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知识 > 读书笔记 > 正文

阿长与山海经读书笔记(共9篇)

来源:读书笔记   2017-10-08

篇一:阿长与山海经读书笔记

阿长与《山海经》读书笔记,

一、熟读课文,看看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情,重点写了什么.从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阿长是怎样的一个人?
本题通过概述内容和分析人物达到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目的.
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对她的称呼的由来,写了她喜欢“切切察察”的毛病,写了她的睡相,写了元旦的古怪仪式,写了她一肚子烦琐的道理,写了她给“我”讲长毛的故事,写了她谋害“我”的隐鼠,重点是写她给“我”买来了《山海经》.
从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阿长是一个很不幸而又热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她没有文化、粗俗、好事,而又心地善良、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
二、课文前半部分,作者大写他如何“憎恶”“讨厌”阿长,但在这些充满贬义的文字后面,你能感受到作者对阿长的同情与怀念吗?不妨与同学们交流一下.
本题引导学生领悟这篇回忆性散文的双重眼光,一是儿时的眼光,二是写作时的眼光.后一种眼光是含蓄的,要引导学生深入领会.
“憎恶”“讨厌”是儿时的心理,鲁迅在具体描写中却流露着同情与怀念.鲁迅透露了阿长的身世,就是表明她的粗俗是情有可原的.她的管教很不适合儿童心理,但心是好的.她青年守寡,非常不幸,出来做女工,没有别的奢望,但求“顺顺流流”,鲁迅在具体的描写中饱含同情.
三、仔细阅读课文中买《山海经》的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这种想法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
2.当阿长买来《山海经》时,“我”有什么反应?
3.你怎样理解文中说的阿长“确有伟大的神力”?
本题就全文核心部分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语句的深层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1.“我”想“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之所以这样想,是因为阿长不识字,没文化,既不知道《山海经》是怎样的一部书,更何况她一向似乎并不善于关心“我”,因此她也不会理解“我”渴望得到《山海经》的心情.这表明“我”对阿长心存隔膜乃至轻视.
2.当阿长买来《山海经》时,我的反应是:“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真可谓又惊又喜,感激不尽.
3.因为这件事“别人不肯做”,谁也没有阿长那样知“我”心,谁也没有阿长那么热心;别人也“不能做”,有画的《山海经》很难找,要跑多少路,打听多少地方,谁能像阿长这么给“我”操心费事,况且阿长不识字,居然买来了.所以说,阿长“确有伟大的神力”.

篇二:阿长与山海经读书笔记

朝花夕拾中的《阿长与山海经》读书笔记,(摘抄,点评)急!

阿长陪伴我走过我的童年,她的身上虽然有这样那样受封建礼教束缚的毛病,但是她在用她自己的方式温暖我照顾我.我的童年因为她而温暖了许多.她给我讲长毛的故事,帮我买《山海经》,塞福橘给我吃都成为了我美好的回忆.所以,我也怀着感恩请求仁慈的地母让她安息.(我加双引号)

篇三:阿长与山海经读书笔记

《阿长与山海经》读书笔记 《朝花夕拾》里面的 300字左右就行啦

  鲁迅对长妈妈怀有深厚的感情,在《朝花夕拾》中,有好几篇文章回忆到与长妈妈有关的往事,其中《阿长与》是专门回忆和纪念她的.
  《阿长与》忆述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这是—篇纪实性的文章.文章真实而亲切地再现了鲁迅童年时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表现了长妈妈的性格特点.作者通过对儿时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长妈妈这样一个劳动妇女的深深怀念.
  文章先介绍了人们对长妈妈的称呼,称呼的由来和她外形的特点,以及她的一些不好的习惯.如写她喜欢“切切察察”、喜欢“告状”、睡觉爱摆“大”字等;接着写她懂得的许多“我听不耐烦”的规矩.比如元旦、除夕吃福橘、人死了要说“老掉了”等;最后写了长妈妈“我”买《山海经》的事,而且叙述得很详细.
  文章着重写了我幼年时与长妈妈的一段经历.长妈妈是一位保姆,而我对她的印象能如此深刻,可见我对她的感情至深.文章也进一步介绍了她的名字、体形等.
  文章主体在于围绕《山海经》,写我对长妈妈的感情变化.由最初的我不大佩服她,最后我对她又有新的敬意,是因为她给我买了《山海经》.
  长妈妈是一位经历苍桑的人,这里不仅写她迷信,有麻烦的礼节,而且突出了她的伟大,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她却成功了.很好地概述了一个人物形象.而我对长妈妈的感情也是文章的关键,文章的主体把握及最后对她的缅怀、祝福,都能说明感情很深.语言上或叙或议,前后呼应,如三次写“大字形”睡式及谋害隐鼠的怨恨,朴实中带有点韵味,让读者细细体会其中.
  长妈妈这样一个艺术典型形象,独特而不平凡,也揭示了封建社会比较黑暗、腐朽的事实.作者此篇文章包含的爱心与同情,让我们再一次回到纯朴的年代,去关怀身边的一个人.

