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知识 > 观后感 > 正文

国学小名士视频(共10篇)

来源:观后感   2019-01-19

篇一:国学小名士视频

观《国学小名士》有感 作文

诵读经典,传承美德,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每天都是同样的开头,而每天都有着不同的发现和不同的知识积累。

礼仪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在国学中可谓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国学小名士》中的第三个环节——美德大考验,考验的便是选手们平常的礼仪。 倒地的垃圾桶,散落的橘子,扶或不扶,捡或不捡都只是一瞬间的决定,其结果也不会是怎样的轰轰烈烈,惊天动地。但你可曾想过,如果这次听而不闻,下次视而不见,长此以往,无论你的外表是如何的光鲜,但让人看在眼里记在心中的是“自私自利”、“以小善而不为”的人格。

国学知识里面对人生道理仿佛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个指南针,在你看不清前方时,为你拨开眼前的迷雾,为你指出正确的方向。这时候读读国学经典里的语句,“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关于学习,事业,人生的简单而深刻的道理,会让我们心里充实、愉悦。

学习国学,最重要的便是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国学经典还教导了我们许多人生道理:对自己的父母应该以感恩的心去对待;对有困难的人应该从乐于助人的心去对待;对犯错的人应该以宽容的心去对待,它在教我们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一个有礼貌的人。才能传承中华民族的美德,使我们国家的文化传承下去。

篇二:国学小名士视频

诗词中有关江湖或风雨或风云的有哪些?
顺便谁有“国学小名士”的观后感帮我借一下先~三克油~

有关江湖的诗词,我推荐几首
安定城楼
[唐] 李商隐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泪,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鸳雏竟未休.
寄黄几复
[宋] 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国不蕲三折肱.
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烟滕.
金庸《笑傲江湖》
天下风云出我辈, 一入江湖岁月催;
皇图霸业谈笑间, 不胜人生一场醉.
提剑跨骑挥鬼雨, 白骨如山鸟惊飞;
尘事如潮人如水, 只叹江湖几人回.

篇三:国学小名士视频

国学小故事,精美文言文,精美现代文(只要标题)

只要标题?我从《国学故事坊系列》找的,供参考.
  一画
  一人立志,万夫莫夺/10
  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12
  一窍通,百窍通/14
  一动不如一静/16
  一人飞升,仙及鸡犬/17
  两画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18
  人为刀俎(zu),我为鱼肉/20
  人无干日好,花无百日红/22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23
  万事齐备,只欠东风/24
  三画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26
  三折肱(gong)为良医/28
  千里姻缘一线牵/30
  千金之子,不死于市/32
  小时了了(liao),大未必佳/34
  三寸不烂之舌/36
  口有蜜,腹有剑/37
  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38
  万事齐备,只欠东风/39
  四画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40
  不打不成相识/42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44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46
  不求同日生,但求同日死/47
  天高皇帝远/48
  天塌下来,自有长子顶着/50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52
  心坚石也穿/54
  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56
  水涨则船亦高/58
  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60
  五画
  司马昭(zhao)之心,路人皆知/62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64
  半部《论语》治天下/65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66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67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68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70
  六画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71
  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72
  吃不穷,穿不穷,算来总是一场空/74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76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78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80
  有志者事竟成/82
  有眼不识荆山玉/84
  有缘千里来相会/86
  杀人不眨眼/88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89
  此间乐,不思蜀也/90
  此地无银三百两/91
  死马当作活马医/92
  死灰也会复燃/94
  如临深渊,如履(lu)薄冰/95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96
  百闻不如一见/98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99
  七画
  坐吃山空,立吃地陷/100
  求人不如求己/102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104
  .

篇四:国学小名士视频

感动心灵之约 作文

在五千年的华夏文明中,激荡着多少英雄人物的灵魂,在五千年的区夏长河中,闪烁着多少豪迈枭雄的磅礴之气,在五千年的历史画卷中,应运了多少豪杰之士!

在历史的长河中便走出了一位当代“伟人”。他就是迄今为止令吾敬仰之至的耄耋老者:羡林先生也!

2002年10月3日那天,季老写下了题为《在病中》一个系列的随笔杂谈。然而,就是在这样的“系列随笔”中,季老写下了在他晚年生涯中最重要、也是令宇内之人愕然的三篇随笔,这就是着名的《辞“国学大师”》、《辞学界(术)泰斗》、《辞“国宝”》三篇佳作是也!

羡林先生的美言予不能一一征引,我只选取他最终对“国学大师”、“学界(术)泰斗”、“国宝”、盖棺定论之言”:

“为此,我在这里诏告天下:请从我头顶上把“国学大师”的桂冠摘下来。”

——《辞国学大师》

为此,我在这里诏告天下,请从我头顶上把学界(术)泰斗的桂冠摘下来。

——《辞学界(术)泰斗》

为此,我在这里诏告天下:请从我头顶上把‘国宝’的桂冠摘下来。”

寥寥三句之言,充分说明了季老对荣誉的态度,他在《辞“国学大师”》一篇中还说道:

“我自己被戴上了这一顶桂冠,却是浑身起鸡皮疙瘩。”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竟独占“国学大师”的尊号,岂不折煞老身(借用京剧女角词)!我连“国学小师”都不够,遑论“大师”这些话,是很值得我们用心去推敲、品位思考的!

