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常识 > 正文

对文科的看法(共10篇)

来源:文学常识   2018-11-17

篇一:对文科的看法

对《敬畏自然》一文的看法
对人类宣称自己是“万物之灵”和“人类只是大自然机体上的一部分”作出理解.

我认为只有先有大自然,才有人类,是大自然孕育了人类等各种生物.人类宣称自己是“万物之灵”,是说人类已经征服了大自然吗?若是如此,为何自然灾害还是频频发生?而且,人类不能脱离其他生物而存在,因此其他生物都是与人类平等的生命.大自然对于我们来说依旧深不可测,依然主宰着我们人类,因为我们依然避免不了生老病死的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故不该有了一点造就,就沾沾自喜.人类“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

篇二:对文科的看法

7.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一句从大处着笔,勾勒出富春江这幅山水画卷的整体气象.
B、文中通过写水的“缥碧”、“直视无碍”、“急湍”这三个特点来表现富春江水之“异”.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现出富春江山水巨大的诱人魅力,令人陶醉其中,流连不已.
D、文章生动而简练地描写了富春江山水的优美景色,抒发了作者向往自然、寄情山水的情感.【对文科的看法】

选D文中未体现简练

篇三:对文科的看法

不要光说它属于文科!可以有自己的认识的···好吧,你自己觉得怎样就说······ 明白一点,就是问以理科思维学地理,主要用在哪个方面?理科好的人学地理有何优势?为什么文科好的人大都不爱地理?【对文科的看法】

高中地理中的天文知识和地球运动知识以及大气环流部分的内容属于理科知识,其他的一般属于文科知识.总的来说,在高中地理中文科知识的分量大于理科知识,所以应该是偏于文科.至于文科好的人大都不爱地理文科的学生大多理科知识较差,对地球运动等理科性的东西不易理解,所以才出现了部分文科生不爱地理的现象.

篇四:对文科的看法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的观点是什么
对军国提出的论断是

在忧患中得以生存,贪图安乐必将走向死亡!告诫国家要有居安思危的精神

篇五:对文科的看法

该文反驳对孟尝君的传统看法,提出的论点是什么

【对文科的看法】

论点:孟尝君不能得士
可以参考王安石的《读〈孟尝君传〉》,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篇驳论文.王安石指出孟尝君非将士之人,只不过是鸡鸣狗盗之雄而已,而贤明之士是指治国安邦的人,正因为孟尝君门下尽是一些雕虫小技之士,所以真正的贤明之士是不肯投靠他的,观点有新意,其实这里有一个人才的标准问题.
文如下: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译文:
世人都称孟尝君能够赢得纳士,贤士因为这个缘故归顺他,(孟尝君)终于依靠他们的力量,从像虎豹一样(凶残)的秦国逃脱出来.唉!孟尝君只不过是一群鸡鸣狗盗的首领罢了,岂能说得到了贤士?如果不是这样,(孟尝君)拥有齐国强大的国力,(只要)得到一个(真正的)贤士,(齐国)就应当可以依靠国力面向南方称王而制服秦国,哪里还要借助鸡鸣狗盗之徒的力量呢?鸡鸣狗盗之徒出现在他的门下,这就是(真正的)贤士不到他门下的原因.

