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边”英语怎么写?
还有维多利亚港怎么写?英语
在海边
by the sea
on the sea
维多利亚港
Victoria Harbor
英语翻译
2.我喜欢高尔夫,它会让我变得健壮.
3.我和姐姐在维多利亚港的船上.
4.我和李小龙谁更帅?
5.盐浴让我舒服的想睡觉.
I like golf,it will make me become strong
My sister and I on Victoria harbour
I and Bruce lee who is more handsome?
Salt bath let me uncomfortable trying to sleep
夏洛的网 人物评价
夏洛的评价
急呀,【夜游维多利亚港】
威尔伯:善良 知恩图报 重情重义
范宁:野心在执导筒
范宁在片中扮演扎克曼农场新来的小女孩弗恩.所有配音演员都可以在美国各地的录音棚完成自己的任务,唯独以真人表演出现在电影中的范宁不得不跟随剧组来到澳大利亚维多利亚港拍摄自己的戏份.“导演拍了150万英尺长的胶片,而这些都是拍动物的.”范宁说.她还透露,由于拍摄所用的猪每天都在长大,共有47头不同的小猪扮演了威尔伯.“我喜欢和动物一起拍戏,虽然鹅有时会咬人.”范宁说,“要离开这些动物时,我真的很难过,所幸它们现在都在很好的农场定居了.”
尽管只有12岁,范宁已经开始思考长大以后做什么.而与许多明星一样,她的理想也是成为一名导演.“总有一天,我要当导演.”范宁接受《时代》周刊采访时说,“我从合作导演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说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和加里·威尼克.我希望自己以后也能和演员之间存在这样的合作关系.”
此外,范宁主演的另一部风格极为不同的影片《猎犬》明年1月也将亮相圣丹斯电影节.她说自己很期待前往美国独立电影的圣地犹他州,但并不仅仅因为电影.“我从来没去过下这么大雪的地方.”范宁说,“我非常想去滑雪.我听说滑雪超级难,但我想试试.”
七子之歌中的九龙的地理位置
九龙(英语:Kowloon),地理上称为九龙半岛,为香港的三大区域之一,是除了香港岛以外市区的主要组成部份.九龙半岛东南西三面被维多利亚港包围.过去由于英国与中国的租约问题,曾一度分为“九龙”(即界限街以南)与“新九龙”(即界限街以北、狮子山以南)两部份.但自从中英谈判使香港的前途明朗化,“新九龙”这种划分已经不再有意义,所以现时两地都一并称为“九龙”.七子之歌体现了两岸人民期盼香港回归的共同心声,所以一直广为两岸人民传唱.
关于家乡的美文
写得自己的家乡很美
离夫子庙不远许是南明旧院了.不知当日十里秦淮叫人如何流连,像是灯火与雕船弥望于天际,笙歌与丝竹销魂蚀骨.可是,此时也只有一个李香君故居了.另外七艳连一丝影儿也没有.而旧院以外,那个同样风雅的珠市,则更不知何处去寻了.
我站在据说曾经属于香君的绣楼下面,并没有上去的欲望.五个闪耀的霓虹灯大字“李香君故居”夸张的四射着.我实在不敢相信这也还是三百六十多年前甲申的那个绣楼.《桃花扇》上说,清兵攻入南京以后,旧院已是空无一人了,连弱柳都砍做了柴禾.实在不相信,那个小楼还能保留到现在.如果能,这将是无价之宝.
乌衣巷也在附近.这个诗意的城市地名,想来能与之相媲美的似乎也只有那个西安的下马陵了.可是也同样只变成了一个地名,一个地名罢了.董仲舒墓藏在深处无人问津,乌衣巷只多了一个巷口以资纪念而已.
天亮的时候,我已经在玄武湖边漫步了.刚下过雨,湖上笼着一层雾气,烟霭纷纷,玄武晨曦竟是看不到了.
我坐在湖边,言语中,五洲若隐若现,如墨泼在了生宣纸上一般.看不到玄武晨曦,就是有这雨中五洲,也是不错的.