吾尝读其书时,未尝不三复而叹曰:‘此乃今之圣人矣!羡林者,唯仁之大也,惟今日之英雄是也!【国学小名士视频】

篇五:国学小名士视频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要高度重视因长时间雨雪冰冻可能引发的一系列次生灾害,特别是防范冰雪融化后容易引发的泥石流、山体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
B.环顾左右,朋友中国学基础胜于自己者,大有人在。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竟独占“国学大师”的尊号,岂不折煞老身(借用京剧老旦词)!我连“国学小师”都不够,遑论“大师”!
C.“旦”的名目很繁多:正旦,花旦,老旦,外旦,贴旦……。其中正旦为女主角。
D.中国古代的气象观测领先世界,大约在西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使用仪器进行气象观测了,只是那时还比较简单。


B


(A项,语序颠倒,从逻辑上看应为“引发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C
项,“很”与“繁多”的“繁”重复。D项,句意不明,是“仪器”比较简单,还是“气
象观测”比较简单?应补出省略成分。)
【国学小名士视频】

篇六:国学小名士视频

读笠翁对韵有感 作文

在我读过的古文中,令我感受最深的是《笠翁对韵》中三肴(其一)里的一句话:“蔺廉有隙,终为刎颈生死交”。说的是战国时期,赵国将相之间的故事。文官蔺相如因为立了两次大功,成了比武官廉颇还要大的官,廉颇很生气,一直想找蔺相如的麻烦。有一次,廉颇坐着轿子和蔺相如相遇,蔺相如却主动避让了。他对手下人说:“我并不是害怕他,但是为了国家的利益,我不能和他发生矛盾。”廉颇得知后,非常惭愧,就背着荆条主动到蔺相如的家里请罪。后来他们和好了,成为最好的朋友。读了这篇故事,我想:在生活中,如果我比别人做的好,可以主动帮助别人,让别人和我一样好。还有每个人的优点都不同,缺点也不同,应该看到别人的优点,并向他学习,做像蔺相如这样宽宏大量的人。

《笠翁对韵》是国学小书院丛书中的一本,是和《弟子规》、《三字经》齐名的国学类经典书籍,由清朝李渔撰写。它用对联的方式写出了从古至今的大事件,内容无所不包,并将众多文学典故穿插其中。虽然我刚开始不理解书中的内容,“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在不断的诵读中,我开始慢慢领悟其中的道理,潜移默化中提高了我的文学修养。

现在我的同龄人中许多人吃的是麦当劳、肯得基,穿的是耐克、阿迪达斯,看的是日本卡通,可是对中华传统文化了解很少,反而是外国学者发出学习儒家思想的号召,这让我们中国人,尤其是我们青少年一代感到多么惭愧啊!

所以我们要多接触中国传统文化并将它发扬光大!

江苏连云港新浦区幸福路小学五年级:李文洁【国学小名士视频】

篇七:国学小名士视频

关于国学的手抄报!yao kuai!

可以写什么是国学 国学的故事 国学笑话等

【国学小名士视频】

篇八:国学小名士视频

国学经典诵读比赛有感

“读经典书、做儒雅人 ”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于12月8日在临武县三中隆重举行.全县师生精心准备了丰富多彩的节目:有琅琅上口的传统蒙学读物《三字经》《弟子规》《增广贤文》,有激人奋进的爱国名篇《少年中国说》,有代代传诵的唐诗宋词,还有千年流韵的名篇雅言等种种被称之为国学的文化经典.这些节目借助音乐、舞蹈、美术、服装的艺术魅力,辅以声、光、色的现代舞台渲染,化成了一场见证我县“国学热”的视听盛宴,演绎出了国学经典的独特魅力,唐风宋雨的古典风雅.
其中让我感受最深的是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虽然朗诵的只是其中的节选段落,但是每一个字都那么的掷地有声.“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通过孩子们的朗诵,我仿佛看见了中国少年的磅礴气势,屹立于世界之巅.《少年中国说》给了我莫大的鼓舞,它的每一字、每一句都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对中国少年的谆谆教诲震撼人心.“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建设少年中国时不可待,而“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
然而当今少年:刚步入社会的80后、受人诟病的90后、充满着未知的00后,却又让人无法放心地将中国的希望寄托在其身上.现代的少年远离了战争的硝烟,在和平的年代里养尊处优.更有甚者,早已忘了悠悠历史,忘了那不堪的国耻,忘了自己的身份,忘了少年中国的责任……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严重的扭曲,盲目的追星,追逐名牌,追求时尚,哈日、哈韩,发表着不切实际的言论.
那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我们,该怎样引导这些“少年中国”的少年呢?该怎样做才不会愧对于这伟大而光荣的“教师”称谓呢?
引导孩子们用心学习国学吧!国学就像一位良师益友,指明人生的方向.在你看不清前方时,为你拨开眼前的迷雾,指出正确的方向.这样,孩子们才不会迷失自己,而是让中华民族的五千年文化融入自己的心中,并以此为准,拼搏向上.让孩子们懂得“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不是个人而是群体,只有当这个群体的力量强大了,我们的祖国才会强大,我们的民族才会振兴.同时,我们要尽自己所能引领健康积极的校园文化,构建和谐的校园氛围.
作为教师,我们要做好自己,引领他人.不仅要深入地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做好教学工作,更要在个人行为修养上起到模范作用.孩子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身上所担负的使命不仅仅是自己个人的前途和亲人的期望,更担负着祖国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博采众长,求知求真,这不仅是我们老师努力的方向,也是少年成长教育应该努力的方向.建设少年中国,要从细微入手,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国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接续国学薪火能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然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要从做人开始.如果没有做人的基础,那就不会有民族精神,更不会有革命精神.一个国家的振兴,必须以国民素质的提高为前提.
也正因为此,我县正在进行区域性国学教育.让国学进教材,让国学进课堂,让孩子从小获得传统文化的滋养,为他们的人生奠定最基础的文化根基.所以我校已将每周星期二和星期五下午第二节课定为国学经典校本课.教师组织学生或诵读经典,或分享经典中的小故事,或进行情境表演.内容丰富多彩,形式不拘一格,深受学生喜爱.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国学是中国的国粹,它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化底蕴.作为中国人应该以此为傲.我衷心地希望,能有更多人加入国学学习的行列中,让国学经典的智慧之光引领自己走出迷茫,让自己的人生轻松而洒脱;能有更多人继承并发扬国学文化,让自己在历史的舞台上熠熠生辉、永不衰竭!让我们带领孩子们走进国学,与古代圣贤为友,让民族文化源远流长!