篇四:阿长与山海经读书笔记

给《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读后感 取个名字
一天之内都行【阿长与山海经读书笔记】

我的思念,回忆阿长

篇五:阿长与山海经读书笔记

朝花夕拾的读书笔记两篇 每篇150字!

【阿长与山海经读书笔记】

《阿长与〈山海经〉》——阿长是鲁迅小时候的保姆.记述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二十四孝图》——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揭示了中国儿童可怜《五猖会》——五猖会是一个迎神赛会,在童年的我的心目中是一个节日.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无常》——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顶头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文章在回忆无常的时候,时不时加进几句对现实所谓正人君子的讽刺,虚幻的无常给予当时鲁迅寂寞悲凉的心些许的安慰.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橱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
《父亲的病》——父亲被庸医治死,一直是埋在鲁迅心中的痛苦.文章重点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锁记》——鲁迅在这篇文章里主要回忆了自己离开绍兴去南京求学的过程.作品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作者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如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藤野先生》——记录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叙述在仙台医专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作者突出地记述了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情的怀念.
《范爱农》——追叙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自己挑

篇六:阿长与山海经读书笔记

跪求读书笔记4篇
每篇抄20个漂亮词语、20个佳句,感悟不少于800字

《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一向得到极高的评价.作者说,这些文章都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回忆文”.本书为鲁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一九二七年七月,鲁迅在广州重新加以编订,并添写《小引》和《后记》,1928年9月结集时改名为《朝花夕拾》.于一九二八年九月由北京未名社出版,列为作者所编的《未名新集》之一.一九二九年二月再版.一九三二年九月第三版改由上海北新书局重排出版.书的封面为陶元庆所绘.
《朝花夕拾》共收入10篇作品.包括:对猫的厌恶和仇恨的《狗.猫.鼠》;怀念长妈妈又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阿长与》;批判封建孝道观念的《二十四孝图》;表现封建家长制阴影的《五猖会》;描绘迷信传说中的勾魂使者《无常》;写童年之事又反映封建不良反应思想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揭露庸医误人的《父亲的病》;描写一个心术不正,令人憎恶的衍太太形象的《琐记》;最使鲁迅感激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潦倒一生的同乡好友《范爱农》.《朝花夕拾》将往事的回忆与现实的生活紧密的结合起来,充分显示了作者关注人生、关注社会改革的巨大热情.
这十篇散文,是“回忆的记事”(《三闲集·〈自选集〉自序》),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生动地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画面,是研究鲁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及当时社会的重要艺术文献.这些篇章,文笔深沉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经典作品.
[编辑本段]写作背景
创作《朝花夕拾》时鲁迅已是文坛举足轻重的作家.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鲁迅写了《纪念刘和珍君》等文,愤怒声讨反动政府的无耻行径,遭到反动政府的迫害,不得不过起颠沛流离的生活.他曾先后避居山本医院、德国医院等处.尽管生活艰苦,还写了不少的散文诗和《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等三篇散文,它们后来与鲁迅在惨案发生之前写作的《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收入了散文集《朝花夕拾》.
1926年9月鲁迅接受了厦门大学的聘请,南下教书,但他在厦门大学只待了四个多月,因为他发现厦门大学的空气和北京一样,也是污浊的.鲁迅在这里见识了种种知识分子的丑恶嘴脸,毫不留情地进行抨击.鲁迅虽然不喜欢厦门大学,但他对自己担任的课程却倾注了全力,他上的课很受学生的欢迎.在繁忙的教学之余,鲁迅写了很多作品,这其中就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和《范爱农》五篇散文.这五篇散文与在北京创作的另五篇散文就构成了《朝花夕拾》的全部.

