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儿童诗歌 2018-08-10
自己写一首赞美某一种事物的诗歌
雨下着
雨慢慢落下
天空已不再明亮
雨轻轻的打在我的脸上
悲哀的神色
浮现在我的脸上
没有人能看到我在伤心
或流泪
因为我很坚强
像野草一样的坚强
我想像雨一样自由
一样干脆一样清澈
雨依然下着
雨落在我的脸上
轻轻的轻轻的
落在我的脸上
我不哭、
因为我很坚强
像野草一样坚强【写诗物的诗歌】
关于植物的现代诗歌,不要古诗.
关于植物的诗歌,不要古诗的.还有,最好不要单指一种植物,写的是关于所有的植物的.
白桦
在我的窗前,
有一棵白桦,
仿佛涂上银霜,
披上一身雪花.
毛茸茸的枝头,
雪绣的花边潇洒,
串串花穗齐绽,
洁白的流苏如画.
在朦胧的寂静中,
玉立着这棵白桦,
在灿灿的金辉里,
闪着晶亮的雪花.
白桦四周徜徉着,
姗姗来迟的朝霞,
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
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
《白桦》是俄国着名诗人叶赛宁的抒情诗.诗歌以白桦为中心意象,从不同角度描写它的美.满身的雪花、雪绣的花边、洁白的流苏,在朝霞里晶莹闪亮,披银霜,绽花穗,亭亭玉立,丰姿绰约,表现出一种高洁之美.诗中的白桦树,既具色彩的变化,又富动态的美感.白桦那么高洁、挺拔,它是高尚人格的象征.读这首诗,除了感受诗歌意境的美之外,还可以强烈地感受到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落叶 食指
我随手拾起一片落叶
若有所思地仔细端详
干瘪的叶片上皱纹深藏
背面叶脉象青筋饱涨
没有金黄荣耀的色泽
只是一张青灰色的面庞
它曾是那么丰满光亮
墨绿的叶片闪耀着希望
风暴中有它激烈的争辩
骄阳下遮片舒适阴凉
如今在命运寒流的驱赶下
它象个卖艺的老人一样
蜷缩着身躯沿街流落
瑟瑟发抖的低音浅唱
一片无人理解的枯叶
竟是我心中一片迷惘
··(我也只知道这些了)·· ~·祝你好运·~【写诗物的诗歌】
关于借物喻人的诗歌,不能是诗哦!
《致橡树》舒婷(诗中的橡树是诗人理想中的情人)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
足下的土地.
求诗.
诗人写诗,往往是借诗中所吟之“物”和所写之“景”来表达感情与思想的.自然界中的话、鸟、虫、鱼、草、木、山、川都是可摄入诗人笔端成为物象.请借其中的一个物象,试写一首短诗...
ORZ...写诗无能.
本是人间寻常事,最苦无物惹相思.
纵使冬风红千叶,寒香依旧树清高!
----大漠原创
采纳加分
谢谢
诗歌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古今中外的诗人们用生花妙笔写下了无数优美的诗篇。请你以生活中的人、物或事为主题,创作一首感情真挚的小诗。,
野花
飘零古道两边旁,无意绽青又发黄。
蜂蝶也来多凑趣,牛羊一去短缺长。
何仿村女添妆彩,不碍路人增奋强。
过眼飞尘再再落,夕阳伴我散芬芳。
写花的诗,爱国的诗,写友情的诗,写动物的诗,写母爱的诗,写劳动人民的诗各四首
写春,夏,秋,冬的诗,写边塞的诗和写战争的诗各四首
1、《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夏日绝句》【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3、《州桥》【宋】...
请选择其中的一个物象,试着写一首短诗.
诗人写诗,往往是借诗中所吟之“物”和所写之“景”来表达感情与思想的.自然界中的话、鸟、虫、鱼、草、木、山、川都是可摄入诗人笔端成为物象.
本人即兴写一首诗,见笑了
《根艺》
奇草异根深山来,
如鸟似兽任人猜.
