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知识 > 数学 > 正文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件(共10篇)

来源:数学   2018-07-29

篇一:小学一年级数学课件

小学一年级数学全册课件

第一课件网

篇二:小学一年级数学课件

小学一年级数学 数字学到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5、4、3、2加几的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利用9、8、7、6加几的计算方法学习5、4、6、2加几的迁移能力.
  3.渗透统计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和认真负责的品质.
  教学重点
  使学生熟练掌握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悟出5、4、3、2加几的最好的计算方法就是交换加数的位置,想大数加小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口算:
  2.揭示课题
  师:刚才我们所做的口算第一个加数都是几?9、8、7、6加几的进位加法题目同学们已经会算了,那么5、4、3、2加几的题目怎样计算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指导探索.
  1.教学例1.
  师:小明的妈妈买了5个苹果,8个梨,你能帮小明算一算妈妈一共买了多少个水果吗?
  问:怎样列式?为什么用加法? (板书: )
  问:得数是多少?你是怎么算的?
  学生交流,老师板书,总结算法.
  (1)
  (2)
  想:
  所以:
  问:还有别的方法吗?
  师:(1)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凑十法)
  (2)是怎么想的?(交换加数的位置,想大数加小数)
  板书:
  师:请你试着算一算这道题.
  学生试做以后进行交流.
  问:谁来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算的?谁和他的算法不同?
  指名回答.
  师:同学们知道用不同的方法计算5加几的题目,那么4加几、3加几的题目怎么做呢?
  2.教学例2.
  板书:
  师:请你试着做一做.
  全班交流.
  师:谁来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板书:
  (1)
  (2)
  想:
  所以:
  3.比较算法.
  让学生分组讨论:做上述进位加法的题目,哪种方法比较简单?
  全班交流.(多数同学都会选择第二种方法,因为较小数凑成10没有较大数凑成10容易,因此要交换加数的位置,想大数加小数)
  4.出示卡片,学生口算.
  问:你是怎么算的?(这时,同学们基本上都会选择第二种算法.)
  三、巩固练习.
  1.
  学生叙述图意,然后独立列式解答.
  订正:你是怎么算的?
  2.
  学生分组完成.同桌一组,一人做大数加小数的题目,另一人做小数加大数的题目,做完以后,互相说悄悄话.(自己是怎么算的)
  3.
  学生独立完成,做完以后说一说自己有什么想法.(每一组的两道题加数相同,只是位置交换了,只要用凑10法把大数加小数的题目算出来,和它相对应的小数加大数的题目就可以直接写出得数了.)
  4.先说得数,再写算式.
  小组合作完成,每人每图说一道,写一道.比一比,哪组做得又对又快.(4人一组)
  5.
  原有 又买来
  一共有
  7个
  6个
  ( )个
  5个
  8个
  ( )个
  9根
  8根
  ( )根
  先指导学生看图:第一栏,一班有皮球7个,二班有皮球6个,一共有几个,算好以后填在( )里.第二栏、第三栏,由学生叙述.
  6.填未知加数.
  老师分别出示卡片,学生用手势表示结果.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5、4、3、2加几的题目比较简便?
  五、游戏:找朋友.
  学生每人手拿一张口算卡片(20以内进位加法)在音乐声中找朋友(得数相同为朋友).
  板书设计
  5、4、3、2加几
  (1)
  (2)
  想:
  所以:
  (1)
  (2)
  想:
  所以:
  教案示例二
  课题:5,4,3,2加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运用交换加数的方法计算5,4,3,2加几.
  2.通过综合练习提高学生概括能力和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能正确迅速地口算.
  教具、学具
  口算卡片 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板演:板演后指名学生说一说想的过程.
  8+6=    7+6=
  6+8=    6+7=
  9+6=    8+7=
  6+9=    7+8=
  2.口算:
  6+5=    7+4=    7+6=
  7+5=    8+4=    8+6=
  8+5=    9+4=    9+6=
  9+5=    9+3=    9+8=
  8+3=    9+2=    9+7=
  二、学习新课.
  启发谈话:我们已经学会了9,8,7,6加几的进位加法.今天我们要用学过的知识来学习5,4,3,2加几(板书课题)这次的计算,不看图、不摆实物你们能不能很快想出得数?(能)好!看老师出题,比一比谁算得最快.
  1.教学例1:5+6=□  5+8=□【演示课件“5、4、3、2加几”】
  (1)老师板书:5+6=□
  师问:请你们说一说这道题怎样想能很快说出得数?
  指名说:(学生可能会说出两种方法)
  ① 用凑十法.
  ② 用交换加数的方法.
