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孝顺父母的名言
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德)歌德
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于隐藏他们的一切快乐、烦恼和恐惧.——(英)培根
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前苏联)高尔基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一个老年人的死亡,等于倾倒了一座博物馆.——高尔基
老人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法)司汤达
老年,好比夜莺,应有他的夜曲.——(德)康德
所有杰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亲,到了晚年都十分尊敬自己的母亲,把他们当作最好的朋友.——(英)狄更斯
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英)萨克雷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永远需要报答最美好的人,这就是母亲.——(前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
就是在我们母亲的膝上,我们获得了我们的最高尚、最真诚和最远大的理想,但是里面很少有任何金钱.——(美)马克·吐温
共产主义不仅表现在田地里和汗水横流的工厂,它也表现在家庭里、饭桌旁,在亲戚之间,在相互的关系上.——(前苏联)马雅可夫斯基
丑恶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儿女那样可怕.——(英国)莎士比亚
仁爱和打人都先自家中开始.——鲍蒙特和弗莱彻
慈善行及至亲,但不应仅此为止.——富勒
作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美国)罗素
对孩子来说,父母的慈善的价值在于它比任何别的情感都更加可靠和值得信赖.——罗素
家庭的基础无疑是父母对其新生儿女具有特殊的情感.——罗素
还有什么比父母心中蕴藏着的情感更为神圣的呢?父母的心,是最仁慈的法官,是最贴心的朋友,是爱的太阳,它的光焰照耀、温暖着凝聚在我们心灵深处的意向!——马克思
智慧之子使父亲欢乐,愚昧之子使母亲蒙羞.——所罗门
尊重他人的、有责任感的孩子,产生于爱和管教适当结合的家庭中.——詹姆斯·多伯森
有关孝心的名言警句
有关孝心就行了!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衔
环结草,以恩报德
竟夜孤灯剪影萧,视子如蛟,望子腾霄.
悠忽双鬓冷霜飘,春下裙腰,秋上眉梢.
卅二年风雨浪浇,雨霁云消,心事如潮.
念慈母半世辛劳,跪乳羊羔,还报今朝.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关于孝顺的名言 关于诚信的名言
孝顺汇编一段,供大家分享:
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待
出入扶持须谨慎,朝夕伺候莫厌烦.
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
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
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
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
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曰:“亲亲,仁也;敬长,义也.”
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
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
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千万经典,孝义为先.
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
首孝弟,次谨信.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
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参中夫四德者也.
孝子亲则子孝,钦于人则众钦.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要问如何把亲孝,孝亲不止在吃穿;孝亲不教亲生气,爱亲敬亲孝乃全.
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爹娘.
曾子曰:幸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有关孝的名言,诗词【关于孝顺的名言】
