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堂网
 植物简笔画 |  手机版 

栏目类型

植物简笔画

白芨的功效与作用

时间:2016-04-07 来源:植物简笔画 点击:

(1) [白芨的功效与作用]白芨功效和作用

  导读:白芨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芨的功效与作用主要有清热、化疲、消肿、生肌等。白芨的原产地在我国,它的叶色翠绿,除了作为一味中药之外,还可以作为庭院观赏植物。
  白芨亦名白及,为兰科植物白芨的干燥块茎。其性微寒(一说性平),味苦、甘、涩,归肺、肝、胃经。功能收敛止血、消肿生肌、杀虫敛疮,主治咯血、吐血、外伤出血、疮痈肿毒、手足皲裂、肺痈等症。《本草纲目》言白芨乃“入肺止血”之要药。
  性状鉴别:块茎扁圆形。有2~3个分叉,略似掌状,长1.5~4.5厘米,厚0.5~1.5厘米,分叉扁圆锥形。表面黄白色,有细密纵皱纹,上面有微凸起的茎痕,周围有较紧密的环纹2~3圈。和点状细根痕,下面有连接另一块茎的断裂残基,周围有稀疏环纹1~2圈,分叉上亦有稀疏环节纹1~3圈,环纹呈棕色或褐色。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角质样,黄白色半透明,并有散在的细椎管束小店。气无,味微苦。嚼之产生粘液。
  以根茎个大坚实,色白明亮,光洁者为佳。
  宋代洪迈《夷坚志》云,台州(今浙江台州市)有一大囚犯,七次犯死罪,多次遭严刑拷打,肺皆受损,导致呕血。他坚持用米汤服白芨末,竟得痊愈。该犯在处决之前,特将此一秘方告知平时关照过他的狱友。后来被处死之后,行刑者“剖其胸,见肺间窍穴数十处,皆白芨填补,色犹不变也。”可见用白芨治肺病吐血确有良效。下面列举几个用白芨治病的常用处方:
  治咳嗽、咯血方 白芨、蔗糖制成粉剂,每次15克,每天2次,温开水送服。能补肺止血,可治长期咳嗽,肺痿咯血。
  治上消化道出血方 白芨、生大黄各等量,共研为细末。每次口服5克,加云南白药0.5克,每天3次。其止血效果较佳。本方亦可治疗肺结核咯血。
  治肺结核方 白芨、百合、薏苡仁、杏仁各150克,川贝母30克。上药共研为细末,每次口服10克,每天3次。服药21天为1个疗程,连服3个疗程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治鼻血不止方 白芨适量研末,用醋调白芨末敷于鼻梁上低处(名曰“山根”),另取白芨末3克用温开水冲服。
  治龋齿痛方 白芨、大黄、白蔹各30克,雄黄10克,共研为细末,瓶装备用。每次取药末10克,用酒调成糊状,敷于患侧颜面地仓与颊车穴等部位,上盖一层薄膜,再敷上纱布,用胶布固定,24小时后取下。见效速者1次可愈,缓者数次可愈。
  治疗各种外伤方 治刀斧损伤肌肉而出血不止者,可用白芨研细末掺之;治跌打骨折,可用酒调白芨末6克口服;治烫火伤灼,可用麻油调白芨末外敷;治手足皲裂,可用凉开水调白芨末塞之。治疗期间勿犯水。
