鲶鱼主要生活在江河、湖泊、水库、坑塘的中下层,多在沿岸地带活动,白天多隐于草丛、石块下或深水底,夜晚觅食活动频繁。下面是百分网小编整理的鲶鱼的养殖方法,欢迎阅读参考。
鲶鱼的养殖方法
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15亩,池深2米,水深1.5米,池塘底泥在10厘米左右。
2、鱼苗放养鱼苗放养规格为体长5厘米以上,放养密度为500尾。
3、饲料投喂所用饲料主要有2种,养殖前期喂鸡鸭的内脏,养殖后期喂野杂鱼。饲料在投喂之前需要进行粉碎加工。
4、摄食驯化池塘主养怀头鲶时,在养殖早期应采取摄食驯化的方法,先驯化怀头鲶在池塘四边摄食,然后改为在池塘三边摄食,随后逐渐驯化为在池塘一边摄食,最后固定在某一点投喂,这样可提高饲料利用率也使怀头鲶规格大小相近而提高养殖成活率。
5、日常管理定期巡塘,仔细观察怀头鲶摄食、活动等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怀头鲶食性凶猛,同类间彼此残食的情况比较严重,因此需要定期分级饲养,以减少个体间由于规格相差悬殊而出现的残食现象。
6、疾病的防治。养殖中在高温季节怀头鲶容易出现肠炎病症,用土霉素制成药饵投喂进行治疗,剂量为50Mg/kg-80mg/kg,连用7天,即可治愈。
2017鲶鱼养殖前景
野生鱼生长缓慢,一般重量不超过1市斤,营养价值高,口感好。可人工养殖,市场潜力大。一年卖成品鱼8.9万斤,每斤市价为10元,年产值可达到70余万元,除去塘、池、饵料、用工等各项成本开支后,年利润可达到50余万元。
鲶鱼养殖成功致富案例
从一个养殖户到一个水产养殖公司经理角色的转变,使当时36岁的马金弘开始了新的思考,他提出了“基地+农户”的养殖模式,以合作的方式把鱼苗发放给农户饲养,等鱼长成后收购,统一销售,他还不断拓展多元化养殖,扩大养殖规模和品种,这样不仅壮大了自身的企业也带动了周边农民致了富。
马金弘,西青区杨柳青镇十七街农民,他一手创办了天津市德仁水产养殖中心。十几年来,马金宏不断钻研鲶鱼养殖技术,强化经营管理,扩大经营领域和规模,天津市德仁水产养殖中心由小变大、由弱变强,逐渐成为了在中国北方鲶鱼市场上最具影响力的鲶鱼养殖、经营企业。
1992年他租了本村的一个10来亩地的小池塘搞起了鲶鱼养殖,为了弥补经验上的不足,他买来大量的科学养殖方面的书籍,还自费去山东学习、到广东取经。通过不断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养殖中心的规模也由原来的10来亩养殖面积逐步扩大到200亩,效益也稳步增加。他在经营过程中诚实守信,但在企业经营、市场营销方面始终不能有所突破,为了解决问题,他参加了多种相关的培训,掌握了“市场营销的基本知识”、“客户市场及谈判签约”、“相关法律”等知识,并逐步理清了经营思路,其经营方式发生了质的飞跃。
他深刻认识到市场是制约养殖中心发展的根本问题,逐渐体会到鲶鱼的市场经营和鲶鱼养殖同等的重要,他开始积极的调整经营运作模式:在继续狠抓鲶鱼养殖,确保从养殖中心进入市场的鲶鱼质量过硬的同时,他积极组织相关的工作人员深入市场调研,及时了解鲶鱼市场行情,逐步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的运作方式,一方面,他继续与过去的客户加强沟通、强化合作,确保老客户不流失,另一方面,他又主动的向市场出击,成立专门的市场开发队伍奔赴各省市场开发新客户。经过不懈地努力,取得了超乎想象效果:他在牢牢巩固天津地区鲶鱼销售市场的基础上,成功地打开了华北、东北以及西北部分地区的鲶鱼销售市场,而且迅速主导了这些市场上的鲶鱼销售,如今在天津、北京、西安、大同等地,他的鲶鱼已经形成垄断地位。在此基础上,他乘胜追击、主动寻求变化,他的目光从鲶鱼的养殖、销售逐步转向了附加值更高的鲶鱼的深加工。