篇九:国学小名士视频

有关国学的作文,国学.
不少于800字,

我对妈妈给我读国学感到非常不理解,整天背着枯燥无味的古文,什么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大学》里面的“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皆是以修身为本”;《弟子规》里面的“父母呼,应勿缓”……为什么要学古文呢?我百思不得其解.妈妈给我讲了这样一件事---------
一位美国学生问中国留学生:“听说你们中国的《弟子规》讲了很多良好的习惯,你知道吗?”
“那半部《论语》治天下又是怎么回事呢?”
可是那位中国留学生只能惭愧地用“Sorry”来回答.美国学生感到非常不可思议.
国学经典经过几千年的洗礼,仍被
完整继承下来,这是先人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人宝贵的财富,我们没有理由不继承它,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就是爱国的表现.
听了妈妈的话,我不再反感背诵国学经典.我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每天坚持背1-2章.也就是花二十多分钟的时间.我不但能背诵《弟子规》,《大学》,和《论语》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我逐渐明白了许多道理.《弟子规》是告诉我们每个人应做到最基本的规矩.“入则孝,出则悌.”;“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这些告诉我们应该孝顺父母,以前骄横的我现在对家人彬彬有礼.“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弟子规》里面的“孝”我还差得很远,我很惭愧.但我的变化家人已经非常满意了.
《大学》以修身为核心,“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我们修身的方法.我之所以能和每一个同学友好的相处,是因为我从不和同学斤斤计较,总是站在对方的角度为别人考虑.我不但未失去什么,还收获了友谊,并培养了自己良好的品质.这的确很快乐.
《老子》让人充满智慧,《中庸》教人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国学经典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的结晶,是全世界华人共有的精神家园的内核.
温家宝总理2003年12月10日在美国哈佛大学演讲——《把目光投向中国》说:“中华文明以其顽强的凝聚力和隽永的魅力,历 经沧桑而完整地延续了下来,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这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源流长……”总理爷爷说:“我呼吁,让我们共同以智慧和力量去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我们的成功将承继先贤、泽被后世.这样我们的子孙就能生活在一个更加和平、安定和繁荣的世界里.我坚信这样一个无限光明、无限美好的明天必将到来”.
总理爷爷的演讲强调了青年一代要诵读国学经典.同学们,你们说说诵读国学经典难道不比看日本的卡通漫画,追求美国好莱坞明星更有意义吗?

篇十:国学小名士视频

作为反方,如何对辩题“在小学开展国学教育是否有必要?”展开辩论?可使用哪些论据?

你是“否”?我试着写几个.
1,国学教育和现有语文教育重复,会造成学生同时接受两方面略有冲突的文化体系,导致学生哪个都学不好.
2,同样,国学教育在小学开展容易导致学校机构更加庞杂,事务更加繁多.
3,国学教育大多不受孩子喜欢,需要教师个人能力要求过高,想让那么小的孩子体会到国学博大精深的美感是很困难的,一个不怎么样的老师可能会彻底毁掉孩子对国学的兴趣,结果适得其反.(这个举鲁迅私塾都逃学的例子可以)
总之,就是抓住孩子的“小”和国学的“麻烦”,发挥就看你自己了.对了,你还可以引导反方同意“初/高中适合国学教育,这样他们也算是输了.

推荐访问:小白兔作文500 小白兔作文500
最新文章

上一篇:与死神共舞(共10篇)

下一篇:守望人生(共10篇)

Copyright © 2017 第一课堂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 触屏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