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堂网
 观后感 |  手机版 

栏目类型

观后感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感想(共7篇)

时间:2018-06-22 来源:观后感 点击:

篇一: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感想

爱国电影观后感:观《东京审判》有感 作文

《东京审判》是在一种沉重而肃穆的气氛中缓缓揭开了序幕,黑底白字,简洁而富有历史的韵味,主人公有力而深沉的叙述,待人走近了那段仿佛已经在记忆中淡去封尘历史……

影片的开始镜头慢慢滑过战后日本的废墟,战后的废墟远没有断井颓垣的苍凉与忧愁,仅仅是悲哀,关于死亡,关于绝望。

影片的格调一直式缓慢而紧凑的。从法官梅汝璈先生严词对座次席位的争夺开始,影片便弥漫着那个时代真正中国人的骨气,想起梅汝璈先生严词声明我到这里不是为了愉快,想起他沉毅而坚定的面容,我似乎可以感知那个时代,我们中国人背负那段惨痛历史的沉重与叹息。

审判开始了,却推进的那样缓慢,大国的压力隐约的弥漫在这个本该绝对公正的殿堂,唇枪舌战,战犯们或自信满满或软弱无力或平淡无奇的无罪宣言随着辩护律师的理屈词穷恼羞成怒而分崩离析。倪征燠先生的辩论无疑是一个亮点,那样的义正词严,那样的睿智敏捷,让那些或傲慢自大或装傻充楞的战犯们丢盔弃甲,溃不成军。

在电影中,始终穿插着法庭与社会,生活与战争。战争的阴影不仅仅笼罩在中国的头顶,更在日本百姓心中留下难以抹去的痕迹。无论是高呼“小日本鬼子”反战的日本军人——山口正夫,还是与中国人相恋的日本记者——和田芳子,又或是依旧为军国主义疯狂的日本青年——北野雄一……太多年的岁月,太多时光的阻隔,本来是繁花锦簇的乐融融的生活因为战争而变得苍白,无论是谁,战争都给他们以阴影,带走了青年的意气与梦想,留下的,是倾颓与迷惘……我并不想以狭隘的民族复仇心理来对待这场战争,它给世界带来的绝对不仅仅是利益和公理的胜负那么简单,具体到每一个人,那就是撕心裂肺了。

让我最震撼的不是中国记者肖南与日本女子那蒙着不属于他们的沉重的爱情,不是日本青年举枪射杀亲人与爱人,而是在那个小酒馆,当美丽的老板娘轻轻哼着日本民歌,带着对战后的憧憬,带着对生活的热爱,带着她天性中的纯良翩然起舞时,一颗不知道从何而来的子弹射穿了她的身体。于是她就那样倒下去,灿烂的笑容还未来得及绽放便萎谢的春花般在战争所带来的阴郁中随风飘零。她那样倒下去了,满地的鲜血,她的眼中还有不甘,还有迷惑,她所向往的那种生活,那种升平是不是仅仅在梦中?

终于认定战犯们有罪了,然而死亡的判决却又成了争论的焦点。当梅汝璈先生据理力争的时候:“如果说,杯代表人类,水,代表了文明……”杯子在地上砸碎,水四溅,“文明史人类创造出来的,可如果人的生命都被无情的毁灭,那文明还从何谈起呢?”,当他沉重而缓慢地说出死难者在看着我们的时候,当他庄严而肃穆的划下选票同意死刑的时候,我只能保持沉默的坚守。虽然心知死亡的判决绝无悬念,我的心依旧随着法官们一个一个的投票,随着投票箱的打开,随着唱票者严肃而沉静的唱票而紧张仿佛我回到了那样一个年代,仿佛我站在那个厅堂,仿佛我是那些亡灵,仿佛我的灵魂为了那些死难者而祈祷……

影片的最后,法官一字一顿的说出有罪二字,当字幕出现:法庭判处东条英机、广田弘毅。土肥原贤二、板垣征四郎、松井石根、武藤章、木村兵太郎绞刑,木户幸一等16人判处无期徒刑,东乡茂德判处20年徒刑,重光葵判处7年徒刑……我曾去过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那里是30万同胞的安息之地,当我看到那些死难者的骸骨、那些生者的沉痛的时候,我的心决没有因为处决了那些甲级战犯而感到丝毫的快慰,纵然他们死了千万次,谁又来救赎那些无辜的生命?谁来纪念那些没有墓碑的生命?

历史终将会成为历史,也许历史的沉重也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淡忘。谁还记得那个年代那些历史时刻悬在我们头顶的利剑?我们记得的不应该是仇恨,而是那些岁月划破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痕迹……

为了那场战争中的死难者,为了那些为中国之崛起而奋斗的人,为了我们自己的祖国,我们应该牢记那段历史。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感想】

篇二: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感想

10.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冥思厅中有这样一段话:“让白骨可以入睡,让冤魂能够安眠,把屠刀化为警钟,把逝名刻作史鉴,让孩童不再惊恐,让母亲不再泣叹,让战争远离人 类,让和平洒满人间。”这反映了中国人民的美好愿望是 (

