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读书笔记3000字 注意啊,是笔记,不是读后感!要分成一篇一篇的.
写的话可以参考下面的资料
“忠”、“义”的悲歌
由
《水浒传》是一个群雄造反的故事,是一曲逼上梁山的壮曲悲歌.
《水浒传》的故事情节可以划分为四个大的块面:第一、楔子——“洪太尉误走妖魔”;第二、开端——“高俅发迹”;第三、前七十回——“逼上梁山”;第四、七十回以后——“招安”及其结局.这些块面又互相连结,形成一个逻辑结构.
楔子“洪太尉误走妖魔”只是一个书帽
“高俅发迹”才是故事真正的开端.高俅一个流氓无赖帮闲,浮浪破落户子弟,专好使棒玩枪,吹弹歌舞,亦胡乱学些诗词,最大的特长是踢球,其“俅”于“球”字改过来的,“若论仁、义、礼、智、信、行、忠、良,都是不会”,因为害人而被发配驱逐,“东京城里人民不许容他在家宿食”,他只好胡乱投靠,后来遇赦回了东京,仍是个不受欢迎的人,被辗转相送,都怕收留在家教坏了孩子.就是这样一人见人憎、人见人怕的无赖,却先是被神宗的驸马、哲宗的妹夫王晋卿看上,因为这位驸马爷“喜爱风流人物,正用这样的人”,随即便因替驸马爷给端王府送玩器而得到了在端王面前表演球技的机会.
金圣叹说得好:“一部大书七十回,将写一百八人也.乃开书未写一百八人,而先写高俅者,盖不写高俅,便写一百八人,则是乱自下生也;不写一百八人,先写高俅,则是乱自上作也.……一部大书七十回而开书先写高俅,有以也一旦自己遭遇迫害,更可能拍案而起,走上造反的道路.把水浒英雄置于这样的背景,作品就在开篇初步揭示和解释了群雄造反的原因.
开篇之后,作品以七十回左右的篇幅,细致地表现“官逼民反”的主题.108条好汉,在野者本皆善士顺民,在朝者本皆忠臣良将,但社会黑暗之深透,恶势力之遍地横行,使他们不能幸免遭遇,他们一个个被“逼上梁山”.而把“逼”字揭示得最为透彻的无疑是林冲的故事,林冲的故事因而成为作品中最富典型意义的篇章.
林冲的反抗经历了一个从安常处顺到逆来顺受到极度隐忍到终于爆发的漫长过程.
以人物性格置换的方式来讨论,李逵、鲁智深们哪里受得了这么多的“鸟气”!但李逵、鲁智深们身上折射的社会生活内容则远没有林冲形象那么深厚、深刻、深重.作者写够了林冲的忍耐,也就写够了社会的黑暗与恶势力的惨毒,也就写透了水浒英雄造反的根由.“乱自上作”,而非“乱自下生”;罪不在绿林,而在朝廷,在昏君奸臣;这就是林冲悲剧形象和悲剧性格所要反映的生活.
当林冲悲剧性的忍耐愈益向可笑甚至荒唐演变的时候,封建专制条件下养育的恶势力与善良平民的根本对立就被写到了极端,连林冲这样极善于忍耐的英雄,都终于被逼上梁山,
中国封建社会爆发过大小数千次的农民起义和英雄造反,其结局通常是三种:一是被剿灭,这种情况最多最可能;二是真的“杀去东京,夺了鸟位”,历史上也真成功了几回,如刘邦、朱元璋;三是接受招安,归顺朝廷.三种可能性中《水浒传》只能选择第三种,因为水浒英雄已在故事的历时态群体创作中被塑造成战神的英雄群体,战神是不败的,
忠义思想是封建专制时代统治地位的思想,也是《水浒传》中一个深刻而复杂的存在.首先,忠义思想是批判昏君奸臣和社会黑暗的锐利武器
但是,“忠义”思想又是一剂文化的毒药,它最终要置梁山英雄于死地,并从而彻底颠覆梁山的造反事业.
