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堂网
 生活常识 |  手机版 

栏目类型

生活常识

柴胡的功效与作用

时间:2016-03-07 来源:生活常识 点击:

柴胡的功效与作用篇(一):柴胡功效与作用

柴胡的功效与作用_柴胡功效与作用

  虽然我们经常听到中药对于治疗疾病效果非常好,而对身体也有没有任何的副作用,但很多人对中药还是不太了解,柴胡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在生活中非常容易见到,但是人们对柴胡的作用认识不是很全面,不知道柴胡的功效和作用到底有哪些?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柴胡。
  柴胡功效与作用
  柴胡的性味:苦平、归经、入肝、胆经。
  功能主治:疏散退热,升阳舒肝。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 发表、退热、疏肝、解郁、升阳。
  和解少阳
  本品苦凉,入少阳经。《神农本草经》曰:“主寒热邪气。”《珍珠囊》则曰:“去往来寒热,胆痹,非柴胡稍子不能除。”
  《本草经疏》又去:“柴胡,为少阳经表药。”少阳经行半表半里。少阳受邪,邪并于阴则寒,邪并于阳则热,柴胡为少阳专药,气质轻清,苦味最薄,透泄半表半里之外邪,使从外解。
  故有和解少阳之功效。如张仲景《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小柴胡汤证,用柴胡治“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此乃邪在少阳半表半里,枢机不利,正邪分争所致。以柴胡轻清升散,?桨透表,用黄芩清少阳相火,佐人参、甘草、生姜、大枣。
  使“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溅汗出而解”(《伤寒论》)。
  舒肝和胃
  本品苦辛凉,入肝胆三焦经,《神农本草经》目:“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李杲则说:“柴胡泻肝火。”故有舒肝和胃之功效,常用于心腹结气,饮食积聚,推陈致新,胁痛腹胀。
  升阳举陷
  本品性轻清,主升散。《本草纲目》曰:“治阳气下陷。”《本草正义》亦曰:“约而言之,柴胡主治;一为正虚,则为清气之陷于阳分者,举而升之,返其它而中气自振。”故有升阳举陷之功效。用治中气下陷,久泻脱肛、子宫下垂等证,常与黄芪、人参等补气升阳之品同用,如补中益气汤。
  舒肝解郁
  本品味苦性凉,入肝经。《四声本草》曰:“主痰满,胸胁中痞。”《滇南本草》云:“行肝经逆结之气,止左胁肝气痉痛,治妇人血热烧经,能调月经。” 《药品化义》则曰:“味微苦,主疏肝。”故本品能条达肝气而疏肝解郁。可用治郁证,经水不调,热入血室等证。
  若肝郁气滞胁痛,可与香附、枳壳等同用,如柴胡疏肝散。用治肝郁血虚所致的胁痛、月经不调等症,常与当归、白芍等同用,如逍遥散。
  清泄相火
  本品苦凉,则能清热泻火,入肝胆三焦经,则能清泄相火。常用于头痛、眩晕、目昏障翳、耳鸣耳聋等证。
  祛风除痹
  本品为风药,风为百病之长,风去则湿去。《名医别录》载:“除湿痹拘挛。”故有祛风除痹之功效。若症见肢体重着,肌肤顽麻,或肢节疼痛,痛处固定,阴雨则发,此乃风寒湿邪侵袭肢节,经络,而以湿邪为甚的痹证。可选用柴胡,祛风胜湿而除痹。
  苦泄辛散,疏散退热
  用治感冒发热,可与甘草同用,即柴胡散。本品尤善于疏解半表半里之邪,为治少阳证的要药,用治伤寒邪在少阳,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等症,常与黄芩、半夏等配伍应用,如小柴胡汤。
  各家典籍论述
  ①《本经》: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
  ②《别录》:除伤寒心下烦热,诸痰热结实,胸中邪逆,五藏间游气,大肠停积,水胀,及湿痹拘挛。亦可作浴汤。
  ③《药性论》:治热劳骨节烦疼,热气,肩背疼痛,宣畅血气,劳乏羸瘦;主下气消食,主时疾内外热不解,单煮服。
  ④《千金方》:苗汁治耳聋,灌耳中。
  ⑤《四声本草》:主痰澜、胸胁中痞。
  ⑥《日华子本草》:补五劳七伤,除烦止惊,益气力,消痰止嗽,润心肺,添精补髓,天行温疾热狂乏绝,胸胁气满,健忘。
  ⑦《珍珠囊》:去往来寒热,胆痹,非柴胡梢子不能除。
  ⑧《医学启源》:除虚劳烦热,解散肌热,去早晨潮热。
  ⑨《滇南本草》:伤寒发汗解表要药,退六经邪热往来,痹痿,除肝家邪热、痨热,行肝经逆结之气,止左胁肝气疼痛,治妇人血热烧经,能调月经。发汗用嫩蕊,治虚热、调经用根。
  ⑩《纲目》:治阳气下陷,平肝、胆、三焦、包络相火,及头痛、眩晕,目昏、赤痛障翳,耳聋鸣,诸疟,及肥气寒热,妇人热入血室,经水不调,小儿痘疹余热,五疳羸热。
  结语:以上为大家介绍了柴胡的功效与作用,相信现在大家对于柴胡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由于柴胡的功效和作用很多,可以治疗一些常见的疾病,例如感冒,所以很多人都会储存一些柴胡当做家庭的常备药,但是所有的中药都要讲究适量,正确的使用才对身体有益。

