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堂网
 品德教育 |  手机版 

栏目类型

品德教育

感动心灵的教育故事(共9篇)

时间:2018-03-15 来源:品德教育 点击:

篇一:感动心灵的教育故事

感动人们心灵的事迹有哪些

14年间,她接收了近百名残疾孩子,却从未收过一分钱.慕名而来的孩子越来越多,但是高淑珍精力有限,家里地方有限,还债务累累,但是“不”字她始终说不出口.无论多么艰难,她总是尽最大努力,让孩子们的生活过得好一些.
陈斌强9岁时父亲车祸去世,妈妈独自抚养三个孩子长大.2007年,妈妈得了老年痴呆症,丧失了日常生活能力.为了能每天亲自照顾母亲,他每天用一根布条把母亲绑在自己身上,骑着电动车行驶30公里去学校上班.一连五年,风雨无阻带着妈妈上班.

篇二:感动心灵的教育故事

《爱的教育》故事简介
记住是故事故事是内容!不是书籍!是内容!50—-100字
记得是故事的内容介绍,不是整本书的介绍不是说他能够......比如:
《爱的教育》是一部讲述对爸爸妈妈、对老师朋友、对祖国的爱的故事,是关于小孩子的勇敢、执着和高贵心灵的故事。它不仅让意大利的孩子着迷,也让全世界的孩子痴迷。人们沉浸在故事中经受着持久的感动,直到长大、变老,仍会把这些曾经感动过自己的故事继续流传下去。
之类的都不行!

《爱的教育》是一部讲述对爸爸妈妈、对老师朋友、对祖国的爱的故事,是关于小孩子的勇敢、执着和高贵心灵的故事.它不仅让意大利的孩子着迷,也让全世界的孩子痴迷.人们沉浸在故事中经受着持久的感动,直到长大、变老,仍会把这些曾经感动过自己的故事继续流传下去.

篇三:感动心灵的教育故事

近几年感动中国教师事迹

2007
李丽:用轮椅画出爱心轨迹
李丽在1岁时患小儿麻痹症,童年从未站起来过;40岁时再遭厄运,车祸让她下半身完全瘫痪,从此与轮椅为伴.
她没有怨天尤人,而是选择了一条向社会传播爱心之路.她创办了“李丽家庭教育工作室”和公益网站“丽爱天空”,长期从事公益事业和青少年心理教育工作.她还成了很多服刑人员的“偶像”.
【2007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词】
残疾打不垮、贫困磨不坏、灾难撞不倒,坚强和她的生命一起成长.身体被命运抛弃,心灵却唱出强者的歌.5年时间,温暖8万个冰冷的心灵,接受、回报、延伸,她用轮椅为爱心画出最美的轨迹.
2008年度:
李桂林 陆建芬:悬崖小学的支教夫妻 烛照深山
男,42岁,彝族村寨甘洛县乌史大桥乡二坪村教师.女,41岁,彝族村寨甘洛县乌史大桥乡二坪村代课教师.
甘洛县乌史大桥乡二坪村,是凉山北部峡谷绝壁上的彝寨,村民上下绝壁都要攀爬5架木制的云梯,进出极为艰难,村民一年难得下绝壁一次.就是在如此艰险的环境下,从汉族地区来的李桂林、陆建芬夫妻扎根这里18年,把知识的种子播种在彝寨,为村民走出彝寨架起"云梯".
1990年,李桂林夫妻来到这里,村民的落后与贫苦深深的震撼了这对彝族夫妻.强烈的同情心和民族感使李桂林坚定了扎根二坪搞教育的信心,得到了妻子的大力支持.他与妻子18年如一日地教书育人,共培养了六届学生共149人,其中有22人是从外村慕名而来的.李桂林本人还两度被评为县优秀教师.
二坪--这个过去的"文盲村穷山村",现在成了"文化村".昔日的荒凉到今天的精神巨变,与这两位老师付出的心血是分不开的.他们为偏远山区的教育事业撑起了一片蓝天.
颁奖词:在最崎岖的山路上点燃知识的火把,在最寂寞的悬崖边拉起孩子们求学的小手,19年的清贫、坚守和操劳,沉淀为精神的沃土,让希望发芽.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阿来:乡村教育是重要的,但常常被忽略;乡村教师是伟大的,却不应该被遗忘.
阎肃写下这样深情的评价:星星和月亮在一起,桂林和建芬在一起,太阳和温暖在一起,桂林和建芬了不起!
2010
为留守儿童办学的女大学生李灵:心灵放歌
事迹:2002年,李灵从河南省淮阳师范学院毕业.她回家后看到农村有大量留守儿童辍学在家,便萌生了在家乡办学的念头.在父母和亲朋的支持下,她用家里20多万元的积蓄办起了周口淮阳许湾乡希望小学.在学校,她是校长兼思想品德老师.在她的辛勤操劳下,这个学校有了7个班,300多名学生.由于所有学生学费全免,学校无力为学生购置教辅读物和课外书籍.7年来,李灵为了办学已经欠了8万元的外债. 为了自己学校的孩子能坐在宽敞的阅览室里看书阅读,李灵趁着放暑假,向父亲要了200元只身来到郑州.她买了一辆破旧三轮车,沿街收购各种书籍.烈日下,李灵骑着破三轮车穿街过巷,拿着秤一斤斤地回收旧书本.她用汗水载回了孩子们的“精神食粮”.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会委员刘姝威这样评价她:身旁是300多名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背后是那些在外打工父母们心中的挂念与寄托,这位乡村女教师赢得众人尊敬. 张瑞敏:为了孩子四处奔走,眼角有了皱纹,双手不再细腻,但是她把爱与温暖带进了乡村学校的课堂,她是让全国人民尊敬的“80后最美乡村女校长”.
颁奖辞:一切从零开始,从乡村开始,从识字和算术开始.别人离开的时候,她留下来;别人收获的时候,她还在耕作.她挑着孩子沉甸甸的梦想,她在春天播下希望的种子.她是八零后.

