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桂性辛、大热,有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等功能,为常用的桔风药及健胃药。下面是百分网小编整理的肉桂的栽培方法,欢迎阅读参考。
肉桂的栽培方法
一、栽培
(一)品种国内肉桂栽培种类有中国肉桂、清化肉桂和锡兰肉桂。
(二)繁殖方法有萌囊繁殖、杆插繁殖和种子繁殖。
(三)栽培与抚育管理
①整地与定植:选择阳光充足、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质地疏松、肥沃温润的山腰以下的山坡或山窝整地定植。大穴整地,穴距3~4米、行距2~3米,用表土填穴,每穴施入15~20千克土杂肥作基肥。3~4月,选择阴天或小雨天挖取苗木定植。剪去苗木基部枝叶和过长的主根,用黄泥浆蘸根后用虚草包装,随即运到定植地种植。每穴栽苗1株,要做到苗身端正、根系舒展、压紧土壤、松土培亮、盖草保埔。如果土壤干燥,必须挠定根水。
②抚育与更新:幼树郁闭前,可间作高手干作物遮阳。每年追肥2次,结合春、秋季中耕除草进行。幼树每株可施尿素、过磷酸钙或复合肥0.1~0.2千克,成年树每株施肥0.1~0.5千克,穴施或沟施,施后覆土。每年冬季进行修剪。砍伐后留下的树桩能重新萌芽成林,当树桩长出新的萌芽枝条时,选留2~3个枝条,将其余的剪除,同时全垦林地,重施肥料1次,此后进行常规管理。一般萌芽更新可进行5~10代。
二、采收与加工
一般6年生以上的树可以采收桂皮。2~3月采收的桂皮称春桂,7~8月采收的桂皮称秋桂。春桂易采剥,但品质较差;秋桂较难采剥,但品质较好。秋桂宜在6月中旬在树下基部环剥一圈宽18~20厘米的树皮。采剥时先在分枝处环割树皮一圈,割深达木质部,再往下40~50厘米处环割一圈,然后在2个割圈之间纵切一刀,用竹刀插入割口,慢慢撬起树皮,晒干后即为成品。桂皮可在立木上采剥,树太高的可以伐倒后果剥。桂枝是在每年修剪时,将直径为0.7~0.9厘米的枝条,或伐倒树上不能剥皮的树枝,切成40厘米长的小段晒干即成,或趁鲜切成片晒干后供药用。桂子于10月下旬采摘未成熟的果实,晒干后去柄即为成品。桂泊是将肉桂树叶、小枝、果实、碎皮通过蒸馆取得。
肉桂的病虫防治
害虫有樟红天牛的幼虫,发现后可将受害部分砍去焚毁,并进行捕杀,或用硫黄蒸气熏杀。肉桂育苗期以防病为主,每一次喷施叶面肥都可以加杀虫剂、杀菌剂混合喷施。移植后若出现褐斑病、炭疽病、白粉病等,可用喷克600倍或得清3000倍喷杀。如有蛀心虫、卷叶虫、桂蚕等可用灭杀2000倍或马拉硫磷1500倍喷杀。如有天牛钻入树干或树枝为害的,可以用药棉浸80%的ddvp原液塞入蛀孔,再用泥封口。
肉桂的功效与作用
功能主治
补元阳,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治命门火衰,肢冷脉微,亡阳虚脱,腹痛泄泻,寒疝奔豚,腰膝冷痛,经闭症瘕,阴疽,流注,及虚阳浮越,上热下寒。
《本经》: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
《别录》:主心痛,胁风,胁痛,温筋,通脉,止烦、出汗。主温中,利肝肺气,心腹寒热、冷疾,霍乱转筋,头痛,腰痛,止唾,咳嗽,鼻?:能堕胎,坚骨节,通血脉,理疏不足;宣导百药,无所畏。
《药性论》:主治:几种心痛,杀三虫,主破血,通利月闭,治软脚,痹、不仁,胞衣不下,除咳逆,结气、痈痹,止腹内冷气,痛不可忍,主下痢,鼻息肉。杀草木毒。
《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气,补五劳七伤,通九窍,利关节,益精,明目,暖腰膝,破痃癖症瘕,消瘀血,治风痹骨节挛缩,续筋骨,生肌肉。
《珍珠囊》:去卫中风邪,秋冬下部腹痛。
《医学启源》:补下焦不足,治沉寒肩冷及表虚自汗。《主治秘要》:渗泄,止渴。