柴胡的功效与作用篇(二):种柴胡的栽培技术要点和功效作用

柴胡的功效与作用_种柴胡的栽培技术要点和功效作用


  柴胡为《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药用部位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下面是百分网小编整理的种柴胡的栽培技术要点,欢迎阅读参考。
  种柴胡的栽培技术要点

  1、选地整地

  柴胡喜温暖湿润环境,好光,耐寒耐旱,怕水涝。栽培地宜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夹砂土或壤土。播前结合深翻整地亩施入腐熟厩肥或土杂肥3500公斤作基肥,然后作畦。

  2、繁殖方法

  柴胡多采用育苗移栽方法进行繁殖。育苗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下旬进行。播前先将种子用40℃的温水浸泡12小时,然后捞去浮在水面上的瘪籽,取出沉于底部的饱满种子,晾干后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10厘米横向开浅沟条播,沟深1.5厘米,将种子与火土灰拌匀,均匀地撒入沟内,覆土与畦面齐平,稍加压紧后,用细孔喷壶浇水,最后盖地膜或草,以利保温保湿。齐苗后,立即揭去覆盖物,加强管理,培育一年,翌春出圃定植。

  翌年3月上、中旬至4月上、中旬,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20厘米横向开沟,沟深10厘米,每隔15厘米摆一株苗,根端接近沟底,根系要理顺摆直,浇足定根水,再覆土与畦面平。

  3、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春季,当柴胡苗高10厘米以上时,就应松土除草,以后每月中耕除草1次,直到封行为止。

  (2)追肥柴胡在第一年营养生长期间,以氮肥为主,需追肥3次。第一次在4月中、下旬,每亩施腐熟人粪尿2000公斤;第二次于6月下旬或7月上旬,每亩施人粪尿2000公斤和饼肥100公斤;第三次于秋后植株枯萎时,每亩施腐熟厩肥或土杂肥2000公斤,过磷酸钙30公斤。在第二年生殖生长期间以磷肥为主,也需施肥3次。第一次于4月上、中旬,每亩施腐熟人粪尿2500公斤,或尿素30公斤;第二次6月下旬,每亩施过磷酸钙40公斤或饼肥 200公斤;第三次8月中旬,每亩施复合肥料30公斤。追肥应结合中耕除草在植株根际周围开沟施下。

  (3)摘除花蕾当7月下旬至8月上旬出现花蕾时,除种子地外,一律将其摘除,以便集中养分供给地下根茎生长,促其肥大粗壮,提高产量和质量。

  (4)排水柴胡怕水涝,在夏季多雨季节,要注意疏沟排水,以免造成根腐病。

  4、采收

  柴胡一般于播种第二年秋后采挖入药。当植株枯萎或翌春萌芽抽苗前挖取地下根条,抖去泥土,除去茎叶,晒干后即可分级出售。

  柴胡的功效与作用

  和解少阳,舒肝和胃,升阳举陷。治寒热往来,胸满胁痛,口苦耳聋,头痛目眩,疟疾,下利脱肛,月经不调,子宫下垂,热入血室。

  1、解热、退热作用平稳可靠;

  2、、镇静、镇痛,有解除胸闷胀痛,开郁调经作用;

  3、抗菌,对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

  4、抗肝损伤作用;

  5、抗病毒,对流感病毒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对第1型脊髓灰白质炎病毒引起的细胞病变具有抑制作用。

  种柴胡的种子处理及育苗繁殖

  柴胡用种子繁殖,直播或育苗移栽均可,大面积种植多采用直播。

  一、种子处理 选用2年生、无病虫害、生长健壮植株所结的种子,播前用30~40℃温水浸泡24h,然后去除浮在水面的瘪子,将沉底的饱满种子捞出,晾干后播种。

  二、直播 4月上旬播种,条播或穴播。条播按20cm行距开沟,穴播按穴距20~15cm开穴,播沟(或穴)深1~1.2cm,将种子均匀撒入沟(或穴)内,覆土0.6~0.9cm,浇透水,覆草保温保湿。播种量23kg/hm2左右。出苗后,揭草、间苗、补苗、除草,苗高10cm时,按株距15cm定苗。

