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知识 > 教案 > 正文

永久的悔(共9篇)

来源:教案   2018-11-18

篇一:永久的悔

永久的悔(全文)

季羡林先生
“永久的悔”
1933年初秋,季羡林正在读大学三年级,突然传来噩耗,母亲在家乡病逝.闻讯后,他立刻从北平赶回官庄.他在火车里闷了一天,在长途汽车里又颠簸了一天以后,终于回到了八年未曾回过的故乡.当他跌跌撞撞地进了家门,看见母亲的棺材静静地端放在屋子中央,立刻扑向棺材,抚棺放声大哭起来.周围的人上来劝解,他丝毫不听,只是痛哭不止,一直哭到不知道自己在哭.
母亲的死,犹如晴天霹雳,对季羡林的打击实在太大了,并且成了他终生悔恨的一件事.
他从六岁离开母亲到济南叔叔家生活,中间只回老家三次,都是奔丧,只在母亲身旁待了数日.而最后一次见到母亲,已是八年前的事了.现在回忆起来,连母亲的面影都是迷离模糊的,没有一个清晰的轮廓.尽管如此,在离开母亲的16年中,他无时无刻不在想念母亲.可是,寄人篱下的处境,使他身不由己,不能经常去看望母亲.他曾暗下决心,自己大学毕业以后,有了工作,立刻迎养母亲,可是,现在还没等他大学毕业,母亲便永远地去了,怎能不使他悔恨万分呢?
在等待下葬的日子里,他住在家里,守候在母亲身旁,有时也到村子里走走.他“看见院子里的树上,有母亲亲手砍伐的痕迹,在被烟熏黑了的小厨房里,还有母亲死前吃剩的半个茄子,半棵葱.母亲吃饭用的饭碗,随时用的手巾,都留有母亲的手泽和口泽,地上每一块砖上都印有母亲的脚印,不觉热泪盈眶,失声痛哭起来”.夜里,他枕着母亲枕过的枕头,想到母亲在这枕头上想念儿子时,不知流过多少泪,不禁又泪流满面,泪水沾湿了枕头,彻夜难眠.
他不断地责备自己.我究竟是个什么人?我为什么要离开母亲?为什么把母亲一个人扔在这荒僻穷困的村子里?为什么八年时间没有来看望过母亲?他感到自己实在愧对母亲,无地自容.他狠狠地责骂自己:“我是个什么东西?”
在这极端痛苦的日子里,他每天都在回忆,内疚,自责中度过.他感到,随着母亲的死,生活变得毫无意义,一切都变得空虚和冷寞了,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只感到脑子里空荡荡的一片空白.自己整日像行尸走肉般无目的地走来走去,不知道该做什么,下葬的日子到了.别人给他穿上白布袍子.他“迷迷糊糊地跟着一个人东走西走,跪下又起来,泪眼里看见来来往往的吊丧的人,感觉脑子有些麻木.突然,看到一群人去抬起母亲的棺材,这时才醒悟到真的要和母亲永别了,顿时嚎啕大哭起来.”以前,母亲的棺材放在屋里,母亲虽然死了,但只隔着一层棺木躺在里面,他每日陪伴着母亲,心里还稍感安慰.现在母亲将要埋到永恒的黑暗的地下去了,他无论如何不能接受这个事实.他想去阻拦抬棺的人,但人们把他拉开了.他糊里糊涂地跟在抬棺人群的后面走着,绕过了熟悉的大水坑,又走了长长的一段路,终于到了墓地.他又被拖着转了几个圈,然后是下葬,填土,地面上渐渐隆起了一个土包,他又被人拖回到家里……整个下葬的过程,他脑子里都是空虚和麻木的,没有思想,没有感觉,任人摆布.
当他清醒过来的时候,他看见的是一个改变了的世界.尘封的屋里,没有了黑亮的棺材,空空的,只有自己一个人.屋外小院里,残留在树上的一点浮翠也不知消失到哪里去了,墙头上的枯草在风中颤抖,阴沉的秋天的长空变得更黄,更黄.他心里感到无限的落寞和寂寥.
第二天他便离开故乡返回北平.临行时,他回望官庄,“在云天苍茫中,触目的是长天下一片凄凉的黄雾……”
回到北平以后,他仍然日夜思念死去的母亲,常常在夜里醒来,失声痛哭,不能自已.
l933年l2月24日,他在日记中写道:
晚上又想到母亲,又大哭失声,我真不了解,上天何以单给我这样的命运呢?我想到自杀.
l934年5月3日日记写道:
因为想到王妈又想到自己的母亲.我真不明了整八年在短短一生里占多长时间,为什么我竟一次也没家去看看母亲呢?使她老人家含恨九泉,不能瞑目!呜呼,茫茫苍天,此恨何极?我哭了半夜,夜里失眠.
六十年后,1994年,报社的编辑前来约稿,并且出了题目:“永久的悔”.季羡林看了题目后说:“题目出得好,我早就想写这样一篇文章了.”于是,提笔写就《赋得永久的悔》这篇着名的散文,文中写道:
要讲后悔之事,那是俯拾皆是.要是其中最深切、最真实、最难忘的悔,也就是永久的悔,那也是唾手可得,因为它片刻也没有离开过我的心.
我这永久的悔就是: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
季羡林一生中,不知道写过多少篇怀念母亲的文章,也不知道有多少次在梦中同母亲见过面.他对母亲的爱超过对任何人的爱.他说过,母亲死后,他便再没有过真正的欢乐.他为自己未能侍养母亲而悔恨终生.直至200l年,九十岁的季羡林回故乡给母亲扫墓,来到母亲墓前,百感交集,“扑通”一下便跪倒下去,眼泪夺眶而出,泪水滴到了眼前的香烛上.此刻,他“心中暗暗地说:‘娘啊!这恐怕是你儿子今生最后一次来给你扫墓了.将来我要睡在你的身边.’”(《故乡行》)
季羡林的爱母情结,成为他生命的重要部分,将伴随他的一生.【永久的悔】