玄武湖,与南京这座城市一样,威武有余而温婉不足.许是做久了国都的缘故.那一片浩荡的水远远铺开,广阔无垠.西湖的新烟禁柳与十里荷花让其成了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子,而环绕在玄武湖周围的高楼大厦使之平添了几分霄云之气.金陵就是这样,虽处江南,却连区区一个湖也显的霸气.
中华门兴亡感慨,紫金山巍峨娟秀,新街口霓虹四射和脉动.这些,也都是南京的灵魂.
晚安,我的南京.
之扬州
虽然位于长江之北,但扬州实实在在该算做是个江南城市.南宋词人姜夔在《扬州慢》词中描写道:“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这首词引起了我对扬州无尽的遐思.二十四桥下波荡的明月与烁烁的红芍药,常常将我的思绪牵进那无尽的神往之中.扬州当是一位从流水和花瓣的意境中走出的淡妆美人,无须过多的妆扮,只髻边的一朵琼花,就令人神往.
从南京往扬州,一个小时的车程,车过长江的时候,有些兴奋,初升的太阳照在宽阔的江面上,光芒四射,有几只船在水面上游弋着.看不出来水有多深,那片金子般的水就那样铺天盖地铺开,不留一丝情面.
车在扬州城中行驶的时候,打量窗外的街景,还真是有些感叹,印象中本该是小家碧玉般的扬州,却有着大城市般的气魄,只是繁华稍减,人烟也是稀少了些.
瘦西湖位于扬州城的西北,六朝以来即为风景胜区,长堤沿湖一带,无数株柳树渲泄出一派春的情致.如烟如梦的绿笼罩在枝头树梢,柔顺滑长的枝条在轻风中微微舞动,掠起了一湖的涟漪.难怪李白说烟花三月下扬州,想春天的时候,十里湖光,大虹桥,长堤春柳、小金山、白塔等着名景点逶迤相接,该是如何一幅山水长卷?白塔是清代乾隆年间按北京的白塔仿造的,坐落在瘦西湖风景区的中心地带,蓝天白云下,水环树绕,典雅壮观.湖水清凌凌的,氤氤氲氲的水气浮着一层淡淡的绿色,整湖水就像一池透明的液体翡翠,在阳光下反射着诱人的绿光.
传说中的二十四桥只是一座石砌的圆孔桥罢了,因两边的石级都是24个,与“二十四桥”的桥名相应.想天下事皆是如此,所谓的高深莫测的东西大部分是披着一件华丽的裘,虽是这样,倒也精巧,白色的桥身与窄窄的湖水辉映出一份雅意,令人想到摆放在绿缎上的工艺品.南宋姜夔笔下的二十四桥是那么萧索凄凉,寄托了他对惨遭金兵破坏的扬州的无限伤感;而现在,这儿风光旖旎,行人如织,一派歌如沸天的景象.
与杭州西湖相比,瘦西湖虽没有西湖的丰腴与雍容,却与日俱增具有了清丽与淡雅.这种风韵与神采,涤荡着人们的心灵,竟也渐渐生出了一分空灵感,正如这座城市给人的感觉一般,恬淡温雅,万种柔情一味地沉浸在楼阁掩映,岸柳依依的湖清水中.瘦西湖的风致与情怀,恐怕是我再也无法抛却的、再也走不出的生缘了.
之上海
回到沪上,自然是亲切的,那里有我的学校,我的师长和朋友.
很多人跟我说上海跟另一个位于地图南端的城市一样,是外地人的天堂,其实并不如是,上海和深圳有着截然不同的气质,上海有着太多的土着居民,他们骨子里是有着与生俱来的莫名的骄傲,那样的东西,无形,却难以捉摸,就好象很多上海人聚在一起喜欢说鸟语般的上海话.
上海不大,我一直这样觉得,从五角场到外滩坐公交车也才25分钟.这与首都北京动辄一两个小时相比,实在是近的.