【阿长与山海经读书笔记】

篇七:阿长与山海经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作品名称,作者,字数,好词好句,内容,生活启迪,写作积累,小练笔,16篇

《朝花夕拾》: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鲁迅)
主要内容:
鲁迅先生生在一个县城里的家境小康的读书人家,遭逢社会的变革和家庭的日渐败落,因此书中篇章多是写童年往事的,但具体生动地凸显了当时中国的风习和社会情状,如家庭怎样教育儿童,孩子读什么书,旧的书塾和新的学堂是怎样的,留学日本受到的歧视和正直的老师对他的关爱,乃至革命的风气等等.
典型情节:《五猖会》记叙了作者少年时一次看五猖会时发生的波折,我对五猖会的热切盼望和父亲的阻难,控诉了封建家长和封建教育制度对青少年身心的摧残,文章最后一句画龙点睛,含蓄批判了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父亲的病》揭露“巫医不分”的名医敲诈勒索、封建迷信,鞭挞了复古倒退的反动;《范爱农》通过一个爱国知识分子在辛亥革命前、中、后的不同遭遇,深刻批判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和软弱性;《琐记》歌颂了“不满现状”的革命青年.
主要艺术特色:①语言优美、流畅、生动幽默、妙趣横生;②叙事充满奇妙艺术;
精彩片断: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②《阿长与〈山海经〉》;③《二十四孝图》;④《藤野先生》;⑤《无常》.
阅读感受:①重温这些文字,感同身受,佩服鲁迅说出了孩子在父母毫不顾及孩子心理时的无奈和厌烦.(《五猖会》);②《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不同生活经历和体验的文字,是回忆性散文.
《骆驼祥子》:旧北京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老舍)
主要内容:小说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的故事.祥子来自农村,他老实、健壮、坚忍,如同骆驼一般,来到北京后,他选择了当时城市底层老百姓很普通的行业——拉洋车.他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凭自己的力气挣饭吃.他最大的梦想不过是想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以免受车厂老板的盘剥.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破灭,他与命运的抗争最终以惨败告终.第一次他风里来雨里去,从饭里茶里省,攒了三年,终于买了一辆车,但这车很快就被大兵抢走了.第二次,车还没买上,钱就被孙侦探敲诈去了.第三次,是他和虎妞结婚后用虎妞的钱买的,虽然心里不踏实,但毕竟不用再去车厂赁车了.可是好景不长,虎妞难产而死,祥子又只好把车卖掉去安葬虎妞.经历了这三起三落,祥子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到小说结尾,祥子已经变成了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正是通过祥子这个人物的变化,老舍无情地批判了这个社会——它不让好人有出路.
典型情节:《在烈日和暴雨下》突出了祥子在烈日下、暴雨中拉车的情景,细腻逼真,令人感同身受,烘托出祥子拉车生活的艰辛和遭遇的悲惨.
精彩片断:①怒辞杨宅(第五节)②曹家遇险(第十节)③晦暗的地狱(第十六节)④最后的绝望(第二十二、二十三节)
主要人物形象:①祥子:勤劳正直、诚实善良、纯洁憨厚、坚强健壮的车夫,狭隘孤立的个人奋斗思想和残酷腐败的黑暗社会使他堕落为吃喝嫖赌、懒惰狡猾、肮脏猥琐、自私麻木的行尸走肉.②虎妞管理车厂工人:具有二重性,一是有着自己追求幸福的愿望,对祥子有真诚的一面,另一是剥削者的意识已渗透她的灵魂之中,她想控制祥子,是家中的占有者、支配者,大胆泼辣而有点变态.③车主刘四:残忍霸道.
主要艺术特色:①独特的北京市民文化的表现者与批判者.②善于描写老北京风土习俗、民情世俗.③语言俗白凝练.④独特的讽刺艺术.⑤善于调动各种手法塑造人物,既有人物肖像描写,又有人物心理刻画;同时善于通过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形象.
阅读感受:①通过祥子的变化,无情地批判了这个黑暗的社会;②小说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怵目惊心的,具有浓郁的老北京风情的人物画与世态画;③善于调动各种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④创造性地运用北京市民的口语,使通俗朴素的语言文字变得生动新鲜,活泼有力,充满了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理想主义的旗帜与人生的教科书
(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前苏联着名作家
主要内容:本书以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从
1915 年到 1930
年前后苏俄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民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
人物形象:保尔·柯察金当过童工,从小就在社会最低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朱赫来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其后他经历了一系列的人生挑战,使自己越来越坚强.即使在伤病无情地夺走他的健康,使他不得不卧在病床上时,他仍不向命运屈服,而是以顽强的毅力进行写作,以另一种方式实践着自己的生命誓言.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
个性倔强,充满青春活力,不畏困难,勇敢坚强,意志坚定.对共产主义事业抱着坚定不移的信念,在革命斗争中锻炼和党的教育下成长的共产主义战士.
冬尼娅:天真、纯朴,醉心于爱情,最后由小资产阶级小姐完全变成时代落伍者和寄生虫.
主要艺术特点:①以真人真事为基础进行艺术创作.②写了大量的历史事件和群众的英雄业绩.③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加强了艺术感染力,如格言警句、内心独白、日记、回忆等.
精彩片断:①苏联红军与彼得留拉匪徒开战(第一部分第七章)
②熔铸“钢铁”的过程(第二部分第二章)
③打消自杀念头(第三部分第八章)

