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历史故事 2018-09-10
屈原和端午节的历史.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谗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初五,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关于屈原端午节的故事
端午节来源六说 端午节是我国民间五大节日(春节、清明、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之一,受到全国各地人民的普遍重视.它的别名很多,有端午、端阳、蒲节、重五、女儿节、诗人节、沐兰节等等. 端午节的来源有多...
历史上端午节是纪念谁的?除屈原还有谁?
纪念伍子胥
伍子胥,春秋时楚国人,杰出政治家、军事家.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后再助吴军伐越,百战百胜.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听信谗言,赐子胥宝剑以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公元前476年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为了纪念苏州建城鼻祖伍子胥,苏州民间后来自发在端午节形成一系列民俗活动.
纪念屈原
屈原,春秋时楚怀王大臣,遭谗去职被流放,写下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影响深远.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于五月五日写下了绝笔作《怀沙》后抱石投汨罗江而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人们纷纷拿出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以让鱼龙虾蟹吃饱而不去咬屈原身体.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屈原是世界和平理事会确认的中国第一位世界文化名人.
纪念孝女曹娥
曹娥,东汉(约公元23年~220年间)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
民族图腾祭节日
而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所考证的端午起源,则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跟纪念谁是没关系的,都属于后来民间赋予的人文积淀.
说说你对屈原的认识?(端午节临近)
记得第一次知道屈原是吃粽子,那时父母跟我说是为了纪念屈原投河而做的.将粽子投入河中是为了让鱼不吃屈原的尸骨.后来上了小学就知道屈原是楚国的五闾大夫,印象中似乎被楚怀王疏远了.还知道他有两个学生(不好意识,忘了他俩的名字),这个是从郭沫若的剧本看的.高中吗,就学了离骚,然后就知道那句“长太兮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以上就是本人的认识啦!
就端午节和屈原写以段话介绍端午节的话,要求有个诗句.80字左右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一篇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各户都包好了粽子,准备那一天吃得饱饱的.还有一首端午节的儿歌: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 .怎么样,这首儿歌好听吧.
端午又称 重五 ,所以很多习俗都和 五 这个数字有关联.而且要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的脖子、手腕或者足踝,称为长命缕.
端午节的来历/习俗都很多,说也说不完.其中有一个来历是这样的,古代有个诗人叫屈原,他受到坏人的诬陷,为了证明自己是清白的,他投汨罗江而死,主张爱国主义.后来的人们赛龙舟是为了捞救他,投粽子是为了让鱼虾吃饱,不去吃屈原的遗体.
我们柳州过端午节的方式是:一大早,大家先去买艾叶和菖蒲挂在门口,再贴上红纸.我奶奶还会包粽子,粽子的材料是豆子、板栗、猪肉.吃起来可香了!
说了这么多,相信大家都了解端午节了吧.【屈原与端午节的关系】
为什么屈原要在端午节那天死了?因为他害怕第二天要高考...