  想:6加5等于11,
  5加6也等于11.
  (2)师说:你们想出的两种方法都可以.下面我们再看:5+8怎样想?
  板书:5+8=□
  学生仍会说出两种方法.
  ① 用凑十法.
  ② 用交换加数的方法.
  想:8加5等于13,
  5加8也等于13.
  (3)两种方法进行比较.
  师说:刚才我们用两种方法计算了5加几的题,请同学们比较一下,用哪种方法计算更快、更简便.
  学生回答:第二种方法更快、更简便.
  师说:好!你们都喜欢第二种方法,这第二种方法就是用交换加数的位置,想大数加小数的方法.下面再请同学们想一想4加几、3加几应怎样算?
  2.教学例2:4+7=□  3+9=□【演示课件“5、4、3、2加几”】
  (1)板书:4+7=□
  师问:这道题,你怎样想?
  想:7加4等于11,4加7也等于11.
  师说:同学们算得真快,下面老师再出一道题,看谁算得快.
  (2)板书:3+9=□
  指名说:你是怎样想的?
  引导学生回答:想大数加小数,9加3等于12,3加9也等于12.
  (3)小结.
  刚才我们计算的这四道题,都是几加几的题?(是5,4,3加几)前面的加数比后面的加数怎么样?(前面的加数比后面的加数小.)这就是小数加大数.看到这样的题,我们应该怎样想?(想大数加小数)对!用交换加数的位置想大数加小数的方法来计算.这样算得又对又快.
  3.师问:除了这几道题,还有没有5,4,3,2加几的题?请同学们想一想.
  (1)学生出题,老师板书:
  5+7=    4+8=    3+8=
  5+9=    4+9=    2+9=
  师说:你们想得很好,这6道题是5,4,3,2加几的题,也是小数加大数的题,你们能用今天学的新方法很快想出得数吗?谁来试一试?
  先自己小声说一说:怎样想.
  (2)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5,4,3,2加几的计算.计算这样的题和前面学过的9,8,7,6加几不一样.前面的题是大数加小数,用凑十法计算.5,4,3,2加几是用交换加数的位置想大数加小数的方法来计算.今天,同学们表现很好,能用学过的知识自己学会5,4,3,2加几的计算.
  三、巩固反馈.
  1.对照练习:
  8+3=     6+5=     8+4=
  3+8=     5+6=     4+8=
  9+2=     7+5=     7+6=
  2+9=     5+7=     6+7=
  7+4=     9+3=     8+5=
  4+7=     3+9=     5+8=
  2.听算:
  4+8=     3+8=     6+7=
  2+9=     5+7=     8+9=
  4+7=     4+9=     5+6=
  3.学生举数字卡片回答:
  5+( )=13     3+( )=12
  4+( )=12     4+( )=13
  5+( )=14     5+( )=12
  2+( )=11     6+( )=14
  4.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5+7=     10-7=     4+8=
  13-3=     5+9=     10-9=
  2+9=     3+8=     4+7=
  4+9=     3+9=     5+8=
  5.看图列式计算:
  6.先说得数,再写算式.
  板书设计
  典型例题
  ☆例1.3+8=9+2=( )+( )
  分析:得数是11的加法算式还有7+4、6+5、10+1……
  答案不唯一.
  如:3+8=9+2=(5)+(6)
  例2.( )里最大能填几?
  分析:此题是考察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要会逆向思维.如 ,先想 ,因为 ,要保证 ,( )里的数只能填比5小的数,在比5小的数当中,4最大,所以( )里最大能填4.
  答案:
  例3.同学们排成一列做操,小明从前往后数排第4,从后往前数排第9,这一列共有多少名同学?
  分析:解答这道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根据题中给的两个已知条件可知,小明前面有3人,小明后面有8人,要求一共有多少人就要把小明前面的3人和小明后面的8人以及小明这三部分合并起来,用加法计算,即 .
  还可以把这列同学看成是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从前数到小明处的4名同学,另一部分是小明后面的8名同学,要求一共有多少人就要把这两部分合并起来,用加法计算,即: .
  同理也可以把这列同学看成是3和9两部分组成的,即 .
  还可以用题中的两个条件相加,因为4里面已经包括小明了,9里面也包括小明,如果用 ,等于小明多加了一次,因此还要减去1.即: .
  答案: 或
  选题角度:本例题主要考查9加几的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
  ☆☆例4.在○里填上3、4、5、6、7,使每条线的三个数相加都得12.
  分析:左边一条线和下边一条线的第一个数是2,第二个数应选较大的,否则右边一条线三个数的和将大于12.因此,左边一条线的第二个○里可填7或6(不可填5,否则数字将重复选用),下边的第二个○里则填6或7,这样再选第三个数,使三个数相加得12.再将最后剩下的5填入右边一条线的第二个○里,这条线的三个数相加也得12.如:
  探究活动
  游戏:共同浇开智慧花
  游戏目的
  复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
  游戏准备
  由5个花瓣组成的智慧花,每个花瓣上都有一个算式(20以内进位加法,主要是5、4、3、2加几的题目).如图:
  游戏过程
  1.教师把组成每朵花的5个花瓣分别发给5人小组,每人做一道题,做完之后陆续到前面贴花瓣.
  2.哪组贴得又对又快,哪组获胜.
  3.出现错题的小组表示没有浇开智慧花.