外滩和浦东凡是中国人应该都是熟悉的.88层的金贸大厦和400多米的东方明珠已成为现代中国的象征.而外滩,则是上世纪东方极至奢华的地标.两种不同风格的流光溢彩隔江相望,却又是一般华丽,浑然一体.
从东方明珠上看下去,夜晚的上海犹如一袭华美的袍.灯火映成金带的道路织成经纬,缀以各种色泽的花纹,红黄蓝白,令人叹为观止.泛着绿光的豫园尤其引人注目,那种古典的风格在一大片现代的建筑中间尤显得与众不同.南京路上璀璨广告灯恣肆着夺目的光彩,花团锦簇一般,似在昭示百年来上海依旧是歌舞升平的不夜城.黄浦江面恰如缎带,泛着滑腻的光泽,蜿蜒远方,喧嚣之外,巴掌大的巨轮安静地游弋着.而江两岸的高楼林立,让不夜的光华变成鳞次栉比,立体地真实.
忽然发现我竟无法用笔墨来描写这个大陆首席城市了.在250米的高空看到的景物带给我的震撼,不知触动了我心中的什么,蓦地想到了东京塔.那种火树银花这里还不可比,但也开始幼莺初啼了.百年前的远东第一都市如今早已易手,我们的故宫长城依旧威严壮阔,令世人倾倒,我们的维多利亚港湾也是一般风华绝代,但似乎,我们需要的不止这个.
祝福你,上海,祝福你,中国.
烟花的作文 描写 2009年的除夕夜的
烟花的描写 梁佩咏
每当在特别的节日时,就会有烟花汇演.我也看过烟花汇演,那些烟花的形状千奇百怪,有心形,圆形,动物,植物……在每一种的烟花也有很多颜色,七彩缤纷,如红色,紫色,黄色,蓝色,绿色……任何颜色也不会缺漏.在烟花汇演中不单有形状和颜色,还有一种重要元素,那就是声音了!在烟花汇演中,放烟花也有很大的声音,就像枪声,雷声般响亮.
一些大型的烟花汇演大多会在尖沙咀海旁进行,在尖沙咀海旁有很多高楼大厦,由於大部份的高楼大厦都设有玻璃幕墙,所以每次在烟花照射到那些玻璃幕墙都会令到玻璃墙变得闪闪生辉.
除了那些高楼大厦变得闪闪生辉外,还有岸边的景物也受到了烟花的影响,变得闪闪生辉,好像在尖沙咀海旁的钟楼,平时他的身上只有啡色,但他看见了烟花也急不及待地变成了七彩缤纷了.
烟花汇演不只是放烟花,我们也要看看观众的反应吧!观众们是看见了一些很漂亮,很大,很响亮的烟花便会大叫「哗」一声,令到现场的声浪更大,也令到现场的气氛更加高涨.
【美丽的烟花】
2007年1月1日 凌晨
"珊珊,快起来."妈妈叫我,"你看窗外的烟花多漂亮."
我揉揉眼晴,往窗外一看,"哇,真的好漂亮的烟花."我高兴地大叫.
"砰砰"作响,绚丽多彩的烟花划破了夜空,耀眼夺目,连绵不绝.
银白的烟花像是闪烁的星星,还调皮地眨着眼跟大家说:"新年快乐."哦,银白的烟花变脸了,像是腾空而下的瀑布,水势诺荡,欢快地演奏着"新年好"的曲子.
金黄的烟花像是一朵朵的,大大的菊花一样,烂漫盛开,似乎在向人们骄傲地炫耀自已.不对,烟花像是个百花园,有红通红通的,金黄的,紫的,蓝的……百花盛开,竞相斗艳.
白烟中蹿出来了许多许多的"荧火虫",可又闪电般消失了.
突然,烟花又变成稍纵即逝的流星,还拖着尾巴呢!对了,我听说对着流星许愿,可以梦境成真.我马上闭起眼晴,合起双手,心里想着:2007年全世界的人都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这场的烟花足足放了三十分钟,真是壮观,真是美啊!
