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堂网
 历史故事 |  手机版 

栏目类型

历史故事

北京毛主席纪念堂(共9篇)

时间:2019-01-08 来源:历史故事 点击:

篇一:北京毛主席纪念堂

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各方代表仅能看到的北京建筑是
A.天安门城楼
B.人民大会堂
C.人民英雄纪念碑
D.毛泽东纪念堂

A

篇二:北京毛主席纪念堂

我国有哪些历史遗迹?

  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代24个皇帝的皇宫.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在夺取帝位后,决定迁都北京,即开始营造紫禁城宫殿,至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落成.依照中国古代星象学说,紫微垣(即北极星)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对应,是以皇帝的居所又称紫禁城.
  紫禁城城南北长961m,东西宽753m,占地面积达720,000㎡.有房屋980座,共计8704间.四面环有高10m的城墙和宽52m的护城河.城墙四面各设城门一座,其中南面的午门和北面的神武门现专供参观者游览出入.城内宫殿建筑布局沿中轴线向东西两侧展开.红墙黄瓦,画栋雕梁,金碧辉煌.殿宇楼台,高低错落,壮观雄伟.朝暾夕曛中,仿若人间仙境.城之南半部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两侧辅以文华殿、武英殿两殿,是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称为“前朝”.北半部则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三宫及东西六宫和御花园为中心,其外东侧有奉先、皇极等殿,西侧有养心殿、雨花阁、慈宁宫等,是皇帝和后妃们居住、举行祭祀和宗教活动以及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称为“后寝”.此外还有斋宫、毓庆宫,重华宫等等,前后两部分宫殿建筑总面积达163,000㎡.整组宫殿建筑布局谨严,秩序井然,寸砖片瓦皆遵循着封建等级礼制,映现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在封建帝制时代,普通的人民群众是不能也不敢靠近一步的.
  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奇迹.自秦朝开始,修筑长城一直是一项大工程.据记载,秦始皇使用了近百万劳动力修筑长城,占全国人口的1/20!当时没有任何机械,全部劳动都得靠人力,而工作环境又是崇山峻岭、峭壁深壑.可以想象,没有大量的人群进行艰苦的劳动,是无法完成这项巨大工程的.
  因地形,用险制塞”是修筑长城的一条重要经验,在秦始皇的时候已经把它肯定下来,司马迁把它写入《史记》之中.以后每一个朝代修筑长城都是按照这一原则进行的.凡是修筑关城隘口都是非曲直选择在两山峡谷之间,或是河流转折之处,或是平川往来必经之地,这样既能控制险要,又可节约人力和材料,以达“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效果.修筑城堡或烽火台也是选择在“四顾要之处”.至于修筑城墙,更是充分地利用地形,如像居庸关、八达岭的长城都是沿着山岭的脊背修筑,有的地段从城墙外侧看去非常险峻,内侧则甚是平缓,收“易守难攻”之效.在辽宁境内,明代辽东镇的长城有一种叫山险墙、劈山墙的,就是利用悬崖陡壁,稍微把崖壁劈削一下就成为长城了.还有一些地方完全利用危崖绝壁、江河湖泊作为天然屏障,真可以说是巧夺天工.长城,作为一项伟大的工程,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遗产.
  2001年06月25日,长城作为春秋至明时期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长城全长约12600里.
  鲁北地区最早的烈士祠——牛庄烈士祠红军四渡赤水战斗遗址全国最大的新四军无名烈士墓群--定远王小庙哥廷根朱德故居 辽宁省抚顺市平顶山惨案遗址张公祠(张公陵园)榕江烈士陵园金寨县革命博物馆八路军115师师部旧址中共山东分局旧址新四军军部旧址大青山战斗遗址山东省战工会遗址纪念馆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山西国民师范纪念馆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侵浙日军投降旧址古田会议纪念馆一.二一运动纪念馆 中国工农红军琼崖纵队改编旧址 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上党战役纪念馆太行太岳烈士陵园沙家浜新四军纪念桥白洋淀雁翎游击队纪念馆微山湖——铁道游击队纪念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东北烈士纪念馆红岩革命纪念馆冉庄地道战博物馆广西右江革命文物馆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瑞金革命纪念馆唐县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黄崖洞兵工厂八路军总部旧址:砖壁旧址八路军总部旧址:王家峪旧址 “小平桥”和“伯承桥”山西武乡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哈达铺红军长征遗址红军红军长征邛崃纪念馆界石铺红军长征纪念馆辛亥革命烈士陵园总理孙中山纪念碑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纪念群雕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纪念碑孙中山铜像胜利亭三烈士亭起义门七十二烈士之墓彭刘杨三烈士塑像烈士祠纪功坊黄兴铜像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红楼工程营遗址庚子烈士墓楚望台拜将台“九·一八”历史博物馆长征纪念碑碑园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旧址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三湾改编旧址革命圣地——西柏坡西柏坡纪念馆关向应同志故居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叶挺南昌指挥部旧址贺龙率领的第二十军指挥部旧址朱德创办的军官教育团旧址朱德南昌旧居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绍兴风雨亭绍兴大通学堂秋瑾墓秋瑾烈士纪念碑秋瑾故居舟山鸦片战争遗址公园舟山定海鸦片战争纪念馆 浙江舟山定海三总兵雕塑浙江宁波镇海威远城镇海林则徐纪念堂镇海口海防历史纪念馆镇海安远炮台蛇口林则徐铜像纽约林则徐铜像虎门镇远炮台虎门鸦片战争博物馆虎门销烟池遗址虎门威远炮台虎门蛇头湾炮台虎门沙角炮台虎门沙角节兵义坟虎门炮台旧址虎门南山炮台虎门林则徐纪念碑虎门靖远炮台虎门海战博物馆广州洲头嘴抗英纪念雕塑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纪念碑相关网站
  中国 拉萨布达拉宫
  1994年被认定为世界遗产,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区分布有许多佛教寺庙、宫殿.从7世纪起,历代活佛都居住在此.拉萨成为西藏的宗教、政治中心.
  拉萨西北部的红山上耸立有闻名世界的布达拉宫.宫殿依山而立,直至山顶.这座雄伟的宫殿初建于7世纪,是西藏吐蕃王为迎接唐朝文成公主所建造的9层共1000个房间的宫殿,命名为布达拉宫.

