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学经典 2018-10-11
以经典国学为话题
(1)对读经典国学的看法主张
(2)对某一篇国文心得体会
(3)对某一篇国文自己的理解
(4)可以是在记录读某一篇国学时过程中的趣事
(5)文章中某道理在现实生活中的理解
文体不限,600百字左右
一、学习国学可以提高自己的素养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获得完善的知识,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谈家国天下.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远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没有实现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识能够让你更懂得怎么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去完善.比如;在工作中,我们要做的不是发怒不是指责,要从自身找不足,或是制定一个短期和长期目标,放在一个最显眼的位置,能够时时的看到,这样你就能比较容易的实现目标.
二、国学让我学会感恩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孔子说:”学生,在家里孝顺父母,在外要敬爱兄长,做事谨慎而诚实,博爱众人,而亲近仁德的人,躬行实践之后有剩余的力量,再去学习《诗》《书》等经典.”通过学习国学,我明白了许多人生道理,如对自己的父母应该以感恩的心去对待;对有困难的人应该从乐于助人的心去对待;对犯错的人应该以宽容的心去对待……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孩子从小就被教育要讲礼貌,尊敬长辈等.它在教我们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一个有礼貌的人.可以说,国学知识里面对人生道理仿佛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个指南针,在你看不清前方时,为你拨开眼前的迷雾,为你指出正确的方向.
国学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国粹,它承载着中华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今后, 我要多加学习,让“国学经典”中的智慧之光,引悟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轻松而洒脱.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以此为傲,也希望大家能继承并发扬中国传统国学文化,使其在历史的舞台上熠熠生辉、永不衰竭
国学与孩子共成长心得体会400字左右
我从11年地教育生涯中了解到,成绩不好的孩子,并不是大脑不够聪明,而是孩子的学习态度不够端正.态度不够端正的前提是不尊敬长辈,不尊敬长辈我想就是不孝顺父母的结果了.不自信、孤僻、没有上进心、愿意与人相处.我总结了一下,这些都是由于缺乏对事情的掌控能力造成的.我们做父母的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不断地给予孩子,孩子才会通晓事理,不要被“孩子长大会慢慢懂事”这句话给迷惑了!
中华民族的道德核心就是“孝”,从“孝”延伸至“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观念,如果一个人连“孝”的道理都不懂,那么他的人生是多么的悲哀和凄惋啊!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宝贵的教人怎样做人做事的道理:“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益”“凡出言,信为先”.孩子在诵读这些朗朗上后的语句时,不仅能够识字认字,更是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了中国传统文化及其中包含的的美德,培养起良好的人文素养、心理品质、道德品质和人生修养.
国学文化的课堂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经文诵读理解与实践导行相结合,把行为规范与习惯养成相结合,寓教于乐,孩子的反应情况很好.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学生纷纷说这样的课新颖有趣,而且能学会如何为人处事的方法,懂得怎样去把握分寸,学到了很多.
学习少儿国学的心得体会
真是好高兴,这么快就放暑假了.
暑假的前十天,爸爸妈妈带我去了泰山旅游.看到祖国的大好河山,真是为伟大的祖国感到骄傲.
回家后,妈妈帮我报了少儿国学班.我在爸爸妈妈眼中是个乖乖女,我喜欢诗词歌赋,当妈妈为我报国学班的时候,我一点也没反对,因为我想做气质的小女孩,我要增加自己的知识面.我要像杨澜阿姨那样有温文尔雅有气质,做个女中强人!
妈妈为我报的少儿国学班叫汇贤雅,我好喜欢那里的老师.他们讲的《弟子规》、《二十四孝》有趣极了.老师们讲故事很风趣,也很有耐心,喜欢听他们讲课.在那里,我认识了很多小朋友,和他们在一起学习也很开心.
我还学习了《论语》、《大学》、《中庸》,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以前在我眼里感觉很复杂,可是到了汇贤雅老师这里,变的非常有趣,老师通过好多例子让我们明白一些道理.
这个暑假已过一半,我过的好充实.对汇贤雅的老师们说声谢谢!是你们让我爱上了国学,是你们让我对知识有着更加渴求的愿望.妈妈说,我变了,变的有更加有礼貌了,也爱说话了.我好高兴哦,我还是想像杨澜阿姨那样,温文尔雅有气质,做个女中强人!
这是我女儿写的,她能有这样的进步,我真是高兴!