篇四:感动心灵的教育故事

以触动心灵的力量为话题的作文800字
字数尽可能的多啊,抄袭者滚,
4月11日之前今早发

【感动心灵的教育故事】

失败后鼓励的话语如同一种拥有魔法的力量,触动着心灵,赐给我自信.
夏末秋初的一天,我垂头丧气地漫步在回家的路上,手里揣着成绩单,眼泪不争气地掉下来,心里懊悔极了.想象着妈妈将会一脸失望的表情,懊悔、后悔、悲伤一下子涌上心头.

不知过了多久,我终于回到了家.妈妈依旧像往常一样,面带笑容地出来迎接,替我领着书包,还不忘嘘寒问暖.面对妈妈那细腻的爱,让我觉得无地自容,想起成绩单上令人失望的分数,愧疚似乎一下子增加了好几倍,心情变得沉重.想着想着,心情如同被针刺一般,很痛,眼泪再一次不争气地掉了下来.
我突然的举动似乎吓到了妈妈,妈妈急忙问我发生了什么事,于是我把成绩单的事情交代清楚.妈妈的眉头顿时稍微皱了一下,但过了一会便舒展开来.看着妈妈的神情,我想:完了,完了.妈妈这次肯定会大失所望,对我一定失去信心了.出乎我意料的是,妈妈非但没有生气,还安慰似的拍拍我的肩膀,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孩子,千万不要气馁.正所谓‘失败乃成功之母’,这次的失败并不能决定你的未来.记住,失败了不要紧,只要你曾经努力过.”这些鼓励的话如同向身体内注入了无穷的自信,自信的力量包裹着体内的每一个细胞,住满了每一条血管,激发了我奋斗的动力.

失败了不要紧,只要曾经努力过.这些鼓励的话想拥有了魔法,给予我自信的力量,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灵.



触动心灵的力量

当你看到一双充满忧郁与期盼的大眼睛时,你能猜想到这双大眼睛渴求的是什么吗?是知识,是爱心.山区的贫穷生活虽然使得她吃、穿甚至学费都让人发愁,但透过这双眼睛仍然能让人深深的感触到小女孩强烈的求知欲望.幸运的是,她受到了希望工程的捐助,而且经过她的不懈努力,终究没有辜负而且社会对她的期望,成为了一名大学生.不用我说,你们也应该知道她是谁了吧?!