  治疗疖痈疽方 白芨、木芙蓉叶、大黄、黄柏、五倍子各等量,共同研为细末,用酒、醋等调匀,涂搽或敷贴于患部。凡一切疔肿疮病皆可用此法治之。
  临床应用:
  1、治肺、胃出血,白芨较常用。配枇杷叶、阿胶珠等治肺出血。例如白芨枇杷丸即为治疗肺痨咯血的有名方剂,凡阴虚有热的咳嗽咯血均可用。治胃溃疡出血,常配乌贼骨,或配陈棕炭、当归炭、阿胶、白芍等,方如溃疡出血汤。
  2、外用止血。以白芨纱布或用粉剂覆盖创面,不仅对皮肤损伤的止血有效,且在手术时对肝、肾静脉出血的止血也可靠,止血效能较明胶海绵或淀粉海绵更好。单纯外伤出血,可用白芨末配五倍子末撒敷患处。
  3、治肺结核。历代医家用白芨治疗肺痨的不乏其人,有的还称誉白芨有“补肺”作用,但实际上,白芨在肺结核病的治疗上主要仍在合并有咯血时用。现代应用白芨治疗浸润型肺结核或空洞型肺结核虽不少,但多配其他药用,有的配雷米封(效果比单用白芨或单用雷米封好),有的配大蒜粥(有一定效果,但副作用较多)。按中医传统经验,则多配其他滋阴益气药,如龟板、牡蛎、山甲、阿胶、党参、黄芪等,这样的配伍起到滋养、强壮、补充钙质和抑菌的作用,对促进结核病变消散或纤维化、钙化有一定作用,这也许就是所谓“补肺”的原理所在,但白芨究竟在其中能起到多大作用,这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4、治支气管扩张,有咳嗽和痰常带血者,可以单用(白芨粉每次3g,每日3次),但最好配百合、麦冬、阿胶、三七等养阴药和止血药同用。
  外用方面,白芨还可以治疮疡(与皂角共研细末,水调敷,或以蜂蜜调敷),治肛裂(以白芨和石膏粉治成软膏局部涂敷),治皮肤皲裂(白芨粉用麻油调匀外擦),都有一定效果。
  使用注意:习惯上本品忌与乌头、附子配伍。
  用量:粉剂3~9g,入煎剂6~18g,大剂可用至27~30g,外用适量。
  处方举例:
  1、白芨枇杷丸:白芨30g,枇杷叶(去毛蜜炙)15g,藕节15g,阿胶珠(蛤粉炒)15g,共为细末,以生地浓煎取汁泛丸,每次3g含化,治咳嗽咳血、肺损阴虚。
  2、溃疡出血汤:白芨12g,白芍9g,陈棕炭9g,当归炭9g,阿胶9g(溶化),党参9g,黄芪12g,水煎服。
  注:白芨有抗结核菌的作用,配合雷米封治疗肺结核效果较好。配乌贼骨可治疗消化系统溃疡出血。
  美白祛斑,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白芨自古就是美容良药,被誉为“美白仙子”,可治疗痤疮、体癣、疤痕等皮肤病。《药性论》曰其“治面上疮,令人肌滑”。《本草纲目》云其“洗面黑,祛斑”。古上都对白芨的美容功效有记载。
  白芨的美容功效之白面膜
  材料:白芷粉1茶匙、白茯苓2茶匙、白芨粉1茶匙、芦荟鲜汁、蜂蜜或牛奶适量做法:将以上三种粉混和,冬天加蜂蜜适量调和如果感觉粘就加几滴牛奶。夏天或是超油皮肤就只加牛奶适量调和。每次20到30分种。
  美丽秘诀:此款面膜具有柔嫩肌肤、美白润泽的功效。
  白芨的美容功效有哪些就为大家介绍到这,小编为大家分享的两款白芨面膜以及白芨减肥汤都能够给您带来美丽的面容和曼妙的身姿,但是小伙伴们要时刻记住要勤动手才能美丽如初哦。