若非家童学业急,
怎舍花市换薄财.
------2010年12月14日(柘山老童)
写一首关于夏的诗歌
星之葬
余光中
浅蓝色的夜溢进窗来 夏斟得太满
萤火虫的小宫灯做着梦
梦见唐宫 梦见追逐的轻罗小扇
梦见另一个夏夜 一颗星的葬礼
梦见一闪光的伸延与消灭
以及你的惊呼 我的回顾 和片刻的愀然无语
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唯有蜻蜓蛱蝶飞.
唐•高骈 《山亭夏日》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一些心事,有关夏天
类别:现代诗歌 作者:随风归去
从一抹多情的晚霞回眸
今年雨季,或少羞涩,或多迟疑
一缕思绪,纠结半支烟圈,回转
手中的笔,不知何故何时停滞
梳理完打了结的皲裂
无法触及的情节,随风飘散
一颗露珠,在一万眼的凝望后滚落
描摹一处血色扉页,有关夏天
憧憬堕入一段香艳里
被荒唐,却甘愿不拔而沾沾自喜
来不及用文字虚假一些心事
便一江桃红去,物似人非
六月蝉鸣后,今晚,独守轮回河畔
焚掉堆积的柳絮,只溶漫天飞舞的流年
(于2010.6.15)
赞美夏天的诗歌 北极君夏天诗歌精选
《初夏》
---------北极君着
从这里越过结满露珠的早晨
在这里面对发烫的眼神
一缕光芒
一片宁静的升华
这是内心与你第一次交锋
这里还有
一棵树
一片叶
一种色彩更浓的倾诉
因你的来
世界热烈的存在
北极君诗歌组《躺在我胸前的夏天》
《楝子花》
------北极君着
风雨过后天空几度平静的苍白
你走后我的心几分速跳的空白
你消失的路线我再次用泪水覆盖
你留恋的话语我趁着高温向心里掩埋
你走了
楝子花开了
如果往事在回忆里更加芳香
楝子花能不能证明属于未来的青果
如果梦中更需要真情的颜色
思念都会品尝分离的苦涩
楝子花开了
向夏天要紫色的衣裳
虽然你走了
我也打扮的不那么难过
北极君诗歌组《躺在我胸前的夏天》
《遥望》
------北极君着
与紫色同步
来到初夏
我爱上楝子花
在树下
回忆是那么苦涩
在树冠
却有蜜蜂的花蜜
我在树下遥望
另一棵树成了地平线
我没有选择行程
只有等待
因为等待
是最完美的寻找
我在树下遥望
愿等一人来到树下
北极君诗歌组《躺在我胸前的夏天》
《躺在我胸前的夏天》
------北极君着
躺在我胸前的夏天
云在这里哭泣
宣泄的那么彻底
你弄湿了我的头发,我的楝子花
我知道我一直是你沉默的知己
我还安慰过秋天、冬天和春天
你的心情深沉而忧郁
这正是你的美丽
然而很多人都不理解你
就是晴天也不知道你是什么颜色的
他们躲在空调房里;电扇底下
嘲弄着你的热度
北极君诗歌组《躺在我胸前的夏天》
《野葡萄》
------北极君着
除了夏天
我还能在哪里等待
希望如愿
绿意正在蔓延
整个山间
风吹不起浪
几串饱满的思绪
向高处攀登
尽可能
让一切
一切的力量
散布在广阔山野
希望
你来采摘
黑黑的
晶亮的目光
北极君诗歌
《多情贺兰山 》
------北极君着
贺兰山如诗般缠绵
蔓延五千年
一直没有改变
饮雪吞雨的早晨和中午
像热恋中的情人应约而至这个夏天
你仍然有嫩叶般的思绪
着迷似的爱上身旁的树
巍巍贺兰山
你的身影那样的矫健
多情贺兰山
你的思想那样的靛蓝
我试图在炎炎的夏日看见雪
你古老的峻峰上
冰封了往年的霜壑
北极君诗歌
《 青色银川》
------北极君着
春天如丝雨般渐变到夏
一场雨是一个季节
银都融染成青色
与贺兰山一并着上盛装
你在母亲的怀抱里
依然那么懵懂
在这个早晨顽皮的撕破缕缕残雾
白云如仙女般拂拭成靛蓝的中午
一场风是一个天气
我适意的看
白云与风在天空中追逐
攀到大厦顶端去触摸
一丝风的温度
却碰碎了金色晚霞的孤独
北极君诗歌
《然》
------北极君着
愿意迎接炙热的光,给青藤点燃更亮的绿色