《用药心法》:敌寒邪,治奔豚。
王好古:补命门不足,益火消阴。
《纲目》:治寒痹,风?,阴盛失血,泻痢,惊痢。治阳虚失血,内托痈疽痘疮,能引血化汗化脓,解蛇蝮毒。
降压作用
附子、肉桂复方对肾上腺皮质性高血压大鼠(灼伤一侧肾上腺所形成之模型)有降压作用;对肾性高血压大鼠(8字形结扎肾脏所形成之模型),则无作用。此作用可能是附子、肉桂促进机能降低了的肾上腺活动,使之趋向正常所致。
草果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或低温干燥。下面是百分网小编整理的草果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和禁忌,希望对你有帮助。
草果的功效与作用
1、燥湿除寒
《本草正义》曰:“草果,辛温燥烈,善除寒湿两温燥中宫,故为脾胃寒湿主药。”可用治呕吐、泻痢、脘腹冷痛。
2、行气止痛
《本草衍义补遗》曰:“草豆蔻,性温,解散滞气,消膈上痰。若明知身受寒邪,日食寒物,胃脘作疼,方可温散,用之如鼓应桴。”可用治胃脘痛及脐腹痛。祛痰截疟
《本草正义》日“按岚瘴皆雾露阴湿之邪,最伤清阳之气,故辟瘴多用温燥芳香,以胜阴霾湿浊之蕴崇。草果之治瘴疟,意亦犹是。草果善涤湿痰,振睥阳。”本品功能祛痰截疟,故可用治疟疾、痰饮等。
3、消食化积
本品用治寒湿内聚食积腹满有效。本病多由寒邪直中入里,或久居潮湿之地;或进食冷饮不洁之物,内外相合,寒湿侵犯中焦,脾胃升降失调,发为本证。临床常见:腹部胀满,按之不减,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大便泄泻,或脘腹疼痛,口渴不虢饮,舌苔A腻,脉象弦缓。本晶辛散化湿,温热去寒;湿化寒去,胃得受纳,脾可健运;则食积可消,腹满可除。
4、镇咳祛痰作用
本品所含的a-和β-蒎烯有镇咳祛痰作用。1,8-桉油素有镇痛、解热、平喘等作用。
5、抗炎、抗菌作用
B-蒎烯有较强的抗炎作用,并有抗真菌作用。香叶醇有抗细菌和真菌作用,对发须癣菌和奥杜安氏小孢子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39mg/ml。
相关配伍
1、寒热痰饮:草果仁四两,甘草二两,生姜五两。上药细锉,用水浸,文武火熬,以干为度,取出焙碾为末。每服一钱,入盐沸汤点服。(《卫生家宝》)
2、用于治疗疟疾寒热往来:与常山、知母、槟榔等同用。(《慈幼新书》)
草果的食用方法
草果饮
组成:紫苏叶、草果仁、川芎、白芷、高良姜(炒)、青橘皮(去白,炒)、甘草(炒)各等分
用法:上药为末。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热服,二滓并煎服,当发日连进三服。
主治:脾寒疟疾。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
草果散
组成:厚朴(去粗皮,姜汁浸,炒黄)2两、肉豆蔻1个(面煨)、草豆蔻1个(煨)。
主治:妊娠脏气本虚,宿夹风冷,脾胃久弱,脏腑虚滑,脐腹(疒?@)痛,日夜无度。
用法:上(口父)咀。每服3钱,水1盏,加生姜3片,煎至7分,去滓热服。
来源:《妇人良方》卷十五。
草果清炖牛肉
材料:牛肉、姜、草果。
做法:
1、牛肉切成拳头大小的块,用清水浸泡半天,去除血水,中间换水几次;
2、生姜切片,草果拍碎备用;
3、牛肉凉水下锅,大火煮沸,煮出血水;
4、倒出,用热水冲洗净牛肉,重新入锅;
5、添加没过的开水和姜、草果,大火煮开;
6、撇净浮沫,转小火炖煮;
7、至筷子可以轻松插入牛肉,添加适量的盐,继续小火炖半小时;
8、可以直接切片食用,也可和其他蔬菜搭配制作其他菜肴。
功效:防治胃寒呕吐、促进消化、手足冰冷、气血循环不良。
按语:牛羊肉味甘而不腻,性温而不燥,具有补肾壮阳、暖中祛寒、温补气血、开胃健脾的功效,冬天吃牛羊肉,可以缓解这些症状,既能抵御风寒,又可滋补身体。