那就是以一双渴求知识的大眼睛而成为希望工程形象代表的苏明娟,11年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爱,从一个贫困大别山区的苦孩子成长为大学生.当然,她同时也获得了众多的荣誉,被中国青基会授予“全国希望之星”称号,担任安徽希望工程办公室“春雨行动”的形象大使等等,成了新闻人物,所以许多地方请她演讲,许多场合需要她出席,用她的真实故事教育更多的同龄人.
这个女孩的大眼睛,也深深触动了我的心灵.她的那双大眼睛里满载着感激与拼搏的斗志,让我想到了山区孩子们捧着书本如饥似渴地阅读时的情景,他们都需要我们用心去关爱,用爱去奉献……是希望工程让那些无助的孩子们重见光明!我曾跟随“手拉手”活动去过贫困山区,并捐赠了很多书籍,我感觉到我们的心挨的好近好近,也格外温暖,他们那张无比灿烂的笑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实,以希望工程的宗旨,众多关爱着苏明娟的人们,以及众多的爱心付出,其本意正是为了更多像苏明娟一样的孩子免除贫穷的困扰,能有一张读书的课桌,有一个宁静的求学环境,自由地成长,将来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再看我们,每学期所交的学费和各种培训班的费用加在一起,还要远远超过那些山区孩子们好几年的学费,可我们学到的知识也未必比他们多.我们遇到的困难与他们相比也小得多,比如那些山区的孩子们上学要翻山越岭,每天要走几十里的路,来回需几个小时.再想想自己,每天都坐车上学,可还整天抱怨这抱怨那,真不应该啊!再说呢,那些孩子放学回家除了做功课还要帮父母干活,可真累呀!我们还喊学习压力大,跟他们相比,我们这点压力算得了什么?!还有我们现代化的学习环境,与他们破烂简陋的教室课桌相比,可真是天壤之别啊!在这么优越的条件下学习,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倍加珍惜、取得优异的成绩呢?!从去年以来我的成绩却不断下滑,真让人感到惭愧!看来,现在是到了我应该查找原因并奋起直追的时候了!否则时不待我!
最后,谢谢你,大眼睛小女孩;祝福你们,勤奋学习的山区小伙伴们,让我们在同一片蓝天下快乐成长吧!

初春从疾速的形式卷过大地,每片原野都竞显着无限的生机,而正被考试失利的阴霾笼罩着的我,望着姹紫嫣红的景象,竟有说不出的酸楚与无奈.

独自坐在凸显的岩石上,竟不敢抬起头望天空,不敢迎台那万丈光芒!“我是失败的,我天资愚笨,我终究一事无成!”我告诉自己,眼泪竟忍不住的流了下来,是啊!我就是一个失败者.在这次对我而言意义非凡的考试上竟失利了,我还有什么资格角逐中考?漫不经心的拨弄岩石下的泥土,由于长期接受不到阳关,这里几乎没有任何花草生长,突然,一株米黄的植物映入眼帘,是花,竟然是一朵花,我震撼了,与眼前一望空阔的原野相比较,这里太贫脊了,堆满了石头,每块巨石的压砸都不给植物以任何生存的机会,而它竟然能生长,竟然能开花!我仔细的凝视着它,因为在石缝中挣扎,它本来纤细的身躯也被扭屈了,但即便在艰难,它却仍然抱着希望,试图冲破一切阻碍去迎接明媚的阳光,是啊!春日的风景是这么美好,它怎忍错过呢?即使是开出一朵羸弱的小花,它也要应合这春天,这春色是它永恒的信念!

我久久的注视这朵小花,我不知道它的名称,也不知道它的来历,却哑然于它的执着和不变的信念,即便身处阴暗的角落,也要用自己的努力展现自身价值.

我若有所语,一朵花都可以为了汲取阳光而拼命的生长,而我,面对中考,面对我的阳光又怎能退缩,又怎能逃避呢?我不觉站了起来,匆匆的走向我的书房.不要伤心,不要气馁,为了那不变的信念,我也要奋力一搏.

