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堂网
 数学 |  手机版 

栏目类型

数学

中班数学教案

时间:2016-03-26 来源:数学 点击:

第一篇中班数学教案:中班数学活动教案《点心屋》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点心屋》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9,感知数字与数量的关系。
  2、复习数字6—8,正确观察比较数量的差异。

  活动重难点:
  感知9以内数量,正确观察比较数量的差异。
  活动准备:
  1、幼儿活动材料、铅笔、橡皮、小积木若干、保鲜袋若干(贴有数字)6—9数字卡片一套;
  2、分别画有四种不同点心的卡片四张,每张卡片上均有九个点心;点心筐四只,教师作业纸一张。
  活动过程:
  一、数点心
  1、逐条出示画有点心的卡片,请幼儿说出点心名称并点数。
  2、这些点心都是九个,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
  3、出示数字9,幼儿认读。
  4、9可以表示9个点心,还可以表示什么?
  二、包装点心
  1、点心屋的营业员阿姨请小朋友帮忙把点心装进袋子里。(要求:袋子上是数字几,就装几个积木)。
  2、幼儿将各种点心分别按袋子上的数字逐一装进袋里,然后看看装得是否正确。
  3、老师随意得抽三包,集体进行检查。
  三、点心装筐
  1、点心装好了,要分开放到篮子里,瞧,这里有四个篮子,每个篮子上面都贴有数字,看一下数字娃娃是几?你的袋子上是几就装到几的篮子里。
  2、请个别幼儿示范,再集体将点心包放在相应的篮子里。
  3、老师请四位家长当营业员,每人拿一个篮子,检查孩子是否放对。
  四、幼儿操作活动
  1、(出示教师作业纸)点心送好了,要请小朋友涂五角星了,我们一起看看吧!
  2、教师对操作题进行讲解示范,幼儿进行集体操作(幼儿活动材料)。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点心屋》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10,感知数字10的实际意义,理解数字和数量之间的关系。
  2、学习不受物体的大小、颜色、排列方式的干扰,按10以内数量的多少将物体分类。
  活动准备:
  1、贴有7—10的数字卡片一套,点心包装袋若干。
  2、不知点心屋的场景,设置四格货架。
  3、材料袋:四种点心的卡片。
  4、活动材料《数学》
  活动过程:
  一、说点心
  让小朋友说说在幼儿园都吃了那些点心?
  二、数点心
  1、师:吃点心时间到了,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点心。
  教师逐条出示画有点心的卡片,请幼儿说出点心名称并数数点数。
  2、这些点心都是十个,可以用什么数字来表示呢?
  3、出示数字10,让幼儿知道有10个点心可以用数字10来表示
  4、10除了表示十个点心外,还可以表示什么?请幼儿举例说明十可以表示的物体。
  三、选点心。
  1、师:今天老师也准备了很多的点心,等一下请小朋友
  2、幼儿自己选点心,将各种点心按塑料杯上的数字逐一装进杯子里,然后互换检查,看看装得是否准确。
  3、教师检查并点评。
  四、送点心。
  1、师:点心包好了,我们再把选好的点心送到点心的货架上。可是点心不能乱摆放,我们怎么样才能把点心摆整齐呀?
  2、请幼儿说说摆放点心的方法。
  3、教师引导幼儿把相同数量的点心袋放在同一格货架上。
  4、教师将7-10的数字卡贴在四格货架上,幼儿陆续将点心袋放在相同数字的货架上。
  5、教师和幼儿集体检查一遍。
  五、点心屋营业了。
  1、师:点心摆放好了,现在我们去买点心吧。请三名小朋友当营业员,其余幼儿当顾客,玩“点心屋”游戏。
  2、“顾客”买点心时说出“我买X个点心”,“营业员”就从相应的货架上取货。
  3、教师以顾客的身份引导幼儿检查顾客的要求和营业的操作结果是否一致。
  4、把自己买的点心送给客人老师,让客人老师检验。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点心屋》
  活动由来:
  在孩子眼里,成人是多么了不起,每个孩子都希望快快长大,模仿成人的劳动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然的经历。我以听音拍数的游戏开头,用孩子们熟悉的奶油面包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孩子们玩“点心屋”的游戏。在游戏中幼儿模仿的愿望得到实现,动手操作能力得到锻炼,同伴间的关系也得以磨合,从而体现活动的教育意义。
  活动目标:
  1. 认识数字9,感知数字与数量的关系。
  2. 复习数字6——8,正确观察比较数量的差异。
  活动准备:
  1.6——9数字卡片,九个奶油面包头饰。
  2.贴有6——9数字的包装袋若干,点心筐四只,点心代用品若干。
  3.布置点心屋场景,设置四格货架。
  活动过程:
  1. 整理,听音乐拍数。
  “铃鼓轻轻地敲,小朋友静静地听。看看谁的小耳朵最最灵。”(反复几次)
  2. 数点心。
  ——“老师带来一些好吃的点心,想不想是什么呀?请它们自己上来吧。”九名幼儿戴头饰,请幼儿说出点心名称并点数。(复习数物对应)
  ——“可以用什么数字来表示呢?”出示数字9,幼儿认读。这就是9宝宝,你们看,它有个大大的脑袋,细长的身体,像个小气球请小朋友伸出小手跟着老师一起来,先画个圆,再竖下来。(认识数字9,并尝试写出来)
  ——“9除了表示九个点心外,还可以表示什么?”(思维扩散,联系生活,举一反三。)
  3. 包装点心
  ——“听,有敲门声。”(另一位老师扮演小兔子)小兔子知道小朋友都爱吃点心,想在中二班开一家点心屋。我一个人忙不过来,请小朋友帮忙把点心装进袋子里。(耳语,再见。)每个袋子上都贴了一个数字宝宝。(复习数字6——8,观察比较数量的差异。)然后互换检查。
  4. 点心上柜
  ——这些包装好的点心该怎样放到点心店的货架上呢?引导幼儿把相同数量的点心包放在同要格货架上。(幼儿观察,自主探索发现)。(提醒幼儿按秩序,不挤不闹。)
  ——教师将6——9数字卡贴到四格货架上。幼儿操作,集体检查。(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数字9,以后在很多地方都要和数字宝宝做朋友。
  5.“点心屋”游戏。
  ——请几名幼儿当营业员,个别幼儿当顾客。“顾客”买点心时说“我买X个点心”,营业员就从相应货架上取货。教师以顾客身份引导幼儿检查顾客要求和营业员操作结果是否一致。(放在区角,平时也开展这个游戏。)
  活动延伸:
  完成幼儿活动教材第三册第四页。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点心屋》]相关文章:
1.中班数学活动《比较远近》教案
2.中班数学教案
3.中班美术活动教案
4.中班数学教案感知容量
5.中班数学教案经典
6.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听》
7.中班语言《过年》活动教案
8.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小鸡之舞》
9.中班感恩节活动教案
10.中班语言活动教案《树真好》

