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教学设计 2018-08-10
《再见了,亲人》有哪些阅读题?非常急!
《14、 再见了,亲人》
[课文简说]
本篇课文为叙事抒情散文,描写了1958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最后一批官兵离朝回国时,在车站上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动人情景,表现了志愿军和朝鲜人民比山高比海深的真挚情谊,赞扬了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前3个自然段的写法大体相同.首先,都是用满含恳求意愿的祈使句开头,表达了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密不可分的亲情.还以具有充分肯定语意的反问句结尾.这3个自然段中间叙述的内容又主要是由送别时的情景和追忆那些令人难忘的往事所组成,把现实的情景和往事结合起来,写得情真意切.课文的最后3个自然段以呼唤的方式,抒发了志愿军战士的心声,表达了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感情.
[重点句理解]
①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为了帮我们洗补衣服,您已经几夜没合眼了.您这么大年纪,能支持得住吗?快回家休息吧!为什么摇头呢?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忘怀?不,永远不会.
课文开篇便以志愿军战士这段情真意切、朴实无华的语言渲染离别的气氛.作者首先以恳求的语气劝慰:“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一句话把志愿军战士对朝鲜老妈妈深深的敬意和难以割舍的离别之情直接抒发出来.“为了帮我们洗补衣服,您已经几夜没合眼了.”这句话简明扼要地表现出朝鲜老妈妈对志愿军战士慈母般的爱.“您这么大年纪,能支持得住吗?快回家休息吧!”一个问句和一个感叹句,表达了志愿军战士对朝鲜老妈妈的关心体贴,其间的深情不言而喻.“为什么摇头呢?”作者虽未直接去描写朝鲜老妈妈,但联系前面几句话可以想象到,一定是在志愿军劝她回家休息时,她摇头了,坚持一定要送,表现出朝鲜老妈妈对志愿军战士的依依惜别之情.“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忘怀?不,永远不会.”一个反问句和一个重复否定句,更充分表达了志愿军战士对朝鲜人民永不忘怀的深情厚谊.
②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
“雪中送炭”是指下雪时送炭给别人取暖,比喻在别人最困难、最需要帮助时给予帮助.这里是说在志愿军战士“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的危急关头,朝鲜老妈妈带着全村妇女冒着生命危险给志愿军战士送来打糕,给予战士们及时的支持和帮助,使这次战役取得了胜利.这里的“雪中”是指志愿军战士所面临的困境.这段话表达了朝鲜人民对志愿军战士的热爱和志愿军战士对朝鲜人民的感激之情.
③同志们伤心地痛哭起来,你却把脚一跺,嘴角抽动着狠狠地说:“妈妈,这个仇我一定要报!”小金花,你是多么刚强呀!可是今天,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你怎么落泪了呢?
这是当妈妈牺牲的消息传来时,小金花爱与恨、悲痛与复仇的怒火交织在一起时的表情,她把失去亲人的痛苦转化成对敌人的满腔仇恨.这样一个刚强的孩子,妈妈牺牲时没有哭,与志愿军分别时却哭了.这种对敌人的“恨”与对志愿军的“爱”产生了强烈的对比,表现了朝鲜的孩子们与志愿军叔叔的亲密感情.
④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这样高的代价”是指朝鲜大嫂为了给志愿军挖野菜付出了血的代价——被敌人的炮弹炸断了腿.这段话用反问的语气强调肯定了以大嫂为代表的朝鲜人民对志愿军战士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本文多处使用反问句,以形式上的否定达到内容上更加肯定的目的.无论是在情感的抒发,还是在语意的加重上,其表达效果都胜过了陈述句.
⑤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
登上回国的列车,志愿军战士心中的万语千言,只能反复地用呼唤方式来表达.“再见了”,说明“依依惜别”;呼唤“亲人”,表现“关系亲密”;呼唤“亲爱的土地”,强调“深深的眷恋”.这里的呼唤简短而亲切,真挚而感人,表达了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难舍难分的感情.
⑥列车呀,请慢一点儿开,让我们再看一眼朝鲜的亲人,让我们在这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
列车已经开动,志愿军战士请求“列车慢一点儿开”,以延长在朝鲜土地上的停留时间,以推迟与亲人分别的时间.这段话抒发了志愿军战士对朝鲜人民的热爱之情,也表达了他们对曾经洒过鲜血的这片土地的眷恋之情,进一步说明了中朝人民的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
⑦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
课文虽没有直接去写列车已经开动,但透过字面,我们仿佛能够看见此时此刻列车正载着志愿军战士离开了曾经并肩战斗的朝鲜人民.“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这是志愿军战士心的呼唤,也同样是朝鲜人民的心声,它告诉人们:在血与火的考验中,中朝两国人民结下了亲如家人、牢不可破的深厚情谊.
[易错字]
本课的生字中,“谊”读yì,要注意读准字音.“嫂”字右上半部分是“臼”中间加一竖,书写时要注意“竖”要通到下边,与下边的“又”相接.“噩”字笔画较多,要注意疏密匀称,将字写美观.
