有当我得了脑癌的时候,我才可以和霍金一样颠覆的思考着这个世界。那么我一定要把太阳挂在月亮上去,让嫦娥来当我的保镖。
每天都是这样。面对厚重的书本,带着疲惫的双眼,在一张张白纸上谱写着虚无缥缈的未来。生活在继续,日子腐烂在书堆里。一次次的考试我都惨败下,落寞的我看不见希望。高考一点一点的向我们逼近,我们也渐渐地开始长大。人生与未来似乎不再那么遥远。当一切都变得利益化,那么钱就成了决定因素。曾有人问我:“钱不能使人快乐,为什么还要发展经济呢?”我没有说话,也不知道如何回答。一个人的一生,如果注定要成为钱的奴隶,那么还有什么快乐可言呢?同样的,如果我们的生活被试卷填满,那么身心又如何健康发展呢?
有一种悲伤在心底缓缓溢散开来,不知名的。周末,秋日的黄昏。仰望长满云朵的天空,看着远处的山,吹拂着一股自然的风,等待夕阳的照射,直到夜幕降临。朝暾夕月,静候着漫夜星辰的到来,微风诉来晚安的气息。离别是伤感,是凄凉。谁也无法阻止岁月带给我们的隔阂。年轻泼墨挥洒的青春洋溢着标榜下的特立独行,物是人非总会让人想起逝而远去的年华。
傍晚,我飞快的爬上阁楼,怅怅然的看着夕阳渐渐地消失在我的眼帘。风吹过,拂落了一地的梨花,似乎所有美好事物往往就在一瞬间,似乎所有的美好终将成为回忆,似乎所有事物,某一天,都是幻觉……
岁月的流转,光阴荏苒。我们所永存于心的总是那些藏匿在记忆深处里的,不忍回忆,不愿提起。枫叶在浓霜中渐渐变红,那是记忆里最温暖的颜色。
日子在坐标轴上散落着星星点点,而我呢?只能在这个繁华冷漠的尘世间甘分随时,为了一份简单、卑微的梦想而努力,然后逐渐沉沦,为了生计。或许,人都是现实的吧!没有人可以为了那些简单,单纯,微妙的幸福,而抛弃一切。鱼和熊掌不可兼得,那我们又该如何取舍?对于自己疲惫的只是心情,我守着这些过往,却无法阻止他们如电影片断般浮现在我的眼前。是的,我是一个恋旧的人,因为我看不见未来。
昨晚,前晚都在失眠。失望如凌迟般侵蚀我柔弱的心脏,但是,我知道,我依然得坚定的踏下去。
生与死就在一瞬间,爱与恨就在一念之间。所以我们不应该给自己太多的束缚,生不快乐,死则会更痛苦。当你在苦苦追逐梦想的同时,不要忘记窗外有一片蓝天;当你徘徊在坚持与放弃之间,不要忘记身后就有一扇窗;当你处于伤心难过的时候,不要忘记蹲下来给自己一个拥抱。最后,你会发现原来生活是美好的。
想去旅行,用胶卷记录沿途的风景;想去流浪,一个人,让自己的风来亲吻我的脸颊。我无法忍耐那种枯燥无味的生活,同样我也始终相信,人生来就是可以被改变的,命亦是如此。我是一个怀旧的人,怀念那逝而远去的年华,怀念那拿着风车奔跑在乡间小路的日子。怀念那骑着单车行走在樟树林下的日子。看着那悠然而逝的青春,在记忆里一点一点的苍老,直至消失不见,我的心里总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生活需要快乐,需要烦恼,日子被某种事物所填满,快乐也就循隐随形。
给生活留一道缝隙,让生活多一份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