我会悄悄地赶走天边一丝丝乌云
让不好的心情沉入波沱忧伤的溪湾
让整个天空很干净,让下午的心情柔然洁白
于是我漫步在木桥上,清水边
看看溪中的鱼儿是否依旧悠然自得
问一问鱼儿是否还记得我
在昨天的雨巷里,突然激起了我万般的思念
没有约定好,我依然来到这个夏天
问一问苦涩的青果何时让我采摘紫色的甜蜜
然而每次只能触摸你的眼光,却不能抓住的心意
我在青藤下徘徊,等待你的到来
给我一个盛夏式的关怀
北极君诗歌
《经过你门前的海》
------北极君着
一个大雨浇透的夜晚
随着时光的闪电
来到你的大门前
早就丢失的记忆
瞬间开始泛滥
梦太远 在天边
寻找的脚步太伤感
我向天空呼唤
有你 就有爱
哪怕千年的等待
经过你门前的海
看到太多无奈
爱情需要感动
付出加了糖才会甜吗?
生活需要奇迹
传说爱的越深越缠绵
北极君诗歌
对诗歌这一文体的认识
诗歌作为一种文体,在中国文学上面占据主要位置
无外乎赋比兴三种手法.
诗经(诗三百)中,开创了赋、比、兴的创作手法,为今后的诗歌创作提供了范例.
一、《诗经》中的赋
《周南·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朱熹《诗集传》说:赋也.
方玉润《诗经原始》:殊知此诗之妙,正在其无所指实而愈佳也.夫佳诗不必尽皆征实,自鸣天籁,一片好音,尤足令人低回无限.若实而按之,兴会索然矣.读者试平心静气,涵咏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则此诗可不必细绎而自得其妙焉.……今世南方妇女登山采茶,结伴讴歌,犹有此遗风云.
二、《诗经》中的比兴
《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
《陈风·泽陂》: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沱.
郑玄《毛诗笺》:蒲以喻所说(悦)男之性,荷以喻所说(悦)女之容体也.
三,赋比兴表现手法的作用
赋是最基本的,最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它的特点就是敷陈、直言,即直接叙述事物,铺陈情节,抒发感情.
比分为比喻和比拟.比体诗的特点是以彼物写此物,诗中所描写的事物并不是诗人真正要歌咏的对象,而是借用打比方的方法,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例如,《硕鼠》一诗中,就是运用了比的表现手法,通过描写令人憎恶的老鼠,将奴隶主贪婪残忍的本性表现的淋漓尽致.为什么不直接表达而要用比呢?运用比拟表达喜爱的事物,可以使它栩栩如生,给人亲切之感;用它表现丑恶的事物,可以使它原形毕露,给人厌恶之感.
兴,即起兴,在一首诗的开头,或一章诗的开头.先让我们来看一首诗.《风雨》中运用兴的表现手法的句子是“风雨凄凄,鸡鸣喈喈;风雨萧萧,鸡鸣胶胶;风雨如悔,鸡鸣不已.”为什么不直接说出要写的内容,而要先言他物呢?通过对《诗经》的研究,有些诗中的兴起到了渲染气氛的作用,例如,《风雨》写的是在傍晚时节,外面下班着小雨,刮着风,女主人公正在思念着自己的夫君,此时,听见了外面的鸡鸣声.烘托出女主人公的相思、愁怅之情.兴在这里就起到了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加深抒情女主人公的相思之情.在研究中,我们发现,有些诗中的兴没有起到渲染气氛的作用,与下文也没有什么联系.例如,《黄鸟》的“交交黄鸟,止于棘,止于楚,止于桑.与下文的子车家的三个儿子为秦穆公殉葬没有联系,兴就起到了提示、渲染一种气氛,帮我们完成从日常生活到诗歌欣赏的过度作用.
