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堂网
 拼音 |  手机版 

栏目类型

拼音

知母

时间:2016-03-20 来源:拼音 点击:

知母篇1:知母的功效与作用

  现今药物多种多样,人们在使用药物之前,需要先了解药物的功效、作用、禁忌与注意事项等等。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知母的功效与作用,欢迎阅读。

  【名称】:
  知母
  【英文名】:
  Common Anemarrhena Rhizome, Rhizome of Common Anem
  【拼音】:
  Zhī Mǔ
  【别名】:
  提母(《范子计然》),芪母(《广雅》),?母、连母、野蓼、地参、水参、水浚、货母、?母(《本经》),女雷、女理、儿草、鹿列、韭逢、儿踵草、东根、水须、苦心(《别录》),昌支((唐本草》),穿地龙(《山东中药》)。
  【药材类别】:
  根茎类
  【性味】:
  味苦;性寒。
  ①《本经》:味苦,寒。
  ②《药性论》:性平。
  ③《日华子本草》:味苦甘。
  ④《药品化义》:味微苦略辛。
  【归经】:
  入肺、胃、肾经。
  ①《珍珠囊》:肾经。
  ②《汤液本草》:入足阳明经、手太阴经。
  ③《本草经解》:入足少阴肾经、手少阴心经。
  【入药部分】:
  为百合科植物知母的根茎。
  【产地和分布】:
  生于向阳干燥的山坡、丘陵草丛或草原地带,常成群生长。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宁夏、甘肃、山东、江苏等地。在新疆、安徽、江西、河南等地有引种栽培。
  【形态特征】:
  知母,多年生草本。全株无毛。根茎横生,粗壮,密被许多黄褐色纤维状残叶基,下面生有多数肉质须根。叶基生,丛出,线形,长20-70cm,宽3-7mm,上面绿色,下面深绿色,无毛,质稍硬,叶基部扩大包着根茎。花葶直立,不分枝,高50-120cm,下部具披针形退化叶,上部疏生鳞片状小苞片;花2-6朵成一簇,散生在花葶上部呈总状花序,长20-40cm;花黄白色,干后略带比色,多于夜间开放,具短梗;花被片6,基部稍连合,2轮排列,长圆形,长5-8mm,宽1-1.5mm,先端稍内摺,边缘较薄,具3条淡绿色纵脉纹;发育雄蕊3,着生于内轮花被片近中部,花药黄色,退化雄蕊3,着生于外轮花被片近基部,不具花药;雌蕊1,子房长卵形,3室,花柱短,柱头1。蒴果卵圆形,长10-15mm,直径5-7mm,成熟时沿腹缝线上方开裂为3裂片,每裂片内能常具1颗种子。种子长卵形,具3棱,一端尖,长8-12mm,黑色。花期5-8月。果期7-9月。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2g,或入丸、散。清热泻火,滋阴润燥宜生用;入肾降火滋阴宜盐水炒。
  【注意事项】:
  脾胃虚寒,大便溏泄者忌服。
  ①《别录》:多服令人泄。
  ②《医学入门》:凡肺中寒嗽,肾气虚脱,无火症而尺脉微弱者禁用。
  ③《本草经疏》:阳痿及易举易痿,泄泻脾弱,饮食不消化,胃虚不思食,肾虚溏泄等证,法并禁用。
  ④《本经逢原》:外感表证未除、泻痢燥渴忌之。脾胃虚热人误服,令人作泻减食,故虚损大忌。
  【知母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泻火;滋阴润燥;止渴除烦。主温热病;高热烦渴;咳嗽气喘;燥咳;便秘;骨蒸潮热;虚烦不眠;消渴淋浊。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肠燥便秘。
  用于温热病,邪热亢盛、壮热、烦渴、脉洪大等肺胃实热证。知母有清热泻火除烦的作用。与石膏配伍有协同之效,如白虎汤。
  用于肺热咳嗽或阴虚燥咳、痰稠等证。本品有清泻肺火,滋阴润肺之效,常与贝母同用以清肺化痰止咳,即二母散。
  用于阴虚火旺,肺肾亏所致的骨节蒸潮热、盗汗、心烦等症。知母有滋阴降火的作用。常同黄柏相须为用,配入养阴药中,如知柏地黄丸。
  可用于阴虚消渴,症见口渴、饮多、尿多者。本品有滋阴润澡、生津止渴功效。同天花粉、五味子等配合使用可增强疗效,如玉液汤。
  清热泻火:用于高热烦渴,常配生石膏;用于肺热咳嗽,常配贝母。
  滋阴降火:用于阴虚之发热、盗汗,常配黄柏、地黄。
  ①《本经》:主消渴热中,除邪气肢体浮肿,下水,补不足,益气。
  ②《别录》:疗伤寒久疟烦热,胁下邪气,膈中恶及风汗内疸。