回眸,在远离喧器的原野上,有一株小花,以自己的方式努力生长着,阳光下开的恣意顽强……

随便选一个吧

篇五:感动心灵的教育故事

《小故事大智慧感动心灵的英文哲理故事品味人生》中mp3的朗读为什么和书中的内容不同?
同题

【感动心灵的教育故事】

应该是因MP3为主,书上的只是参考...

篇六:感动心灵的教育故事

心灵——读《爱的教育》有感 作文

心灵是一方广袤的天空,它包容着世间的一切;心灵是一片宁静的湖水,偶尔也会泛起阵阵涟漪;心灵是一块皑皑的雪原,它辉映出一个缤纷的世界。而心灵最好的良药就是书,书中的极致是爱!因此,我迷上了这本叫做《爱的教育》的书,它用谈谈的笔墨,描绘了一幅幅人间挚爱。

《爱的教育》原名《心》,是亚米契斯根据儿子的日记改编而成的一本日记体小说。它以一个四年级男孩安利柯的眼光,讲述了他从四年级十月开学到次年七月发生在安利柯身边的感人小故事,还包含了亲人们为他写的许多劝诫性的,具有启发意义的书信,以及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感人肺腑的每月故事。

《爱的教育》是由一百篇文章组成的,它塑造了一个个看似渺小,实则不平凡的人物形象。有勤奋好学,积极乐观的克莱蒂;有坚强懂事,唤醒父爱的普雷科;还有善良高尚,乐于助人的卡罗纳……他们个个如此感人,处处扣人心弦,让人唏嘘不已。

我在感概中读完了这本书,体会到了深深的同学之间的友情和关爱。这让我想起了自己的老师和同学,他们和我之间跟安利柯同他的同学一样,充满着浓浓情意。他们同样温柔、用心地对待我。我非常地感动。读这些故事真是让自己受益匪浅,我想我们也应该以身作则,在学校、家庭中学习这种关爱他人,用自己的爱心来熏陶别人,让爱在人们心中永驻!

篇七:感动心灵的教育故事

以感动为写篇作文 提示:生活 书本 影视作品中令人感动的有很多 选择让你感动的人 事 经历 场景写一篇作【感动心灵的教育故事】

感动
只要我们不是死如槁灰,感动便会如约而至.感动,是挂在心之天空里的一抹绚丽的彩虹;是盛开在心灵阳台上的一束红艳的玫瑰;是飞落在心之山崖边的一条磅礴的瀑布.感动是一种美丽的情感体验.读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听一段迷人的音乐旋律,你不是会顿觉心旷神怡,浮想联翩吗?失意中别人送来了关爱的眼神抚慰的细
语,困厄中别人伸出援助的双手,你不是会深感如拂春风,如沐甘霖吗?正是这些来自心灵的感动,让人倍觉人生的温馨.
感动源于对生活的挚爱,源于对生命意义的正确领悟,只有那些对真善美有着本能追求而又情感丰富、细腻的心灵,才善于领悟世界的美好,才会时常被感动的潮水濡湿.对于那些心灵来说,感动是无处不在的.楼下的树悄然绽放了一树的芬芳,满街人流来往如梭川流不息,夜晚月亮撒下淡青色的光,都可能会令其感动.
感动是一种自然的情感流露和表白,是一种无声的教育,是心灵的滋补剂,是一种有益的洗濯和陶冶.时常体味感动,你的心灵会得到升华.一位曾经被你伤害过的人,主动和你握手言和,尽释前嫌时,你不在心底顿起波澜吗?正是感动,让人倍感人生的美好.高原雪魂孔繁森的先进事迹,不是让你心潮澎湃、激情难抑吗?历史英雄、时代俊杰的事迹激励着、滋润着芸芸众生,使人们纷纷向他们那高尚的灵魂靠近,促进了人格的升华.
然而,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感动这种美好的情愫,已被不少麻木而浮躁的现代人所疏远和淡漠了.孩子落水不是没有人救就是被人救起后,家长竟领着孩子悄然溜走;歹徒在路上抢劫,有人挺身而出弄得遍体鳞伤,司机却要英雄赔偿搏斗时打破的车窗玻璃.那些对一切让人感动的事物不仅视而不见,而且肆意践踏的人,其心灵是荒芜的,其精神世界是空虚贫乏的.那种人越多,社会将越冷漠,生活将越显枯燥.
学会感动,是生活所需要的.一个容易被感动又能使别人感动的人,实在是幸福的.我们没有理由不做这样的人.

