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最美乡村教师杨元松(贵州省黔西南州安龙县万峰湖镇毛草坪小学)事迹介绍:在杨元松的眼里,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天赋。他注重培养有梦想的孩子,经常带孩子走出大山参观,给孩子讲乔布斯的励志故事,把梦想植入山村孩子心田。他还鼓励边远乡村孩子大胆追梦,并为他们创造实现梦想机会。在教学中他发现孩子们不善交流,就鼓励孩子们用写日记的方式打开心扉,并引导孩子们爱上写作。看到山村出现的辍学打工潮,孩子宁愿为打工荒废学业,杨元松就通过自己的努力将学生日记出版成书——《中国留守儿童日记》,为让孩子们体会到成就感。26个留守孩子、220篇孩子的日记、12封孩子写给父母的信、21幅象征孩子梦想的画,《中国留守儿童日记》一经出版,就引发了社会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也为孩子们带来了人生第一笔稿费。高兴的杨元松挨家上门给孩子送稿费,他要让这些乡村长大的孩子知道,人的未来不只打工一条路。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请你说说“最美乡村教师”杨元松“美”在何处。(两方面即可,2分) (2)“美丽的老师”就在我们身边。作为中学生,我们应如何增进与老师的情感沟通?(两方面即可,4分) (3)在老师的眼里,同学们学习虽然艰苦,但却是快乐的、幸福的,你准备如何让自己成为一个快乐的人?(两方面即可,4分) |
(1)关爱学生,品德高尚;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等等。(2分) (2)尊敬老师,虚心向老师学习,接受老师的指导;理解老师,在可能的情况下,帮助老师解决困难;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从老师的角度看问题,学会换位思考;原谅老师的错误,懂得用恰当的方式指出老师的错误,促进教学相长;礼貌待师,注意场合,勿失分寸等。(每点2分,答出其中两点得4分) (3)保持愉快的心情,拥有一双发现和欣赏美的眼睛;从积极的角度去考虑事物;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助人为乐,以奉献社会为人生最大快乐;培养自己的乐观精神,朝气蓬勃地投入生活;等等。(每点2分,答出其中两点得4分) |
|
下面是一则关于“最美乡村教师”刘坤贤的材料,请根据材料内容为刘老师写一则颁奖词。要求:语言准确生动,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70字左右。(5分) 刘坤贤,重庆市巫溪县双河村小学教师。20年来一直工作在偏远的山村。1995年,刘坤贤利用暑假挣办学经费,当挖煤工时遭遇意外,高位截瘫后不能久站,但他坚持站着上课。疼得实在受不了了,他就吃两片止疼药。2011年刘坤贤在课堂上突然摔倒,医院诊断为脑溢血。原本需要治疗6个月,谁知过了3个月,瘦弱的他便拄着拐杖,给孩子们上课。刘老师最常说的话是“我在,学校就在,要坚持到最后一刻。” |
他是孩子人生的起航灯,是文明的播种机。20年来,他坚持工作在偏远的山村;身体残疾,他坚持上课;身患重病,他仍然坚守课堂。坚持是他永恒的信念。(总说2分,事迹2分,修辞1分) |
|
人民英雄邱少云事迹
欺骗了几代中国人的谎言:邱少云
过去这六十年来,冒出了不少令人感觉惊奇诧异的故事,成为中国人耳熟能详的话题.但这些看似真实的故事却都隐含一个共通点:“骗”!为什么这么说呢?以下一一为您揭开这些故事背后的不为人知的秘密!
故事塑造六:伟大战士"邱少云"
“邱少云 四川省 铜梁县 ,自小失去双亲, 1949 年 12 月参加 中国人民解放军 , 1952 年 10 月 11 日夜,邱少云及其战友 500 余人在敌阵地前沿的草丛中潜伏,美军燃烧弹一发落在他潜伏点附近,邱少云为了掩护潜伏部队不被敌人发现,忍着剧痛被烈火活活烧死.”在政府强力的文宣手法下,邱少云壮烈牺牲的事迹就此定型,并成为中国大陆家喻户晓的英雄,小学课本也多有记载.然而,近年来愈来愈多质疑的声音出现,引起不少探究和挖掘真相的动作.
据多家网站报导,湖北省安陆市乡村教师廖忠明把小学教材《我的战友邱少云》课文情节失真的疑问向有关部门进行了反映.廖忠明老师认为,“邱少云英雄事迹”中至少有三处内容不符合军事常识:
1、邱少云在战斗前被烧死,他随身携带的武器(如手榴弹、爆破筒等)在燃烧过程中为什么不爆炸?武器是怎样处理的文中只字未提.