  ③陶弘景:甚疗热结,亦主疟热烦。
  ④《药性论》:主治心烦躁闷,骨热劳往来,生产后蓐劳,肾气劳,憎寒虚损,患人虚而口干,加而用之。
  ⑤《日华子本草》:通小肠,消痰止嗽,润心肺,补虚乏,安心止惊悸。
  ⑥张元素:凉心去热,治阳明火热,泻膀胱肾经火,热厥头痛,下痢腰痛,喉中腥臭。
  ⑦王好古:泻肺火,滋肾水,治命门相火有余。
  ⑧《纲目》:安胎,止子烦,辟射工溪毒。
  ⑨《本草求原》:治嗽血,喘,淋,口病,尿血,呃逆,盗汗,遗精,痹痿,??。
  【附方】:
  ①治伤寒邪热内盛,齿牙干燥,烦渴引饮,目昧唇焦:知母五钱,石膏三钱,麦门冬二钱,甘草一钱,人参八钱。水煎服。(《伤寒蕴要》)
  ②治温疟壮热,不能食:知母、鳖甲(炙),地骨皮各三两,常山二两,竹叶(切)一升,石膏四两(碎)。上六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二升五合,去滓,分三服。忌蒜、猪肉、苋菜、生葱、生菜。(《延年方》知母鳖甲汤)
  ③治火冲眩晕,暴发倒仆,昏不知人,甚则遗尿不觉,少顷汗出而轻,仍如平人,右关脉细敷,脾阴不足者:知母、黄柏、黄芪、当归身。水煎服。(《症因脉治》知柏补血汤)
  ④治消渴:生山药一两,生黄芪五钱,知母六钱,生鸡内金(捣细)二钱,葛根钱半,五味子三钱,天花粉三钱。水煎服。(《医学衷中参西录》玉液汤)
  ⑤治气虚劳伤,面黄肌瘦,气怯神离,动作倦怠,上半日咳嗽烦热,下午身凉气爽,脉数有热者:知母三钱,黄柏三钱,人参二钱,麦冬五钱,广皮一钱,甘草五分。水煎服。(《症因脉治》知柏参冬饮)
  ⑥治肺劳实热,面目苦肿,咳嗽喘急,烦热颊赤,骨节多痛,乍寒乍热:知母、贝母(去心膜)、杏仁(去皮尖,炒)、甜葶苈(略炒)、半夏(汤泡七次)、秦艽(去芦)、橘红各一两,甘草(炙)半两。上细切,每服四钱,水-盏半,姜五片,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济生方》二母汤)
  ⑦治肺家受燥,咳嗽气逆:知母、石膏、桔梗、甘草、地骨皮。水煎服。(《症因脉治》知母甘桔汤)
  ⑧治妊娠子烦,因服药致胎气不安,烦不得卧者:知母一两,洗焙为末,枣肉丸弹子大。每服一丸,人参汤下。医者不识此病,作虚烦治,反损胎气。(《产乳集验方》)
  ⑨痰嗽。用知母、贝母各一两,研细:巴豆三十枚,去油,研匀。每夜,切生姜三片,二面蘸上药末,放在口里细嚼咽下,随即睡觉。次日必泻,痰嗽渐止。体弱者,不用巴豆。
  ⑩久嗽气急:用知母五钱(去毛切片,隔纸炒过)、杏仁五钱(姜水泡,去皮尖,焙过),同煎服。另以萝卜子、杏仁,等分为末,加米糊做成丸子。每服五十丸,姜汤送下,以绝病根。
  ⑾妊娠不足月,腹痛欲产:用知母二两,研细,和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米粥送下。
  ⑿紫癜风疾:用醋磨知母涂搽。
  ⒀甲疽:用知母,烧存性,研末敷患处。
  ⒁治伤寒数日不解,心躁烦乱,小腹胀急,闷痛,大渴喘乏:知母、芍药、麦门冬、柴胡、泽泻各1g,石膏45g,黄芩、甘草15g,竹叶3-7片,姜,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圣济总录》八味知母汤)
  ⒂治温疟,壮热不能食:知母、鳖甲、地骨皮各10g,常山6g,竹叶6g,石膏32g。水煎,疟疾发作前服用。(《外台密要》延年知母鳖甲汤)
  ⒃治产后恶露上攻,流入于肺经咳嗽宜服,如伤风痰喘,却以寻常伤风药治之:知母、贝母、茯苓、人参各15g,桃仁、杏仁各0.3g。水煎,每日1剂,日服2次,如觉腹痛,并服之,立有神效。(《得效方》二母散)
  常见配伍
  ⒄用于温热病、高热烦燥、口渴、脉洪大等肺胃实热之症及肺热喘咳、痰黄而稠。知母苦寒,上能清肺热,中能清胃火,故适用于肺胃有实热的病症。本品常和石膏同用,可以增强石膏的清热泻火作用。
  ⒅用于阴虚发热、虚劳咳嗽及消渴等症。知母能泻肺火而滋肾,故不仅能清实热,且可清虚热。在临床上多与黄柏同用,配入滋阴药中,如知柏地黄丸,治阴虚火旺、潮热骨蒸等症。又本品配养阴润肺药如沙参、麦冬、川贝等品,可用于肺虚燥咳;配清热生津药如天花粉、麦冬、粉葛根等品,可用治消渴。
  ⒆知母性味苦寒而不燥,上能清肺,中能凉胃,下能泻肾火。配以黄芩,则泻肺火;配石膏,则清胃热;配黄柏,则泻肾火。知母既能清实热,又可退虚热,但它滋阴生津的功效较弱,用于阴虚内热、肺虚燥咳及消渴等症,须与滋阴药配伍,始能发挥它的作用。本品能润燥滑肠,故脾虚便溏者不宜使用。