呵呵,这孩子有前途
品读国学经典感悟国学精粹 作文
品读国学经典 感悟国学精粹
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学瑰宝似满天繁星,数不胜数。而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其学说不仅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发展进程,还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模式。
自从进入六年级下学期,我们也开始了对国学经典——《论语》的理解与诵读。孔子是一个伟大的人,他对学生的淳淳教诲,每一句都饱含哲理。我们学的第一句《论语》就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一句告诉我们:三个人一同走路,这里面一定有可以当我们老师的人。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这是最经典的一句。随后我们又学了“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明白了世上没有天才,只有肯吸收古人的知识,勤奋敏捷地去求得知识的人才会有学问。“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告诫我们要有坦荡的胸怀,“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教育我们要珍惜时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告诉我们不能空想,要付诸学习,而学过的东西必须经过思考,细细咀嚼,才能真正吸收。我最喜欢这一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能不懂装懂,自欺欺人,这才是明智的表现。这一句在千年后的今天,同样适用,它是一句至理名言。就像老师上完一堂课,假如我们已经完全掌握了,就做一些习题巩固;如果我们并没有完全掌握,还有不明白的地方,那我们就不能浑水摸鱼了,应该立刻去请教老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完全掌握老师所讲的知识。当没有人理解自己时,“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给你以安慰;当自己排斥别人时,“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给你敲响警钟;当自己失信时,“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给你教训;当你想要抓住过去的事不放手时,“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给予你提醒……
《论语》是孔子的智慧结晶,他将一生的感悟都传给了学生。他的学生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将他的格言收录下来,编成《论语》流传后世,孔子的思想从而传承下来,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对后人起着醒世的作用。想当年,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如今,《论语》走进了我们的课堂,我们前所未有地感到自己的渺小——在至情至性的格言面前,在博大精深的真理面前。三天新学一条《论语》,同时每天复习一遍从前学的几条《论语》,真如孔子所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国学经典是中国文学宝库的一朵奇葩。品读国学经典,感悟国学精粹,一部《论语》,受益终生。
结合校园的学习和生活,从“诚信”、“孝道”、“爱心”、“自强”、“勤俭”、“节约粮食”等任意一个方面,以《我学国学的感悟》的中心,表达自己学习国学后对大学生校园学习和生活的感悟,自拟题目来写作,字数在800字以上.
现在随着科技的进步,人文精神方面的修行已经被人们渐渐遗忘,似乎《四书五经》、“诸子百家”这些中国文化经典对于人们来说已经很遥远,很朦胧.最近,人们却突然意识到这些祖宗文化是那么的博大精深,于是,国学热开始掀起.随着国学的流行,越来越多的人对于学习国学的渴望也越来越强烈.本公司的成立正是应人们的需求,希望通过一这样的一个机构能够让人们真正学到我们的民族文化,我们秉承“育人新民“,是根据《大学》里的三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我们就是希望那些对国学学习很有研究的学者能够在这样的一个平台将他们的学习之道传与国人,须知学习中国民族文化不是复古,是更加地学会创新,要做”新民“,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去适应生活,使民不争,国与国之间没有战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此乃人道是也.
温家宝总理在哈佛大学讲话——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早在2000多年前,就产生了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说,以及其他许多也在中国思想史上有地位的学说流派,这就是有名的“诸子百家”.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它的许多珍贵品,许多人民性和民主性的好东西.比如,强调仁爱,强调群体,强调和而不同,强调天下为公.特别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待人之道,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世代相传.所有这些,对家庭、国家和社会起到了巨大的维系与调节作用.可见,许多治国或治家的方法早在我们祖先已经告诉了我们,所以现在重新去学习他们的智慧是对我们能够更好地生存.而我们的公司之所以先从幼儿国教做起,是因为孩子是未来的希望,教育一个人也是在孩提时最为关键,而我们的企业也会像孩子的学习过程一样,与他们一起成长.而3—6岁是幼儿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发展时期,同时也是培养幼儿良好习惯和学习兴趣的关键时期.目前中国大部分孩子是独生子女,最常见的是“四二一”式的家庭模式.在这种成长环境中,越来越多的孩子存在着普遍性的问题:缺乏爱心,不尊敬长辈,蛮横,自私,合作与分享能力差.面对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幼儿园时期开始的基础教育应当让国学与传统文化教育占据相当的内容.国学幼教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通过立体化、系统化、标准化的国学教育,让孩子先学做人(懂礼),后学做事(知学). 其次我们的对象也会面对全部成员,比如重点在企事业单位的管理者以及白领等,曾经有一位董事长听了一位教授降解国学内容后上台说了这么一番话:“今天的内容早十年听到早十年成功,早二十年听到,早二十年成功”.可见,国学里面那些经典可谓不是和我们毫无瓜葛,而是与我们的生活休戚相关.