草果牛肉汤
材料:草果6克,牛肉200克。
做法:每次用草果6克,牛肉200克,切成小块,水适量,煮汤,加盐和调料食牛肉喝汤。
功效:对肝病手足心凉,胃寒,饮食停滞,上腹胀满者有祛寒除湿,消食止痛的食疗作用,但胃热便结者不宜服用。
主治:治胃痛、肝病伴虚寒性胃痛。
草果羊肉汤
材料:豌豆80克、草果5克、羊肉500克、青萝卜200克、姜、香菜、盐、醋、胡椒粉各适量。
制法:
1、把青萝卜、羊肉洗净,切成小丁,豌豆洗净,姜剁成细末。
2、将萝卜丁、草果、羊肉丁、豌豆入锅内,加水适量,先用武火烧开,后改用文火,加姜末炖约l小时至肉熟烂,加入盐、醋、香菜末和胡椒粉调味即成,佐餐食用。
功效:益脾暖胃。适用于脘腹受寒、消化不良、腹胀肠鸣等症。
草果茵陈汤
组成:草果1钱、茵陈3钱、茯苓皮3钱、厚朴2钱、广皮1钱5分、猪苓2钱、大腹皮2钱、泽泻1钱5分。
用法:水5杯,煮取2杯,分2次服。
主治:足太阴寒湿,舌灰滑,中焦滞痞。
论述:湿滞痞结,非温通而兼开窍不可,放以草果为君;茵陈推陈生新,生发阳气之机最速,故以之为佐;广皮、大腹、厚朴,共成泻痞之功;猪苓、泽泻以导湿外出也。
来源:《温病条辨》卷二。
豆蔻草果炖竹丝鸡汤
材料:竹丝鸡1只、白豆蔻30克、草果15克。
制作:
1、将竹丝鸡洗净,去内脏,滴干水。
2、白豆蔻、草果洗净略打碎,放入鸡肚内,用线缝合,放入炖盅内,加入开水适量,文火隔开水炖3小时,调味供用。
功效:温中散寒,行气化湿。
草果饮子
组成:草果子仁4枚、人参(去芦头)半钱、半夏13枚(中样者,沸汤浸洗7次)、甘草(炙)半钱、大枣3枚、乌梅3枚、生姜(3寸)1块。
用法:上(口父)咀。用水1大碗,煎至半碗,去滓,食前温服。
主治:疟疾。寒热往来,烦渴头痛,或但寒但热。
来源:《杨氏家藏方》卷三。
草果山楂酒
组成:草果10克、山楂5克、白酒250毫升。
制作:将草果、山楂洗净、晾干,泡入白酒中7日即可。
用法:每次饮10--15毫升,每日2次。
功效:温中燥湿,消食化积。适用于食滞胃脘胀痛,消化不良者。
草果人中黄汤
组成:草果40克(去壳取仁,用生姜汁加清水拌炒)、人中黄50克、地骨皮60克。
用法:水煎服,日1剂,亦可研末服用,每次10克,日1次。
功效:育阴清热,除湿解毒,散寒开胃。适用于乙型肝炎。
随症加减:右胁疼痛加川楝子、醋炒延胡索、郁金各12克;纳差腹胀者加神曲29克,砂仁6克,大腹皮15克;舌苔白滑厚腻者加白蔻10克,姜半夏12克;巩膜黄染者加茵陈、大黄各20克;尿黄便秘者加元明粉、滑石各20克;舌苔黄厚腻者加黄芩、厚朴各20克,九香虫12克;舌红少苔头晕者加丹皮15克,银柴胡20克;舌紫瘀明显者加苏木、炮山甲、生地各12克;GPT异常者加红曲30克;TTT异常者加当归、赤芍各15克;ZnTT异常者加草决明、知母各15克,夏枯草30克。
来源:周世明.陕西中医,1991;12(9):391
厚朴草果汤
组成:厚朴4.5克、杏仁4.5克、草果3克、半夏6克、茯苓块9克、广皮3克
用法:用水1升,煮取400毫升,分二次温服。
主治:湿疟,热少湿多,舌苔白腻,胸脘痞闷,寒起四肢,渴喜热饮。
来源:《温病条辨》卷二。
豆寇草果乌鸡汤
材料:乌鸡(竹丝鸡)1只、草豆寇15克、草果5克、盐、清水各适量。
做法:
1、乌鸡宰好,去毛除内脏,放入开水煮5分钟,取出洗净。草豆寇草果洗净,全部研成细末,放入鸡肚内。
2、把鸡放入炖盅内,加入适量开水,盖上盖,隔水炖3小时,下盐调味即可。
草果党参煲青鱼
材料:党参10克、草果1克、陈皮、桂皮各1.5克、干姜3克、胡椒5粒、青鱼1条、生姜3片。
做法:
1、各药材用煲汤袋装好;青鱼宰洗净,煎至微黄。
2、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约10碗量),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约1个半小时,调入适量食盐、油便可。
