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堂网
 数学 |  手机版 

栏目类型

数学

数学一年级(共10篇)

时间:2018-10-03 来源:数学 点击:

篇一:数学一年级

小学一年级数学全册课件

第一课件

篇二:数学一年级

一年级数学计算题100道附答案【数学一年级】

6+5= 55-50= 30+3= 26-6=
8+3= 24-4= 7+70= 2+80=
12-7= 30+2= 50+50= 20+30=
98-40= 66-6= 80-30= 60+10=
70+30 -40= 43-3+20= 100-50-10= 40+2=
18-9= 3+42= 19-6= 7+27=
38-8= 12+6= 45+60= 90-20=
48-8= 82+3= 8+30= 4+24=
30+8= 50-20= 15-9-3= 9+7-8=
14-7+8= 10-5+5= 2+5+9= 70-20+9=
90+7-60= 10+2-3= 88-8-80= 13-9=
16-9= 15-9= 17-9= 12-9=
18-9= 11-9= 14-9= 17-9=
16-9= 19-9= 9+6= 8+9=
14-9+7= 15-9-5= 6+7-9= 13-9+8=
17-9= 5+9= 9+8= 3+9=
9+6= 14-9= 17-9= 7+5=
8+4= 8+8= 12-7= 12-8=
16-8= 14-7= 17-8= 13-7=
12-8= 16-7= 15-8= 17-7=
11-7= 13-8= 18-8= 11-8=
12-7= 13-7= 12-8= 11-9=
4+2= 8-3= 3+6= 9-4=
40+20= 80-30= 30+60= 90-40=
10+3= 7+30= 5+70= 2+10=
30+7= 70+5= 12-2= 37-7=
75-5= 12-10= 37-30= 75-70=
70+4= 46-6= 33-30= 17-7=
58-50= 9+60= 20+5= 50+1=
30+5= 30+6= 70+3= 21+70=
46+20= 30+14= 21+7= 46+2=
3+14= 41+7= 30+28= 46+2=
46+20= 3+55= 53+5= 46+3=
6+62= 19+70= 4+32= 50+49=
63+6= 30+28= 40+12= 45+4=
33+40= 56+30= 3+34= 38+20=
20+38= 3+56= 20+78= 25+30=
25+30= 25+3= 31+23= 54-30=
68-40= 93-20= 39-20= 77-40=
67-30= 68-20= 48-3= 59-30=
69-40= 75-3= 75+3= 26-4=
85-70= 46-6= 73-50= 87-4=
99-7= 56-3= 72-20= 27-7=
95-70= 44-30= 58-40= 48-3=
48-30= 57-6= 47-6= 59-30=
69-40= 75-3= 75+4= 56-30=
34-3= 87-6= 74-2= 78-60=
34-30= 78-6= 74+2= 75-3=
88-5= 56-4= 89-7= 46-20=
69-40= 47-3= 38-7= 84-4=
63-60= 49-4= 94-70= 39-3=
71-30= 57-30= 49-5= 97-60=
47-3= 78-20= 47-5= 48-5=
32-30= 65-4= 53-50= 68-5=
47-4= 74-20= 86-5= 74-3=
75-30= 68-50= 47-30= 75-40=
86-50= 74-30= 74-50= 57-30=
28-6= 47-3= 98-20= 89-60=
39-8= 43-30= 38-20= 12+45=
36+23= 87+35= 65+24= 42+40=
78+35= 64+32= 32+53= 67-42=
68-5= 4+23= 35+42= 43+54=
67-37= 78-46= 45+32= 76-56=
74-30= 35-32= 38-7= 26+63=
69-7= 5+74= 63-41= 54-42=
38-11= 75+4= 46+30= 20+69=
75-4= 46-30= 69-20= 32+37=
4+65= 57-35= 88-63= 58+20=
78-5= 87-40= 76-3= 76-30=
4+35= 35+4= 42+40= 3+56=
24+8= 36+5= 6+4= 5+8=
9+7= 26+4= 5+38= 9+17=
46+4= 5+48= 9+37= 8+35=
14+6= 35+3= 2+46= 24+4=
35+5= 4+46= 26+3= 35+7=
6+46= 28+4= 36+5= 47+2=
7+52= 36+50= 47+7= 7+25=
37+8= 63+6= 4+58= 28+20=
42+9= 7+76= 89+2= 8+15=
46+30= 28+5= 34+6= 56+40=
3+29= 35+3= 2+46= 24+4=
35+5= 4+46= 36+3= 74+8=
48+4= 4+54= 40+37= 7+35=
8+56= 78+9= 56+3= 34+2=
73+5= 27+2= 56+8= 34+7=
73+9= 27+6= 8+29= 9+46=
67+7= 7+36= 5+69= 37+50=
5+57= 8+46= 6+46= 8+33=
9+28= 20+53= 20+37= 15+28=
46+9= 52+9= 47+6= 39+4=
86-40= 39-6= 94-40= 88-7=
63-50= 73-40= 65-5= 71-50=
45-20= 89-40= 76-50= 45-2=
89-4= 76-5= 54-30= 68-40=
77-40= 67-30= 68-30= 26-4=
85-70= 46-6= 73-50= 87-3=
99-7= 56-3= 72-20= 27-7=
95-70= 44-30= 58-40= 48-3=
48-30= 57-6= 47-6= 58-30=
75-3= 75+3= 34-3= 87-6=
74-2= 78-60= 34-30= 78-6=
74+2= 74-20= 75-3= 88-5=
56-4= 89-7= 46-20= 69-40=
38-7= 68-5= 47-3= 75-20=
86-5= 74-3= 75-30= 68-50=
47-30= 75-40= 86-50= 74-30=
75-50= 84-4= 63-60= 49-4=
94-70= 39-3= 71-30= 57-30=
49-5= 97-60= 47-3= 78-20=
47-5= 48-5= 32-20= 65-4=
53-50= 57-30= 29-6= 47-3=
88-20= 89-60= 39-8= 43-30=
38-20= 12+45= 36+23= 87+45=
65+24= 42+40= 78+35= 64+32=