宋江是一个复杂的形象,复杂就复杂在他几乎就是“忠义”的化身,“忠义”命题的复杂性,以及“忠”与“义”之间既相联系又相对立的矛盾,都形象化地在他身上表现出来.
有一种观点认为《水浒传》不应该写受招安,不应该让水浒英雄投降归顺.
水浒传读后感2000字——人物印象分小标题
水泊遗憾. (宋江,智多星)
绝对成交的读后感【水浒传读后感3000字】
[绝对成交的读后感]
三.绝对成交读后感
我的发起就是请新进的贩卖人员或是老的贩卖人员都能够多看看这本书,绝对成交的读后感.书上的很多方法和步骤都很适用,也很细致,虽说不克不及适用于任何环境,却真的能够帮助我们做好贩卖.
李华教师的这本《绝对成交》,教你埋头做贩卖,给你积极的心态、满腔的热情,以及越挫越勇的精神形态.这些都是绝对成交的必备要素.信赖《绝对成交》,会让你领略到乐成的喜悦!
——大庆石化公司物业管理中间人力资源部培训主管王桂 名着读后感范文
李华教师是一位实干的贩卖培训导师,读后感《绝对成交的读后感》.本书覆盖面广:从绝对成交的预备开端,到拜访、买点、拒绝的应对,再到末了的签约和跟踪,都剖析得很到位,是一本贩卖必备好书!
——西风本田工大博实四S店总司理王晓东
李华教师的《绝对成交》,值得一看.案例分析得很精炼,也都是贩卖工作中,常遇到的问题,对贩卖人员很有帮助.
——金立手机培训司理韩莹莹
看到这本书,我们面前目今一亮.能绝对成交的人,一直是我们想发掘的贩卖人才.这本《绝对成交》揭开了贩卖乐成的奥秘,我很欣喜地保举给宽大读者!水浒传读后感3000字
——珍宝岛药业团体人力资源总监 张瑶瑶
李华教师是一位实干的贩卖培训导师.本书覆盖面广:从绝对成交的预备开端,到拜访、买点、拒绝的应对,再到末了的签约和跟踪,都剖析得很到位,是一本贩卖必备好书!
——礼节培训专家、高级培训师柏莉
李华教师是一位豪情四射,极具舞台魅力和演讲天赋的培训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听到李教师的课程.这本《绝对成交》也反映了他课程的焦点内容.
〔绝对成交的读后感〕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读三国演义并观看影片,写一篇1000字读后感
如果被我采纳为最佳答案,请隐藏答案,就在 我的回答 中按 就好了
要求:初中生水平就行了
写得好加悬赏
鄙视复制答案的.如果写得好,我加八十分悬赏
再看三国——《三国演义》读后感《三国演义》早在几年前就作为央视的一部宏篇巨作被搬上荧幕.剧中那一幕幕精彩的场面至今仍使人记忆犹新.可电视剧华竟是“时间的艺术”,稍纵即逝,形象是更生动了,却少了思考回味余地.于是我东找西借,好容易弄来了一本原着,且算是重温一下那段历史.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淘尽,一时多少豪杰.“三国”作为一段历史经过世代流传,更多地被赋予了传奇的色彩.在那样一个风云变幻,英雄辈出的年代,英雄的豪气和谋士的胆略作为那个年代的主题,得到了浓墨重彩般的刻画与描写.各政治集团间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更是屡见不鲜.
看古今英雄,在中国漫长的古代军事史上,有两个最光辉的历史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和三国时期.这两个时期都是诸侯割据,天下大乱的时代.在那场三国鼎立的战争角逐中,风起云涌,涌现出一大批能军治国的人才,乱世奸雄曹操、料事如神、鞠躬尽瘁的诸葛亮、忠肝义胆的关云长等,都是风云际遇,大显水浒传读后感3000字身手,各自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史迹.