功效:青鱼,俗称黑鲩、青鲩等,中医认为其性平味甘,有健脾养胃、化湿利水、益气补虚、祛风之功效。如古代饮食专着《随息居饮食谱》谓之:“青鱼,甘平,补气,养胃,除烦满,化湿,祛风,治脚气、脚弱。”现代营养学认为它最大的特点是富含核酸以及硒、碘等微量元素,故有抗衰老、抗癌的作用。用中药补中的党参、理气的草果和陈皮等煲青鱼,有补中益气、散寒止痛的功效,尤适合于现春寒时的养生之用。也可辅助治疗脘腹冷痛、呕恶、腹胀便溏等。
砂仁草果猪肾粥
材料:粳米100克,砂仁6克,猪肾1对,草果6克,陈皮3克。
做法:将猪肾洗净切块,与陈皮、草果、砂仁共煎取汁,入白酒少许,再与粳米同煮成稀粥,食用即可。每天分两次食,每天或隔天1次,连用5--7次,间断再食。
功效:补肾健脾,治舌质淡红且苔白、妇女月经不调、眩晕、腰脊酸软、下肢痿弱无力、痿证、妇女脾肾亏虚。
草果的食用禁忌
1、气虚或血亏,无寒湿实邪者忌服草果。
2、大耗元阳,老弱虚羸,切宜戒草果。《本草蒙筌》
3、凡疟不由于瘴气;心痛胃脘痛由于火而不由于寒;湿热瘀滞,暑气外侵而成滞下赤白、里急后重及泄泻暴注、口渴;湿热侵脾因作胀满或小水不利,咸属暑气温热,皆不当用草果。《本草经疏》
4、草果忌铁。《本草备要》
5、气虚或血虚的体弱者切勿多食草果,以免耗伤正气;阴虚火旺者也不可服草果,防其温燥伤阴。
猜你喜欢:
1.草果栽培技术
2.2017年农村致富好项目
3.2017在农村创业赚钱的项目有哪些
4.重庆火锅底料绝密配方
5.2018年做什么生意好做
性温;味辛、微苦;
功效行气止痛;散瘀通络。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急性胃肠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骨折;痛经;产后瘀血腹痛;疝气痛。
中药材黑老虎为木兰科南五味子属植物绯红南五味,以根或藤入药。
中药材黑老虎又称作“饭团藤”;也有地区称作:鸡肠风、风沙藤、酒饭团、过山龙藤、过山风、血藤、臭饭团、绯红南五味子、大饭团藤、大叶钻骨风、十八症;中药饭团藤为木兰科植物冷饭团的茎或叶。全年可采。冷饭团,常绿攀援灌木,长3~6米。叶互生,长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8~17厘米。
黑老虎的功效与作用: 《陆川本草》:接骨,散瘀,消肿,解毒。治跌打骨折,风湿骨痛,疮疖,伤口感染。《广西药植名录》:行气,止痛。治腹痛,跌打损伤。
黑老虎,又名布福娜·苗语“布福娜”,意思是美容长寿之果。果成熟时味甜,可食。
别名:过山风、风沙藤、钻地风、透地连珠、三百两银、红钻、十八症、入地麝香、密多罗、大钻、猩猩南五味子、钻骨风、红外消、过山香、厚叶五味子、大叶钻骨风、鸡肠风、红火风藤
黑老虎的图片
黑老虎的功效与作用
【性味】
辛;微苦;性温
【功能主治】
行气止痛;散瘀通络。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急性胃肠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骨折;痛经;产后瘀血腹痛;疝气痛。
(一)黑老虎的作用
黑老虎观属木兰科五味子属,木质常绿藤本野生水果植物。它果形奇特,营养与药用价值高,具有食用、观赏、美化、绿化及药用于一体,是新世纪最具开发价值的第三代水果稀品。
观赏,园林艺术:黑老虎,茎叶一年四季青绿,是观赏做盆景.园林绿化,发展观光农业的良好苗木,被誉为天下第一奇果。
食用:果实味美香甜。果肉象葡萄,浆多、味甜芳香;肉色如荔枝,乳白细腻;果香如苹果,馥郁可人;色、香、味俱佳。观之,使人赏心悦目;闻之,让人唾津潜溢。
(二)黑老虎药理作用