【北京毛主席纪念堂】

篇三:北京毛主席纪念堂

香山每年秋天最着名的自然景观是?

 位于北京西北郊西山东麓的香山是一处历史悠久,具有自然山林特色的皇家园林.千年以来,香山这片葱郁秀丽的山地园林见证了北京城的历史变迁和中华民族命运的斗转星移.又到了“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季节,北京城秋天味道最浓的地方——香山,已经准备好了迎接天南海北的游客,值此金秋时节,香山公园于红叶文化节期间,举办《千年香山》历史文化展览,展览分作“香溢千年”、“京华胜景”、“见证荣辱”三个方面,正是要再现香山的历史,言说香山的文化底蕴,古老的香山正等待大家的品读.
  香山自晋代葛洪的丹井,始有记载.明代的《宛署杂记》这样说:“丹井在香山寺.相传有仙人炼丹之所,或云即葛稚川,今井址见存.”可见香山寺自晋代就已存在,只是不知是因寺名山,还是因山名寺.唐代,香山寺改名为永安寺,明《香山永安寺记》记载:“永安寺创自李唐,沿于辽金,兴废莫详…….”金代,金世宗、章宗两朝皇帝营建香山,为其营建的寺庙赐名“大永安寺”,章宗帝还先后七次到香山游幸、射猎,留下梦感泉、祭星台、护驾松、蟾蜍石、香炉石、丹井等多处遗迹.元代,皇庆元年(1312年),仁宗帝赐钞万锭,重修香山大永安寺.至顺二年(1331年),耶律楚材的后裔耶律阿勒弥创建碧云庵.当时的香山已经形成“香山八景”和“碧云十景.”在此基础上,明代对香山寺和碧云庵进行了扩建.当时的香山寺堪称西山诸寺之冠.而碧云庵更名为碧云寺,更是被神宗皇帝赞美为“苍松古柏,水天一色”.
  到了清代,香山迎来了她历史上最大张旗鼓的一次扩建,乾隆这位喜爱山水的皇帝这次修建绝对是大手笔,他将前人所留下的古刹、行宫统统用围墙围了起来,把这座围山之园赐名为“静宜园”.当时的静宜园内有大小八十余处景观,其中二十八景,乾隆亲自赐名并赋诗.在京西的大型皇家园林建筑群——“三山五园”中,香山静宜园占一山一园,名噪一时.
  静宜园结合了自然山水的情致与皇家宫殿的气魄,结合了北方山体的壮美与古老寺院的精洁,结合了四时风景的秀丽和园林造景艺术的精湛.但是这些都不能改变她的命运.清咸丰十年(1860年)十月十八日、十九日,英法联军将三山五园的大量珍物劫掠一空,建筑几乎全部焚毁.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再度劫掠,一代名园瓦砾遍山,几近荒废.清代史料《翁文恭日记》中记载:十九日(初六日),京城西北,黑烟弥天意日不绝.英、法侵略军焚掠了北京西郊,将举五世经营与百余年之积蓄的三山五园付诸一炬.
  经此一变,香山的历史写满了沧桑,或许只有古树见证了她曾经的璀璨,惨遭劫掠的悲伤,但是它们也将见证这座文化名园的再次辉煌.1956年,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下,整修一新的香山公园正式对外开放,成为人民公园.这里曾是孙中山先生停灵四年之久的地方,孙中山纪念堂和衣冠冢已经成为人们瞻仰和缅怀的场所;这里曾时中国革命的指挥中心,毛泽东居住和办公的双清别墅是着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圣地;这里有躲过劫掠的古刹碧云寺,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她每年迎接着海内外的游客.