第二篇中班数学教案:幼儿园教案案例与反思

第三篇中班数学教案:中班数学教学设计《梯形的认识》


  导语:幼儿的科学教育是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下面是教会幼儿辨认梯形的教学设计,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设计意图:大纲要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本节活动我通过六个环节的教学设计,指导幼儿观察、游戏、操作获取新知识,让幼儿动口、动手、动眼、动脑,使幼儿学有兴趣,学有所获。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梯形的特征,并能不受其它图形的干扰在各种图形中找出梯形;

  2.认识不同的梯形,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动手能力。

  活动重点:

  初步了解梯形的特征。

  活动难点:

  认识不同的梯形。

  活动准备:

  活动室布置一些梯形卡片、正方形、长方形梯形卡片若干、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稳定幼儿情绪,师幼问好。

  (二)基本部分

  1.通过寻找、涂色活动让幼儿初步感知梯形的特征;

  2.观察了解梯形特征。小结:四条边四个角,上边边长下边边短,旁边两条边斜斜的,像滑滑梯的图形叫做梯形;

  3.改变梯形的位置,引导幼儿发现梯形不管怎样放都是梯形并小结;

  4.让幼儿了解直角梯形和等腰梯形;

  5.通过操作活动让幼儿巩固了解梯形的基本特征。小客人要吃饼干,幼儿分别从筐子里各种图形中挑选梯形饼干;

  6.通过寻找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加深对梯形特征的认识。

  (三)结束部分

  鼓励幼儿寻找生活中的梯形宝宝并互相交流。

推荐访问: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上一篇:数学谜语
下一篇:四年级下册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