为什么屈原要在端午节那天死了?因为他害怕第二天要高考.唯一语文有点把握,但写作文又规定“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屈原时代没有高考一说,现有屈原之死,后有纪念屈原的端午节
1.用简洁的文字介绍端午节的来历 2.各地的端午节习俗(至少三种) 3.关于屈原的故事 4.屈原的名句5句以上
尽量简洁一点,
屈原是楚怀王的大臣.他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弟的反对,被赶出都城.公元前278年,楚国灭亡,屈原于五月五日写下了绝笔作《怀沙》,抱石投汨罗江身死.楚国百姓哀痛异常.人们用竹叶包饭,外缠丝,扔进江里喂鱼,保护屈原身体.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赛龙舟、吃粽子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屈原与端午节的关系】
端午节的由来100字
要简单的概括这个问题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
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事实也正是这样的.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传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
端午节的习俗主要有:吃粽子于门上插艾或菖蒲驱邪,系长命缕,饮雄黄酒或以之消毒,赛龙舟等等.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前者是由于形状有棱角、内裹粘米而得名,后者顾名思义大概是用竹筒盛米煮成.端午节吃粽子,在魏晋时代已经很盛行.这种食品是在每年端午和夏至两个节日里食用.粽子还是一种节日往来的礼品.到了唐宋时期,粽子已极为有名,市场上常有粽子卖.现在,我们过端午节仍然免不了要吃几只粽子.粽子有不少花样,有南北之别,东西之分.南方常用红枣、花生、咸肉等混在糯米中制成,也多见不杂别的食品,而去品味粽叶的清香的;北方多以枣、果脯等作为粽子的馅心.小小的粽子,似乎已经成了中国传统的象征,在人们心中占据着一定的位置.过去端午节还有躲午的习俗,此种习俗源于一 种信仰,即:五月为“ 恶 月” ,瘟疮蔓延,重五是个不吉利的日子,所以父母都于是日将未满周岁的儿女带往 外婆家躲避,以逃脱灾祸,故称躲午.这无疑是古代科学不发达而产生的观念,因为五月酷暑将至,蚊虫滋 生,在没有医疗卫生设备的民间,容易发生传染病,遂给人们带来一种恐惧心理,于是产生躲午习俗,如今这一节日的一些古老习俗已经随着社会变迁而消失了,但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仍然流行 .
悼屈原—端午节有感 作文
悼屈原
——端午节有感
昨夜子规声啼催,今朝汨罗带泪归。
《离骚》一曲哀民生,谁人诵之不含悲。
屈原,这位本欲厉治革新的伟大诗人,因小人谄害,终未被重用,且横遭流放,眼见国破民苦而无力回天,痛不欲生,投了汨罗江。
"长太息以掩啼兮,哀民生之多艰。"人民的流离失所,撕扯着他的心肺,空怀着满腔的报国志而无法施展,他的苦闷可以想见,投江,成了他解除痛苦的唯一选择。
人民为纪念他,因之有了粽子,有了赛龙舟,有了端午节。
两千多年过去了,如今的农民,不仅免去了农业税,还有了粮食补帖。从农民的笑脸中,我们似乎可以想象伟大的诗人屈原若在,见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政治昌明,祖国昌盛,一定会重写《离骚》将其诗句改为:"长欣喜以欢呼兮,兴民生之多光。"
祖国正向富强迈进,人民正向小康飞奔。欣逢这样的盛世,汨罗江不再呜咽,欢快地向前奔流着……
每到端午节,伟大的诗人屈原,留给我们的是更多的历史反思。
推荐访问:黄山松鼠跳天都 黄山松鼠跳天都篇一:[作文中国]我眼中的中国_1200字我眼中的中国,是和平的、和谐... 2019-05-21
不忘国耻振兴中华演讲稿400字篇(1):“不忘国耻,振兴中华”演讲稿_4... 2019-05-09
第一篇历史乱套了作文:历史乱套了_600字我认为历史是这样的:本来全... 2019-05-08
第一篇勿忘国耻圆梦中华作文:勿忘国耻,圆梦中华_700字“起来,不愿... 2019-05-05
我的中华骄傲作文篇(1):我的中华骄傲_650字在这一撇一捺、一横一竖... 2019-05-05
关于传统节日的作文篇1: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_450字中国的传统节... 2019-05-03
关于母亲河的作文篇(1):黄河,母亲河_400字一把黄土塑造了千万个你... 2019-04-28
桥作文篇(1):关于桥的作文:桥的历史_600字说到桥,桥的历史变化可... 2019-04-25
作文桥篇一:关于桥的作文:桥的历史_600字说到桥,桥的历史变化可大... 2019-04-23
作文祖国在我心中一:祖国在我心中_450字亲爱的老师同学们,你们好!... 2019-04-20
上一篇:七年级上册政治(共10篇)
下一篇:一路风尘(共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