  古老的香山有太多的往事要诉说,徜徉在这秋色里,让我们共同解读香山、感悟香山、欣赏香山.
  香山红叶的色彩绚烂、夺人眼目,无人不知,谁人不晓.“十月金秋情意浓,香山红叶漫园红”.一年一度的香山红叶文化节就要到了,每逢红叶节,来到香山的游客络绎不绝,香山的秋色让许多游客流连忘返,有人说:“看香山的红叶,来了你就会后悔,后悔来得太晚!”以至今天,香山已经成功举办了17届红叶文化节.如今,香山的红叶已经成为香山公园的特色,已经成为每年金秋的“主角”,已经成为象征赏秋文化的主流,更是香山公园的标志,用它的色彩和情意展示着香山公园的每一条脉络……
  香山的红叶,香山的秋色,历史悠久,壮观秀美.香山红叶为北京装缀了灿烂的秋色,特别是霜秋时节,香山红叶胜似二月鲜花,山坡上姹紫嫣红,如火如荼,10万余株黄栌树覆盖了山坡,杂以其他树木之丹黄朱翠,构成了香山独特的自然景观,形成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北京人最讲究的就是“正宗”.而观赏红叶最正宗的地方,当然是香山公园了.“霜重色愈浓”可以说是对红叶变色很准确形象的概括.香山红叶主要有8个科涉及14个树种,总株数达14万株,种植面积约1400亩,甚为壮观.香山红叶主要树种为黄栌,近10万余株,占地1127亩.
  香山红叶为何别样红?从自然条件上讲,与香山马蹄形的地形有关,与香山由于海拔的升高对温度的影响有关;从另一方面说也与园林工人的精心养护有关.这些红叶的叶子里含有大量叶绿素、叶黄素、类胡萝卜、胡萝卜素、花青素,春夏两季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使叶子呈现绿色;霜秋季节,天气变冷,昼夜温差变化较大,叶绿素合成受阻,逐渐破坏消失,而类胡萝卜、胡萝卜素、花青素成分增多,使叶子呈现红黄、橙红等美丽颜色.由于今年夏季降雨较多,对黄栌的生长养护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公园专业技术人员比往年投入了更大的时间和精力,采取了浇水、施肥、打药、修剪、定形、烟熏等方式,同时采取定期观测黄栌生长势和预防病虫害发生的情况.据目前整体观测结果看,10万余株黄栌叶片肥硕,叶面干净透亮,长势喜人.红叶树种除了黄栌以外,还有火炬树,入秋后,果穗红艳如火炬,秋叶鲜红美丽是具有观赏价值的秋景树种.槭树属红枫为落叶小乔木,枝条细长光滑,叶常年为红色或紫红色.还有元宝枫、柿子树、卫矛、紫叶小檗、紫叶李、五叶地锦以及荀子、迎红杜鹃、扶房藤等.
  秋天,香山霜洒满山坡;红叶高高挂枝头.山林里是幽静甘甜的世界;山谷里是泥土清香的气息.流连在这金红的海洋里,徜徉在这金秋流金的岁月中,世间多少冷暖,早已融入这辉煌的境界中.不必说这里的环境多幽雅,也不必提这里的古木多参差,单是如火如荼的红叶,就将使你醉倒在这斑斓的色彩之中.红叶,是风雨一年的收获,又是充满幻想的新一年的开始