(2) [白芨的功效与作用]白芨的功效作用是什么

  白芨,为兰科植物白及的根茎。根茎略呈不规则扁圆形或菱形,有2-3分歧似掌状,长1.5-5cm,厚0.5-1.5cm。表面灰白色或黄白色,有细皱纹,上面有凸起的茎痕,下面亦有连接另一块茎的痕迹;以茎痕为中心,数个棕褐色同心环纹,环上残留棕色点状的须根痕。质坚硬,不易折断。
  断面类白色,半透明,角质样,可见散在点状维管束。粗粉遇水即膨胀,有显着粘滑感,水浸液呈胶质样。无臭,味苦,嚼之有粘性。以个大、饱满、色白、半透明、质坚实者为佳。
  白芨的功效与作用
  收敛止血;消肿生肌。主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外伤出血;痈疮肿毒;烫灼伤;手足皲裂;肛裂1、《本经》:“主痈肿恶疮败疽,伤阴死肌,胃中邪气,贼风痱缓不收。”
  2、《别录》:“除白癣疥虫。”
  3、《药性论》:“治结热不消,主阴下痿,治面上?疱,令人肌滑。”
  4、《唐本草》:“手足皲拆,嚼以涂之。”
  5、《日华子本草》:“止惊邪、血邪,痢疾,赤眼,症结,发背,瘰疬,肠风,痔瘿,刀箭疮扑损,温热疟疾,血痢,汤火疮,生肌止痛,风痹。”
  6、《本草图经》:“治金疮不瘥,痈疽方中多用之。”
  7、李杲:“止肺血。”
  8、《滇南本草》:“治痨伤肺气,补肺虚,止咳嗽,消肺痨咳血,收敛肺气。”
  9、《中国药植图鉴》:“治矽肺。”
  白芨的药用价值
  1、治疗肺痿:白芨、阿胶、款冬、紫菀等分,水煎服。(《医学启蒙》白芨散)
  2、治疗肺痿肺烂:猪肺一具、白芨片一两、将猪肺挑去血筋血膜、洗净同白芨入瓦罐,加酒煮熟,食肺饮汤或稍用盐亦可;或将肺蘸白芨末食更好。(《喉科心法》白芨肺)
  3、治疗咯血:白芨一把、枇杷叶(去毛蜜炙)、藕节各五钱。上为细末,另以阿胶五钱,锉如豆大,蛤粉炒成珠,生地黄自然汁调之,火上炖化,入前药为丸如龙眼大。每服一丸,噙化。(《证治准绳》白芨枇杷丸)
  4、治疗瘰疬脓汁不干:白芨、贝母、净黄连各半两轻粉三十贴。前三味,锉焙为末,仍以轻粉乳钵内同杵匀,抄一钱至二钱,清油调擦患处,用时先以槲皮散煮水候温,洗净拭干方涂药。(《活幼心书》白芨散)
  5、治疗跌打骨折:酒调白芨末二钱服。(《永类钤方》)
  6、治疗鼻渊:白芨末酒糊丸。每服三钱,黄酒下,半月愈。(《外科大成》白芨丸)
  白芨的临床应用
  1、治肺、胃出血,白芨较常用。配枇杷叶、阿胶珠等治肺出血。例如白芨枇杷丸即为治疗肺痨咯血的有名方剂,凡阴虚有热的咳嗽咯血均可用。治胃溃疡出血,常配乌贼骨,或配陈棕炭、当归炭、阿胶、白芍等,方如溃疡出血汤。
  2、外用止血。以白芨纱布或用粉剂覆盖创面,不仅对皮肤损伤的止血有效,且在手术时对肝、肾静脉出血的止血也可靠,止血效能较明胶海绵或淀粉海绵更好。单纯外伤出血,可用白芨末配五倍子末撒敷患处。
  3、治支气管扩张,有咳嗽和痰常带血者,可以单用(白芨粉每次3g,每日3次),但最好配百合、麦冬、阿胶、三七等养阴药和止血药同用。
  4、外用方面,白芨还可以治疮疡(与皂角共研细末,水调敷,或以蜂蜜调敷),治肛裂(以白芨和石膏粉治成软膏局部涂敷),治皮肤皲裂(白芨粉用麻油调匀外擦),都有一定效果。
  白芨的副作用
  外感咳血,肺痈初起及肺胃有实热者忌服。
  1、《本草经集注》:“紫石英为之使。恶理石。畏李核,杏人。”
  2、《蜀本草》:“反乌头。”
  3、《本草经疏》:“痈疽已溃,不宜同苦寒药服。”

(3) [白芨的功效与作用]中药白及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有什么


  白芨对我们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我们只知道它是一种神奇的中药,具有很多功效与作用。下面是百分网小编整理的中药白及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药白及的功效与作用

  1、治肺、胃出血,白芨较常用。配枇杷叶、阿胶珠等治肺出血。例如白芨枇杷丸即为治疗肺痨咯血的有名方剂,凡阴虚有热的咳嗽咯血均可用。治胃溃疡出血,常配乌贼骨,或配陈棕炭、当归炭、阿胶、白芍等,方如溃疡出血汤。