同时,他还不断尝试更广的经营范围。他在积极的巩固扩大自己的鲶鱼销售的基础上,积极与天津农学院、农科院取得联系,和他们开展农业和科技相结合的经营方式,由他们提供了20多个新的品种进行养殖,这样就使德仁水产养殖中心的利润来源实现了多元化,较好地规避了风险。如今,他又搞起了观赏鱼、娃娃鱼、螃蟹等新品种养殖,特别是娃娃鱼养殖基地在西青区可谓是首屈一指,目前,这个养殖车间有养殖水池360余个,养殖娃娃鱼1600余尾,由于娃娃鱼在美食、保健、医药、观赏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按现在市场价格来说,每斤娃娃鱼可以达到1300元左右,这无疑又将有效提升其经济效益。
在取得一些可喜成效后,他又开始了“龙头企业+农户”经营模式的探索:一方面,他积极与天津市农学院寻求合作,投入大量资金建立了6个养殖大棚,在8000平米养殖池底及四周水泥硬化,上覆保温膜,挖了两眼1200米深的地热井,使养殖用热水水源得到保障,低温季节与冷井水混合使用,水温可一直维持在20℃以上。通过建造保温养殖棚、水泥养殖池及供排水、充气、动力系统的配套,不仅形成了初步的设施化养殖模式,使每养殖周期单位水体净产量达到300公斤/立方米以上,成活率95%以上,全年实现3次周期生产,每亩年产达到60万公斤,产量提高了近40倍,而且为实现他所设想的“龙头企业+农户”经营模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在他倡导下,杨柳青镇成立了鲶鱼协会。在鲶鱼协会的框架下,他积极寻求与其他小规模的养殖户的合作:由德仁水产养殖中心为周边养殖户提供鲶鱼鱼苗、饲料和养殖技术,并且采取对周边养殖户的鲶鱼进行收购、寄养、代销以及统一购进喂养饲料等一系列的措施,逐步形成了“德仁水产鱼苗→养殖户成鱼→德仁水产销售”的经营模式。特别是他利用其温水养殖棚,在夏季以较低价格收购鲶鱼成鱼,经过几个月喂养,在冬季出售时不仅鱼的体重有所增加而且销售价格相对夏季也有所提高。目前,他的基地鲶鱼年总产量已超过3500万斤,其中他自己出产的鲶鱼产量在1200万斤左右,其余均为收购、代销的小规模养殖户的鲶鱼。这一做法不仅给他带来了丰厚的利润,而且解决了周围相当一部分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工作问题,带动了周边地区相关产业的同步发展,小规模的鲶鱼养殖户已经由原先的不到100户增加到了300多户,年收入也增长了近一百万,真正实现了共同致富。
鲶鱼,同鲇鱼。分种较多,常见有鲶鱼(土鲶)、大口鲶鱼、胡子鲶(塘鲺)、革胡子鲶(埃及胡子鲶)客家俗称塘滑鱼。下面是百分网小编整理的人工养殖鲶鱼的技术,欢迎阅读参考。
人工养殖鲶鱼的技术
1. 鱼塘的条件