篇二:永久的悔

永久的悔是什么含义

回复:系指不可挽回的悔悟!诚如: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深!

篇三:永久的悔

永久的悔的阅读答案
读句子
(1)“但不吃又害俄,我真有点儿谈"红”色变了”。我为什么会“谈”红色变了
(2)世界上的无论什么吗荣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说?从这句话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5
母亲不知有多少日日夜夜,眼望远方,盼望自己的儿子回来”!母亲是怎么样盼望儿子的,让后写下来

不告诉你.

篇四:永久的悔

〈〈永久的悔〉〉原题是神马!

《赋得永久的悔》

篇五:永久的悔

《永久的悔》的写作背景?
帮下偶么``谢

季羡林生于1911年,山东清(今临清)县人.北京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祖父季老苔,父季嗣廉,母赵氏,农民.叔季嗣诚.6岁,到济南,投奔叔父季嗣诚.入私塾读书.7岁后,在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附设新育小学读书.10岁,开始学英文.12 岁,考入正谊中学,半年后转入山东大学附设高中.在高中开始学德文,并对外国文学发生兴趣.18岁,转入省立济南高中,1930年,考人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业方向德文.并与其同学吴组缃、林庚、李长之结为好友,称为清华\"四剑客”.1934年毕业后,在济南山东省立高中任教.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交换研究生,赴德国留学,在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古代语文.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系主任.主持编纂《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传世藏书》、《福州文化集成》、《东方文化集成》等大型丛书》近年担任《儒藏》和中国人民大学国学研究院的首席顾问.其着作已汇编成24卷《季羡林文集》.
我读过季老写的一篇散文《永久的悔》,我读了很多很多遍,每次读的时候,那种痛的感觉永远新鲜.我们山东有句老话,说“儿子长得特别像妈”,所以我问季老:“你长得像母亲吗?”没有想到季老说:“不知道,我母亲什么样子我记不清了.”“一张照片都没有?”“没有,穷得连饭都吃不上,还有照片?”“我在母亲身边只呆到六岁,现在我回忆起来,连母亲的面影都是迷离模糊了.特别有一点,我无论如何也回忆不起母亲的笑容来,她好像是一辈子都没有笑过.家境贫困,儿子远离,她受尽了苦难,笑容从何而来呢?我曾经暗暗立下誓愿,一旦大学毕业,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养母亲.然而没有等到我大学毕业,母亲就离开我走了,永远永远地走了.古人说‘树愈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话正应到我身上,当我从北平赶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的身边.这就是我的永久的悔!”
——摘自《倪萍“聊天”手记:我与季羡林先生聊〈永久的悔〉》