304班
烟花汇演
郭皇东
去年农历新年的初二晚上,我和一家人去了维多利亚港观赏烟花.
千万人在海旁仰望,仰望着沉寂的夜空,突然一声巨响,天空上顿时一片光明.一朵朵烟花
在天幕下斗艳,无数的流星在空中飞溅,海旁的人群欢声雷动,海水也情不自禁跳跃歌唱.
烟花的形貌像一把雨伞,又像喷水池的池水,烟花的颜色五光十色,十分漂亮,烟花的声音
好像爆炸声呢!
我再观看周围的环境,大厦破璃幕墙的映照从本来透明变得七彩缤纷,岸边的树木好像也想
过来凑热闹呢!观赏烟花的人十分高兴.啊!烟花是繁荣的象徵,每一道彩色的光芒,都照
着每一个角落,我们要像烟花一样奋发向上吧,让我们的明天更加努力吧!
最后一个烟花也放完,我真是不想离开这个开心的地方,但还是要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离开
这地.
除夕烟花格外美
广州市天河区红英小学五年(3)班 方志宇
"放烟花"是我们家过年必备的传统节目.它可是我们兄弟俩乐此不彼的心头好.今年除夕之夜也不例外.我和哥哥早早吃完了团圆饭,就兴冲冲地拿着各种烟花,飞奔跑到楼下的空旷地,准备大显身手——放烟花.
我和哥哥比赛似的,迫不及待地点燃各自手中的焰火,看谁的烟花美.伴随着声声"噼啪,噼啪"脆响,夜空中,焰星五彩缤纷,飘飘悠悠.时而如天女散花,时而如群蝶争舞.红的,黄的,蓝的,紫的,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忽然,"啪"的一声巨响,哥哥手中的"飞毛腿"如信号弹般冲力十足地飞射升空,顿时炸出了"千军万马",让人为之一震,浑身是劲.我再也按奈不住兴奋的心情,也找了个安全的地方,尽情地放起了"满天星","地老鼠",
烟花把夜幕装扮得格外耀眼,让人陶醉,叫人痴迷.这真是"火树银花不夜天,烟花飞舞迎新年".焰火映红了围观的张张笑脸,欢呼声,笑声响成一片,
热闹的除夕之夜,焰火映红了围观的张张笑脸.它带着幸福,带着欢欣向我们走来了.它预示着祖国的明天更繁荣,更美丽.我暗自祈祷——我的学业也要像璀璨的烟花一样,一飞冲天,开出最绚丽的花,发出最夺目的光彩!
指导老师:龙建玲
烟花之夜
湛江市十八中 王华友
烟花,一朵两朵,三朵……爆了,散了,装饰着遂城的夜空.夜空顿时成了花的海洋.
这烟花,一出匣,像一条条腾空而飞的火龙,呼啸着,奔向天空,焕发了一刹那的灿烂;这烟花,又仿佛是千万朵鲜花,绽开在半空,伸展出袅娜的舞姿;烟花像一个魔术师,用它神奇的魔杖在夜空划出一道闪光的轨迹……这千姿万态的烟花,摇曳多彩,好看极了.
这一美丽的景象,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人们.不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人人都从四面八方云聚到大广场上来,到处人山人海,热闹非凡.烟花的爆炸声,人们的喧哗声,车辆的汽笛声,混合在一起,一首"恭贺新春"的乐曲诞生在这个大年初一的烟花之夜里.
我倘佯在人流之中,频频仰起脸庞欣赏烟花的姹紫嫣红.你瞧,它既像一个个绣花球,团花簇锦似的在空中荡漾着.又像一个个降落伞携带着上帝的赐赠,从天而降……这满天幕的烟花,难道不就是一幅丹青难描的"仙女散花"图植 虽然烟花像悬花一现,一闪而逝,但它已把美丽深深地植入人们的心中,带给人们由衷的赞叹和无限的遐想.望着这半空中的烟花,我不由陷入了沉思:那每一朵入飞的烟花,不正是人们向明天放飞一个美好的祝福吗 啊,这美丽的烟花之夜!