篇三:小学一年级数学课件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准备课比多少课件》.ppt

说一说你的理由.问题:1.比一比,小兔和砖的数量谁多谁少?说一说你的理由.二、深入理解,掌握方法 过渡:休息时,小兔拿来了自己爱吃的萝卜和小猪爱吃的苹果.探究:如果每只小兔吃一根萝卜,每只小猪吃一个苹果,小兔准备的够吗?够跟小伙伴们分吗?说一说理由.二、深入理解,掌握方法 小结:小猪和苹果比,都没有多余的;小兔和萝卜比,也没有多余的.我们就说小猪和苹果的数量同样多,小兔和萝卜的数量也是同样多.同样多 三、依据主题图,巩固拓展 问题:仔细看图,图中还可以比什么呢?快跟小伙伴说一说吧!四、巩固练习,拓展提升 √ √ 2012年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课件下载页面:√ 四、巩固练习,拓展提升 √ 四、巩固练习,拓展提升 √ 四、巩固练习,拓展提升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 *

篇四:小学一年级数学课件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小学数学:几和第几 优质课件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件】

,第几,课件,优质,几和第几,几课件,小学数学,一年级,一年级数学,小学数学一年级,和第几,课件1,一年级上册,优质护理课件,课件网,课件下载,莲山课件,课件369,好课件吧,ppt课件,课件制作

篇五:小学一年级数学课件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十几减几退位减法课件【小学一年级数学课件】

课前复习:
11-5 16-8 17-9 29-9 78-70 36-4
(答案用动物卡片遮盖)这里有6只可爱的小动物,等着你们带它们游览数学世界呢!只要你用响亮的声音,把你的想法说出来,并且计算正确,就可以做它的好朋友啦!(分组奖励:准备小黑板)
谁能用小棒表示36-4呢?
一、情景导入:
出示P67例1图(下两行货物展示柜)
师:同学们,今天是多多的小店开张,我们一起去看看吧!你们看到了什么?多少钱呢?
假如你有8元,想买其中一样东西,够钱吗?还差多少钱?怎样算出来的?
二、探究新知:
1、引出问题
\x058-8 12-8 15-8 35-8 (根据学生的回答,选择与例2有关的问题,板书)
同学们发现的这个问题,和书上小明遇到的难题一样哦!请大家翻开书本P68,看看我们能不能想办法帮小明.
2、出示课题
师:请问怎样列式?36-8和以前学的题目(36-4)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师:同学们的观察能力真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种两位数减一位数,个位不够减的减法.(指板书:两位数减一位数,贴:“个位不够减”)
\x05(电脑演示:6-8不够减,怎么办?)
3、探索基本的计算方法:
(尝试)师:我们借助桌上的小棒来摆一摆.(学生尝试自己摆)
(示范)师:现在请一个同学说一说,你是怎么摆的?
(小结,再试)师:这个同学的方法,你听懂了吗?他很聪明,向十位借了一个10,把6变成16,16-8够减吗?请同桌两个同学用这种方法再摆摆说说.
师:现在再请一个同学来说一说这个方法.
(汇报)
(结论)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请看黑板.(黑板板演,完成板书,学生写在书上.)
电脑演示:(教师解说).如没有小棒帮忙,只看算式,能说出你是怎样想的吗?
\x05形成板书:
4、探索其他方法:
师:请问,还有其他方法吗?(生摆、说,师板)
选一种你喜欢的算法,自己说一说
5、小结:(找最佳方法)
师:同学们真利害,脑袋一转,就想出这么多好方法!其实,个位不够减时,就向十位借1作10再减.(板:向十位借一作10)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板:退位减法)
6、质疑:
师:同学们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三、巩固练习:
1、反馈练习:(大家能用刚学的方法解决这几道题吗?)
\x05
\x05(完成后,学生说是怎么想的.)
\x052、完成第68页“做一做”第2题.(试练)
\x05请看书本P68、2.(先由学生独立计算,然后同桌说算理,订正.)
\x053、完成练习十二第5题.
\x05先由学生独立计算,然后集体订正答案.结合订正答案的过程让学生说一说“81-4”和“60-3”的计算过程与方法,让他们进一步感受退位减的过程.
\x054、附加练习:
\x051)赛跑;
\x052)你说我写
\x055、想一想:()里能填几?
\x05 ()()-6=()()
四、总结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生:这节课学习了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师:怎样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生:用自己的语言说明所用的计算方法的算理.
板书设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
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一作十再减
11-5 36-8=28 36-8=28
16-8
12-4 29-3
78-8
36-4