人们常常把比、兴两种表现手法截然分开,在研究中我们认为,比兴两种表现手法不是截然分开的,有些诗中是有一定联系的,例如,《氓》中,就是用自然现象来女主人公感情生活的变化,由起兴的诗句来引出表达感情生活的诗句,由叶子的鲜嫩而至的枯黄,来比喻感情生活的幸福而至的痛苦,这里的兴就具有了比的作用.
兴在诗歌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失去它,诗歌也就失去了美学价值,失去了感染力.
作为中国古代对于诗歌表现方法的归纳,赋比兴是根据《诗经》的创作经验总结出来的.最早的记载见于《周礼·春官》:“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后来,《毛诗序》又将“六诗”称之为“六义”:“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唐代孔颖达《毛诗正义》对此解释说“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同称为义.”今人普遍认为“风、雅、颂”是关于《诗经》内容的分类;“赋、比、兴”则是指它的表现方法.
“赋、比、兴”之说提出后,从汉代开始两千多年来,历代都有许多学者进行研究和论述,但在具体的认识和解说上,一直存在着各种分歧意见,众说不一.
汉代对赋、比、兴的解释 汉代解释“赋、比、兴”最具有代表性,对后世产生了较大影响的是郑众和郑玄两家.郑众说“比者,比方于物……兴者,托事于物.”(《毛诗正义》引)他把“比兴”的手法和外在世界的物象联系起来,认为“比”是修辞学中以此物比彼物的比喻手法,“兴”是“起也”,即托诸“草木鸟兽以见意”的一种手法.论述虽较简单,但总的说,是抓住了“比兴”这一艺术思维和表现手法的特点的.郑玄的解释则不同,他认为:“赋之言铺,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比,见今之失,不敢斥言,取比类以言之.兴,见今之美,嫌于媚谀,取善事以喻劝之.”(《毛诗正义》引)这里,除了讲“赋”的特点是表现手法上的铺陈其事,比较符合实际外,其他的解释则都跟政治、教化、美刺联系起来,这就把一定的表现手法看成了某一特定文体的特征,不免牵强附会.《毛传》、《郑笺》中对于《诗经》的解释,常常在径情直遂的诗歌中,离开艺术形象去寻求有关君臣父子的“微言大义”,例如把爱情诗《关雎》说成表现“后妃说乐君子之德”等,和这种对于“赋、比、兴”的穿凿曲解,是有直接关系的.所以后来孔颖达就不同意郑玄把“比兴”分属“美刺”的说法,指出:“其实美刺俱有比兴者也.”(《毛诗正义》不过,郑玄把“比兴”提到美刺讽谕的高度来看待,对唐代陈子昂、白居易等所标举的“美刺比兴”说,是有启迪作用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论述 魏晋南北朝时期,论述“赋、比、兴”的代表人物主要有挚虞、刘勰和钟嵘.挚虞继承了郑众的观点,认为:“赋者,敷陈之称也;比者,喻类之言也;兴者,有感之辞也.”(《艺文类聚》卷五十六)他并且对汉赋的不“以情义为主”而“以事形为本”、极尽闳奢巨丽之能事,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赋”的表现手法在汉赋的创作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和发展,以致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体,这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相当一部分汉赋专门去铺采□文地描摹宫室之美、田猎之盛等,以致缺乏深刻的、有意义的思想内容.挚虞对汉赋的批评是切中其弊的.由于汉赋中大量运用了比喻性的辞藻,容易使人误认为“赋”与“比”有较密切的联系,和“兴”似乎无关,所以刘勰在谈到汉赋时,称其“日用乎比,月忘乎兴,习小而弃大”,结果是“比体云构”,“兴义销亡”(《文心雕龙·比兴》).实际上这里所说的“比”是“赋”中之“比”.由于这一原因,同时也由于中国古代抒情诗远比叙事诗发达,所以人们有时略“赋”而标举“比兴”,以“比兴”概括诗的“三义”.