篇三:数学一年级

求小学一年级数学小知识

数学小知识
数学符号的起源
数学除了记数以外,还需要一套数学符号来表示数和数、数和形的相互关系.数学符号的发明和使用比数字晚,但是数量多得多.现在常用的有200多个,初中数学书里就不下20多种.它们都有一段有趣的经历.
例如加号曾经有好几种,现在通用"+"号."+"号是由拉丁文"et"("和"的意思)演变而来的.十六世纪,意大利科学家塔塔里亚用意大利文"più"(加的意思)的第一个字母表示加,草为"μ"最后都变成了"+"号.
"-"号是从拉丁文"minus"("减"的意思)演变来的,简写m,再省略掉字母,就成了"-"了.到了十五世纪,德国数学家魏德美正式确定:"+"用作加号,"-"用作减号.
乘号曾经用过十几种,现在通用两种.一个是"×",最早是英国数学家奥屈特1631年提出的;一个是"· ",最早是英国数学家赫锐奥特首创的.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认为:"×"号象拉丁字母"X",加以反对,而赞成用"· "号.他自己还提出用"п"表示相乘.可是这个符号现在应用到集合论中去了.
到了十八世纪,美国数学家欧德莱确定,把"×"作为乘号.他认为"×"是"+"斜起来写,是另一种表示增加的符号.
"÷"最初作为减号,在欧洲大陆长期流行.直到1631年英国数学家奥屈特用":"表示除或比,另外有人用"-"(除线)表示除.后来瑞士数学家拉哈在他所着的《代数学》里,才根据群众创造,正式将"÷"作为除号.
十六世纪法国数学家维叶特用"="表示两个量的差别.可是英国牛津大学数学、修辞学教授列考尔德觉得:用两条平行而又相等的直线来表示两数相等是最合适不过的了,于是等于符号"="就从1540年开始使用起来.
1591年,法国数学家韦达在菱中大量使用这个符号,才逐渐为人们接受.十七世纪德国莱布尼茨广泛使用了"="号,他还在几何学中用"∽"表示相似,用"≌"表示全等.
大于号"〉"和小于号"〈",是1631年英国着名代数学家赫锐奥特创用.至于≯""≮"、"≠"这三个符号的出现,是很晚很晚的事了.大括号"{ }"和中括号"[ ]"是代数创始人之一魏治德创造的.