篇六:小学一年级数学课件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小学数学:几和第几 优质课件

,第几,课件,优质,几和第几,几课件,小学数学,一年级,一年级数学,小学数学一年级,和第几,课件1,一年级上册,优质护理课件,课件网,课件下载,莲山课件,课件369,好课件吧,ppt课件,课件制作

篇七:小学一年级数学课件

一年级孩子怎么学数学【小学一年级数学课件】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某个科目的学习兴趣如何,直接影响他对这个科目的学习效果.如果他对这个科目感兴趣的话,那么这个科目他肯定学得好,反之则不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作为一个小学一年级的数学启蒙老师,我选择这一课题的目的就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激发学生上数学课的兴趣,培养他们从小热爱数学,喜欢学数学,善于思考的情感.从而提高对数学的教学效果.
毕竟自己也是刚刚走上工作岗位几个月,所以也谈不上什么深入的研究.但是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确实也比较有意识的在努力提高学生上数学课的兴趣.比如在课堂中我会经常采用多媒体教学,化静为动,变枯燥为生动,抓住孩子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比如在教授《认识物体》一课时,我通过制作形式多样的课件——让学生“比一比、分一分、摸一摸、找一找”从而很自然地让学生从实物形体抽象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形体.最后通过动画展示生活中常见的这些物体.再一次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
一年级的孩子天真可爱,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在教学中我就充分抓住这一点,经常利用教材设计出一些趣味游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在“玩”中轻松、愉快的学习.同样,在教学“认识物体”时,我还设计了“找朋友”的游戏,让四个学生分别带着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头饰上台来找朋友,大声的问:“我的朋友在哪里?”下面的同学则举起相应的物体回应:“你的朋友在这里”.再让学生检查看看他们是不是都是你的朋友呢.我觉得这样的安排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他们都很积极地配合,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活跃了很多,也在犯错、纠错的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的认识了每一种物体的特征.
再比如在教授“10的分与合”时,一开始我就设计了一个“猜雪花片”的小游戏.我手里拿了10个雪花片,然后让一个学生从我手心里拿走一些雪花片.我通过自己手中的雪花片的个数,很准确的就猜出那个学生拿走的个数.学生很自然地感觉到老师真的好厉害,怎么每次都才对了呢?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随后告诉他们:“我们小朋友在学完今天的10的分与合之后就会变得和老师一样聪明了,你们愿意学吗?”这样很快的就引起了孩子浓烈的学习兴趣.一个个都坐得很端正,注意力也很集中.很快也就掌握了玩的技巧,接下来,我再让他们同桌之间练习这个游戏.从课堂反馈来看,效果还是不错的.
除了课堂实践,平时我也经常搜索一些有关提高一年级学生的兴趣资料来学习,多借鉴一些专家的方法和措施.争取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让自己的课题研究更富有实践性而非一句空话.
在今后的课题研究中,我打算在以下几方面多下功夫;1.让学生享受学以致用的乐趣.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的最大魅力就是它的实用.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知识的内在力量,尝到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2.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大半个学期下来,学生之间已经有不小的差距了,有个别学生明显落后了.我担心这样的孩子会对学习数学失去信心,失去兴趣.因此,在教学中,要想方设法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条件.耐心启发,促使他在困难中体验成功的乐趣.3.让学生在民主、平等、轻松、活跃的学习气氛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在教学中放下架子,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充分发扬民主.使学生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中由喜欢“数学老师”而喜欢学习数学.
以上是我一直以来对自己课题研究的认识及设想.
其实,我知道自己刚开始工作几个月,对于很多工作还是一头雾水,所以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也发现了多的问题.比如,虽然我研究的是如何提高一年级孩子的学习兴趣,但是越到后来我越发现自己其实一直没有真正理解“兴趣”的真正含义.我想,在课堂实践中,我所采用的一切手段:多媒体教学、游戏教学……无非是想抓住孩子的注意力,让他们更多的将精力集中到课堂中来.后来张菊荣校长的一番话也顿时让我豁然开朗.何为“兴趣”?难道制作几个精美的课件,制作几个动画,设计几个小游戏就能提高孩子的“兴趣”了吗?细细想来,这样的想法固然是太肤浅了.同样,我认为张校长总结的四个字“学会聚焦”确实一语道破.我突然认识到自己研究的课题范围是有些广了,我所做的一直都是在抓住孩子的注意力上下功夫.谈不上提高他们的兴趣.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件】