篇八:感动心灵的教育故事

2012年是《感动中国》十周年,十年沉淀下来的感动,是中国人心灵的历史,是一种不断升华的精神价值。100多个普通人的故事能感动我们的心灵,这说明(  )
①对一个人价值的评价就是看其贡献    ②有令人感动故事的人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③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              ④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感动心灵的教育故事】

D


篇九:感动心灵的教育故事

一个女孩的心灵史的读后感

孩子仅仅十岁,但孩子已厌恶学习,疏远优秀文化,甚至是心灵的扭曲,她喊出了“我要做坏孩子”的声音.文章《一个孩子的心灵史》就是描述一个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成长史,在这期间孩子的母亲也一次又一次地质问当代的教育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的确类似文中孩子这种心灵的,这不能不说是教育的悲哀,因此许多专家、学者都认为当今教育界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认为教育时应尊重学生,多鼓励,培养学生美好的心灵.但是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仅仅是教育界、学校的责任吗?
书中将孩子慢慢适应了学校,嘴里常常会脱口而出类似于:“红领巾是烈士鲜血染红的”或者“我们是祖国的未来”这些豪言,因此那时她是班级中最忠诚的螺丝钉,可能很多人认为这么小的孩子怎能让他们说这些豪言壮语,应该还孩子一个天真、活泼的童年,确实现在我们的教育是落后了,尤其是少先队,一些活动的仪式与六七十年代没多少变化,还在抓崇高理想教育,可是我想问主管部门的领导没发现这样的问题吗?其实很多现象都是以前遗留下来的,这改变还需要一个过程,可喜的是很多人已经注意到这一现象.
教育是一扇门,推开它,满是阳光和鲜花,说的不错,可是社会呢?社会又是怎样的门呢?往往学校里进行正面教育,一个双休日,学生们回到社会,就什么都学会了,怪不得有专家说“五加二等于零”,现代社会经济日益发展,但社会行为规范、社会道德越来越差,一些人不再被真诚所感动,不再有奉献精神,那“孔融让梨”、“雷锋精神”已不复存在,记得前几天电视台曾播放一位癌症老人的故事,他只想在公车上坐一会儿,但没有一个人肯站起来让座,甚至老人拿出病历卡来证明,但仍旧遇到了无人问津的尴尬,社会风气到了如此严重的地步,试问我们的主管部门的领导们又在干什么?难道夸夸其谈说几句行吗?再问这难道也仅仅是学校的责任吗?
小孩挖空心思地逃避惩罚,并能为找到更高掩饰错误的小伎俩而沾沾自喜,家长发现了这一现象,并采取了一些措施,应该说这位家长的家庭教育做得不错,可事实上每位家长都能那位家长那样本着培养孩子健康心灵去教育孩子?NO,特别在农村,家庭教育就是简单的辱骂加简单的棒打,许多家长只忙于赚钱,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也就更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了.我曾听过这样一则育人故事:一位孩子哭着找妈妈,说我被同班同学欺侮了,妈妈教育他:“你不可以打他吗,记住别人欺侮你,你要反击!”可悲啊,正因为有这种教育,才出现了“高中生杀母”的悲剧事件,试问,这难道也仅仅是学校的责任吗?
孩子说谎找掩饰错误的小伎俩确实也是学校教育引起的,应该说我们的一线教育工作者有时在教育孩子时方法来的简单,文中将孩子上课做小动作,老师大发雷霆,把纸塞进孩子衣领里,老师有时批评学生时骂学生“垃圾”等侮辱性的词,这些都是造成学生不健康心灵的因素,这些事说明教师在育人上应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学校教育应更关注培养孩子的心灵教育.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但育人却是全社会的职责,现在只有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共同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才能让那种明亮、悦耳的声音徐徐进入他们的心灵,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同期待吧!

推荐访问:令人感动的教育故事 感动心灵的小故事

上一篇:安全条幅标语(共10篇)
下一篇:句句深入人心经典句子(共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