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教案 2018-05-01
构成中华民族大家庭的56个民族,都有各自的民族文化发展史。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各民族都创造了自己独具特色、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是 ①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 ②中华文化具有多样性 ③各民族文化既具有各自的民族特性,也具有中华文化的共性 ④各民族多姿多彩的文化,是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基础
|
C |
②没有直接反映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
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组成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得到最终巩固是在哪一时期
举例说明当时统治者为巩固这一局面所采取的对内、对外措施各一例
名义上来说是在1950年西(百度)藏和平解放之后;
实际上来说到现在也没有达成,比如说TW的高山族.
我国人口众多,有56个民族,是一个团结和谐的大家庭,根据所学的人口、民族知识,回答16~18题.
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的地区是( )
A.西北、华北和青藏地区
B.华东、中南和西南
C.西北、华北和西南
D.西南、西北和东北
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
故选:D.【中华民族大家庭】
如图,2011年是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2012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5周年。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自古以来历代政府不断加强对边疆民族地区的管辖。在下列四幅图中,哪一幅机构设置图表明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行政区域?( )![]() |
C |
本题考查的是有关西藏的史实。元朝时期在中央设立宣政院,标志着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行政区域,故选C。 |
中华民族形成的主体是什么?【中华民族大家庭】
中华民族的主体--汉族 中华民族的主体 汉族 “汉”原指天河、宇宙银河,《诗经》云:“维天 有汉”.华夏族称为“汉人”,始于汉朝.汉族在国外,也被称为华族,又称华人或唐人.中国的历史是中国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汉族是 主体.汉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分布最广的民族.全世 界汉族人口达13亿人,占世界总人口的19%,.除中国两岸四地外,汉族分布于世界各地,在东 南亚和北美洲也有较多分布.汉族是历史从未中断过的、历史悠久的民族.2 中华民族的一员----汉族 中华民族的一员 汉族 炎黄子孙,有容乃大.范文澜先生说:“从历史上看,汉族 好像是一座融化各民族的大熔炉……汉族之所以成为一个巨 大的民族,是由于几千年来不断吸收附近各民族的缘故.” 汉族是一个开放的、支源众多的民族.发展和壮大的过程中 不断融合和同化别的民族.汉族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民族.但不能把中国历史等同 于汉族史,甚至把中国的王朝史都不能说是汉族的历史.如 元朝和清朝就分别是以蒙古族和满族为主建立的.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汉族或汉族文化在其中起关键作用,但 不是全部.这个凝聚力的核心也应是全国各民族所认同的共 同的中华文化而不是汉族或汉族文化.汉族只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平等而普通的一员.只有这样去 看待,才不至于走入误区,才有可能还汉族历史以本来面目.
唐,宋,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的史实,对我们今天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有什么启示?
唐朝——各族民族各部落融合的盛世时代.
宋朝——注重经济建设,比较发达的时代.
元朝——是在中国史无前例,拥有最辽阔的领土的盛世时代.
一句话概括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国有56个民族,56个民族有中国,没有谁最好,更没有谁最强,是和谐的社会~~~
仅供参考~~~~~~~
勤劳勇敢的各族人民的教案
教学目标:
001、知道各族儿女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贡献.
002、了解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族人民相互理解与尊重,共同维护着国家的安定和民族的团结.
003、知道我国政府为了保护民族文化,促进和发展少数民族的繁荣采取了许多积极的措施.
00教学重点:
00(1)知道各族儿女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贡献.
00(2)了解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族人民相互理解与尊重,共同维护着国家的安定和民族的团结.
00教学难点:
00知道我国政府为了保护民族文化,促进和发展少数民族的繁荣采取了许多积极的措施.
00活动准备:
001、师生共同收集、整理中华历史上各族儿女共同创造的劳动结晶,杰出人物的成果、事迹等,可以是图片、实物、文字、音像等.
002、了解各级人民政府采取的各种民族政策.