2、邱少云埋伏的地点距敌人只有60多米,能听到敌人的讲话声,这让人疑问.烈火在邱少云身上燃烧半个多小时,他周围的冬草一烧也都光了,居高临下的敌人大白天为什么不能发现目标?
3、文中资料表达模糊.一“中午时分”就是几个小时的误差,整个潜伏部队究竟多少人?在山坡的草丛中能潜伏一支多大的部队?歼灭的“全部敌人”也不知道有多少.这些数字连老师都不知所云,何况是小学生.
根据百度百科的记载,曾担任邱少云的排长曾纪有表示,当时在前线潜伏的仅52人,由他担任现场的最高指挥官,邱少云负责埋伏在最前方剪断敌人的铁丝网,而邱少云附近并没有传言中的沟水可灭身上的雄雄烈火,他也非第一个阵亡的士兵.此一说明,或许能多少解开廖忠明教师的疑惑.然而,文中还提到出勤务时曾经过邱少云老家,并见过他母亲,此一语又与“邱少云自小失去双亲”不符,因此曾纪有所言究竟何为真、何为假,仍被打上问号.
而国内一篇网文“邱少云,值得怀疑的英雄”,则提供了不同的讯息.文中指出,当时邱少云不被认为是一具英雄潜质和牺牲精神的人,甚至对即将执行的潜伏任务充满不可知的忐忑与恐惧.该文作者根据多方事实推断,真实的邱少云很有可能是被燃烧弹直接击中致死的,不存在所谓“忍痛烧死”.
“邱少云是立即被烧死”的声音不止一个,2008年10月在网路上便曾引起网友热议,从医学角度分析:不过近日有网友用医学角度分析了邱少云之死后,再引起网友热议:
1、控制疼痛反射的原始反射的中枢是脊髓,因此人在突发情况遭受剧痛时,神经末梢将透过脊髓传达肌肉而做出反射动作,该动作是不受大脑控制,直接反应的.
2、人体每个部位对疼痛的忍耐程度都不同,黄种人头皮对疼痛的忍耐程度最高,但是大面积烧伤就不同.
3、人的昏迷程度可分为:浅、中度、深.浅昏迷和中度昏迷时,人丧失意识,无法控制;深昏迷则大脑皮层已严重受损而无法活动.
根据上述医学观点,网友总结,因为人对突如其来的剧痛会产生反射动作,无法经大脑下逹忍耐的指令,因此邱少云在遭燃烧弹击中当下,立即进入昏迷状态无法动弹,最后在无知觉情况下被烧死.
一网友跟帖回应:“最可能的情况就是被燃烧弹直接击中,当场毙命.为了宣传,进行一些不实加工,就被树立为典型.由种种迹象和舆论推论,邱少云的死亡过程经宣传后,夹杂许多夸大的宣传演变成英雄事迹.谎言说一千遍就成真理,而中国人听过的谎言何止千遍,许多英雄的故事早已成真理”.
举办寻找最美乡村教师活动有何意义
“寻找最美乡村教师”有何意义
——《寻找最美乡村教师》观后感
在9月9日晚上观看“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大型公益活动颁奖典礼时,说实话,我内心的感情比较复杂.一方面是因为“最美乡村教师”事迹让我感动,以至于泪水涟涟;另一方面是感动之外对农村教育强烈的忧思;再者就是为国家和政府已经开始关注农村教师这个群体感到欣慰和振奋.
从网上查找资料得知:在全国1000万中小学校教师中,乡村教师达846万,正是这超过80%的乡村教师,撑起了我国基础教育的天地.
今日之中国能够有越来越多来自农村的孩子加入到社会流动的大潮,成为各行各业的建设者和主力军,其最初的知识则来自于乡村教师.正是这些在最底层、最偏僻、最穷困乡村的老师们在托举着社会的文明,在不断地提升着社会的文明.这次受表彰的30名教师,是千百万教师的优秀代表,是托举起当下文明的伟大力量!说他们是“最美的人”,一点也不过誉.
这些最美乡村教师感动了我们,感动了社会,感动了时代,在师德建设领域,他们为全国中小学教师树立了榜样,他们的事迹必将激励更多的老师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反思自己的过去,从而珍惜当下,珍惜机会,立足自身岗位,为学生的成长,教育发展的明天奉献智慧和力量.