麦哲伦环游地球时去过哪些地方
全部,有赏...【夜游维多利亚港】
起因
麦哲伦是地圆说的信奉者,他在1517年就向葡萄牙提出了环球航行计划,但是没有得到支持.西班牙国王为了获得更多财富,正想向海外发展.西班牙国王支持麦哲伦进行航海探险,为麦哲伦装备远航探险船队.麦哲伦的探险船队由5艘远洋海船、二百多名船员组成,旗舰“特里尼达”号排水量110吨,其他3艘不足百吨.
经过
探险队出发
1519年9月20日,麦哲伦探险船队驶离了西班牙.探险船队的5艘远洋海船在大西洋的惊涛骇浪中航行.11月19日,探险船队利用东北季风和赤道海流,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当船队行驶到佛得角群岛时,转向西行,横渡大西洋,到达南美洲巴西海岸.此时,麦哲伦探险船队沿着南美海岸南下,航行了四个月.1520年3月31日,麦哲伦发现一个平静的港湾,麦哲伦把它命名为“圣胡利安”港,船队驶入港湾,在那里抛锚.准备在这个港湾里过冬.
麦哲伦探险船队在“圣胡利安”港度过了一个冬天.1520年5月中旬,为了找到通往太平洋的航线,麦哲伦派出一艘远洋帆船向南航行,探索航路,但不慎触礁受损.这样,当麦哲伦探险船队再次扬帆起航时只剩下四艘远洋帆船.
通过“海峡”
1520年10月21日,探险船队沿着南美洲海岸向南航行,发现了一条通往太平洋的海峡.海峡两岸峭壁林立,风急浪高.船队冲向海峡,驶入一个比较宽阔的海港,穿过海港向前航行,又发现一条海峡,在海峡外又有一个宽阔的海港.麦哲伦船队向南航行几天,接连穿过几个海港,发现两条水道,一条朝东南,另一条朝西南.麦哲伦让“圣安东尼奥”号和一艘海船向东南航行,他自己乘坐的旗舰“特里尼达”带领另一艘海船向西南航行.结果,朝西南航行的海船发现了一个海角和一片海洋.在旗舰“特里尼达”上的麦哲伦高兴得掉下眼泪,并把这个海角命名为希望角.而向东南航行的“圣安东尼奥”号却走进了死胡同,在返回途中又找不到船队,“圣安东尼奥”号船上的主舵手乘机哗变,驾驶了风帆船返回西班牙.而麦哲伦却一无所知,以为它失踪了.
麦哲伦船队只剩了3艘风帆船继续在海峡里航行.麦哲伦以顽强的意志,指挥船员们与风浪作斗争.经过28天苦斗,终于在1520年11月28日,船队终于走到水道的尽头,前面是一片浩瀚的海洋.这表明船已通过海峡,进入了太平洋.后人为纪念麦哲伦,把这条海峡称为麦哲伦海峡.
客死他乡
1521年,麦哲伦船队横渡了太平洋.那年3月8日,麦哲伦船队抵达菲律宾群岛中的胡穆奴岛.3月27日,船队到了马克坦岛,其后,又到了宿务岛.麦哲伦想征服岛上的土着居民,把岛上的一个个小王国变成西班牙的殖民地.麦哲伦带领船员,手持火枪、利剑,强行登上陆岸,用血腥手段征服这个地区,并用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来命名这个地区,菲律宾的名称就这样由来.但是,遭到了土着居民的反抗.土着居民用箭、标枪对付入侵者.一支毒箭射中麦哲伦,使得航海探险家客死他乡.
麦哲伦死后,他手下的人继续了麦哲伦未完成的航程,船队于1521年11月8日驶入马鲁古群岛,船员们与当地人交换货物.12月21日,“维多利亚”号远洋帆船满载香料,离开了马鲁古群岛,而麦哲伦船队的旗舰“特里尼达”号因为船体漏水,无法继续航行.