篇八:小学一年级数学课件

谁有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的

到书店里去,大把大把有

篇九:小学一年级数学课件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求一共有多少的教学评析

012年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一共有多少》教案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 加与减(一)
一、教学内容:
1、加减法的意义.
2、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4、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
1、经历自主探索算法并与同伴合作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
2、在具体情境中,通过操作活动,初步理解加减法的意
义,探索并掌握10以内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能正确计算得数是10以内数的加与减及连加、连减和
加减混合,并能解决生活中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熟练地进行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
2、能正确理解加与减的意义,并能运用加与减解决简单
的实际问题.
四、基本训练内容: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加与减的意义.
2、通过操作、画示意图、演示等多种方式,探索和交流
算法.
3、注重数的认识和运算意义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对数的
认识.
五、教学具准备:
教具:课件,实物投影仪,计数器等
学具:各种图形,棋子等.
课题: 一共有多少
(共 2 课时,第 1 课时)
教学目的:
1. 在具体的情境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加法的含义,并学会5以内
数的加法.
2.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 知道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地读出算式.
2. 会计算5以内的加法.
教具准备:
铅笔,圆片若干,多媒体
教学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
老师介绍笑笑,展示情境图,让生说说从图中看到了什么数学信息,
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板书(一共有多少支铅笔)
二新课探讨
1. 观察图意,引出加法.
引导生具体说出笑笑一只手有3枝铅笔,另一只手有2枝铅笔,
然后把两只手中的铅笔合起来.
学生提出一共有几支铅笔,
老师请生说出怎样算出5枝铅笔 如:3往上数2个是5.
比2多3就是5. 把2和3合起来是5.
老师讲解并板书演示:数学中把两个部分合起来可以用一个符号来
表示”+” 带领学生数空加号.
问;那一共有几支铅笔可以用几加几表示呢
2+3 说2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
2+3=5 读作 2加3等于5. 5表示什么呢
小结;把两个部分合起来可以用一个加法算式来表示.
拓展:2+3=5还可以表示什么 如把2只鸡和3只鸡合起来.
2. 有几只熊猫.出示教材P24的情境图.
说一说,数一数,并列式算出来.
3. 摆一摆,算一算
用圆片摆一摆,说出加法算式,并说出每个数字表示的意思.
4. 提出自己身边的加法问题,加深体验.
生互问互答
5. 完成.试一试
引导生说明图意,并根据图意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组织学生结合图意与同桌说说算式的意义.
三. 巩固练习书P25 第1和2.
说每个算式里各个数字分别表示什么.
四.全课总结
板书设计: 一共有多少 加法的认识
3+2=5 读作: 3加2等于5
可以表示把3枝铅笔和2枝铅笔合起来.
               