篇四:北京毛主席纪念堂

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写一个自然景物的片段

一山一水总关情

——游记散文写作方法指导

本版主持人:山东 李召峰

【技法指导】

“移步换景”是游记散文最常用的写作方法.也就是以游踪的变化和景物的转换为序,从不同的立足点描写景物的写法.在游记散文中,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可以使文章脉络清晰,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在写作的具体过程中,要注意中心明确、精心剪裁、细心勾勒这三个方面,简作“三心”.

一、中心明确.

行文之初,应明确文章的中心.或抒发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或赞叹大自然的奇伟瑰丽,或由山间流水感叹光阴易逝,或由潮起潮落透悟人生起伏.有了中心,写景就有了主心骨.以至在写作过程中每移一步,每换一景都不会迷失写作的方向.

中心确定以后,就要对观察到的景物进行精心剪裁,进而对能表现或衬托中心的进行细心勾勒,与中心无关的,则可略去不写.

二、精心剪裁.

人走景移,随着观察点的变换,不断展现新的画面.但游记又不是所有景物面面俱到的实录,必须有所取舍.写人文之景要突出景物蕴涵的史、理、情,写自然之景要突出景物的美、异、趣.游记中的景物描写最好能够配合文章的中心主题.所以在描写景物时,尽管这些画面绚丽多彩,但并不能都一一着于作者笔端.这就要根据文章的中心对眼前的景物进行精心剪裁.使文章在围绕一个中心的情况下,移步换景,展示不同的画面.这样既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又避免了那种给人支离破碎的感觉.

例如:在《长江三峡》这篇文章中,作者围绕“赞叹大自然造化的神奇”这一中心,选取了“山奇,水急,滩险”这三个景点.精心剪裁,合理安排,使文章显得错落有秩.

三、细心勾勒.

经过精心剪裁之后,进而要把移步中所选取的景物具体地展现出来,进行细心勾勒,给读者展现一幅或几幅绚丽生动的画面.进行精心勾勒不仅要要仔细观察,还要有生动的描写.这就要求我们不但抓住景物的外形,颜色的特点,而且注意用变换角度,时间的方法,通过多种修辞手法表现出来,景物的描写才会生动,形象,细致入微.

例如,在《游莫愁湖公园》这篇文章中,有一段对溪水的细心勾勒:“溪水绕着溪石缓缓地流淌着,像动听的歌.溪水是多么的清啊!透过溪流,我一眼便望见了溪底的小鱼.这些溪鱼的色彩是多么明艳啊:黄黑相间的,半透明的,红色中带小斑点的——它们在溪石中穿梭,时儿钻进石缝,时儿浮在水面上吹一个小泡泡.溪水是多么纯啊!捧一把撩在脸上,清凉,细腻,如春风拂面,让人惬意.”这个片断中,小作者运用了各种描写修辞手法,将溪石,溪水的静态、动态的美细心地勾勒出来.

【例文展台】

游井冈山

山东郓城一中 许文琳

今年暑假,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游览了红色革命胜地——井冈山.