【永久的悔】

篇六:永久的悔

永久的悔另一层含义?急【永久的悔】

永久的牵挂与思念!

篇七:永久的悔

永久的悔中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是什么意思与作用

【永久的悔】

这句话意思是树想要停下来可风不停,自 己想要好好地侍奉父母时,父母却不在了 .作者年少时,对母亲的恩情理解不深刻 ,等到知道报答时却已不能,引用这句话 饱含作者的无奈与后悔之情.

篇八:永久的悔

永久的悔的文章中作者为什么悔

因为再也无法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而悔恨不已的心情.

篇九:永久的悔

怎样解决永久的悔的问题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对作者来说,指的是什么事?

愿意是指树想静下来了,但是风却不停地刮着,让它也不能不继续无奈地跟着风摆来摆去,不能停下来.就是指事情不能如人的心愿.
后面一句是指孝子长大了想对父母尽尽孝心了,但是遗憾的是亲人都已经不在世上了……哎,真的是人生最大的悲哀了……所以我们要好好地珍惜身边的人,珍惜眼前所拥有的一切,珍惜现在能和他们在一起的日子,不要总是想着来日方长以后可以慢慢地相处……经常给家里人打个电话哦~
我忽然又想到以前有人说过,父母想念子女就想河水一样一直在流,而子女想念父母就想风吹树叶一样,风吹一下,动一下,风不吹,就不动……
哎……
珍惜眼前人哦~我们都要

推荐访问:秘密吸引力法则观后感 秘密吸引力法则观后感
最新文章
  • 五人墓碑记

    五人墓碑记一:高中部分文言虚词解释例析九矣yi1 此为长江之险已与... 2019-03-15

  • 清平乐村居

    (1) [清平乐村居]《清平乐·村居》原文及注释译文《清平乐⑴村居》... 2019-03-13

  • 天净沙秋思

    天净沙秋思篇一:《天净沙·秋思》原文及注释译文《天净沙秋思》作者... 2019-03-11

  • 登岳阳楼

    登岳阳楼篇(一):《登岳阳楼》原文及注释译文《登岳阳楼》作者:杜甫... 2019-03-10

  • 猴王出世

    篇一:[猴王出世]猴王出世_400字海外有一国土,曰傲来国,傲来国有一... 2019-03-02

  •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篇1:《水浒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缩写_300字... 2019-02-26

  • 珍爱生命远离溺水作文(共10篇)

    珍爱生命,远离溺水(转载) 作文什么是幸福的家庭,无非是完整无缺... 2019-02-20

  • 迎春花开(共10篇)

    迎春花开万木荣 作文立马登高千山矮,迎春花开万木荣。立马泰山昆... 2019-02-16

  •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共10篇)

    七年级地理教案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要点 1、地图的种类包括:自然地... 2019-02-14

  •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共9篇)

    初中历史的复习教案怎么写?包括教案的格式、设计复习课一般分单元复... 2019-02-13

上一篇:家有宠物(共10篇)

下一篇:春姑娘来了(共9篇)

Copyright © 2017 第一课堂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 触屏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