阅读感受:①这是一部闪烁着崇高的理想主义光芒的长篇小说;②成功地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③小说写人物以叙事和描写为主,同时穿插内心独白、书信和日记、格言警句等,使人物形象有血有肉.④小说的景物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也相当出色,语言简洁优美,富有表现力.
《名人传》:痛苦和磨难造就的伟人
罗曼·罗兰(
1866 — 1944 )是 20
世纪上半叶着名的人道主义作家
主要内容:本书叙述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典型情节:①贝多芬
在生命的末日写出了不朽的《欢乐颂》
②米开朗琪罗
直到临终前几天还整天站着塑像,终于留下了传世杰作
③托尔斯泰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下定了摆脱贵族生活的决心
主要人物:
①贝多芬:世界着名音乐大师,对音乐孜孜追求,在双耳失聪、疾病缠身的情况下,创造了音乐史上辉煌的篇章.
②米开朗琪罗: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伟大的雕刻家、画家、建筑家,自幼丧母,勤奋好学,有艺术创作,制作了《酒神》、《哀悼基督》等雕像.
③托尔斯泰:俄国伟大的文学家,用
6
年时间完成《战争与和平》,之后又推出了《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他们面对家庭生活的不幸和社会的排斥,进行不屈不挠地抗争.真实的苦难使他们直面人生,而与苦难的搏斗,则造就了他们的伟大.
主要艺术特色:①语言饱含深情,富有诗意.②从大处落笔.③风格多变.
阅读感受:①人生难免会遇到磨难,生活也并非充满了鲜花和欢乐;
②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克服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困难.
③评价人物要持人的品质和价值,而不能以貌取人,以偏概全
希望你能用上..【阿长与山海经读书笔记