我们下了火车就坐上了汽车,路上非常颠簸,我开始有点抱怨了,可爸爸却幽默地说:“革命的道路是曲折崎岖的,所以应该体味一下‘革命摇篮’的滋味.”一路劳顿,再加上有节奏的摇摆,我就渐渐处于朦胧状态.

等到我醒来,我们的车就快要到达黄洋界了,妈妈告诉我:“黄洋界海拔较高,雾易起难散,人们也称之为汪洋界.”我们买了门票,就走了进去,首先看到的是一座土房子,门上一个红色白边的牌子上面写着“中国红军第四军黄洋界哨口营房旧址”,我们进去看了看,就按照指示牌上的指示方向继续走了下去,我们很快就走完了一圈.虽然我们很快就走完了一圈,但在我的心里激起了不小的浪花.看着眼前厚重的化不开的浓雾让人忘却了人间,很难想象在这种仙境般的山色中曾有过那样的恶战,毛泽东手书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朱德题写的“黄洋界”,似乎又使人隐约听到“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的隆隆炮响和当年红军的呐喊、厮杀和欢呼.闭目凝思,终于明白井冈山的土地为什么像血一样红,几十万革命志士的鲜血照亮了革命的前程,壮士的英魂萦绕在山水之间,给巍峨秀丽的井冈山平添了几分英气.

在游览完黄洋界以后,我们就乘车去了“烈士纪念堂”.在大堂里我看到了许多人的头像和他们的简介,有在井冈山起义中起领导作用的人,也有在井冈山起义中英勇献身的人,我抬起头看看一幅幅头像和简介,又看看大堂中央的一个个花圈,我的眼模糊了,我仿佛看到了那战场上的画面,看到了一个又一个的人倒下,倒下时还不忘给自己的同伴垒起一道人的防御墙.顺着台阶我们一步一步向上爬,虽然很累,但是我心里很高兴.因为它给我上了一堂革命课.

虽然井冈的山,井冈的雾,井冈的水,井冈的竹构成了秀美的图景,但是在这片自然景致中更渗透着、辉映着一种精神、一种魂,正是这种精神、这种魂造就了井冈的灵、井冈的秀.“青山碧水井冈秀,苍雾翠竹英雄魂”.井冈山让人留连忘返、回味无穷…….

【例文精析】

“下了火车→上了汽车→一路颠簸→黄洋界→烈士纪念堂→留连忘返”我们如同在作者的指引下,一同游览了井冈山,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本篇游记散文很好地运用了“移步换景”的写作手法.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作者注意到了“移步换景”所要求的“三心”.

一、中心明确.本文中,作者紧紧围绕“赞扬井冈山的英雄精神”这一中心.这一中心的确定,为后文的写景立下了主心骨.“一切景语皆情语”,每移一步,每换一景,如何剪裁,如何详略,作者心中有了一个标准的尺度.

二、精心剪裁.一路而来,风光无限.井冈的山,井冈的雾,井冈的水,井冈的竹,作者对此并没有用以大量笔墨,而是一笔带过,把驻足点放在了黄洋界和烈士纪念堂.其原因就是因为黄洋界和烈士纪念堂这两个景点更富有历史文化气息,更能表现“赞扬井冈山的英雄精神”这一中心.可谓移步换景,不是步步为营,而是步步留“心”.

三、细心勾勒.作者对能够体现中心的黄洋界和烈士纪念堂两个景点进行了细心的勾勒.在这两个景点面前,作者不仅着眼于眼前之景,而且还展开了自己丰富的想象,跨越时间的时空隧道,让历史予以再现.既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又增加了文章了文化底蕴,体现了作者的独具匠心.移步换景,让留“心”之处更迷人.

【技法演练】

游记是散文的一种,一般是记述旅途见闻的.它取材广泛无所不包.可以描绘名山大川的秀丽奇瑰,可以记录风土习俗的异诡阜盛,可以反映一人一家的日常生活面貌,也可以记下国家的重大事件,还有名胜古迹、森林果园、广场公园等等.