知母篇2:知母种子价格多少及种植方法


  知母在中国各地都有栽培的话,它的种子卖到多少钱一斤,知母是否好种植?今天百分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知母种子价格及种植方法,希望大家喜欢并且能够有所收获。
  知母种子的价格

  知母种子的价格大约在20~30元左右一斤,但因种子的质量、品种、产地等不同价格有差异。知母的适应性很强,野生于向阳山坡地边草原和杂草丛中,性耐寒,喜温暖,耐干旱,土壤以疏松的腐殖质壤上为宜,低洼积水和过劲的土壤均不宜栽种,全年各季节都能播种,但主要是春播或夏播。

  知母的播种方法

  1、种子采集:知母于7月下旬至9月下旬采收成熟的果实,放到通风干燥处晾干,将种子搓出,簸净杂质,贮存待用。

  2、种子处理:知母种子置于30~40℃的温水中浸泡24小时,捞出稍晾干后,即可进行播种,亩播种量约3千克。

  3、播种时间:知母秋播或春播均可,秋播在上冻前,春播于4月份,当年种子发芽率80~90%,隔年种子发芽率仅40~50%。

  4、播种方法:知母一般采用条播,按行距15~20厘米开沟,深1~2厘米,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土,保持土壤湿润,20天左右出苗。

  知母的种植方法

  1、整地施肥:知母种植选择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和富含腐殖质的中性土壤为好,深耕25~30厘米,耙细整平,做宽1.2米的畦,挖排水沟,每亩施厩肥1500千克。

  2、间苗定苗:知母在春季萌发后苗高4~5厘米时进行间苗,去弱留强,苗高10厘米左右时按株距4~5厘米定苗,合理密植是知母增产关键。

  3、松土除草:知母幼苗出土后要及时除草中耕,间苗后进行1次松土除草,宜浅松土,搂松土表即可,但杂草要除尽,定苗后再松土除草1次,保持畦面疏松无杂草。

  4、适时追肥:知母除施足基肥外,苗期以追施氮肥为主,生长的中后期以追施氮、钾肥为好,在每年的7~8月生长旺盛期每隔半月喷施叶面肥1次,连续2次,喷洒后若遇雨天重喷1次。

  5、排水灌水:知母第一年生长缓慢应浇小水,封冻前灌1次越冬水以防冬季干旱,第二年生长较快,可适当增加浇水次数以促进根部生长,雨后要及时疏沟排水。

  6、盖草防病:知母1~3年生幼苗每年春季松土除草和追肥后覆盖杂草,可有保温保湿、抑制杂草滋生的效果。

  7、病虫防治:知母很少发生病害,主要有蛴螬咬食根茎,可用90%敌百虫1000~1500倍液浇注毒杀,或播种时每亩施敌敌畏0.5~1公斤。

  8、采收加工:知母种子繁殖于第3年春、秋季采挖,挖取根茎,去掉芦头及细根,保持黄绒毛和浅黄色的叶痕,洗净泥土,晒干或烘干为毛知母,趁鲜去外皮晒干的为知母肉。

  知母的相关论述

  1、《神农本草经》:“主消渴热中,除邪气肢体浮肿,下水,补不足,益气。”

  2、《名医别录》:“疗伤寒久疟烦热,胁下邪气,膈中恶及风汗内疸。”

  3、《医学启源》:“知母,《主治秘要》云作利小便之佐使,肾中本药。上头、引经皆酒炒。刮去毛,里白者佳。”

  4、《本草纲目》:“肾苦燥,宜食辛以润之;肺苦逆,宜食苦以泻之。知母之辛苦寒凉,下则润肾燥而滋阴,上则清肺金泻火,乃二经气分药也;黄柏则是肾经血分药,故二药必相须而行,昔人譬之虾与水母,必相依附。”