  三、育苗移栽 选向阳地块作苗床,3月播种,条播或撒播。条播行距9cm,划小浅沟,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土,稍镇压后,用喷壶洒水,加盖塑料薄膜或草帘保温保湿。或先在苗床上灌水,待水渗下后再行播种。苗高4~6cm时,即可按行株距20×15cm带土移栽到大田。

柴胡的功效与作用篇(三):北柴胡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柴胡是一种外形酷似伞型的草本植物,在中医多用于清虚热之火。下面是百分网小编收集了北柴胡的作用信息,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北柴胡的功效与作用

  1.用于寒热往来。可治疗伤风引起的发热病症。一般应对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等症状多配以黄苓同用。一般可熬制成小柴胡汤,或是入药制成冲击或是复方注射液,对于解热有很好的作用。

  2.用于月经不调。将北柴胡与当归,白芍同服可化解女性月经不调,月经腹痛的症状,女性生理期若经常性的出现不适,需要调节月经周期及月经症状都可选择。

  3.用于气血下陷。长于升举脾胃清阳之气,善治气虚下陷神倦发热,食少便溏,久泻脱肛,胃、子宫下垂等症,常配人参、黄芪、升麻等同用,如补中益气汤。

  温情提示:患者要在医生的建议下运用北柴胡的功效与作用治疗疾患,不可自行盲目入药,给身体造成影响,毕竟是药三分毒,应注意身体的保健。

  北柴胡的基本介绍

  【名称】:北柴胡

  【别名】:茈胡|北柴胡|硬柴胡

  【拉丁名】:Bupleurumchinense

  【科名】:伞形科

  【属名】:柴胡属

  【形态特征】:根肥厚,圆锥状。茎直立,呈“之”字形弯曲。叶互生,线状披针形或披针长圆形,先端长尖。伞形花序。花小,黄色。果实椭圆状卵形。花期7-8月。

  【适应地区】:原产中国,主要分布于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等省。朝鲜、日本、苏联也有分布。

  【生长习性】:常野生于较干燥的山坡、林缘、林中隙地、草丛及路旁。喜温暖、湿润。耐寒、耐旱。怕水浸。在砂壤土或腐叶土中生长良好,在盐碱土上生长不旺盛,叶片易出现卷缩。

  【繁殖培育】:柴胡原野生,近几年来由于采挖造成药源不足,故将野生家植。选择沙壤土或腐殖质土的山坡梯田栽培,不宜选择黏土和易积水的地段种植。如果是在开垦的荒地播种时,应清除田间的石块。树枝等。播前施足基肥,每公顷施圈肥22500千克左右,过磷酸钙75千克,均匀撒入翻耕25~30厘米,而后仔细耙平,作畔宽100-130厘米的平畦或30厘米宽的高垄备播种。常用播种繁殖。

  【药用价值】:根、茎入药,名柴胡,能解表和里、升阳、疏肝解郁。以根入药。性苦、微寒,对肝、肺有解表和里,升阳、疏肝解瘀的调经作用。主治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疟疾、寒热往来、肋痛、肝炎、胆道感染、胆囊炎、月经不凋、脱肛。

  【景观用途】:草花植物,柴胡多栽植于花境、墙垣或草坪边缘,夏季开花时,富有野趣。根为中药。

  柴胡的基本介绍

  【中文名】:柴胡-狭叶柴胡

  【类别】:根类

  【英文名】:RedThorowaxRoot

  【别名】:香柴胡、南柴胡、小柴胡、红柴胡。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狭叶柴胡的根。

  【采制】:春、秋季采挖根,晒干。

  【性味】:根常弯曲,有的分枝,长4~10cm,直径2~6mm;表面黄棕色近根头处有较明显的横皱纹,并有横长的皮孔,根头稍膨大,残留有叶基朽蚀后的束状毛须。质较脆,折断面木部黄白色,裂片状。微有香气,味淡。性微寒,昧苦。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60cm。叶互生,线形或狭线形,长7~17cm,宽2~6mm,先端渐尖,具短芒,基部最窄,有5~7条纵脉,具白色骨质边缘。复伞形花序多数,集成疏松圆锥花序;总苞片1~3,条形;伞幅3~8;小总苞片5,狭披针形;花梗6~15;花黄色。双悬果宽椭圆形。花期7~9月,果期8~10月。

  【生长地】:生于山坡、草原。主产黑龙江、吉林、辽宁、陕西、内蒙古、河北、江苏、安徽。

  【化学成份】:含皂甙,另外全草含芸香甙(rutin)、异鼠李素3-β-D-芸香糖甙(水仙甙narcissin)、槲皮素等。
猜你喜欢:

1.柴胡有哪些功效与作用

2.中药柴胡的功效和作用及食用方法有什么

3.种柴胡高产套种技术及种植品种分类

4.种柴胡的早春栽培经验及催芽处理

推荐访问:北柴胡的功效与作用

上一篇:党员自我批评
下一篇:梦见打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