结果
“维多利亚”号远洋帆船渡过印度洋,绕过好望角,越过佛得角群岛,于1522年9月6日,回到了西班牙,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球航行.麦哲伦船队的5艘远洋海船只剩下“维多利亚”号远洋帆船,出发时的二百多名船员只剩下18名船员返回.麦哲伦船队以巨大的代价获得环球航行成功,证明了地球是圆球形的,世界各地的海洋是连成一体的.为此,人们称麦哲伦是第一个拥抱地球的人.
美国的五大湖地区是哪儿?
五大湖位于北美大陆中部,是5个彼此相连、相互沟通的湖泊的总称,它们自西向东依次是:苏必利尔湖、密执安湖、休伦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五大湖在美国和加拿大之间,除密执安湖属于美国外,其余4个湖泊均为美加两国共有.
五大湖东西延伸1383公里,南北宽达1125公里,总面积为245000平方公里,和英国本土的面积差不多,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最西边的苏必利尔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面积在世界湖泊中仅次于里海而占世界第二位;其余4个湖面积和容量也居世界前15名之内.五大湖湖水的平均深度近100米,超过北海和波罗的海,最深达406米.总蓄水量达24458立方公里,占全世界淡水总量的1/5,约相当于北美洲最大河流密西西比河的年径流量的40倍,约占美国湖泊和水库供应的淡水总量的90%左右.流域总面积为753950平方公里.
由于五大湖水域辽阔,水量巨大,又位于北美大陆的中部,因此,素有“北美大陆地中海”或“淡水海”之称.
五大湖的湖面高差分成三级:苏必利尔湖经苏特·圣大马利滩(长1200米,高差6米)倾入密执安湖和休伦湖;由休伦湖经圣克莱尔河——圣克莱尔湖——底特律河入伊利湖,这一联结水道高差仅有2~3米,水势平缓;伊利湖与安大略湖之间高差99米,这里有世界着名的尼亚加拉大瀑布.该瀑布落差约49米,宽达1240米,水势澎湃,景色壮丽,是北美着名的风景区.湖水最后经圣劳伦斯河排入大西洋.
五大湖汇合了附近的一些河流和小湖,构成北美一个独特的水系网.注入的河流很少,湖水主要靠雨雪补给,水位稳定,水位年变幅仅30~60厘米,水位升降受雪、雨支配,冬季水位最低,1月湖滨及河流开始封冻,3月末4月初解冻,6~7月份水位最高,但在各湖中高差变化仅在0.5米左右.五大湖对沿岸附近的气候有明显的调节作用,与邻近地区相比,湖区夏凉冬暖,降水较多.
这样一个大湖群,其巨大的湖盆是如何形成的?浩瀚的湖水又是来自何方呢?
在地质历史上,五大湖地区曾属于河流的上游.第四纪时,北美大陆北部广大地区受到大陆冰川的侵袭.五大湖地区接近拉布拉多和基瓦丁两个大陆冰川的中心,几次大冰期时都被冰川所覆盖,当时,冰川所覆盖的范围大致在俄亥俄河—圣路易斯—堪萨斯—密苏里河及加拿大的卡尔加里一线以北,约占北美面积的一半.冰盖厚达2400米,具有强烈的刨蚀作用,使原有低洼谷地松散的沉积层和较软的岩层被冰川带走,将谷地拓宽和加深.五大湖以南即为冰川的南缘,冰川所携带的泥沙和大小石块在这里不断堆积,形成终碛丘,这样就形成了目前五大湖巨大的湖盆.气候转暖时,大陆冰川开始消退,融化的冰水受终碛丘的阻碍,聚积于冰蚀洼地之中,就形成了五个大的湖泊.五大湖从形成至今,已有大约1.2万年的历史.