篇八:阿长与山海经读书笔记

朝花夕拾内容概括和精彩部分
老师要写读书笔记,我没看过,求好心人提供大意和美文摘抄.如果可以的话,把读后感的提纲打出来,谢谢

朝花夕拾内容概括
本书为鲁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
门.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目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上.一九二七年七月,鲁迅在
广州重新加以编订,并添写《小引》和《后记》,改名《朝花夕拾》,于一九二八年九月由
北京未名社初版,列为作者所编的《未名新集》之一.一九二九年二月再版.一九三二年九
月第三版改由上海北新书局重排出版.书的封面为陶元庆所绘.
这十篇散文,是“回忆的记事”〔《三闲集·〈自选集〉自序》〕,比较完整地记录了
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生动了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画面,是研究鲁迅
早期思想和生活以至当时社会的重要艺术文献.这些篇章,文笔深沉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
中的经典作品.
关于翻译本书,鲁迅在一九三四年四月十一日致增田涉信中说:“《朝花夕拾》如有出
版处所,译出来也好,但其中有关中国风俗和琐事太多,不多加注释恐不易看懂,注释一
多,读起来又乏味了.”鲁迅在一九三四年十二月二日致增田涉的信中,提到增田涉和佐藤
春夫合译《鲁迅选集》时说:“只有《藤野先生》一文,请译出补进去,《范爱农》写法较
差,还是割爱为好.”
精彩部分
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阿长与〈山海经〉》——阿长是鲁迅小时候的保姆.记述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我总要上下四方寻求,得到一种最黑,最黑,最黑的咒文,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即使人死了真有灵魂,因这最恶的心,应该堕入地狱,也将决不改悔,总要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
《二十四孝图》——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揭示了中国儿童可怜《五猖会》——五猖会是一个迎神赛会,在童年的我的心目中是一个节日.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 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 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橱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
中西的思想确乎有一点不同.听说中国的孝子们,一到将要“罪孽深重祸延父母”的时候,就买几斤人参,煎汤灌下去,希望父母多喘几天气,即使半天也好.我的一位教医学的先生却教给我医
生的职务道:可医的应该给他医治,不可医的应该给他死得没有痛苦.——但这先生自然是西医.
《父亲的病》——父亲被庸医治死,一直是埋在鲁迅心中的痛苦.文章重点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看新书的风气便流行起来,我也知道了中国有一部书叫《天演论》.星期日跑到城南去买了来,白纸石印的一厚本,价五百文正.翻开一看,是写得很好的字,开首便道:——
“赫胥黎独处一室之中,在英伦之南,背山而面野,槛外诸境,历历如在机下.乃悬想二千年前,当罗马大将恺撒未到时,此间有何景物
《琐记》——鲁迅在这篇文章里主要回忆了自己离开绍兴去南京求学的过程.作品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作者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如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藤野先生》——记录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叙述在仙台医专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作者突出地记述了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情的怀念.