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弟子规》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长幼有序.——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谁有有关孝敬的名言?请快一些!
摇动摇篮之手,就是支配世界之手(美国)
●没有比巴格达城更美丽,没有比母亲更可信赖(伊拉克)
●人们听到的最美的声音来自母亲,来自家乡,来自天堂----(威·布朗)
●母亲在家事事顺(阿尔科特)
●只生不养的母亲不是真正的母亲(约·谢得)
●人最终总要离开母亲(贺拉斯)
●没有母亲,何谓家庭?(艾·霍桑)
●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萨克雷)
●儿行千里母担忧
●河里孩子岸上娘
●娘痛儿,路样长;儿痛娘,线样长
●娘想儿,长江水;儿想娘,哭一场
●娘想儿,长如江;儿想娘,扁担长
●母亲的心是儿女的天堂(意大利)
●打在儿身,疼在娘心
●慈母泪,有化学分析不了的高贵而深沉的爱存在其中(英国)
●宁死做官的爹,不死讨饭的娘
●母亲的击打决不会使孩子残废(犹太人)
●走遍天下娘好,吃遍天下盐好
●母亲的低语总是甜蜜的(英国)
●父母的爱,为诸德之基(英国)
●母爱最高尚(德国)
●母爱之爱,春天常在(法国)
●母爱只有做母亲的才知道(沃·蒙塔古)
●孩子是母亲的生命之锚(萦福克勒斯)
●甜不过蜂蜜,亲不过母女
●女是娘的罗裙带
●娘挂闺女,记在心里,闺女挂娘,急断肝肠
●十朵菊花九朵黄,十个女儿九个像娘
●苗好米好,娘好女好
●有其母,必有其女(英国)
●要想赢得女儿的欢心,必须先从她母亲着手(英国)
●母勤女懒(日本)
●喧骚之母,必养成懒惰的子女(拉丁美洲)
●母亲的心灵是子女的课堂(比彻)
●父亲是大自然规定的银行家(欧洲)
●父亲!对上帝,我们无法找到一个比这更神圣的称呼了----(华兹华斯)
●一个父亲胜过一百个老师(英国)
●让自己的儿女们光宗耀祖是父亲们的主要缺点(伯·罗索)
●在所有的青年人眼里,父亲是多么严厉的法官啊!(忒壬斯)
●没有几个父亲对子女是关心备至的,至少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对金钱更加关心(切斯特菲尔德)
●没有哪一个人真正了解自己的父亲,但是,我们大家都有某种推测或某种信任(米南德)
●在批评父辈狭隘的时候,我们切不可忘记他们的深沉----(福尔克斯)
●父亲和儿子的感情是截然不同的:父亲爱的是儿子本人,儿子爱的则是对父亲的回忆(欧洲)
●对做父亲的人来说,失去父亲不一定就是不幸;对做儿子的人来说,没有儿子也不一定就是痛苦(切斯特菲尔德)
关于孝心的,短一点的名人名言【关于孝顺的名言】
树欲静而风不停,子欲养而亲不待.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
关于孝敬父母的格言警句,名言,故事传说,诗歌等
快点``关于孝敬父母的格言警句,名言,故事传说,诗歌
故事
清朝人李应麟,居云南昆明,从小温顺善良.他的母亲不幸去世后,便劝父亲再娶.他用卖卜的收入来供养父母.应麟对待继母虽然十分孝顺,但是继母却将他视为眼中钉,百般刁难,常常对他施以棍棒.每当这时应麟总是跪着,恭敬如初,丝毫没有抗拒之意.他的父亲却轻信继母谗言,将他逐出了家门.应麟仍无怨言,每年父母生日,都准备好礼品回家祝贺.不久应麟听说继母病了,急忙回家进行护理,并跑到三十里外的地方求医抓药,不管雨天晴天天天如此,直到继母病愈.同时应麟对待继母所生孩子格外亲和,终使继母悔恨不已,是此母子关系改善,胜过亲生.
赞曰;不忧继母逐离乡,母病回家侍药汤;将弟视同亲手足,母终悔恨变慈祥.
格言、名言警句
* 儿行千里母担忧
* 河里孩子岸上娘
* 娘痛儿,路样长;儿痛娘,线样长
* 娘想儿,长江水;儿想娘,哭一场
* 娘想儿,长如江;儿想娘,扁担长
* 打在儿身,疼在娘心
* 宁死做官的爹,不死讨饭的娘
* 走遍天下娘好,吃遍天下盐好
* 甜不过蜂蜜,亲不过母女
* 女是娘的罗裙带
* 娘挂闺女,记在心里,闺女挂娘,急断肝肠
* 十朵菊花九朵黄,十个女儿九个像娘
诗歌
《母别子》
【唐】白居易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
关西骠骑大将军,去年破虏新策勋.
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
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
迎新弃旧未足悲,悲在君家留两儿.
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牵人衣.
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
不如林中乌与鹊,母不失雏雄伴雌.
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在枝.
新人新人听我语,洛阳无限红楼女.
但愿将军重立功,更有新人胜于汝.
关于孝敬父母的名言警句和成语
孝敬父母的名言和成语!至少10条,要常用的!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父母之...
求两个关于"孝"的故事,一个古代,一个现代,还有5条有关与孝的名言!
(越简短越好,不要文言文.)