  5、《本经逢原》:“知母,《本经》言除邪气肢体浮肿,是指湿热水气而言。故下文云下水,补不足,益气,乃湿热相火有余,烁灼精气之候,故用此清热养阴,邪热去则正气复矣。”

  6、《本草正义》:“知母寒润,止治实火,泻肺以泄壅热,肺痈燥咳宜之,而虚热咳嗽大忌。清胃以救津液,消中瘅热宜之,而脾气不旺亦忌。通膀胱水道,疗淋浊初起之结热,伐相火之邪,主强阳不痿之标剂。热病之在阳明,烦渴大汗,脉洪里热,佐石膏以扫炎症;疟证之在太阴,湿浊熏蒸,汗多热甚,佐草果以泄脾热。统详主治,不外实热有余四字之范围。”

知母篇3:知母的食物知识有哪些


  知母是一种草本植物,知母的根状茎是一种着名的中药材。可以清热解毒、滋阴降火,治疗肺热咳嗽、改善便秘等病症。以下是百分网小编为你整理有关于知母的食物知识,希望能帮到你。
  知母的功效作用

  滋阴降火,润燥滑肠。治烦热消渴,骨蒸劳热,肺热咳嗽,大便燥结,小便不利。

  用于温热病,邪热亢盛、壮热、烦渴、脉洪大等肺胃实热证。知母有清热泻火除烦的作用。与石膏配伍有协同之效,如白虎汤。

  用于肺热咳嗽或阴虚燥咳、痰稠等证。本品有清泻肺火,滋阴润肺之效,常与贝母同用以清肺化痰止咳,即二母散。

  用于阴虚火旺,肺肾亏所致的骨节蒸潮热、盗汗、心烦等症。知母有滋阴降火的作用。常同黄柏相须为用,配入养阴药中,如知柏地黄丸。

  可用于阴虚消渴,症见口渴、饮多、尿多者。本品有滋阴润澡、生津止渴功效。同天花粉、五味子等配合使用可增强疗效,如玉液汤。

  清热泻火:用于高热烦渴,常配生石膏;用于肺热咳嗽,常配贝母。

  滋阴降火:用于阴虚之发热、盗汗,常配黄柏、地黄。

  主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肠燥便秘。

  知母的用药禁忌

  1、脾胃虚寒,大便溏泄者忌服。

  2、《别录》:多服令人泄。

  3、《医学入门》:凡肺中寒嗽,肾气虚脱,无火症而尺脉微弱者禁用。

  4、《本草经疏》:阳痿及易举易痿,泄泻脾弱,饮食不消化,胃虚不思食,肾虚溏泄等证,法并禁用。

  5、《本经逢原》:外感表证未除、泻痢燥渴忌之。脾胃虚热人误服,令人作泻减食,故虚损大忌。

  知母的药用及主治

  知母饮

  组成:赤茯苓3两、黄芩3两、黄耆3两、知母2两、麦冬(去心)2两、甘草2两。

  用法:上(口父)咀。每服4钱,水1盏,入桑白皮煎熟,再入竹沥同服。

  主治:妊娠心脾壅热,咽膈渴苦,烦闷多惊。子烦,脉软数者。

  来源:《医方大成》卷九引《简易方》。

  知母玉女煎

  组成:生石膏15g、熟地9g、麦冬6g、知母、牛膝各Sg。

  用法:水煎服,温服或冷服,每日2次。

  功效:清胃滋阴。

  主治:胃热阴虚,症见烦热干渴,头痛,牙龈出血,牙齿动摇,大便时干;舌红苔黄而干,脉洪或滑,按之有虚象。

  银花知母粥

  材料:金银花9克、知母15克、生石膏30克、粳米60克。

  做法:将金银花、知母、生石膏加适量水煮20--30分钟,弃渣取汁,再与粳米一起煮成粥。

  用法:每日服1次,7天为1疗程。

  功效:适用于各期酒渣鼻。

  柴胡知母汤

  组成:柴胡1钱半、知母1钱半、苍术1钱、黄芩1钱、干葛1钱、陈皮1钱、半夏1钱、川芎1钱、甘草(炙)7分。

  用法:上锉作1帖。加生姜3片,乌梅2个,水煎,清晨服,午前又1服。

  主治:热疟及瘅疟。

  加减:久疟,加人参、当归。

  出处:《东医宝鉴·杂病篇》卷七引节斋方。
 

  猜你喜欢:

1.中药材知母的种植方法及生长习性

2.知母的种植方法

3.知母种子价格多少及种植方法

4.知母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5.知母的作用与功效有哪些

推荐访问:土知母

上一篇:乌头
下一篇:幼儿简笔画图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