选择面积1~5亩为宜,池深1.5m以上,池内无杂草,池底平坦,不渗漏的池塘作为鱼苗培育池。鱼苗入池前10天采用干法清塘消毒,每亩用生石灰75~100kg或漂白粉5~10kg。消毒2天后,注水0.6~0.8m深。鱼苗入池前5~7天,每亩施腐熟发酵的鸡粪500kg,培育轮虫、枝角类等浮游动物。施粪肥时,还要拌入生石灰,为加快鸡粪发酵速度,可将鸡粪集堆,用塑料布封严。
2 鱼苗放养
每亩放养怀头鲶鱼苗3~5万尾。选择晴朗无风或微风天气放苗,鱼苗入池前,先放入网箱 用筛绢制成或捆箱暂养。网箱采用铁筋作为框架。先将装苗的尼龙袋或其它容器放鱼池水面上,待袋内或其它容器内的水温与池水水温一致时,将鱼苗放入网箱或捆箱内。捞水蚤投喂,暂养2~3小时后,将鱼苗放入池中,沿池边全池多点放苗。放苗前,在池塘岸边浅水处,布置遮荫物体,如水草、草帘、棕榈皮等,为鱼苗提供隐蔽物,鱼苗在隐蔽物下面栖息。
3 饲养管理
鱼苗入池前3天,可以池内培养的浮游动物为食,不用投喂饲料。如果池塘培育的浮游动物量少,可以从其它池塘捞水蚤投喂。第四天可以投喂水蚯蚓、鱼糜,全池泼洒即可,投喂量为每亩水面5~10kg,根据鱼苗吃食情况,灵活掌握投喂量。
4 鱼苗出池
经过7~10天的培育,鱼苗全长达到3~5cm时,应及时分池,进入下一阶段的饲养。
5 鱼病防治
鱼苗培育阶段易患斜管虫病,治疗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全池泼洒硫酸铜与硫酸亚铁的合剂,每立方米水用硫酸铜0.5g、硫酸亚铁0.2g;二是全池泼洒福尔马林,每立方米水用福尔马林100g。
鲶鱼的生活习性
鲶鱼主要生活在江河、湖泊、水库、坑塘的中下层,多在沿岸地带活动,白天多隐于草丛、石块下或深水底,夜晚觅食活动频繁。秋后居于深水或污泥中越冬,摄食程度亦减弱。肉食性鱼类,捕食对象多为小型鱼类,如餐条、鲫鱼、?虎鱼、麦穗鱼、鲤鱼、泥鳅等,也吃虾类和水生昆虫。以吞食为主,牙齿的作用主要是防止食物逃脱。
属夜行性动物,白天静静地藏在河底的坑里或树根下。食量大,如多瑙河鲇的大型种类会袭击小型的水鸟或老鼠,底层凶猛性鱼类。怕光,喜欢生活在 江河近岸的石隙、深坑、树根底部的土洞或石洞里,以及流速缓慢的水域。
在水库、池塘、湖泊、水堰的静水中,多伏于阴暗的底层或成片的水浮莲、水花生、水葫芦下面。
春天开始活动,觅食。入冬后不食,潜伏在深水区或洞穴里过冬,如果没有什么东西去侵动,一般不游动。
鲶鱼眼小,视力弱,昼伏夜出,全凭嗅觉和两对触须猎食,很贪食,天气越热,食量越大,阴天和夜间活动频繁。
鲶鱼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超强,其寿命可达70余年。
性成熟早,一般一龄即成熟。产卵期长江一带为4~6月,越往南越早,越往北越晚。产卵时成群追逐,和达尔文蛙相似,雄性鲶鱼也是把雌鲶鱼产的卵含在嘴 里,以此孵出小鲶鱼。不同的是,雄鲶鱼在这段时期不能进食。幼鱼以浮游动物、软体动物为食,其中水生昆虫的幼虫和虾类是它的美味佳肴。
贪食,500克左右的幼鱼便大量吞食鲫鱼、鲤鱼等。适宜生活在水温20~25℃水域。普遍的体上没有鳞,身体表面多黏液,有扁平的头和大口,上下颌共有四根胡须,上长下短,利用此须能辨别出味道。
有三大:嘴大、头大、肚子大。
种类
色别有两种:一种是青灰色,一种是牙黄色,牙黄色的鲶鱼身上有花斑。