初此之外,最美乡村教师的评选,其更大的意义在于提醒我们的国家和政府以及教育行政部门,农村教师这个普遍而又特殊的群体需要全社会持续的关注.基础不稳、队伍流失、人才断层是农村教育目前的现实,农村教师所承担的工作较之城市学校非常的繁重.改善800多万乡村教师的生存和工作状况,是确保农村教育发展的基础,更是千百万农村孩子的前途命运所系.
让人欣慰和振奋的是各级政府已开始着手解决困扰农村教育的实际问题,采取有力的措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千方百计缩短城乡教育差距.
我们期盼,在全社会爱心烛光的映照下,许许多多的乡村教师能够舒展身心,美在每一天!
最美乡村教师作文400字
最美乡村教师作文400字:
为了34个即将毕业的孩子,到巫山县平河乡小学支教的乡村女教师曹瑾,拖着重病坚持工作,最终倒在了她热爱的教师岗位上.连日来,本报的连续报道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不少单位和个人都伸出了援助之手.但不幸的是,昨日凌晨,这位被网友称为“最美乡村教师”的女孩还是因癌细胞扩散医治无效去世了,年仅23岁.
其实,最美乡村教师不仅是年轻女孩子独有的青春气息的美,更是她教书育人的精神和乐于奉献的品质让人感动!
在最美乡村教师当上老师后,怀着圆梦后的喜悦,曹瑾很快进入角色,成为六年级2班的班主任.在她班里,34个学生中有27个是留守儿童.为了带好这群孩子,曹瑾除了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还担任了一个女生寝室的“知心姐姐”,每天从早忙到晚.今年4月末,曹瑾感觉身体不适,吃不下饭,父母、男友、同事、学生都劝她去医院检查.为了不影响孩子们的学业,这个倔强的女教师带病坚持工作,直到7月2日病情恶化,才被送到医院,已是恶性淋巴瘤晚期.
不过,最美乡村教师还有一个遗憾,她最大心愿是捐献眼角膜,但病危时双眼被癌细胞侵蚀,不能捐赠眼角膜了.但是人们都被她的精神所感动,这种勇敢、勤劳、坚强,堪称80后典范!
最美乡村教师的演讲稿 作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们:
大家好,我叫袁庚田,是赣州市安远县塘村学校上坪教学点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我在上坪教学点一师一校任复式教学工作至今有三十多年了。今天,我很荣幸能来到这里给大家讲述我的从教经历。
我的家乡上坪村是安远县最偏僻的小山村,我小时候要到几十里外的学校上学。每天要走几十里崎岖的山路,非常辛苦,那时我就想:“如果有一所更近的学校那该多好啊!”。我的父母亲都是农民,他们每天干着“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活。辛苦了一辈子,穷了一辈子的他们经常教育我要努力读书,他们希望我有出息。这使我从很小的时候起就明白读书的重要。1981年,我高中毕业。村里有几个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回到了村子,他们向我讲起了外面的生活,说:“在外面随便找个工作都比待在家里强,工资待遇好!”我听了以后也有了外出打工的想法,可这个时候,乡亲们决定设立“上坪教学点”。学校成立了,急需一位老师,大队干部推荐了我,我心里非常矛盾:“我该怎么办呢?为了让家里的生活更好,我就该外出打工挣钱,可是我走了,家乡的孩子怎么办呢?谁又愿意在这穷山沟教书呢?难道他们也要像我一样忍受上学路上的辛苦吗?不,我不能让孩子们受这份苦,遭这份罪!”于是我毅然地走上了教育岗位。
我还记得当时刚到教学点的情形,学校的设施简陋,教室是村里一间破旧的厅堂,一下雨就四处漏雨,一块黑板,一口锅灶。开学时,三十来个学生,两个年级挤在一间教室里,我轮流着给他们上课,常常是我要给那个年级的孩子上课,而这个年级的孩子们要做作业,有的学生先做完,就会问:“老师,我的作业做完了,现在又要做什么呀?”讲着课的我又要停下来给他们布置好学习任务。这要有足够的耐心,一天下来,语文、数学、音乐、体育、美术,品德,这些科目都是我一个人上,我就像个陀螺不停地旋转,好像总是没有停下来的时候,为了不让学生对我上课产生厌烦,教学上,我经常要想办法变换花样给学生上课,没有教具,我就自己动手做,上体育课,没有广播,我就自己念。学校的草坪上总有我和孩子们一起做操,一起游戏的身影。
中午下课了,我要围上围裙去给路途较远的孩子们做午饭吃,饭做好了,孩子们高兴地围上来了。我就给这个盛饭,给那个夹菜,有些孩子太小,不小心把饭碗打破了,我就小心翼翼地去收拾停当,哄着孩子不哭。饭吃完了,收碗洗筷,午休也快结束了,接着我要准备好下午的课。
好不容易等到下午放学,但有的时候也没有时间休息,因为有些学生太小了,有的家长没有及时来接孩子,我怎么能放心他们独自回家呢?我只好护送他们回家。在路上碰到接孩子的家长,他们总会说:“袁老师,怎么好意思让你辛苦送孩子回家呢?下次就别送了,我们会来接孩子的。”可我觉得学生就跟自己的孩子一样,我怎么可能不送呢?