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以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相互斗争为主要题材,将三国历史、杂记、遗闻轶事、野史小说和民间传说等丰富资料,经熔合裁剪、重新创造,撰成了规模宏大的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这本奇书七分真实,三分虚构,生动的再现了从东汉灵帝中平元年直至晋武帝太康元年吴亡为止整整一个世纪(184~280年)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作品构思之雄伟、活动场面之广阔、人物形象之鲜明、艺术水准之高、在世界古典小说中均无以伦比.
“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芥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青梅煮酒论英雄,这是何等的豪情,又是何等的惬意.读三国,研究三国可谓受益良多.三国可以治国,可以明世,可以修身,可以知兵法,可以知仁义,可以经商,可以体道,可以学诗作赋,可以善辩,可以明历史之潮流…………一部三国,可谓囊括万千,精义深奥…………
在这个假期里我读了《三国演义》一书,我受益匪浅.《三国演义》是一部断代体古典名着小说,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首先我看到的是像“滚滚长江东逝水……”这一类脍炙人口的诗句,接着引入正文.第一句话这样说到:“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话不无道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书中还有上百个人物、无数的军事谋略,加上作者本身借着历史人物,来阐述忠、教、仁、义、爱的道理,更是深中人心.它写的庸主献帝、刘禅,无能之辈吕布、袁术、袁绍、刘表、刘璋,气量狭隘的周瑜,长厚的鲁肃,勇者张飞、许楮、典韦,下至因行间而贻笑千古的蒋干,无不个极其态.这些人物给了我很深的教育.虽有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这本书当中所描述的几个英雄人物.先说关羽.这是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而约好一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万里往投.我认为虽降了敌,但三国演义读后感结尾最后还是回来了,不但仍算忠,而且还要算一种难得可贵的忠.《三国演义》表现关羽的方法也极简单:“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水浒传读后感范文”,后来加上“赤兔马”,又读过《春秋》,刮骨疗毒不怕疼,斩颜良,诛文丑,几乎变得天下无敌.他的所做所为值得我们学习.封建统治时期需要忠臣,需要一个能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这就是诸葛亮.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谋,而且一生谨慎,鞠躬尽瘁.他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道,巧摆八阵图,骂死王朗,空城计,七星灯,以木偶退司马懿,锦囊杀魏延,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我本以为这种人应该相貌非凡,可书中描绘的却十分简单: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他的所做所为给后人很深的印象.现说曹操.曹操在《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奸雄,可能是因为他的儿子篡了汉.他说刘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备与他是并世英雄,说得刘备都不敢听,但是他没有杀刘备,虽刘备正是他的瓮中之鳖.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梦也梦不到的.周瑜眼中只有诸葛亮,与其誓不两立,只要把诸葛亮杀了,东吴的天下就太平了.后来又发现刘备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杀刘备,至少把他留在东吴,东吴的天下也太平了.目光短浅,气量狭小,非英雄也.这也与曹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曹操还是个实干家,曾经行刺董卓,矫诏聚诸侯讨伐董卓.这些使我感到了曹操的伟大之处.总的来说,读过这本书之后我大开眼界,而以上几人也给了我很深的感受,他们很值得我学习
水浒传30字的读后感
水浒传让人过目不忘的就是英雄们的忠,孝,义.我读了后深有感触.
还行吧?二十六七个字左右.你凑合着用吧 不客气哈
水浒传读后感20字左右
水浒传是一部非常经典的中国名着,与它相媲美的还有《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号称"中国四大名着"---------
《水浒传》读后感作文800字
[《水浒传》读后感作文800字] 《水浒传》是四大名着之一,想必大家都读过吧!