003、收集民族友好往来的故事.
004、分小组以调查访问、阅读书报、上网查阅、收看新闻等渠道了解各级人民政府采取的各种民族政策,写成调查报告的形式准备交流.
00教学时间:四课时
00第一课时
00一、活动主题:共同创建我们的祖国
00二、活动过程:
00(一)“劳动结晶”展示
00导语: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是各族儿女在相互交流与融合中共同创造的,每个民族都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今天,我们一起分享各族儿女共同创造的劳动成果,感受中华大家庭的团结.
001、吃穿用的:问:我们现在吃穿用的实物,有哪些是各族儿女共同创造的结晶?
00(1)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介绍.
00(2)教师补充.
00(3)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84、85页了解.
002、文学作品:有哪些民族儿女曾经在文学方面做出巨大贡献?
00(1)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介绍.
00(2)教师补充.
003、音乐绘画:有哪些民族儿女曾经在音乐绘画方面做出巨大贡献?
00(1)现在我们使用的哪些乐器是由少数民族乐器演变来的?
00(2)学生介绍,教师补充.
004、你还知道哪些各族儿女共同创造的劳动成果?
00分小组上台展示自己收集的图片、实物、文字、音像资料等,根据需要边展示边介绍.
00过渡:各族人民不仅共同缔造了中华文明,而且在不同时期在不同战线上也做出了各自的贡献.
00(二)各族儿女的贡献
001、祖国成立时期:
002、祖国发展时期:(1)采用学生介绍与教师介绍和阅读教材相结合.
00(2)学生课后进一步去调查了解类似事例.
00第二课时
00活动主题:优秀的中华儿女
00活动准备:(1)分小组收集查找“民族之星”及他们的光辉业绩.
00(2)整理成果资料. (3)准备好交流方式.
00活动过程:
00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00在我们祖国大家庭里,有着许许多多优秀的中华儿女,有英雄豪杰、科学家、文学家、音乐家、地质学家……,他们取得过许多光辉业绩,如:诗歌、小说、歌曲等.今天,让我们在这里尽情地歌颂这些“民族之星”,表达我们对他们的热爱和崇敬吧!0
二、分小组以各种方式交流.
00(1)展示照片并介绍. (2)简介文学作品.
00(3)演唱歌曲歌颂. (4)小品表演赞颂.
00(5)诗歌朗诵赞颂. (6)手抄报展示并介绍.
00(7)播放他们的影片片段. ……
00三、教师小结,升华情感
00是啊, 我们的祖国辉煌灿烂,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离不开这一个个优秀儿女的奋斗,离不开他们创造的成绩,让我们再一次展开歌喉高声赞颂他们吧!
00全班唱歌结束.
00第三课时
00活动主题:“民族团结”故事会
00活动准备:收集民族友好往来的故事.
00活动过程:
00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00千百年来,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族人民始终致力于名族见的相互理解,共同维护着民族团结和国家安定.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关于民族友好交往的动人故事,今天我们开个故事会,讲一讲民族团结的故事.
00二、四人小组各自讲述自己了解的故事.
00三、各小组代表上台讲故事.
00四、阅读教材资料介绍.
00五、学生谈感受.
00听了这一个个真实动人的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00六、教师小结,升华情感.
00是啊,在我们祖国大家庭,各民族儿女是亲密的一家人,大家手拉手、心连心,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团结合作,共同创造着、建设着美好的家园!
00齐唱歌曲《团结就是力量》
00第四课时
00活动主题:尊重•关爱
00活动准备:1、分小组以调查访问、阅读书报、上网查阅、收看新闻等渠道了解各级人民政府采取的各种民族政策.2、写成调查报告的形式准备交流.
00活动过程:
00一、课前谈话.
00为了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保障少数民族与汉族享有同样的参政议政的权利,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我国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今天,我们一起了解.
00二、师生观看“了望台”
00三、展示交流自己的调查报告.
001、小组内交流展示.