总之,社会在发展,道德在退化,我们一定不要成为金钱的努力,要在精神上时刻独立.希望我创办此公司能够唤醒人们内心深处被俗世险些淹没的良知,“怀数千年文化,开解读指南;扬诸百家思想,立传承之瑾”!
寻找2000字的国学经典感悟
经典感悟嘛就是要写读后感什么的.你写作思路可以是这样.先自己比较喜欢的经典读物一两篇,用自己的语言将大致内容归纳出来.然后写一些自己的感受和体会,中间夹叙夹议.最后来个总结或者升华就可以了.
感悟国学的经典词语?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六经四书 六经四书是着名国学家、累积式教育法创始人赖国全老师首先提出的国学经典的简称.六经是指《易经》,《黄帝内经》,《诗经》,《孝经》,《道德经》,《金刚经》.此六经,以儒家为主,涵盖佛家、道家内容.与传统的六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乐经》,有所不同.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与传统的四书没有区别.赖国全老师认为 六经四书,是必须学的,是主粮,而且必须先学习群经之首——易经.
六经四书里有很多!【国学培训心得体会】
诵读国学经典,感悟成长.
关于“诵读国学经典,感悟成长”的征文,从哪些方面写比较好呢?可以只针对一部名着或者书(国学经典方面的)来谈么?或者是提取精华,说出自己最真实的感受、请资深这方面的人士帮我解答下吧,谢谢.
恩,我推荐《论语》《道德经》因为它们一个是道家经典,一个是儒家经典.可以从中华五千年的文化趋势开始!对这两本书或一本进行分析,以人的思想变化为主题!以五千年的社会风气背景! 写《孙子兵法》也行,从战争是推动发展的有效方法来写! 追问: .嗯谢谢,我想:如果从中华五千年的文化趋势开始的话引用 道德经 好还是论语呢.请详细解答.谢谢谢谢 回答: 《论语》 吧.因为自汉朝以来,唯尊儒术,以儒治国.这方面的资料你需要自己查了!不用谢.【国学培训心得体会】
谁能解决填上以下句子?
饱览群书,我们感受博学儒雅.
品味书香,我们领略厚德载物.
,我们传承国学经典.
,我们 .
饱览群书,我们感受博学儒雅.
品味书香,我们领略厚德载物.
挥洒墨韵,我们传承国学经典.
聆听诗歌,我们沉醉烂漫情怀.
中国的国学大师季羡林去世了,大家有什么感受?
写出真情实感,谈谈自己的感受
很可惜,虽然我不是那方面的专业,但是听说他是中国唯一一个对梵语研究很棒的人,只能说以后的人兴许凭着他的经验在他所走的路上更便捷一些.虽然他离开了但是留下了足迹,在以后的永恒里历史会留下他曾经出现过的痕迹,这是肯定的.现在大家都各自追求的不同,有很多人希望像他一样万一离开这世界,留下些什么给后人,我一直相信这样的人也很多!而且他活着的时候,感觉他的生活一定也很充实,很多人到了暮年都是浑浑噩噩但是看上去他一直没有停止脑子的转动.我以前很崇拜贝聿铭,因为看着他五十,或者七八十的现在都没有停止创造,每一次的作品代表的就不仅仅是一个建筑,也印上了他一路走过的时间.现在我对贝聿铭和他建筑的理解有点迷茫,所以不了解现在是崇拜还是有了别的想法.
推荐访问:遇见作文800字记叙文 遇见作文800字记叙文篇一:[品味书香诵读经典作文]品味书香 诵读经典_3000字“书是人类... 2019-05-11
坚持的名言篇(1):执着坚持才能成功的经典名言1、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做... 2019-04-07
(1) [关于坚持的名言]执着坚持才能成功的经典名言1、按照自己的意... 2019-04-07
国学经典一:读《国学经典》有感_600字最近,我们读了一本书《国学经... 2019-03-15
与妻书篇(一):湖北省2003高考满分作文--《亲亲与明理》_1000字 ... 2019-03-15
经典诵读篇一:《国学经典诵读》——读后感_1000字以前我是一个很骄... 2019-02-28
篇一:[一二九运动]纪念一二九运动演讲稿:纪念129运动_1000字1935年... 2019-02-25
孝敬父母的故事篇(一):经典感恩故事:孝敬父母_500字包公即包拯(公... 2019-02-25
《经典伴我成长》500字作文书,仿佛是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阿... 2019-02-22
经典英语告白我需要很多,一条不行 越多越好 I love you not... 2019-02-22
上一篇:qq离开状态经典语句(共10篇)
下一篇:参赛宣言一句话霸气(共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