10. D

篇三: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感想

八一事变读后感300字

历史,不该遗忘.警报是铭记国耻,而铭记不仅仅是回味伤痛;牢记历史,就要居安思危,砥砺前行
  “牢记历史,勿忘国耻,继承先辈遗志……”9月14日,福建公安边防总队漳州边防支队官兵拉响9分18秒的警报,并和驻地学校的学生们举手宣誓.一声声铿锵有力的誓言,响彻校园上空.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佘子清老人表示,今年“9·18”,他将一如既往,前往纪念馆祭奠遇难同胞和死去的母亲.
  沈阳,这座曾经饱受日本侵略者蹂躏的城市,连续十多年用拉响警报的方式纪念“9·18”这个惨痛的日子.“这是我们民族的耻辱,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拉响警报,就是拒绝遗忘的重要方式.”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馆长井晓光研究员说,“9·18”无论什么时候都应该成为中华民族永远的记忆.
  “丧失对历史的记忆,‘心灵便在黑暗中行走’.”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雷颐说.
  “很多时候,‘居安思危’只是一句口号.而现在则是每个中国人必须正视的事实.”中国近现代史料学会副会长王建学说,当前,日本军国主义有复活的危险,此时的警报和钟声,再次提醒人们牢记历史,激发民族自尊心,增强民族凝聚力.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说,纪念“九一八”,既是要对维护和平愿望的表达,也是对那些否认侵华历史的日本政府官员和右翼势力的警告

篇四: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感想

南京游记 作文【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感想】

7月2日,我激动无比,因为,我就要去南京啦!我早早的起了床,飞快的穿衣洗漱,上了车后就马不停蹄的赶往南京,吃完中饭后,我们来到了第一个景点——中山陵。中山陵是我国革命先驱——孙中山的陵墓,中山陵有492级台阶,164米高,我花了10分钟,终于气喘吁吁地走完最后一级台阶。山顶有一座博爱坊,后面是碑亭,一块巨大的石头上记着孙中山的生卒年月,又走了大概10分钟,又有牌坊,里面赫然立着孙中山的雕塑,我绕着孙中山的雕塑走了一圈,出了门。我往下看,哇!太高了,人山人海啊!下去的路上我发现了一只铜鼎,大概有1米高,三人合抱那么粗,听说那个鼎很灵验的,往里面丢钱,愿望就会实现。我把包翻出来,找出买吃的剩下的2元钱,希望梦想能实现……

看完中山陵,我又来到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门口的展板介绍了南京大屠杀,门廊前有一组雕像,描写了南京大屠杀时期南京居民的悲惨情景,有一个小孩躲在阴暗角落,有一位僧人在一堆尸体旁为他们超度……我们进去后有几个面板,上面播放着幸存者的口述叙述者日军的残暴,还有一块牌子上记着: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日军进攻南京,南京守军誓死抵抗,终于1937年12月1日沦陷,随后侵华日军便开始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大屠杀一直持续到1938年2月1日,在这期间,日军用枪杀、砍头、劈脑,火烧、水淹、挖心、剜腹、活埋等惨绝人寰的手法杀害了30万中国人,让南京成为一片血海。在大屠杀纪念馆里,日军的暴行被一一成列出来。我们还到了万人坑、安魂池去看。

第二天我们去了雨花台,山顶有喂鸽子的地方,我买了一包饲料,拿出两丽玉米,放在手心,蹲下来,马上就飞了一只黑鸽子啄我的手,这时又飞来一只花鸽子来抢玉米,它们二话不说,马上打起来。

我觉得南京真好玩,我下次还要来南京。

篇五: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感想

阅读材料:
材料一:南方网讯据日本《朝日新闻》13日报道,日本执政的自民党江藤龟井派会长江藤隆美12日在自民党福井市支部大会上发表演讲时,再次否认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以及日本对朝鲜半岛实行殖民统治的侵略历史。报道说,江藤在谈到日中和日韩历史问题时称,“说南京大屠杀有30万人被杀,这完全是捏造出来的谎言。”
材料二:2005年8月15日,来自日本的70岁僧人岩田隆造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为60年前被日军残酷杀害的300000亡灵诵念经文,并以此来向中国人民谢罪。当日,是中国人民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日。
请回答:
(1)历史回眸:请你用充足的史实来反驳材料一中江藤所说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践探究:如果让你为日本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去寻找证据,你可以通过哪些途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感悟:你如何看待材料二中僧人岩田隆造的做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拓展升华: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一,对如何发展中日两国的关系发表 一下自己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日本侵略者所到之处,烧杀淫掠,无亚不作。对南京人民进行了血腥的大屠杀。南京的和平居民,有的被当作练习射击的靶子,有的被当作练习刺杀的对象,有的被活埋。据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统计,日军在南京屠杀中国居民及放下武器的士兵达三十万人以上。
(2)可以通过在网上搜集历史图片、通过采访一些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等方式或途径。
(3)我认为僧人岩田隆造的作法是正确的,他能够正确面对侵略中国的历史,为所犯下的罪行进行忏悔。
(4)如何正确对待日本侵华问题,是中日关系健康发展的根本问题,日本只有正视历史,正确对待和认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从中真正的吸取教训,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才能使中日关系健康发展。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感想】

篇六: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感想


图甲

图乙
(1)请你判断图甲和图乙分别是哪一纪念馆的图片,并说明你判断的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叙述与两个纪念馆相关的历史事件的大体经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设立以上两个纪念馆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图甲是九一八事变纪念馆,图乙是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判断依据:图甲纪念馆是一座台历,日期为1931年9月18日,这是九一八事变发生的时间;图乙上面写着遇难者(遭难者)300000,这是南京大屠杀的遇难人数。
(2)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日军炸毁沈阳柳条湖的一段铁路,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以此为借口,攻占了沈阳城。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后的六周内,屠杀南京居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达30万人以上。
(3)让人们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篇七: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感想

在刚刚过去的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73周年纪念日,南京举行了多种悼念活动,南京大屠杀中被日军屠杀的无辜居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军警达  (   )
A.20多万人 B.30多万人
C.40多万人 D.50多万人

B

本题考查的是南京大屠杀的史实。南京大屠杀中被日军屠杀的无辜居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军警达30多万人,故选B。
推荐访问:参观大屠杀纪念馆感想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介绍

上一篇:开学第一课的收获(共10篇)
下一篇:东京审判观后感(共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