作业设计:
4+1= 1+3=
算出答案并说说每个算式可以表示什么
请采纳
如果你认可我的回答,敬请及时采纳,
~如果你认可我的回答,请及时点击【采纳为满意回答】按钮
~~手机提问的朋友在客户端右上角评价点【满意】即可.
~你的采纳是我前进的动力
~~O(∩_∩)O,记得好评和采纳,互相帮助

篇十:小学一年级数学课件

小学一年级下册人教版数学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全套教案(下册) ,内容很多,这里无法全部复制,你到我们网站去下载吧
第一单元 位置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上、下”“前、后”“左、右”和“位置”.
二、教学目标:
1、\x09基础知识:
(1)\x09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了解它们的相对性.
(2)\x09使学生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x09基本技能:
使学生能够在具体情景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
3、\x09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教育学生遵守公共秩序.
三、教学重点、难点:
能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四、课时安排:5课时
课题:认识上下1
一、\x09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页上的内容、第2页做一做第1题.
二、教学目标:
1、\x09基础知识: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的基本含义
初步了解它们的相对性.
2、\x09基本技能:使学生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x09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的基本含义,了解它们的相对性.使学生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难点是二者相比的相对性.
四、教学准备:
1、\x09教师:教科书第1页主题图.投影图、智慧星、学具袋、
2、\x09学生:学习用品.
教学环节\x09教师活动\x09学生活动\x09教案修改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二、揭示课题
三、讲授新知识:
\x09师: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拍手游戏,我说要求请同学们做动作.
师生合作:以身体为参照物,
请指一指那是上
请指一指那是下,
请指一指那是前,
请指一指那是后,
教师在说要求的时候,学生可以按要求做动作.
你们利用已有的知识解决了老师的提问,你们真棒!你们还想知道更多的知识吗?
师:下面我们继续学习有关“上、下、前、后”的知识.
1、\x09教学上、下的认识
师:寒假小朋友们都到哪里去玩?你们都做什么交通工具去玩的?
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幅图,(出示投影)这是我国着名的南京长江大桥,蓝天下,雄伟的大桥横跨于长江,一般轮船正穿桥而过,桥上的铁道上奔驰着一列高速列车,铁道上方的公路上正行驶这一辆辆形态各异的汽车.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幅图,你能提出有关上、下知识的问题吗?分组合作,讨论、讨论、\x09学生活动
学生和老师一起做动作
生:齐答 想

生:火车、轮船、汽车、飞机、、、、、
生:通过教师的介绍让学生感到祖国的雄伟的气魄.
\x09游戏可以改为击掌,这样学生的兴趣会更高.
师:火车的上面有什么,火车的下面有什么?
你能用上或下说一句话吗?

推荐访问:黄山松鼠跳天都 黄山松鼠跳天都
最新文章
  • 读你作文9篇

    读你作文篇一:读你_600字世间的每一个人都是一本书,有的人几页薄纸... 2019-05-10

  • 我又想起了那句话作文10篇

    第一篇我又想起了那句话作文:我又想起了那句话_600字“遇到困难,摔... 2019-05-10

  • 苏步青的故事8篇

    苏步青的故事篇(1):《百位名人勤奋学习的故事》读后感_750字读完《... 2019-05-07

  • 作文写人3篇

    作文写人篇(1):写人的作文_800字刚开学,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传遍了... 2019-05-07

  • 崔事班的故事9篇

    (1) [崔事班的故事]故事发生在我们班上_600字在一个晴朗的早晨,我... 2019-05-03

  • 写关于老师的作文5篇

    篇一:[写关于老师的作文]关于赞美老师的作文:我的老师_900字“老师... 2019-05-03

  • 的作文5篇

    的作文一:写人的作文_800字刚开学,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传遍了我们班... 2019-04-23

  • 快乐来自于坚持600字7篇

    篇一:[快乐来自于坚持600字]快乐,来自于坚持_550字幼鸟张开翅膀在... 2019-04-14

  • 赞美老师的作文9篇

    赞美老师的作文篇一:关于赞美老师的作文:我的老师_900字“老师”是... 2019-04-13

  • 外国名人故事9篇

    篇一:[外国名人故事]名人故事:外国数学名人故事诺伊曼(1903-1957... 2019-04-13

上一篇:八年级数学教案(共10篇)

下一篇:怎样学习数学(共9篇)

Copyright © 2017 第一课堂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 触屏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