篇六:对文科的看法

文科理科的选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800字

古时,唯有男子读书,仅为科举,再说明白些就是为了当官.而《四书》《五经》乃为其考试内容.瞧瞧当今,若是考有关《四书》《五经》内容的人基本属读文科之人,而理科在古代基本没有听说,因此古时被称为读书人的人在当今看来乃读文科之人.为紧随时代发展,中国生出文理区别.如今,文理分科却是被人议论纷纷,有说文科好,有说理科好.现在,我就小谈对文科理科的认识.
语数英文理区别不大,区别最大是在于文科要念史地政,理科要搞物化生.因此,在我看来,文科是在继承中国传统,理科是在建设祖国未来.
为何呢?中国文学界称,过去的东西便是传统.而历史在回眸中国过去的岁月,政治在回忆中国经典的文化,地理在回映中国先前的版图.这些都是中国的传统,因此说文科在继承中国传统.那么理科的建设祖国说法又怎么解释呢?或许大家可以想想,航天器的创造是不是靠物理来作为基础?医疗技术的进步是不是因为生物的发展?工业的发展是不是由于有化学做铺垫?而这些都是在建设祖国的未来,为了让中国更加强大,因此理科的建设祖国未来更是无可争辩的.有句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现在文理搭配,干活也照样不累.
文理在我眼中又有怎样的理解呢?文科大多爱搞风花雪月的浪漫主义.什么“啊”“哦”的感慨一大堆,要是下雨天更是乱扯什么忧伤之类的心情,若遇到什么好事坏事的又会是一阵感情的抒发,瞎编什么喜怒哀乐悲伤离合,遇见美女更是会浮想联翩,什么“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都可以说出来.而理科是注重实践的现实主义.如果两个大小不同的铁球没有经过实践证明他们死活不信两球会同时着落,如果没有因为化学药品毁掉一个人的容他们难以置信化学如此恐怖,如果没把动物解剖他们依旧认为任何动物体内器官是一样的.
看看所有学校,文理科却有一个很奇特的特点:文科女生成群,理科男生成堆.中国的女人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外界都素有勤劳不怕辛苦的形象,或许是因为这点大多女生选择文科,因为文科是背出来的,而女人又勤背,所以文科班里女生远远多于男生.而男人在女人看来都是很懒惰的,因此怕背,也懒得背,因此选择理科,因为动脑比动口舒服.在文科班,男生回眸一笑百媚生,而理科乃女生回眸一笑百媚生.中国有句俗语说,君子动口不动手,如今这个观念被改变了,因为现在是女生动口不动手,男生动手不动口.
文理分科已经很久了,然而对于文理分科依旧众说纷纭,因此这件事情仍会是很热的论点.如上述所言,不难看出我的观点:文有文的好,理有理的好,文有文的特性,理有理的特性.正所谓人无完人,又何必把文理综合起来塑造一个难以塑造成功的文理完美的人呢?

篇七:对文科的看法

初中作文反思
写作文反思作文啊!

什么反思?错误反思?
1.如果是错误反思,第一要认错,表明自己态度诚恳.第二分析自己做错的原因《什么我怎么错了,下次注意什么,要怎么怎么》最后还是认错.
2.如果是对某篇文章的分析,第一说出自己对文的看法(赞赏,讨厌什么什么的)第二对那句那段有啥看法 最后摆明所以我是喜欢这文还是什么的
3.如果是对自己文的反思,首先说自己对文的看法 其次所那句怎么怎么,可以怎么怎么修下,再次是说你受到那得启发(那篇文或老师对你文的评析),所以你还认为那那要改,最后再说看法
到底是什么反思?我不知道我以上的猜测对否?也不知道你要寻求什么帮助?
如果以上3点有一条对你有帮助,我由衷的高兴.如果都猜错啦,希望你将你的提问写的更加清楚让大家帮你解决
废话有点多请见谅