刘勰对“比兴”的论述,曾受到《毛传》和《郑笺》牵强附会说诗的影响,如他说过“《关雎》有别,故后妃方德;‘尸鸠’(指《召南·鹊巢》贞一,故夫人象义”(《文心雕龙·比兴》)等等.但他同时又继承了郑众的见解,并作了进一步的发挥,认为“比者,附也;兴者,起也.附理者切类以指事,起情者依微以拟议.起情故兴体以立,附理故比例以生.”又认为“比”的要求是“写物以附意,□言以切事”.这就概括了“比兴”作为艺术思维和表现手法的特点.他还指出“诗人比兴,触物圆览”.即认为“比兴”的思维和手法必须建立在对外部事物观察、感触的基础之上.这些意见,都是很可取的.“赋比兴”的观念在早在春秋时代就有,不断积累,先由《周礼·春官·大师》总结:“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以六德为之本,以六律为之音”.[1]汉代《毛诗序》的作者,根据《周礼》的说法提出了“诗之六义”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2]很明显,风、雅、颂是属于《诗经》的文体分类,赋、比、兴是指什么,则没有说明.唐代孔颖达《毛诗正义》说:“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意思是前者是诗的作法,后者是诗的体裁.一般说,赋、比,都比较清楚,兴就有疑问,后人的解释分歧很多.至今也没有定论.刘勰所谓“风通而赋同”,即风雅颂相通,赋则作为诗的一般表现手法,“通正变,兼美刺”,也是相同的,这些都比较好理解,惟独比和兴问题,历代解释很多.概括起来大体上有三种解释的方法,即政治的解说、语言的解说和文学的解说.
一、三种不同角度的解说
政治的解说.如汉代的“比刺兴美”说.这是汉儒的经学的解释.郑玄注《周礼》“六诗”说:“赋之言铺,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比,见今之失,不敢斥言,取比类而言之.兴,见今之美,嫌于媚谀,取善事以喻劝之.”[3]这种说法是以汉代的社会文化中的美刺论生硬地来解释比兴,与文学艺术离开得比较远,与文学创作没有多大关系.《毛传》、《郑笺》中对于《诗经》的解释,常常在抒情的诗歌中,离开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所描绘的形象去寻求有关君臣父子的“微言大义”,例如把爱情诗《关雎》说成表现“后妃说乐君子之德”等,就和这种对于“赋、比、兴”的牵强附会的理解,有着直接关系.唐代孔颖达就不同意郑玄把“比兴”分属“美刺”的说法,指出: “其实美刺俱有比兴者也.”(《毛诗正义》)并非比一定与“刺”相连,兴一定与“美”相连.这种经学家的政治解释方法,在中国古代仍有不小影响.连刘勰也不能不受其影响,如“比兴”篇中说:“关雎有别,故后妃方德;尸鸠贞一,故夫人象义.”意思是关雎雌雄有别,用以比喻后妃的美德,布谷鸟专一,所以诗人用来比喻夫人的专一用心.这种读诗的方法承继的是郑玄的政治解释方法.这种方法特点是用政治遮蔽艺术,用意识形态曲解诗义,离开了诗歌的常识,是不可取的.
