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知识 > 科普知识 > 正文

十万个为什么2(共8篇)

来源:科普知识   2019-01-15

篇一:十万个为什么2

为什么《十万个为什么》不是千万个为什么而是十万个为什么?

十万用于此处仅表示象征意义.有些科学的解释是要随着人类对科学更深更确定的理解而会被修改的.此外这类科普读物还涉及到集册,若篇幅太长会导致册数过多,出版成本和大众购买力也是一对矛盾.

篇二:十万个为什么2

为什么有十万个为什么.而不是百万个为什么?

这本书成书比较早,那个时候万元户就是富翁的年代,十万更能凸显数量之多,而百万人们很哪有这个概念.
另外在句首用一个平音更通顺一些.

【十万个为什么2】

篇三:十万个为什么2

十万个为什么到底有多少个为什么?

一定大于十万个!生活中,何止有十万个为什么呢!【十万个为什么2】

篇四:十万个为什么2

十万个为什么主要讲了什么

十万个为什么
《十万个为什么》是中国第一本普及版的百科全书,分物理、化学、天文气象、农业、生理卫生5卷,初版即发行五百多万册.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于1961年1月出版.它并不是一本书,而是以“套”出版的作品.其内容非常广泛,采取一问一答的方式介绍各类科学知识,文字不长,深入浅出,非常符合青少年读者的认知方式和阅读特点.它在传播知识、普及科学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影响几代青少年走上了科学的道路.近年来,冠以“十万个为什么”的图书层出不穷,把很多众所关注的学科前沿问题也纳入进来,大大丰富了这一品牌的内涵.

篇五:十万个为什么2

为什么会有十万个为什么?

是为了对孩子们进行科普教育,交给他们一些日常生活中可能会碰到的现象后面的科学道理、科学知识.你问的这个“为什么”,在《十万个为什么》里面不是单独的一个问题,但是书的前言里面说清楚了.“十万”只是极言其多,不是实际的数字.实际上没有那么多的“为什么”.

篇六:十万个为什么2

十万个为什么为什么是十万而不是百万

其实,起这个书名本身表示,大自然未知的问题太多,并不一定说是十万个或百万个问题.十万是虚数

篇七:十万个为什么2

乐乐看《十万个为什么》,第一天看了全书的25%,第二天看了全书的
2
5
【十万个为什么2】

70÷(1-25%-
2
5
),
=70÷
7
20

=200(页);
答:这本书共有200页.

【十万个为什么2】

篇八:十万个为什么2

十万个为什么给我的启示

.《十万个为什么》的启示
  幸福的童年总是相似的,很多人在童年时代都看过《十万个为什么》.对大多数人来说,看过之后,为什么还是为什么;但对于史玉柱来说,在看完《十万个为什么》后却表现出了他特有的天赋.对于这本充满魔幻的书,史玉柱有着自己非常独特的读法——他要亲自去探寻“为什么”究竟是为什么.
  《十万个为什么》这一系列图书首次出版发行时间,恰好在史玉柱出生之后.当时此书风靡一时,几乎所有重视教育的家庭都为孩子买过这套书.由于小人书没有了,从合肥回家后的史玉柱只好找来《十万个为什么》.而这一次,父母不仅没有反对,而且还相当支持.
  于是,自然而然地,年幼的史玉柱很快就迷上了科学技术,并千方百计地去试验和探究.
  读小学五年级时,小小年纪的史玉柱在自己的家门口竖起一根高高的木头十字架,架子上缠满蜘蛛网状的金属线,再接通一根地线,浇上盐水,然后用一些废旧的收音机零件,因陋就简地组装了一个收音机.打开它时居然音量很大,使他不敢相信.
  初次的成功“膨胀”了史玉柱的“野心”.如果说是小人书让史玉柱熟悉了传统和历史,那么《十万个为什么》则让他变成了一个敢想敢做的实践者——那一年,史玉柱要制造炸药,要造那种把诺贝尔炸得遍体鳞伤的炸药!
  这一次,史玉柱按照书上说的“一硝二磺三木炭”的方法,开始自己配制土炸药,认真且严谨得就像科学家在做一项极其精密的实验.几经反复,终于配制成功了.
  在炸药制作成功后,史玉柱还异想天开地想试试炸药的威力.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史玉柱悄悄把炸药埋在路边.这时近乎“疯狂”的史玉柱全然不知炸药爆炸可能带来的后果.
  果然,一声巨响,炸药爆炸了.爆炸不仅“炸”开了史玉柱满脸的喜悦,同时也“炸”响了自己名字,别人送其外号为“史大胆”.不过,这也“炸”怒了父母的心.因为,炸药爆炸的巨响吓坏了刚好经过的邻居.那一年史玉柱刚好十岁.
  史玉柱的胆子就这样慢慢地练了出来.后来史玉柱总结出一条规律:只要有胆子,敢干,就有成功的可能.
  史玉柱挨了父亲的一顿暴打和母亲的一番责骂,但是史玉柱大胆的疯劲并没有因父母的恼怒而收敛.想一想,一个连炸药都不怕的小孩,还会怕什么?这以后,史玉柱的胆子更大了.据史玉柱儿时的伙伴回忆,在史玉柱居住地附近,那时候“史大胆”的称号可谓是如雷贯耳,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就这样,史玉柱一路走过了他的童年时代.

推荐访问:秘密吸引力法则观后感 秘密吸引力法则观后感
最新文章

上一篇:关于科普的手抄报(共10篇)

下一篇:最后一页

Copyright © 2017 第一课堂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 触屏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