五大湖的具体情况是这样的:
苏必利尔湖,北美洲五大湖之一,是世界面积最大的淡水湖,面积82410平方公里,比世界第二大淡水湖维多利亚湖(68000平方公里)大得多;为亚洲最大淡水湖贝加尔湖(31500平方公里)的2.6倍;欧洲最大淡水湖拉多加湖(1800平方公里)的4.6倍;南美洲最大淡水湖的的喀喀湖(8330平方公里)的10倍.该湖为美国、加拿大两国共有,美国占2/3,面积约54000平方公里,加拿大占1/3,面积约28000平方公里.该湖东西长616公里,南北最宽处257公里,湖岸线长3000公里,湖面海拔183米,平均深度148米,最大深度406米,蓄水量12240立方公里,是五大湖中海拔最高,湖盆最深,蓄水量最多的湖.湖区气候冬寒夏凉,多雾,风力强盛,湖面多波浪.水面季节变幅为40~60厘米,冬季水位较低,夏季较高.水温较低,夏季中部水面温度一般不超过4°C.冬季湖岸带封冰,全年可航期一般约6~7个月.湖水较纯净.湖中最大岛屿为罗亚尔岛,已辟为美国国家公园.北岸岸线曲折,多湖湾,背靠高峻的悬崖岩壁;南岸多低沙滩.接纳约200条小支流,较大的有尼皮贡河和圣路易斯河等,多从北岸和西岸注入,流域面积(不包括湖面积)12.77万平方公里.湖水经圣玛丽斯河倾注密执安湖,两湖落差约6米,水流湍急.建有苏圣玛丽运河,借以绕过急流,畅通两湖间的航运.
密执安湖,北美五大湖之一,是五大湖中唯一完全位于美国境内的湖泊.南北延伸长达517公里,东西最宽约190公里,面积58000平方公里,是美国最大的淡水湖泊.湖岸线长2100公里.湖泊深度由北向南渐减,平均深84米,最深处达282米,蓄水量4875立方公里.湖面海拔约177米.水流缓慢,呈逆时针向流动.12月中旬至翌年4月中旬湖岸带封冻,影响航运.南岸平直,沙丘广布,建有人工港;北岸曲折,多湖港和天然良港.主要湖湾是格林湾.有比弗岛及福克斯、马尼图等岛群.接纳福克斯等小河注入,流域面积11.8万平方公里(不包括湖面积).经东北端的麦基诺水道与休伦湖相连.南端原有芝加哥河注入,为了处理芝加哥的污水,20世纪初人工改变其流向,使它经芝加哥运河注入伊利诺伊河.湖泊对气候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西风盛行使东岸冬暖夏凉,早秋晚春不冰冻.
休伦湖,北美洲五大湖之一,为美国和加拿大共有.长330公里,最宽处295公里,面积59600平方公里.湖岸线长2700公里.平均水深60米,最深达229米.蓄水量3540立方公里.湖面海拔177米.湖泊水质好,盛产鱼类.冬季沿湖岸封冻,航运季节限于4月初至11月末.岛屿,半岛斜贯,将湖域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又称乔治湾.湖中马尼图林岛,长130公里,面积2766平方公里,岛形极不规则,是世界淡水湖中面积最大的岛.岛上湖沼众多,马尼图林湖面积100平方公里,是世界最大的湖中之湖.马尼图林一词,印第安语意为“精灵”,可能土着居民认为湖中有岛,岛上有湖,系“精灵”藏身之地.湖岸有沙滩、砾石滩和悬崖绝壁,风景优美,是休养、娱乐胜地.接纳许多小河注入,流域面积133900平方公里(不包括湖面积).西经圣玛丽斯河接苏必利尔湖,西南经麦基诺水道与密执安湖相通,南经圣克莱尔河—圣克莱尔湖—底特律河注入伊利湖.
伊利湖,北美洲五大湖之一,为美国和加拿大共有.呈西南—东北向延伸,长388公里,最宽处92公里,面积为25700平方公里.湖岸线长1200公里.平均深度18米,最深64米,是五大湖中最浅的湖泊.蓄水量455立方公里.湖面海拔174米,比安大略湖高99米.多强烈风暴,常引起湖面波动,加之水浅,对航运有一定影响.12月初至翌年4月初湖面封冰,可航期为8个月.接纳休伦、雷辛、莫米等支流,流域面积为58800平方公里(不包括湖面积).西经底特律河—圣克莱尔湖—圣克莱尔河接纳苏必利尔湖、密执安湖和休伦湖的湖水,东经尼亚加拉河倾注安大略湖.通过韦兰运河和纽约州巴吉运河分别与安大略湖和哈得孙河相通,同俄亥俄河之间亦有运河相连.