篇四:数学一年级

一年级数学试题

可以在文库里面找的哟.你就在文库里输:小学一年级数学试题 就可以找到了!

篇五:数学一年级

小学一年级数学,15里面有几个一.

十五个【数学一年级】

篇六:数学一年级

关于小学一年级的数学
小学一年级数学的考点及例题

大概要学习的内容是:
上册:
第一单元 数一数
第二单元 比一比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四单元 认识物体和图形
第五单元 分类
第六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七单元 11-20各数的认识
第八单元 认识钟表
第九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第十单元总复习
下册:
第一单元 认识图形
第二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第三单元 分类与整理
第四单元 100以内数的认识 * 摆一摆,想一想
第五单元 认识人民币
第六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第七单元 找规律
第八单元 总复习
试题是:
1.口算.
1+1=( ) 1+2=( ) 2+3=( )
2+2=( ) 3+0=( ) 5+1=( )
3+3=( ) 7+2=( ) 2+4=( )
2.应用题.
(!).小明买了三个苹果,用了6元钱,一个多少钱?
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红有三支铅笔,用断了一支,还剩多少支?
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爸爸给了熙熙8元,熙熙用了3元,请问熙熙用了多少钱?
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 填空.(28分)
1、看图写数
( ) ( ) ( ) ( )
2、9 ( )( ) 12 13 ( )( ) 16 ( )( )19 ( )
12和17两个数,( )接近10,( )接近20.
3、1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 ).19里有( )个十和( )个一.
20里有( )个十.
4、在O里填上“﹥”、“﹤”或“﹦”.
1○0 18○20 4+8○13 6+4○13-3
5、用6、15、9写两道加法、两道减法算式.
□+□=□ □+□=□
□-□=□ □-□=□
6、分一分.
▲○△▼◆◇●□▽◆■○▲■▽●
7、在O里填上“+”、或“-”.
9○5=14 8=13○5 11○9﹥10 6﹤4○4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5分)
1、正方体有4个面.( )
2、17写作一七.( )
假如你有不懂,请你继续追问,

【数学一年级】

篇七:数学一年级

一年级数学的分解

第1个   下面那个空是9    上面2个  左边是  1    右边是7      因为9+1=10  10+7=17
第2个   下面那个空是6   上面是16      
第3个   下面那个空是左边是  1    右边是4      后面是14
很高兴能为您回答,能为您回答是我的荣誉,您的采纳将是我无限向前的动力,如果您认可我的答案,请及时采纳,点击您问题页右下角的“采纳为满意答案”,问题就完美解决了,

【数学一年级】

篇八:数学一年级

入小学一年级数学试题

学前要求:
认识数字:1、2、3、、4、5、6、7、8、9、10
10以内加减法

篇九:数学一年级

一年级数学左右怎么区分

这么大的孩子最难区分的就是自己 和对面的人 的左右
要告诉他写字的就是右手 慢慢就好了

篇十:数学一年级

怎样教一年级数学

用画图法来教学生的,学生很容易懂:
,首先让他统一钱的单位,如都统一成单位角(一元=10角),然后按照题目要求画钱,换成什么钱,就让先他画一张这样的钱来,如果一张不够,就画两张,两张不够,就画三张,一直画到满足要换的总钱数为止.
比如:一张2元的钱可以换()张五角的钱
先让他统一单位,即2元=20角
然后画钱:一张5角 ,不够,再画一张5角
还不够,继续画,(一边画一边要求他计算),一直画到20角为止
5角+5角+5角+5角=20角
然后让他数一数一共画了几张5角的钱
所以,二元(20角)可以换(4)张五角的钱

推荐访问:一年级数学试卷 一年级数学应用题

上一篇:二年级数学日记(共10篇)
下一篇:数学小故事100字(共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