《再见了,亲人》一文中亲人指的是什么
《再见了,亲人》中的亲人,是指朝鲜族人民,大娘,小姑娘,大嫂
课文《再见了,亲人》课后题答案急!
1.答课文写到了,大娘,小金花和大嫂.大娘冒着炮火送打糕.为救伤员失去唯一的亲人——小孙孙;小金花就出侦查员老王,却失去了母亲;打扫为志愿军战士挖野菜,失去双腿.从这可以看出朝鲜人民为志愿军战士付出的代价.体会到他们的亲情,真情和深情.
2.略(太长)(建议你买一本课堂全解!)
3.答课文前三个自然段开头都是祈使句,表示恳求,体现了志愿军对朝鲜人民的关心,体贴之情.最后一句都是反问句,表达了更加肯定的意思和强烈的感情.这样的表达避免了平铺直叙,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楼主选我!
再见了,亲人,文中表现了什么?
表现了朝鲜人民对志愿军战士的真情和志愿军战士对朝鲜人民的依依惜别之情
《再见了!亲人》这篇课文中找出让你感动的句子
列车呀,请慢一点儿开,让我们再看一眼朝鲜的亲人,让我们在这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
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再见了,亲人】
再见了,亲人作文450字
[再见了,亲人作文450字] 星期三,我们才上完了《再见了,亲人》这篇课文,再见了,亲人作文450字.读完以后,我心里很难过.因为文中的大娘、小金花、大嫂等人物、把我感动了.为什么被感动了呢?因为这些朝鲜人民为了帮助志愿军宁愿牺牲.对志愿军像亲人一样亲,不,不比亲人还亲.先说大娘吧.大娘为了给志愿军补衣服,已经几天几夜没合眼了,大娘还为志愿军送打糕,小学五年级作文《再见了,亲人作文450字》.因为敌机封锁,所以志愿军三天三夜没吃东西了.是大娘带着全村妇女给志愿军送打糕.更让人感动的事还有,有一个志愿军伤员在大娘家休养,敌机来了,大娘丢下自己的小孙孙,把伤员背进防空洞,当大娘在回来抢救小孙孙的时候,房子已经炸平了.大娘为志愿军失去了唯一的亲人.小金花,为了和妈妈救出老王,失去了妈妈.妈妈去和哨兵争吵,小金花趁机就出了老王,回到村里等妈妈.第二天传来了噩耗,妈妈拉响手榴弹和敌人同归于尽了.还有大嫂呢?志愿军缺少粮食的时候,大嫂到后山挖野菜,后山挖光了,大嫂跑到前沿阵地去挖,不料,一颗炮弹在您身旁爆炸,大嫂倒在血泊中你看,这样的事情能不使我感动吗?
读完了这篇课文,我看清了美国帝国主义的真实面貌和我对美国人怀恨在心的心情.
五年级:赖许凤
再见了,亲人这句话是谁说的?为什么要称呼为亲人
快.求
魏巍写的《再见了,亲人》.
至于是说的,当然是抗美援朝的中国志愿军战士齐声说的,他们称呼朝鲜人民是至亲至爱的亲人.因为那个时候他们之间都是互相奉献,不惜牺牲各自的生命来保护、帮助对方.因此,他们之间是亲人,真正的亲人.【再见了,亲人】
《再见了,亲人》表达了什么
《再见了,亲人》,作者通过呼唤的方式,抒发了志愿军战士的心声,表达了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思想感情.中朝两国人民的心永远连在一起.正如金日成首相所说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人民之间结成的深厚友谊将永远留在朝鲜人民子子孙孙的心中.”
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这句话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
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这句话表现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
这句话中,“再见了”,说明?;呼唤“亲人”,表现?;呼唤“亲爱的土地”,强调?.
“再见了”表明作者的离别之苦,相思之痛;呼唤“亲人”表现对亲人的不舍之情,和亲人的感情十分深厚;呼唤“亲爱的土地”,强调作者即将离开家乡,对故乡的不舍,对家乡感情的深厚.
一般离别的文章都差不多是这样的,你没有给出具体文章,我就只能按照大路的答题方式给你答案了,你还可以根具文章具体内容自己再加点.
太阳的光和灯的光有什么不同?太阳光是太阳内部剧烈核反应产生的,而... 2019-02-02
中彩那天诚实是精神的财富,它比物质财富要贵重得多,父亲打电话的时... 2019-01-15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创新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现在不是都在实施高效课堂么... 2019-01-06
作文指导教学设计 怎样给作文取题目题目可以理解成抓取一定的文章... 2018-12-04
毫无疑义和聊胜于无的意思毫无意义是没有任何的意义 怔住、指教... 2018-11-21
学情分析包括哪几个方面学情分析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教学设... 2018-10-22
在太空中生活,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多有趣的现象呢太空中没有重力 人是... 2018-10-13
我学会写日记了 作文我学会写日记了星期一的上午,常老师教我们写... 2018-10-09
《再见了,亲人》有哪些阅读题?非常急!《14、 再见了,亲人》[课文简... 2018-08-10
写赞扬父亲的话(不少与50字)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诗经》 无父何... 2018-07-17
上一篇:写给父亲节的话(共10篇)
下一篇:学写日记(共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