你喜欢哪一处景致?你去过哪些名山大川?你不喜欢自己的家乡吗?那就拿起你的笔,向同学们展示一下吧.

参考题目:

1、家乡风情

2、我第一次见到_____(提示:可填“大海”“泰山”“黄河”等)

3、____小记(提示:如填“南岳”“张家界”等)

4、在___的那段日子里(提示:如填“北京”“深圳”等)

篇五:北京毛主席纪念堂

七、八年级学生分别到雷锋、毛泽东纪念馆参观,共589人,到毛泽东纪念馆的人数是到雷锋纪念馆人数的2倍多56人.设到雷锋纪念馆的人数为x人,可列方程为           
【北京毛主席纪念堂】

2x+56=589﹣x


【北京毛主席纪念堂】

篇六:北京毛主席纪念堂

如何理解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从西柏坡去北平前说的两句话:1是进京去赶考,2是我们绝不当李自成?
哪位高手给予解答?

第一个问题,关于进城的问题,在49年3月4日七届二中全会上讲得够清楚了,可在临进北平的时候,毛泽东又把中直机关各部、委、办的头头们,叫到他那间土坯屋,给他们讲:我们要准备进北平了,希望大家一定要做好准备.我说的准备不是收拾盆盆罐罐,是思想准备.要告诉每一个干部和战士,我们进北京不是去享福,决不可像李自成进北京.毛泽东所谓的进京赶考就是准本接手全国政权,让全党各个机关在思想上做好准本.
第二个问题,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毛泽东为什么特别强调不当李自成这一点呢?三百年前的那个甲申年,李自成进北京,因为没有戒骄戒躁,部分将领腐化,内部发生斗争,从而导致失败.中国广大农村的农民有句俗话传说了几百年:“李自成南征北战打了18年,进了北京却只坐了18天!”305年后的1949年,毛泽东也要进北京了.共产党南征北战打了20多年,好不容易取得胜利,会不会重蹈覆辙?当然要吸取李自成的教训.

篇七:北京毛主席纪念堂

1919年底,毛泽东第二次来到北京,同李大钊等人联系密切,同时更广泛地研究马克思主义。后来他回忆说:“在我第二次游北京期间,我读了许多关于俄国的书。我热情地搜寻了一切那时能找到的中文的共产主义文献,使我对马克思主义建立起完全的信仰,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正确理论。”这段文字表明毛泽东 
[     ]
A.思想尚未转变
B.开始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C.引导李大钊向马克思主义者转化
D.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

B

【北京毛主席纪念堂】

篇八:北京毛主席纪念堂

       材料一 1949年3月23日上午,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京的时候,毛泽东同志说:“今天是我们进京赶考的日子。”这是一句意味深长的话。50多年的实践证明,在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我们党在这场考试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摘自胡锦涛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的讲话
请回答:
(1)50多年的时间,我们党在这场考试中取得了哪些成绩?试概括说明其中4项即可。
                                                                                                                                                              
(2)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是这场考试的继续。我们党将怎样努力才能交出优异答卷?(试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材科二 1986年3月,四位科学家给中共中央写信,提出要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我国高技术的建议。同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启动了以跟踪国际科技发展、缩小国内外科技差距,力争在有优势的高技术领域有所突破的高科技计划。
       材料三 2007年,中央财政已安排“两免一补”资金181亿元,免除了全国近1.5亿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同时,继续对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请回答:
(3)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的哪一基本国策?并简要说明两则材料反应的内容之间的关系。
                                                                                                                                                               

(1)建立新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实行改革开放,发展国民经济、实现港澳回归等。
(2)政治上: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上:坚持公有制为 主体,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文化上:实行科教兴国战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发展教育、科研、体育、文化、卫生事业。
(3)科教兴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科学技术的提高也能进一步促进教育的发展,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篇九:北京毛主席纪念堂

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者及地点是
[     ]
A.李大钊、北京
B.毛泽东、长沙
C.董必武、武汉
D .陈独秀、上海

D

推荐访问:

上一篇:历史乱套了作文(共9篇)
下一篇:南北朝历史(共10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