这就是我在教学点的点滴生活,一个月下来,我瘦了一大圈。最累的时候是在扫除文盲的那会儿,白天除了要给孩子们上课,晚上还得义务加班教农民朋友们认识、写字,传播一些农业生产知识。没干几天我就感觉自己瘦了好几斤,我的妻子是看在眼里,痛在心上,她对我说:
“庚田,要不你不要教这个书了,我们一起去外面打工,挣的钱比你现在多得多,你也不用这么辛苦。瞧你当这个穷教师也没几年就瘦得皮包骨头了。”
“那么怎么行,我走了,谁愿意来这里呢?”我说。这件事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时光流逝,转眼30多年过去了,我也算桃李满天下。经常有学生专程上门来拜访。去年9月开学前,一名在东莞开服装厂的学生开着小汽车来看望我,并关心地对我说:“老师,你在大山里教了30多年书,现在工资还这么少,你跟我到厂里去做管理,每月工资比你现在多两倍。”面对学生的好意,我感到非常地欣慰,我欣慰并不是因为学生的感恩图报,而是因为我的付出让山里的孩子生活的更好。
还有一个叫尧章洪学生,每次见到我都会说起他读一年级时当初患上了鼻息肉的事,那时我用背带背着他,骑上摩托车带他到安远县妇保院治疗、复查。还有一些贫困家庭的孩子,每次说到我给他们垫付学费时都非常感激。
学生们总爱说我是最好的人,可我知道我不是。因为我亏欠了我的妻子和孩子,面对他们我并不是一个好丈夫,好父亲,刚参加工作那年,一个月的工资才16块5,只够勉强养家,一家人一年也难得有几回肉吃。有时为了帮助贫困家庭的孩子能够上得起学,还要负债。妻子也曾向我发过牢骚:“自己才这么点工资,还要去帮助别人,你让这一家人跟着你可怎么活呀!”为了弥补对家人的亏欠,为了获得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在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我只好利用课余时间上山干活,以贴补家用。后来工资逐年增加了,但我还是什么也给不了我的妻子,直到今天,我一家人还住着小土房,家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跟着我她没有过上一天好日子,没有享过一天福。而我的孩子们,我也没有过多的时间关心他们。想到这些我心里充满了愧疚。
我热爱党的教育事业,能够为家乡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我感到无比自豪。可作为一名代课教师随时都要面临告别自己酷爱的三尺讲台,要面临告别山里可爱的孩子们,我舍不得我热爱的这份职业,更舍不得家乡的孩子们。为了我的教书梦可以延续,我不断努力充实自己,我自考大学科目,拿取大学文凭,参加转正考试终于成为了一名正式教师。虽然这个过程经历了漫长的27年,但能够在这个讲台上一直工作是我最大的梦想。只要我能在这个讲台上给大山注入文化与知识的生机,能够改变众多山里孩子的命运。我就觉得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有付出,就有回报。我担任的一、二年级的成绩一直名列全乡前茅,多次被评为乡优秀教师。1984年至1987年连续四年被评为县优秀教师;2006年9月被评为市优秀教师,并被安远电视台邀请为《东江源人家》的特约嘉宾。2009年9月荣获首届安远县“十大勤政为民标兵”称号。2010年3月,在全县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被安远县委评为“优秀个人”。这些荣誉让我感到自豪。
我在这偏僻的小山村工作三十多年了,虽然条件艰苦,但我愿意继续坚守下去,我要用我的后半生继续扎根在这贫困的小山村,守候着小山村的希望和梦想。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寻找最美乡村教师观后感的题目【最美乡村教师事迹材料】
看了“最美乡村教师”,忘不了讲台前辛勤耕耘的身影,忘不了课堂上孜孜不倦的叮咛,忘不了课余时嘘寒问暖的关怀,忘不了离别时祝福期望的真情.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深深地感动了我们.是什么让他们——最美的乡村教师在那样偏远的山区,落后的小村,缺氧的高原,人烟稀少的岛上,经受住生活条件的艰苦,教学环境的恶劣,工资待遇的低下,几十年如一日坚守那三尺讲台不离不弃呢?是孩子们强烈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坚守那三尺讲台不离不弃.是他们内心深处助人的善念,让他们坚守那三尺讲台不离不弃.
