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含义是什么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法律确认和保护公民在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上处于平等的地位,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于法律之上的特权.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和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有什么区别?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我不知道是哪儿的说法,后面的说法我倒是知道,其所表达的意思是,在在法律的适用方面,不能因人的身份、地位等而有区别,应一视同仁,平等相待.但这种平等只能是相对而言.此复!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主要包括( A公民在守法上一律平等 B公民在制定法律上一律平等 C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
多选题: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主要包括( A:公民在守法上一律平等 B:公民在制定法律上一律平等 C: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D:公民在执法上一律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AC
平等包括守法的平等、司法适用的平等,但不包括立法的平等和执法的平等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用英文怎么翻译啊?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从我们法律工作专业的常用语角度,比较书面的翻译是:
Laws do not discriminate against anyone.
如果按照生活中使用的话,翻译为:
Everybody is equal before the law.
你可以根据你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适用.
..二、阅读材料,1.材料:“人生来是自由的,在权利上是平等的”,“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材料:“人生来是自由的,在权利上是平等的”,“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上述材料出自哪一文献?颁布于何时?
(2)该文献发表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3)上述材料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4)文献的发表有何重要意义?
(5)文献中关于“私有财产”的规定是如何阐述的?
2.材料一:“法律由议会制定,法律一旦制定,国王就不能中止.”
材料二:“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的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
材料三:“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法律是公共意志的体现,所有公民有权参与法律的制定.”
请回答:(1)上述材料分别出自哪个国家的哪个文件?
(2)上述文件分别是在什么历史事件中颁布的?这些事件在性质和结果上有何相同之处?
(3)你认为上述历史事件对世界历史影响最大的是哪一次?为什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这应该属于历史题.世界近代史的
1、(1)上述材料出自《人权宣言》,即《人权和公民权宣言》;颁布于1789年8月26日 .
(2)该文献发布与法国大革命有关.
(3)上述材料的核心内容包含4个方面,即宣布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是天赋不可剥夺的人权、言论、信仰、着作和出版自由,阐明了司法、行政、立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4)《人权宣言》揭示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体现了摧毁封建君主专制的要求,对欧美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并推动了世界资产阶级民主化的进程.
(5)"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除非当合法认定的公共需要所显然必需时,且在公平而预先赔偿的条件下,任何人的财产不得受到剥夺."
2、(1)材料一出自英国的《权利法案》;材料二出自美国的《独立宣言》;材料三出自法国的《人权宣言》.
(2)材料一是英国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材料二是英属北美十三个殖民地独立革命的文献;材料三是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产物.
这些事件性质上都是资本主义革命,都对世界资本主义革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在结果上都取得了成功,三国的资产阶级都取得胜利,掌握了政权,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对欧美各国革命都有很大影响.
(3)影响最大的应该是法国大革命.因为:
英国革命是建立了由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共同执政的君主立宪制度;美国独立战争不仅是资产阶级革命,也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法国革命则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大的、最彻底的、最典型的资产阶级革命.
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法律保护除奴隶以外的自由民的权利,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享有国家全面保护的公权和私权。 ──“万民法” 材料二:皇帝的命令就是最高的法律。 ──2世纪时罗马皇帝哈德良讲话 材料三:第3、第8表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十二铜表法》 材料四: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 ──《民法大全》 请回答: (1) 材料二、四与材料一的观点有何矛盾之处?(3分) (2) 材料三中关于债务的规定体现了怎样的财产原则?(2分) (3) 材料四的规定保护哪一阶级的利益?(2分)维护什么制度?(2分) (4)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罗马法制定颁布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分) |
(1)罗马法承认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公民拥有很广泛的权利,(1分)但“平等”只是相对的,如:平民、贵族不平等;男女不平等(被排除在公民之外);自由民、奴隶不平等。(任答对1点给2分) (2)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2分) (3)保护奴隶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2分)维护奴隶制度。(2分) (4)罗马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以法律维护奴隶制度,维护奴隶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维系和稳定帝国统治。(3分.答1点给2分,答2点给3分) |
|
古代罗马的公民法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里的“人”是指 |
[ ] |
A.罗马帝国范围内的外族自由民 B.罗马统治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 C.罗马本邦的自由民 D.指罗马帝国境内的所有公民 |
B |
(15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洛克提出实行法治原则,防止专制独裁的统治。要求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而且,这些法律的最终目的且唯一的目的是为人民谋福利。洛克提出了着名的分权理论。他把国家主权分为三种,即立法权、行政权(有的称执行权)和对外权(有的称联盟权)。立法权是国家的最高权力,由民选的议会来掌握。在君主制国家中,两种权力(行政权和对外权)应联合在一起,委托于君主。但行政权和对外权必须从属于立法权,君主必须服从民选的议会。 材料二 洛克只注意到立法权应当同行政权严格地区别开来,却没看到司法权也是应同行政权相对立的。行政、司法不分,这是究政制度理论中最忌讳的一种形式。 (1)据材料一,洛克主张建立的是什么形式的政治体制?指出洛克提出这些主张的现实目的是什么?中国唐代的权力分配与洛克的主张是否一致?简要阐述你的理由。(9分) (2)据材料四,洛克的分权理论有什么欠缺?近代哪个国家在政治体制建设中弥补了这种欠缺?这个国家实践的是哪个启蒙思想家 ![]() |
(1专制独裁,为人民谋福利;君主立宪政体。立法权是最高权力,由议会掌握,君主的权力从属于立法权,君主服从于民选议会;(3分) 阐述英国君主立宪的合理性,巩固新兴的资产阶级的统治。(3分) 不一致。前者是建立在人治基础上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后者是建立在法制基础上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3分) (2)行政权和司法权不分。美国。孟德斯鸠的三权立分学说。(6分) |
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