鲶鱼同类几乎是分布在全世界,多数种类是生活在池塘或河川等的淡水中,但部分种类生活在海洋里。普遍的体上没有鳞,有 扁平的头和大口,口的周 围有数条长须,利用此须能辨别出味道,这是它的特征。鲶鱼为底层凶猛性鱼类。怕光,喜 欢生活在江河近岸的石隙、深坑、树根底部的土 洞或石洞里。 在水库、湖泊、水堰的静水中,多伏于阴暗的底层。春天开始活动、觅食。入冬后不食,潜伏在深水区或里过冬,如果没有什么东西去侵动,它一般不游动。 鲶鱼眼小,视力弱,昼伏夜出,全凭两对触须猎食,很贪食,天气越热,食量越大,阴天和夜间活动频繁。 鲶鱼性成熟早,一般一龄即成熟。产卵期一带为4~6月,越往南越早,越往北越晚。产卵时成群追逐,雄性鲶鱼也是把 雌鲶鱼产的卵含在嘴里,以此孵出小鲶鱼。不同的是,雄鲶鱼在这段时 期不能进食。幼鱼以浮游动物、为食,其中水生昆虫的幼虫和虾类是它的美味佳肴。鲶鱼贪食易长,500克左右的幼鱼便大量吞食,最大个体可达40千克以上。
鲶鱼适宜生活在水温20~25℃水域。鲶鱼普遍的体上没有鳞,身体表面多黏液,有扁平的头和大口,上下颌有四根胡须,利用此须能辨别出味道。鲶鱼体长形,平扁,尾部。口裂小,末端仅达眼前缘下方(末端达眼后缘的是大口鲶)。下颚突出。齿间细,绒毛状,颌齿及梨齿均排列呈弯带状,梨骨齿带连续,后缘中部略凹入。眼小,被皮膜。成鱼须2对,须可深达末端。鱼多,体无鳞。很小,无硬刺,有4~6根鳍条。无脂鳍。很长,后端连于。鲶鱼通常呈黑褐色或灰黑色,略有暗云状斑块。鲶鱼的同类几乎是分布在全世界,多数种类是生活在或河川等的淡水中,但部分物种生活在海洋里。普遍的体上没有鳞,有扁平的 头和大口,口的周围有2根长须2根短须,利用此须能辨别出味道,这是它的特征。
鲶鱼的钓法
钓鱼体会
鲶鱼吃钩时看样子又凶又痴,实际上鲶鱼是敏感性强且刁钻的一种鱼类,它的一切动作都很灵活,如果一个沟塘里用鱼网捞过,最少要过3~5天才敢吃钩。如果发现有网捕捞过沟塘,就不要在里面下钩了。
鲶鱼咬钩时很灵活,一定要掌握时机,即是要等鲶鱼咬住钩回头跑时及时甩钩,甩钩时要掌握三要:第一要狠,第二要用力,第三速度要快。
选用钓竿也是主要的,切记不能选用过硬的竹子做钓竿。因为鲶鱼咬钩时咬住就回头跑,如果钓竿过硬没有韧劲又加上鲶鱼敏感性强,随时可吐钩,得不到收获,如果选用过软的竹子做钓竿也不行,因为鲶鱼钩尖不是特尖快,就钩不进嘴壳,也容易脱钩。
活着的蚯蚓是钓鲶鱼最好的鱼饵。
由于需求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人人工养殖鲶鱼,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养殖呢?下面是百分网小编整理的鲶鱼的人工养殖方法,欢迎阅读参考。
鲶鱼的人工养殖方法
1、鲶鱼池的建造
在山东某热电厂附近,有1座庭院,占地约有3亩(1亩约为667 m2)左右,在靠近东边的地方建造有5间房屋,有2间住房,1间办公用房,2间储存货物用的仓库。在靠近西边的地方,建造有10个饲养鲶鱼的池子,南边5个,北边5个,中间有1 m的运输货物的通道,池子深挖2 m,都是用25 cm宽的水泥墙砌成,在靠近底部的位置都留有25 cm的出水口,各个池子都是相互连通的,在运输货物的通道底下,是用水泥盖板砌成的下水通道,在每个池子的中间都安装有给鱼池增加氧气的输送管道,以便在鲶鱼缺氧的时候,增加氧气。
2、鲶鱼池的要求