《水浒传》里的人物有鲁达(鲁智深),《水浒传》读后感作文800字.武松.宋江.柴进.李逵……
《水浒传》里的鲁达,武艺高强,粗武钢勇,他的武器是两把斧子.而且他十分爱吃狗肉.甚至有一次,鲁达要镇关西把十斤精肉和十斤肥肉剁成肉末.十斤骨头斩成细末.镇关西明白鲁达来学自己晦气.不愿干,鲁达便把两包肉末朝镇关西砸了过去.镇关西恼羞成怒,抄起剔骨尖刀,刺向鲁达,鲁达逃到街上.镇关西追来,鲁达就顺势按住他的左脚把他踢倒.
鲁达踏住他胸脯骂道:你一个操刀屠户,竟然称镇关西,欺侮金家父女!今叫你尝尝俺的拳头!只一拳,就把镇关西打得出气没有进气了.
武松是一个硬汉,大家最熟悉他的故事,例如武松打老虎.这一天,武松摇摇晃晃上山,见一块大青石,便在那大石上休息了一会,这时忽有狂风刮来,读后感《《水浒传》读后感作文800字》.武松心疑,又听得背后扑的一声,回头去却见一只吊眼白额大虫(老虎),已落在背后!武松急忙一闪,闪到了老虎背后.大虫见没扑着武松,便前爪一搭地下,猛吼一声,把虎尾一甩,武松又闪到了一边.武松等老虎再次吼时,双手抡起哨棒,尽全身力气一棒击去,不料打折了旁边的树杈,哨棒一截两半.大虫咆哮,再次扑来,武松丢了半截棒,赤手空拳就势按着虎头.武松把老虎头直往土里按,又举起拳头猛击大虫头部,终于把大虫打瘫了.
李逵是沂水县人,再戴宗手下当小牢子.《真假李逵》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李逵那天路过树林子,忽见有人涂黑了脸,拿了两把板斧喝令留下买路钱.李逵喝道:你是什么人敢拦老爷去路?那人说是李逵.李逵大笑,操起朴刀去战假李逵,假李逵挡不住想逃,屁股已挨了朴刀,李逵抢前一步踏住那老家伙胸脯说:老爷才是黑旋风!然后挺着胸脯走了.
读了《水浒传》这部长篇小说,我仿佛认识了108个梁山起义的绿林好汉.从中让我感受到了:我们一定要学那些正直、行善的人,不能学那些专横跋扈、欺善怕恶的人.刘备说得好:勿已善小而
初二:周雯婧【水浒传读后感3000字】
求水浒传读后感一篇 大概2000字 内容围绕“020天速星神行太保戴宗”这个人物. 谢啦
戴宗原来是江州知府蔡九手下的两院节级.宋江在浔阳楼写下反诗,蔡九令戴宗前去捉拿宋江,戴宗让宋江披头散发,把屎尿泼在身上,装疯以逃过捉拿,但没有成功.戴宗与吴用是旧交,自幼练就了一身行走如飞的功夫,人称“神行太保”.
神行太保戴宗!你去百度上搜一下 会有文章的
求一篇《水浒传》施耐庵的读后感,要1000字左右
不要多太多,在1100字这样子,要写得好点的,
替天行道 忠义双全
——读《水浒传》有感
近日,我读了中国古典四大名着之一——《水浒传》,书中的一个个精彩的故事,一位位英雄人物,都给我留下了不可抹灭的印象.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元朝末年人,他是我们古代的一位伟大的文学家,而他创作的《水浒传》则更是家喻户晓、尽人皆知.《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反映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它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热情地歌颂了农民的革命斗争.它不仅描述了一个个作恶多端,欺压百姓的害民贼,同时也描述了一个个劫富挤贫、铤而走险的好汉,他们被那些大大小小的统治者,上至宋朝皇帝、高官显宦,下至恶霸地主、差役爪牙,逼得无法再生活下去,走投无路,只好走上反抗的道路.通过阅读《水浒传》不仅让我对封建社会有了更本质的了解,而且还让我熟悉了每一位英雄,如:宋江、吴用、林冲、武松、鲁智深……他们是多么让人神往啊!他们就好比刘备、诸葛亮、关羽、孙悟空……一般,是永远存活在人们心中的艺术形象.全书中最让我记忆犹新的,还算是英雄好汉武松醉后打虎的故事了——