002、各小组代表上台展示.
00四、小论坛:
00我国政府为什么要加大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力度?今后如何进一步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001、小组讨论. 2、全班汇报.
00五、课外延伸.
001、小组同学之间相互磋商,把自己认为少数民族地区还有待改进和发展的问题写出来,整理成切实可行的建议.
002、课后反映给相关部门.
中华民族一家亲 作文
中华民族一家亲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这歌声多么雄壮,多么亲切,这歌声唱出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声,让每个中国人都引以为骄,兴奋不已。
56个民族,就像56朵艳丽的花朵,装点着祖国美丽的大家园。无论人口众多,还是人口稀少;无论是在城镇还是在乡村;无论有着什么样的生活习惯,大家都是亲如一家的兄弟姐妹。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里,各族人民像兄弟姐妹一样团结和睦,共同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翻开历史的画卷,当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蹂躏我们美好的家园时,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奋起抗战。看!白山黑水,华北平原,各族人民共同抗日,经过八年的浴血奋战,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团结奋斗共御外侮的光辉篇章。
建国以后,全国各族人民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建设者自己的美好家园。
时光流逝,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里氏8。0级的特大地震。“灾难无情,人间有爱”。上至党中央国务院,下至各族人民,都积极踊跃地投入到抗震救灾之中。“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方面、多渠道,不分民族老幼都踊跃捐款、捐物。满载着物资的车辆、飞机,也满载着全国、全世界人民的关怀驶向灾区。人们通过发行彩票的收入用来帮助受灾群众重建家园。一些青年志愿者为援助汶川受灾地区进行赈灾义演。还有一些志愿者心灵干预抚慰受伤心灵。人民解放军奋战在抗灾第一线的“最可爱的人”,哪里有险情,哪里就会有他们的身影。“白衣天使”关心灾区群众的医疗卫生,他们为灾区治病、防病,防止灾后疫情的出现和蔓延做出了贡献。
2008年8月8日,北京成功举办了隆重的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奥运圣火在他的故乡熄灭,又将在神秘的东方燃起,这又是一次四年的期盼,这又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飞跃。一个个运动健儿们在赛场上顽强拼搏,靠自己的力量进取。自信、从容,让五湖四海的友人,都感到一种震撼。这就是各族人民勇于拼搏、团结协作、永不服输的精神风貌。这一切,都让世界瞩目,刮目相看。
因为我们是炎黄子孙,是龙的传人,中华民族永远一家亲!
初一:凉薄成性
中华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关系
中华民族是多元的统一体,中华文化也是多元的统一体.
中华文化史是文化的多元辩证发展的历史,每一次多元文化的碰撞、交流、融合,都带来中华文化的跃进,出现新质文化,推动社会的前进,并构成了中华文化的丰富性、多样性与统一性相结合的民族文化传统.
区域文化是构成中华文化的重要组织结构,没有诸多区域文化,也就没有中华文化.
北方区域文化包含有草原文化、森林文化、渔猎文化和海洋文化,以及少部分的农业文化,而以草原文化为基本形态,它的一个突出特质是开放性与流动性,这恰恰与中原一带稳定的、保守的农业文化构成鲜明对比.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这种特殊的生活方式使这个民族充满生气,充满活力,不拘一格,豪迈真刚,慷慨豪放,善于吸收异质文化,主动进取,采取攻势;但也因为这种特殊的生活方式,使他们难以形成深厚的文化传统,长时间内没有自己的思想哲人和文化巨人(从匈奴族开始,北方民族相继出现一些着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与文学艺术家),因而当它一旦与中原接触就很容易与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同化力的农业文化相融合,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文化史.
与中华文明相伴而行的古老文明,有的衰落,有的消亡,有的融入了其明.而起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却延续至今.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
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是民族文化的基本属性.任何民族文化必存在于特定的地域空间和具体的历史时间之中,蕴涵这一文化的民族特性,也反映出这一文化发展的时代性质.各民族的文化,因其民族性而呈现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化特质,又依其时代性而融汇成人类文化的共性特征.