在每个池子的底部通水口的地方建造有用窗纱制成坚固的防止鲶鱼逃脱的拦护网,水深在1.5 m左右,在水泥墙的外围上边还要建有用结实的窗纱围成的防止成鱼逃脱的拦护网,以防在雨季或者是暴雨的时候,鲶鱼池爆满,鲶鱼通过池子四处逃散。因为靠近热电厂,通过协商,热电厂的排出的水经过鲶鱼池再排到外面,也就是说是利用热电厂的循环水来饲养鲶鱼,因为热电厂的水温度适宜,大体在25℃附近,非常适合鲶鱼的生活温度。在池子的底部附有10 cm的淤泥,以便鲶鱼的自由游动不伤害到腹部。
3、鲶鱼苗的运输
一般来说鲶鱼苗的运输都是采用尼龙袋装运鱼苗,由于袋中充有大量的氧气,不会发生缺氧现象,在温度的问题上,还要特别注意,因为随着温度的升高,鱼类的代谢强度加大,造成水质的变化,从而引起鱼苗的死亡。适宜鱼苗生活的温度在25℃左右,因为北方比较寒冷,和南方温度有一定的温度差,所以在空运的过程中,要在时间方面准确把握,尽量节省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并且要保持运输过程中的温度,使之尽快到达目的地。
4、鲶鱼苗的放养
每亩要投放规格在10 cm以上鲶鱼苗2000~4000尾鱼,鱼苗要大小一致、一次投足,入池前苗种要用3~4g的食盐水浸洗消毒3~5 min。所以根据所建造的池子的大小放养合适的鱼苗。在放养之前要对鲶鱼池进行彻底的消毒,用生石灰加水后对整个池子进行彻底的消毒,消毒后还要用秸秆经过高温处理的沤制的肥水进行施肥,以便培养培肥水质,供给丰富的生物性食料。饵料投喂鲶鱼入池后15~20天内,因为鱼体较小且经拉网或运输体质较弱,应该投喂品质较好的动物性饵料,以利尽快恢复体质和加速生长。以后再逐步改投配合饵料、动物性饵料和由秸秆肥水培养的浮游微生物。池水可设置5~8个饵料台,日投饵料要特别留意防逃。
5、鲶鱼的食物
在刚开始放养鱼苗的时候,要给鱼苗投喂适量的鱼饲料,把鱼苗放养在一个水池里面,等到鱼苗稍微长大点后,在分开饲养,放养到不同的水池里面,等过后1个月后,便可以对鲶鱼进行喂食。所以在准备好的仓库里面,要备足饲喂的动物的内脏,比如和屠宰场联系好的鸭肺、鸭肠、鸭肝脏、鸡肠、鸡肺、鸡肝脏等。屠宰场出厂的都是冷冻好的长方体形式的冷冻产品,一般都在25kg左右,所以要在仓库里面备足鸡产品或者是鸭产品,根据鱼的大小,合理的给予鱼相当的食料,每天要提前解冻冷冻品,以便第二天给鱼饲喂,每个鱼池要投喂各个角落,以免体格小的鱼得不到进食的机会。随着鲶鱼体质的增加,所需要的食物也越来越多,所需要的氧气量也越来越大,所以在这个时候,要对整个鱼池进行增氧,每天要定时对各个鱼池进行加氧。
6、鲶鱼的疾病防治
鲶鱼的黑体病:如果发现有鱼体发黑,消瘦,停食,严重时鱼体常头部向上,垂悬于水表层,直至死亡。
鲶鱼的肠炎病:病鱼体消瘦发黑,腹部膨胀,离群独游,轻压腹部,有淡黄色黏液从肛门流出。
鲶鱼的气泡病:病鱼浮于水面,腹部朝天,腹内有一气泡,不能下沉。致病原因主要是池中施放过多未发酵的有机肥料,或池中水质老化,水中蓝、绿藻类过多,在强光下使水中气体过于饱和,鱼误食气泡所致。
7、鲶鱼池的污物处理
在养殖过程中,特别是在成鱼长到一定的重量时,吃的食物和排出的废物会污染整个鱼池,在这种情况下,要利用换水来改善整个鲶鱼池的清洁度,或利用物理增加氧气的方法来保持整个池塘的鲶鱼的卫生条件,因为靠近热电厂,就是利用电厂排出的20℃左右的温水来饲养的鲶鱼,所以说每天都是通过各个鱼池的管网口循环利用进行换水,以便使水质保持良好的状态。
人工养殖鲶鱼技术