语言的解说.朱熹的解说可作为代表.朱熹在《诗集传》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言之辞.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4]赞成此说的人最多.在朱熹的解说中,强调比兴是一种修辞手段,一种语言技巧.这种解说与郑玄的政治教化说大异其趣,无疑把解说推进了一步.从单纯的训诂的角度看,不能说没有道理.但作为一种语言解说,用之于非文学着作中是可以的,但用之于文学作品似乎就还隔着一层.因为诗歌的语言是情感的语言,离开情感,单纯从文字训诂的角度,很难把属于情感世界的诗歌解说清楚.实际上,对于这种解说,连朱熹本人有时也是怀疑的.(详下)
文学的解说.最值得重视的解说.具体代表性的有四人,即刘勰的“比显兴隐”说,钟嵘的“文已尽意有余”说,宋人李仲蒙的“叙物索物触物”说.近人徐复观的现代解说.这里先简单介绍钟嵘、李仲蒙的说法,然后再回过来重点阐述刘勰的说法以及徐复观的观点.
钟嵘在《诗品序》中说:“故诗有三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文有尽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宏斯三义,酌而用之.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采,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在钟嵘看来,三者都是文学的方法.因为运用赋比兴都要“干之以风力,润之者丹采”,最终目的都是要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其中,对兴的又以“文有尽意有余”来解说,这就把“兴”的含蓄蕴藉的文学功能说得比较清楚.这种看似“与训诂乖殊”(黄侃《文心雕龙札记》)的解说,“说得不明不白”(黎锦熙《修辞学·比兴篇》)的解说.恰恰揭示了“兴”的文学功能,是十分有意义的.钟嵘对“兴”的这种解说影响很大,唐代以来的诗学实际上是沿着“文有尽而意有余”的旨意往前推进.
宋人李仲蒙的解说也很有意义,他说:“叙物以言情谓之赋,情物尽者也;索物以托情谓之比,情附物者也;触物以起情谓之兴,物动情者也.”[5]李仲蒙分别从“叙物”、“索物”、“触物”的角度来解释“赋、比、兴”.在他看来,作为赋的“叙物”不仅仅是 “铺陈其事”,还必须与“言情”相结合,就是说作者要把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又要把客观的物象描写得真切生动.这就比传统的解释进了一大步,更加符合创作中对于“赋”的 要求.唐代许多诗人用“赋”,的确都表现了这样的特点,如杜甫的《北征》、《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三吏三别”,白居易的《长恨歌》与《琵琶行》,主要是用“赋”,却也十分尽情.作为“比”的“索物”,即索取和选择物象以寄托感情,不完全是一个运用比喻手法问题,作者还必须在比喻中表达作者真挚的感情.唐代许多诗歌中的比喻,如李白《春思》:“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这里用“比”,却以情附物,而不象某些汉赋那样把各种比喻变成单纯词藻的堆砌.作为“兴”的“触物”,由外物的激发以兴情,反过来又把情感浸透于所描写的物象中.显然,李仲蒙对“赋、比、兴”的解说,最后都归结到一个“情”字上面,这就更符合文学的审美特征.
你用什么温暖了我作文一:2016年泸州中考作文题目:你用_______温暖... 2019-04-26
(1) [孝的作文]关于“孝心”的作文_800字把孝心献给父母孝敬父母是... 2019-04-23
关于大自然的作文篇1:关于大自然的作文:我与自然_800字在一个八面... 2019-04-15
篇一:[轻的作文]一月有奖征文:想变轻的书包_1000字新年即将到了,... 2019-04-15
第一篇竞赛作文:竞赛星期五的时候,咱们班举行了一场五子棋比赛。从... 2019-04-14
关于打屁股的作文篇一:打屁股的作文: 一次打屁股的教训_900字 ... 2019-04-13
关于孝的作文篇(一):关于“孝心”的作文_800字把孝心献给父母孝敬父... 2019-04-13
一:[关于母爱的诗歌]关于母爱的儿童诗歌大全-亲亲妈妈妈妈回来啦妈... 2019-04-07
一:[歌颂母亲的诗句]赞美母亲的诗歌:母亲和我——江河近来母亲常... 2019-03-15
第一篇杜甫简介:杜甫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 2019-03-15
上一篇:我的妈妈是天使(共10篇)
下一篇:关于屈原的诗(共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