话说武松离了“三碗不过冈”后,便直奔景阳冈.走了一里多路,武松便觉得又累又渴,躺到一块大石头上,正闭了眼要睡,忽然从乱树丛中蹿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虎来.武松见了,顿时惊出一身冷汗,酒也醒了一大半,从青石上翻身跳下,抄起哨捧,闪在旁边.那老虎把两只前爪在地上略按一下,纵身一扑,武松急忙闪到一边,老虎见捉不到武松,便干脆一掀,一剪,可都让机灵的武松闪过了.那老虎正准备再次攻击,武松连忙抡起哨棒,从空中劈下,谁知只打到了一棵树上,哨捧断成了两截.这一下,激得老虎向武松猛扑过来,武松往后一跳,老虎恰好落在他面前,武松丢掉手中的哨棒,两手把老虎皮揪住狠劲地踢它,又用拳头猛打它,不一会儿,老虎就只剩下一口气了,五官里全部是血,武松又到树边拾起半截哨棒,回来又打了一二百下,直到老虎一丝气也没有了才罢手.武松又回到青石板上歇了好一阵,才走下冈子去.
《水浒传》中那些紧张曲折而又富有生活气息的故事;那些带有传奇色彩而又栩栩如生的人物,永远都活在我们的心中,永不磨灭!
要一篇200字的水浒传的读后感!
替天行道 忠义双全
——读《水浒传》有感
近日,我读了中国古典四大名着之一——《水浒传》,书中的一个个精彩的故事,一位位英雄人物,都给我留下了不可抹灭的印象.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元朝末年人,他是我们古代的一位伟大的文学家,而他创作的《水浒传》则更是家喻户晓、尽人皆知.《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反映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它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热情地歌颂了农民的革命斗争.它不仅描述了一个个作恶多端,欺压百姓的害民贼,同时也描述了一个个劫富挤贫、铤而走险的好汉,他们被那些大大小小的统治者,上至宋朝皇帝、高官显宦,下至恶霸地主、差役爪牙,逼得无法再生活下去,走投无路,只好走上反抗的道路.通过阅读《水浒传》不仅让我对封建社会有了更本质的了解,而且还让我熟悉了每一位英雄,如:宋江、吴用、林冲、武松、鲁智深……他们是多么让人神往啊!他们就好比刘备、诸葛亮、关羽、孙悟空……一般,是永远存活在人们心中的艺术形象.全书中最让我记忆犹新的,还算是英雄好汉武松醉后打虎的故事了——
话说武松离了“三碗不过冈”后,便直奔景阳冈.走了一里多路,武松便觉得又累又渴,躺到一块大石头上,正闭了眼要睡,忽然从乱树丛中蹿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虎来.武松见了,顿时惊出一身冷汗,酒也醒了一大半,从青石上翻身跳下,抄起哨捧,闪在旁边.那老虎把两只前爪在地上略按一下,纵身一扑,武松急忙闪到一边,老虎见捉不到武松,便干脆一掀,一剪,可都让机灵的武松闪过了.那老虎正准备再次攻击,武松连忙抡起哨棒,从空中劈下,谁知只打到了一棵树上,哨捧断成了两截.这一下,激得老虎向武松猛扑过来,武松往后一跳,老虎恰好落在他面前,武松丢掉手中的哨棒,两手把老虎皮揪住狠劲地踢它,又用拳头猛打它,不一会儿,老虎就只剩下一口气了,五官里全部是血,武松又到树边拾起半截哨棒,回来又打了一二百下,直到老虎一丝气也没有了才罢手.武松又回到青石板上歇了好一阵,才走下冈子去.
《水浒传》中那些紧张曲折而又富有生活气息的故事;那些带有传奇色彩而又栩栩如生的人物,永远都活在我们的心中,永不磨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