1. 鱼塘的条件 选择面积1~5亩为宜,池深1.5m以上,池内无杂草,池底平坦,不渗漏的池塘作为鱼苗培育池。鱼苗入池前10天采用干法清塘消毒,每亩用生石灰75~100kg或漂白粉5~10kg。消毒2天后,注水0.6~0.8m深。鱼苗入池前5~7天,每亩施腐熟发酵的鸡粪500kg,培育轮虫、枝角类等浮游动物。施粪肥时,还要拌入生石灰,为加快鸡粪发酵速度,可将鸡粪集堆,用塑料布封严。
2 鱼苗放养 每亩放养怀头鲶鱼苗3~5万尾。选择晴朗无风或微风天气放苗,鱼苗入池前,先放入网箱 用筛绢制成或捆箱暂养。网箱采用铁筋作为框架。先将装苗的尼龙袋或其它容器放鱼池水面上,待袋内或其它容器内的水温与池水水温一致时,将鱼苗放入网箱或捆箱内。捞水蚤投喂,暂养2~3小时后,将鱼苗放入池中,沿池边全池多点放苗。放苗前,在池塘岸边浅水处,布置遮荫物体,如水草、草帘、棕榈皮等,为鱼苗提供隐蔽物,鱼苗在隐蔽物下面栖息。
3 饲养管理 鱼苗入池前3天,可以池内培养的浮游动物为食,不用投喂饲料。如果池塘培育的浮游动物量少,可以从其它池塘捞水蚤投喂。第四天可以投喂水蚯蚓、鱼糜,全池泼洒即可,投喂量为每亩水面5~10kg,根据鱼苗吃食情况,灵活掌握投喂量。
4 鱼苗出池 经过7~10天的培育,鱼苗全长达到3~5cm时,应及时分池,进入下一阶段的饲养。
5 鱼病防治 鱼苗培育阶段易患斜管虫病,治疗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全池泼洒硫酸铜与硫酸亚铁的合剂,每立方米水用硫酸铜0.5g、硫酸亚铁0.2g;二是全池泼洒福尔马林,每立方米水用福尔马林100g。
鲶鱼的简介
鲶鱼,同鲇鱼。分种较多,常见有鲶鱼(土鲶)、大口鲶鱼、胡子鲶(塘鲺)、革胡子鲶(埃及胡子鲶)客家俗称塘滑鱼
鲶鱼,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索动物亚门-辐鳍鱼纲-鲶形目-鲶科-鲶属-鲶鱼种。嘴上共4根胡须,上长下短,肉食性,多为野生,对水质要求不高,可人工养殖。生长速度较快,某些品种能长到很大。
大口鲶鱼,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索动物亚门-辐鳍鱼纲-鲶形目-鲶科-鲶属-大嘴鲶种。外貌与鲶鱼相似,也是4根须,但口奇大,个体也较鲶鱼大很多。可人工养殖,生长速度快,当年繁殖的鱼苗当年即可长到500~750克,第二年可长到1500~2000克,第三年可长到3000~4000克。市场上销售的多是此种鲶鱼,肉质较为平常,价格便宜。
胡子鲶,本地胡子鲶,又名塘鲺、塘角鱼。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索动物亚门-辐鳍鱼纲-鲶形-胡子鲶科-胡子鲶属-胡子鲶种。8根胡须,上下各4根。体色黄色,野生鱼生长缓慢,一般重量不超过1市斤,营养价值高,口感好。可人工养殖,市场潜力大。
革胡子鲶,又名埃及胡子鲶、埃及塘鲺,由埃及引进。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索动物亚门-辐鳍鱼纲-鲶形目-胡子鲶科-胡子鲶属-革胡子鲶种。8根胡须,通体发黑,个体巨大。多为人工养殖,生长速度很快,饲养一年可重达2公斤,最大个体达10公斤以上。对生存水质要求很低,耐低氧。肉质不太好,市场价格便宜。但其易养殖,生长速度快,也有不少人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