古代: 孝感动天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现代:田世国——捐肾救母
他为身患尿毒症晚期的母亲捐肾,延续了母亲生命,演绎了一段当代孝子的佳话(200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颁奖词:“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一个被追问了千年的问题.一个儿子在2004年用身体做出了自己的回答,他把生命的一部分回馈给病危的母亲.在温暖的谎话里,母亲的生命也许依然脆弱,但是孝子的真诚已经坚如磐石.田世国,让天下所有的母亲收获慰藉.
名言:慎,朝夕伺候莫厌烦.
意思是:父母出入(门)要小心搀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厌烦.出自《劝报亲恩篇》.
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
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出自《劝报亲恩篇》.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出自(春秋)《论语·学而第一》.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意思是: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意思是:孝是天经地义的.出自《孝经》.
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
意思是:父母召唤,应马上答应,不能怠慢,要诚心诚
意,面带欢笑.出自《劝报亲恩篇》.
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
意思是:好饭先给父母吃,好衣先给父母穿.出自《劝报亲恩篇》.
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
意思是:在家庭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识别真正的忠臣.出自《名贤集》.
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
意思是:不尊敬别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出自《三国志·魏书》.
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孟子说:“(在舜的眼中看来)儿子与父母亲的关系相处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成其为儿子.”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说:“尊敬自家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敬别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孩子,推广开去也爱抚别人家的孩子.”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曰:“亲亲,仁也;敬长,义也.”
孟子说:“亲爱父母亲,便是仁;尊敬兄长便是义.”出自(春秋)《孟子·尽心上》.
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孟子说:“只要人人各自亲爱自己的双亲,各自尊敬自己的长辈,那么,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
意思是:不要让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让父母分担你的忧愁.出自《劝报亲恩篇》.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意思是:父母喜好的东西,子女要尽力为他们准备;父母厌恶的东西,要谨慎地为他们去掉.残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
意思是:父母有过错,劝他们更改.要面带笑容,语调柔和.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
意思是:父母疼爱我,做到孝有什么困难呢;父母讨厌我,仍尽孝,才为贤德.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意思是:妻子贤惠,她的丈夫灾祸就少,子女孝顺,父母就心情舒畅.出自(明)《增广贤文》.
千万经典,孝义为先.
意思是:成千上万部经典上都说,孝和义是人首先应当做到的.出自(清)《增广贤文》
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
意思是:要时刻体贴、理解父母,不要让父母操心.出自《劝报亲恩篇》.
首孝弟,次谨信.
意思是:首先要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其次要谨慎,守信用.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意思是:身上受伤,父母忧虑;道德败坏,父母蒙羞.出自(请)李毓秀《弟子规》.
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
意思是:做人子的,做到孝顺父母;做人父的,做到慈爱儿子.出自《大学》
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参中夫四德者也.
意思是:孝敬父母是道德的开始,敬爱哥哥是道德的次序,信用是道德的深度,忠诚是道德的方向.曾参是恰恰具有这四种道德的人.’出自《家语·弟子行》.
孝子亲则子孝,钦于人则众钦.
意思是:你对父母孝顺,你的子女对你也孝顺;你敬重别人,别人也敬重你.出自(宋)林逋《省心录》.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意思是:小羊跪着吃奶,小乌鸦能反过来喂养老乌鸦,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出自(明)《增广贤文》.
要问如何把亲孝,孝亲不止在吃穿;孝亲不教亲生气,爱亲敬亲孝乃全.
意思是:如何孝敬父母,孝敬父母不只是给他们吃饱穿暖;孝敬父母还不要叫父母生气,热爱、尊敬父母才是全孝.出自《动报亲恩篇》.
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爹娘.
意思是:养育子女才能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要求子女孝顺你,你就必须首先孝顺你自己的父母.出自《四言》.
曾子曰:幸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曾子说:“孝有三点,大孝是尊重父母,其次是不使自己的言行给父母带来耻辱,再次是能养活父母.”出自(春秋)《礼记》.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孔子说;“父母的年龄,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为他们长寿而高兴,一方面为他们衰老而担忧.”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要出远门,必须有明确的去处.”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孔子说:“当今的孝子,只是说能够供养父母就行了.就是狗马,都能得到饲养.若对父母不孝敬.那供养父母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出自(春秋)《论语·为政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