篇八:对文科的看法

结合《推敲》一文说说对贾岛和韩愈的认识

散文的“形”,指散文的外在表现形式,选用了怎样的材料,材料又是怎样组织的,表达方式是怎样采用的,语言使用得如何,都可以看作是属于“形”的一类.它是散文“实”的方面.
  散文的“神”,指蕴含于外在的“形”中的思想感情.它是内在的,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它是散文“虚”的方面.
  所谓“形散”,有三方面的含义:一是取材广泛,二是结构多变,三是表达自由.与其它文学体裁相比,散文的题材可谓是最为广泛.它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也可以描述社会现实、风土人情等.凡是能给人以思想启迪、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使人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心旷神怡的,都可选作散文的题材.在一篇文章中,材料也往往是很散的.如《故都的秋》,明明要写北京的秋味、秋色,却来了个“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并将洋人、古人写入了作品,这一些还不能说是散的吗?在结构上,散文没有统一或严格的结构模式,可谓是不拘一格.结构、格局,都依照抒发感受的需要安排.如《故都的秋》中,从故都的天空写到牵牛花,再写到槐树的落蕊,秋蝉的残声,秋雨,以及枣树,很难说是按照一定的时间、空间顺序进行转换.另外,表现手法自由.虽然一般把散文分为叙事、抒情和议论三大类,但在运用表现手法时,可以把几种手法灵活地融合起来,如《故都的秋》是一篇抒情散文,但是文中作者时而描写,时而议论,时而抒情.与其他的文体相比,这种表达的方式也是散的.
  所谓“神不散”,就是主题集中,线索分明.一般散文不管篇幅长短,不管其外在的“形”如何散乱,其内在的“神”总是集中、凝聚的,记一件事、描述一个场景的散文,固然谈不上散与不散的问题,那些选材广泛、零散的散文,如果有很多“神”,不但会削弱其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甚至会让人不知所云的.
  “形散神不散”,表明了散文外在和内在的美学特质,而“形”、“神”之间的辩证关系,却更使散文具有了独特的韵致和魅力.散文的“神”不可散,但要化入“散”的“形”;散文的“形”须“散”,但却要融入不散之“神”,这是散文不同于其他所有文字样式的美学内涵.那么,如何将散文的“形”和“神”统一起来呢?着名散文家秦牧在《散文创作谈》中曾打过一个非常形象的比方:“散文虽‘散’而不乱,全靠思想把那一切材料统一起来,用一根思想的线串起生活的珍珠,珍珠才不会遍地乱滚,这才成其为整齐的珠串.”如《故都的秋》中,由于作者的思想追求“清”“静”,并笼罩着淡淡的“悲凉”,所以就不写暖色的香山红叶,也不写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作者是“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蓝朵”,其余的景也都以“冷色”为主,无不都是为突出“清”“静”“悲凉”服务.

篇九:对文科的看法

读了《散步》一文你对“责任”有了哪些认识?

【对文科的看法】

对责任的认识: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篇十:对文科的看法

年轻人对于需不需要“咬文嚼字”的看法

咬文嚼字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如果大家都不咬文嚼字,以后错别字满天飞整个汉字系统被打乱也不是不可能的

推荐访问:成长经历作文450 成长经历作文450
最新文章
  • 祖国在我心中演讲稿400字10篇

    一:[祖国在我心中演讲稿400字]《祖国在我心中》演讲稿_400字尊敬的... 2019-05-24

  • 三年级看图写话6篇

    第一篇三年级看图写话:看图写话_350字在一个下着倾盆大雨的晚上,小... 2019-05-24

  • 国庆节演讲稿500字9篇

    一:[国庆节演讲稿500字]国庆演讲稿500字--国庆节朗诵稿_400字国庆... 2019-05-24

  • 粗心大意的妈妈9篇

    (1) [粗心大意的妈妈]粗心的妈妈_300字我有一个粗心的妈妈,她经常... 2019-05-24

  • 风筝续写7篇

    风筝续写篇一:《风筝》续写_350字我们急忙向水磨方向跑去,在水面上... 2019-05-24

  • 军训随笔10篇

    军训随笔篇(一):军训随笔_400字弯弯苍穹上挂着一轮明月,月光打入门... 2019-05-23

  • 中秋感悟10篇

    (1) [中秋感悟]中秋感悟_650字小时候我最盼望过中秋节,那时只为吃... 2019-05-23

  • 信阳征文6篇

    第一篇信阳征文:[11月征文]坚持,大家都在为我加油_900字坚持,坚持... 2019-05-21

  • 麻雀续写刑虐陈深2篇

    第一篇麻雀续写刑虐陈深:续写窦娥冤_3000字自从那日窦娥含冤赴刑,... 2019-05-21

  • 那一刻我感受到了母爱10篇

    篇一:[那一刻我感受到了母爱]那一刻,我感受到了母爱_600字从小到大... 2019-05-21

上一篇:吵架后心情累了的句子(共10篇)

下一篇:毁家纾难是什么意思(共10篇)

Copyright © 2017 第一课堂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 触屏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