  2、外用止血。以白芨纱布或用粉剂覆盖创面,不仅对皮肤损伤的止血有效,且在手术时对肝、肾静脉出血的止血也可靠,止血效能较明胶海绵或淀粉海绵更好。单纯外伤出血,可用白芨末配五倍子末撒敷患处。

  3、治肺结核。历代医家用白芨治疗肺痨的不乏其人,有的还称誉白芨有“补肺”作用,但实际上,白芨在肺结核病的治疗上主要仍在合并有咯血时用。现代应用白芨治疗浸润型肺结核或空洞型肺结核虽不少,但多配其他药用,有的配雷米封(效果比单用白芨或单用雷米封好),有的配大蒜粥(有一定效果,但副作用较多).按中医传统经验,则多配其他滋阴益气药,如龟板、牡蛎、山甲、阿胶、党参、黄芪等,这样的配伍起到滋养、强壮、补充钙质和抑菌的作用,对促进结核病变消散或纤维化、钙化有一定作用,这也许就是所谓“补肺”的原理所在,但白芨究竟在其中能起到多大作用,这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4、治支气管扩张,有咳嗽和痰常带血者,可以单用(白芨粉每次3g,每日3次),但最好配百合、麦冬、阿胶、三七等养阴药和止血药同用。

  外用方面,白芨还可以治疮疡(与皂角共研细末,水调敷,或以蜂蜜调敷),治肛裂(以白芨和石膏粉治成软膏局部涂敷),治皮肤皲裂(白芨粉用麻油调匀外擦),都有一定效果。

  中药白及的食用方法

  1、 治胃炎、胃溃疡、胃出血 白及切片或白及粉3—9g 三七粉3—9g 猪肚1/4个切片 将以上材料放入炖盅,加入约一碗半水,隔水炖2小时。 食时加入少许盐调味即可服用。 每2—3天服一次,约1个月疗程可痊愈。 本食疗方标本兼治,除后患。 (药量随年龄体重加减,小孩一般3g,大人一般6—9g)

  2、 鼻衄(俗称“流鼻血”) 白芨切片或白芨粉3—9g 三七粉3—9g 小蓟5g 排骨50g 放入锅,约加300ml,隔水炖1.5小时。 食时加入10g盐调味即可服用。 一般服2—3次即可痊愈。

  3、 肺结核(俗称“肺痨”) 百合10g 百部5g 五指毛桃50g 以上三味加8碗水煲至2碗水量左右,去渣,加入白及粉、三七粉各3—9g,洗净猪肺1/4个,转入高压锅炖1.5个小时。 加入少许盐即可服用。 作为肺结核的辅助性食疗,在慢病站(院)接受科学化正规治疗外,可通过服用此食疗方进行调养,可起到促进康复和防治耐药性的作用。

  小贴士:在治疗上白芨一定要与三七搭配,因白芨功效是收敛止血(收),而三七功效是活血化瘀(破)。一收一破也是一正一负,方能达到阴阳调理作用,也正是中医玄妙之处。

  中药白及的简介

  【性味】苦、甘、涩,微寒。

  【归经】归肺、肝、胃经。

  【功效】收敛止血,消肿生肌。

  【主治】用于咯血,吐血,外伤出血,疮疡肿毒,皮肤皲裂。

  【相关配伍】

  1、小儿下痢赤白及水痢:云母粉半两,煮白粥调食之。(《食医心镜》)

  2、肠胃出血:白及、地榆等量,炒焦,研末。每服3g,温开水送服,每日2~3次。(《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用法用量】煎服,6~15g;研末吞服3~6g。外用适量。

  【禁忌】不宜与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附子同用。
猜你喜欢:

1.中药柴胡的功效和作用及食用方法有什么

2.中药龟甲的功效与作用简介及食用方法有什么

3.中药黄芪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有什么

4.中药夏枯草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有什么

5.怎么自制中药美白面膜的方法

推荐访问:中药白芨的功效与作用

上一篇:冬青树
下一篇:枇杷果的功效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