篇九:阿长与山海经读书笔记

朝花夕拾、骆驼祥子、刚铁是怎样炼成的、写6篇读书笔记、每篇字数不少于1000字
摘抄优美语段、评析优美句段、仿写优美句段、写出读后体会和感受

已解决问题 收藏 求《朝花夕拾》 《骆驼祥子》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书笔记 10 标签:朝花夕拾 钢铁,朝花夕拾,骆驼祥子 内容: 作者 主要内容 读后感或精彩语句(句子3句,读后感50字左右) 问题补充 2009-07-09 12:51 在回答前面最好加上例如作者 主要内容之类的,最好三篇都写,还要认真点 匿名 回答:3 人气:11 解决时间:2009-07-10 17:08 检举 《朝花夕拾》作者:鲁迅.主要内容:《朝花夕拾》是鲁迅创作的以回忆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生活为主的散文集,共收入10篇散文,写于1926年6月至11月间,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目发表在《莽原》半月刊上,1927年5月编订成书时,改名为《朝花夕拾》.《朝花夕拾》题目意义:“早晨的花晚上拾起”,意即:“从记忆中抄出来的意思”.据鲁迅说:“《朝花夕拾》的文章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朝花夕拾》是关于鲁迅生平史实的第一手资料,我们可以从中看到早年鲁迅的完整形象.正如郭沫若先生所说:“鲁迅先生无心作诗人,偶有所作,每臻绝唱”.《朝花夕拾》回忆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是他中年以后回忆青少年时期的往事之意. 精彩语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藤野先生》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象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阿长与山海经》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骆驼祥子》作者:老舍.主要内容:讲述的是旧中国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悲剧故事. 精彩语句: 街上的柳树,象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的,无精打采的低垂着.马路上一个水点也没有,干巴巴的发着些白光.便道上尘土飞起多高,与天上的灰气联接起来,结成一片毒恶的灰沙阵,烫着行人的脸.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的老城象烧透的砖窑,使人喘不出气.狗爬在地上吐出红舌头,骡马的鼻孔张得特别的大,小贩们不敢吆喝,柏油路化开;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也好象要被晒化.街上异常的清静,只有铜铁铺里发出使人焦躁的一些单调的叮叮当当.拉车的人们,明知不活动便没有饭吃,也懒得去张罗买卖:有的把车放在有些阴凉的地方,支起车棚,坐在车上打盹;有的钻进小茶馆去喝茶;有的根本没拉出车来,而来到街上看看,看看有没有出车的可能.那些拉着买卖的,即使是最漂亮的小伙子,也居然甘于丢脸,不敢再跑,只低着头慢慢的走.每一个井台都成了他们的救星,不管刚拉了几步,见井就奔过去;赶不上新汲的水,便和驴马们同在水槽里灌一大气.还有的,因为中了暑,或是发痧,走着走着,一头栽在地上,永不起来.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尼·奥斯特洛夫斯基.主要内容:小说通过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在革命斗争中成长的历程,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了从十月革命、国内战斗到恢复国民经济各个时期的苏联社会特点和时代气氛,热情歌颂了为祖国而战的苏联年轻一代,展示了他们的成长历程和精神风貌. 精彩内容:海浪在他脚下拍打着零乱的石堆,从遥远的土耳其刮来的干燥海风吹拂着他的脸.港湾的海岸呈不规则的弓形,一条钢骨水泥筑成的防波堤挡住了海浪.蜿蜒起伏的山脉延伸至海滨突然中断.城郊一幢幢白色小屋排列在山峰之中,伸展到很远的地方. 古老的郊区公园里静悄悄的.秋风扫下的枯黄的枫叶缓缓地落在已很久无人清理、杂草丛生的小径上. 当他躺在手术台上,手术刀割开他的颈子,切除一侧的副甲状腺时,死神的黑色翅膀曾经三次触及到他.然而保尔的生命力非常顽强.达雅焦急不安地守候在外面,几个小时以后,她看见丈夫的脸色像死人般苍白,但仍然很有生气,而且像往常一样平静温存:“好姑娘,你别担心,我可不会这么容易就进棺材的.我还要活下去,哪怕有意跟那些医学权威的预言捣捣蛋也好嘛.他们对我病情的诊断完全正确,但是写个证明,说我百分之百失去了劳动能力,那就大错特错了.我们走着瞧吧!” 检举

推荐访问:秘密吸引力法则观后感 秘密吸引力法则观后感
最新文章
  • 读书的收获作文9篇

    第一篇读书的收获作文:看书的收获_600字常言道:“书中自有黄金屋”... 2019-05-15

  • 傲慢与偏见读书笔记8篇

    傲慢与偏见读书笔记篇(一):《傲慢与偏见》读后感_2000字《傲慢与偏... 2019-05-11

  • 关于环保的文章4篇

    关于环保的文章篇1:关于环境保护的作文:我的环保建议书_500字亲爱... 2019-05-11

  • 我喜欢读书作文9篇

    篇一:[我喜欢读书作文]我喜欢读书_600字翻开一卷散发着古朴古香的书... 2019-05-10

  • 毛主席爱读书的故事感受4篇

    毛主席爱读书的故事感受篇(1):读《毛泽东爱读书的故事》有感_500字... 2019-05-08

  • 书是我的朋友作文10篇

    书是我的朋友作文篇一:书是我的朋友_500字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 2019-04-26

  • 爱的感悟10篇

    爱的感悟篇(一):爱的感悟_600字当我们呱呱落地的时候,爱便在我们身... 2019-04-26

  • 关于名人的故事5篇

    关于名人的故事篇(1):名人故事:高尔基小时候的故事_1200字更多关于... 2019-04-25

  • 长大

    长大篇(1):长大!长大!_1200字E度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童年的... 2019-03-18

  • 智障

    智障篇1:《我是白痴》读书笔记_200字这本书写了这样一个男孩。一个... 2019-03-16

上一篇:美国申请(共10篇)

下一篇:亲爱的安德烈读书笔记(共8篇)

Copyright © 2017 第一课堂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 触屏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