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就在于较好地结合其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不断地更生创新,既能保持和发展其优秀的文化传统,又能积极地有效地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成果.要实行这样的文化创新,就要对本民族的文化发展进行历史的、客观的甄别认识,存其精华,创造出具有民族特色的新文化,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这样的文化创新,必须立足于全球意识的高度,从人类文化发展的方向中,把握民族文化的发展与创新.因此需要积极借鉴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并能与本民族文化发展的实际需要有效结合.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也是一个多元的复合文化形态,构成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五十六个民族,都有各自的民族文化发展史.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汉族文化与其他兄弟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2)各兄弟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同时又保有自己的民族个性,在祖国的百花园中各显异彩,使中华文化绚丽多姿.中华各民族虽然经历各异、发展阶段也不同,但随着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民族团结的加强,各民族的共同进步,是必然的历史趋势.繁荣各民族的文化,推动中华民族的文化建设,是各民族的时代任务,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
敬重你,民族大义 作文
敬重你,民族大义
实验学校六(3)班华炳懿我喜欢中华民族的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感慨中华民族的岁月沧桑,多灾多难;更敬重中华民族的大义凛然,声名四方。作为一名阳光向上的少先队员,我爱班级,爱学校,爱祖国大家庭。梅花的秉性很值得我们学习,但中华民族的精神更值得我们继承和学习。中国人民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么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英雄豪杰不胜枚举,有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青年榜样刘胡兰;党的好儿女,烈火英雄向秀丽;鞠躬尽瘁为人民,党的好干部焦裕禄;长白山永留红的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为人民而舍身炸敌堡的战斗英雄董存瑞……他们从不向敌人低头,在死亡面前大义凛然,在人民需要的时候舍生取义,英雄豪杰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精神永远不可磨灭的光辉。是他们用鲜血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用生命给我们创造了优越的学习环境。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日新月异。作为新世纪的小主人就需要不忘先烈,秉承中华民族精神,在学习上立志奋发,勤学苦练,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识报效祖国。
现在,我们已经是五年级的学生了,对祖国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我们也在时刻关注着祖国母亲的安危和荣辱。一场大地震,难道就能把中华民族震倒吗?一场洪水,难道就能把中华民族精神冲跑吗?一场雪灾,难道就能把中华民族精神覆盖吗?一场火灾,难道就能把中华民族精神烧尽吗?这都不可能,因为这个中华民族大家庭里有十三亿骨肉同胞,我们万众一心,风雨同舟,荣辱与共!
二十一世纪的同学们,让我们加倍努力学习,更上一层楼,让我们用实际行动为祖国添加一份光彩吧!
五人墓碑记一:高中部分文言虚词解释例析九矣yi1 此为长江之险已与... 2019-03-15
(1) [清平乐村居]《清平乐·村居》原文及注释译文《清平乐⑴村居》... 2019-03-13
天净沙秋思篇一:《天净沙·秋思》原文及注释译文《天净沙秋思》作者... 2019-03-11
登岳阳楼篇(一):《登岳阳楼》原文及注释译文《登岳阳楼》作者:杜甫... 2019-03-10
篇一:[猴王出世]猴王出世_400字海外有一国土,曰傲来国,傲来国有一... 2019-03-02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篇1:《水浒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缩写_300字... 2019-02-26
珍爱生命,远离溺水(转载) 作文什么是幸福的家庭,无非是完整无缺... 2019-02-20
迎春花开万木荣 作文立马登高千山矮,迎春花开万木荣。立马泰山昆... 2019-02-16
七年级地理教案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要点 1、地图的种类包括:自然地... 2019-02-14
初中历史的复习教案怎么写?包括教案的格式、设计复习课一般分单元复... 2019-02-13
上一篇:二年级上册口语交际(共10篇)
下一篇:济南的冬天老舍(共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