黑老虎具有悠久的民间用药历史,关于其化学成分的研究较晚。随着对黑老虎化学成分研究的不断深入,其现代药理研究也取得了较大进展,特别是黑老虎中的木脂素、三萜等活性成分在抗HIV 和抗肿瘤等方面的作用尤引人关注。今后,在对已知活性成分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明确其在体内的作用机制,以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并建立稳定可靠的质量控制标准,为该植物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
抗癌活性
通过抗癌活性实验表明,均显示出显着抗人肺癌细胞株A549 的活性,IC50 分别为1.2、1.45 和4.7 μmol/L。从黑老虎中分得seco-coccinic acid A、seco-coccinicacid B、seco-coccinic acid C 和seco-coccinic acid E,发现它们均能显着抑制人白血病HL-60 细胞增殖,GI50 为6.8~42.1 μmol/L。
抗HIV 活性
Liu 等[4] 从黑老虎种子中分离出木脂素kadsulignan M,发现其具有显着的抗HIV 活性,其IC50 为1.19×10?4 mol/L,EC50 为6.03×10?6 mol/L。
保肝作用
均采用黑老虎对大鼠四氯化碳所致肝损伤的保护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实验证明黑老虎有较好的降酶、保护肝细胞和抗肝纤维化作用。进一步证明黑老虎的降酶、保护肝细胞和抗肝纤维化作用与其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
抗氧化作用
黑老虎根的功效与作用
主治(功效):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急性胃肠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骨折;痛经;产后瘀血腹痛;疝气痛 用 法: 内服:煎汤,藤茎9~15g;或研粉,0.9~1.5g;或浸酒。外用:适量,研末撒;或捣敷;或煎水洗。 注意事项: 孕妇慎服。
配方
慢性胃炎,溃疡病
黑老虎、山姜各15克,野桂皮、良姜各10克,香附6克,水煎服。并发出血者加侧柏碳15克。
黑老虎、救必应、海螵蛸各30克,共研为末,每日3次,每次6克。
风湿骨痛
黑老虎、檫树根、光叶海桐各30克,鸡血藤、?签草各15克,水煎服或浸酒内服,并取少许搽患处。
痛经
黑老虎、南五味根各15克,凤尾草30克,乌药3克,每日一剂,水煎服。
黑老虎30克,山苍树根15克,水煎服。也可治产后恶露不净的腹痛。
黑老虎的使用方法
内服:煎汤,藤茎9~15克;或研粉,0.9~1.5克;或浸酒。
外用:适量,研末撒;或捣敷;或煎水洗。用药宜忌孕妇慎服。
中药黑老虎鉴别方法
性状鉴别
黑老虎根圆柱形,略扭曲,直径1~4厘米。表面深棕色至灰黑色,有多数纵皱纹及横裂纹,弯曲处裂成横沟。质坚韧,不易折断,断面粗纤维性,栓皮深棕黑色,皮部宽厚,棕色,易剥离,嚼之有生番石榴味,渣滓很少。木质部浅棕色,质硬,密布导管小孔。气微香,味微甘、后微辛。藤茎断面中央有深棕色的髓部,气味较根淡。以条大小均匀,皮厚色黑,气味浓者为佳。
显微鉴别
黑老虎根横切面,木栓层细胞棕紫色。皮层狭窄,散生大形分泌细胞及少数嵌晶纤维。韧皮部亦具分泌细胞;韧皮纤维较多,近形成层处多2~6个成束,向外多单个散在且渐稀疏,单个纤维或纤维束四周纤维外壁亦多嵌有草酸钙方晶,形成嵌晶纤维。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直径100~240微米,管胞直径25~40微米;木射线宽1~2列细胞,含深棕色物。本品薄壁细胞含淀粉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