安大略湖,北美洲五大湖之一,位于美国和加拿大之间,略呈东西延伸,长311公里,南北最宽处85公里,面积19500平方公里.湖岸线长1380公里.平均深度85米,最深236米.蓄水量1688立方公里.湖面海拔75米,比伊利湖低99米.表流流向自西向东,平均日速约13公里.12月至翌年4月中旬沿岸带封冻,全年可航期一般达8个月.北岸为宽广的平原;南岸有尼亚加拉崖壁横越尼亚加拉河,并有杰纳西河、奥斯威戈河和布拉克河等小河的注入,流域面积约70000平方公里(不包括湖面积).西南面通过尼亚加拉河承受上游四大湖的水量,经圣劳伦斯河注入大西洋.建有许多运河,与周围湖、河沟通.如西南经韦兰运河(避开尼亚加拉瀑布)与伊利湖相连;东经奥斯威戈运河与纽约州巴吉运河、哈得孙河和大西洋相通;西北经特伦特运河与休伦湖的乔治湾相连;东北经里多运河与渥太华河相通.1959年圣劳伦斯深水航道完成,其航运地位更显重要.湖区人口稠密.
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乘船从西班牙出发一直向西航行,于1522年返回西班牙.麦哲伦的船队走到世界最西的地方了吗?为什么?
麦哲伦的船队一直向西,最终,只剩一条船回到了西班牙.但是其本人,死在菲律宾群岛.
费尔南多·麦哲伦,世界航海家之一.葡萄牙人,1480年出生于一个贵族家庭.1519年9月20日,麦哲伦在西班牙国王的资助下,率领一支由5艘帆船266人组成的的探险队,从西班牙塞维利亚港起航,开始了他名垂青史的环球航行.麦哲伦率领船队详细航行,度过大西洋到达南美洲火地岛,历经千辛万苦,穿过麦哲伦海峡进入太平洋.这是船队已处于缺粮断炊的困难境地,水手们忍饥挨饿,用桅赶上的皮带充饥,但船队始终前进不止.在途径菲律宾群岛时,探险对于岛上的土着人发生冲突,麦哲伦受伤身亡,最后,这支船队只剩下一艘船.这艘船取道南非驶抵西班牙,实现了从西方向西航行到达东方的计划.于1522年9月6日返回西班牙塞维利亚港,完成了历时3年的环球航行.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用实践证明了地球是一个园体,不管是从西往东,还是从东往西,毫无疑问,都可以环绕我们这个星球一周回到原地.
麦哲伦船队用70天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海岸,然后沿岸向南航行,寻找横穿美洲大陆的海峡或最南端的岬角.他们历经千难万险,包括饥饿、严寒、船队内部叛乱、叛逃以及误入河口等,终于在1520年11月28日穿过一个海峡到达美洲西岸的大洋.这个海峡被命名为麦哲伦海峡,即是现在南美洲智利南部、南纬52度,沟通两洋的那个海峡.麦哲伦船队此时只有三条船了.他们在大洋上向西航行110天,一直没有遭遇到狂风大浪,他们便命名这个大洋为太平洋.
麦哲伦环球航行船队
1521年3月,麦哲伦船队到达菲律宾群岛.因参与岛上部族的战争,麦哲伦受重伤而死.余众分乘两条船在埃里·卡诺带领下,逃离菲律宾.他们越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途中,又被葡萄牙海军俘去一船.1522年9月7日回到西班牙时,只剩下一条船(维多利亚号)和18名船员了.
麦哲伦船队完成的第一次环球航行,以确凿的事实证明了地球是圆形的.这在人类历史上,永远是不可磨灭的伟大功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