寻找最美乡村教师观后感应该是心怀激动的,也是心怀感动的,更是心怀着感伤的.那些最美的老师们用滴水穿石的力量,一点点的托起了大山里的孩子,让大山里的孩子们都拥有了自己的翅膀,走出了大山.而这些最美丽的老师们却随着岁月的流逝像一棵大树一样,站在原地一动不动,为其他的孩子继续挡风挡雨.这份坚持和隐忍让我为之动摇.
风雨不变的坚持是难得的,那些点点滴滴的岁月,能将一切绚丽的虚华都对比的毫无色彩.“马背上的校长”徐德光,一日一日的累积,为了学生们上学能顺利一些,少走一些危险山路,挥刀砍树砍草,就算手因长时间挥刀而残废了,却还在行走于山间.那一人一马的背影,注定变成最让人为之感动的美丽身影.就是这美丽的身影引领着孩子走出大山,一批一批的孩子,这30载岁月是怎样的强大内心可以支撑着做到的.
这就是平凡中的伟大.因为平凡,所以伟大更散发光彩.强大的责任感和伟大的奉献精神让这些平凡的老师变得不平凡,寻找最美乡村教师让人感动,而写着寻找最美乡村教师观后感的我也不禁开始反思,怎样的生命才是有意义的,才是自己一直在寻找的人生.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寻找最美乡村教师的观后感,因为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对美好的向往,向往着美好的事物美好的生命.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大富大贵,虽然那也是一种成功,但最美乡村教师带给我们的却是另一种精神上的震撼.这种平凡伟大的生命带给我们的震撼是让人久久不能平静的,好似看见了水滴滴在石头上,久而久之便穿石而过,那种激动是让人无法安静坐着的.寻找最美乡村教师让我们领略了平凡教师的伟大,给了我们精神上无比的震撼.
“寻找最美乡村教师”是由中央电视台和光明日报社共同主办的大型公益活动,已连续举办多年。为此八年级(1)班开展了以下活动,请你参与。(8分)![]() 小题1:右图是“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公益活动的标宣传志,假如要你用简洁的语言向全班同学介绍此标志,你将如何介绍?请将你介绍的内容写在下面。(3分) 小题2:此活动自举办以来,寻找到了许多“最美乡村教师”,其中“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格桑德吉”便是其中一位。请阅读下面关于她的感动事迹和颁奖词,说说她“美”在何处?试用四字短语分点概括。(至少三点,3分) 【感动事迹】2000年,格桑德吉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为了让门巴族孩子有学上,格桑德吉放弃拉萨的工作,主动申请到山乡小学教学。墨脱县帮辛乡是墨脱最后一个通公路的乡。为了劝学,格桑德吉天黑走悬崖、在满是泥石流、山体滑坡的道路上频繁往返;为了孩子们不停课,别村缺老师时她不顾六个月身孕、背起糌粑上路;为了把学生平安送到家,每年道路艰险、大雪封山时,格桑德吉过冰河、溜铁索,把四个月才能回一次家的学生们平安送到父母的身边。十多年来,在格桑德吉的努力下,门巴族孩子从最初失学率30%,变成到今天入学率95%。她教的孩子有6名考上大学、20多名考上大专、中专,而她自己的女儿却留在了拉萨,一年才能见一次。村民们亲切地称她为门巴族的“护梦人”。 【颁奖词】不想让乡亲的梦,跌落于悬崖。门巴的女儿执意要回到家乡,坚守在雪山、河流之间。她用一颗心,脉动一群人的心,用一点光,点亮山间更多的灯火。 小题3:假如请你为“2014寻找最美乡村教师”活动拟写一条宣传语,你会怎么写?(不超过20个字,2分) |
小题1:示例:“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宣传标志,由图形与文字两部分组成(1分),图形的上部分由“美”的声母“m”变化而成的心形,下部分是一排手拉手的人在向前奔跑,寓意着寻找美丽;下部分是汉字书写的活动主题“寻找最美乡村教师”(2分)。 小题2:坚持梦想,坚守岗位,无私奉献,甘为人梯等。(短语能结合人物,突出精神即可,3分) 小题3:示例:示例:他们播种光明,我们寻找美丽。 |
小题1: |
2012年“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大型公益活动展现了乡村教师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精神品质和高尚情操。这一活动有利于( )
|
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