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大全 > 小学作文 > 正文

家规家训(共8篇)

来源:小学作文   2018-08-16

篇一:家规家训

家规家训
家规!

我是小学四年级学生,这是我的父母给我定的家规:家规
1.为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和道德品质,增强独立生活的能力,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加强思想品德修养,特制定本规范.
2.自己能够做到的事情要独立完成,今日事今日毕,不可马虎了事,不可依赖父母,不可无故拖延.
3.要吃饱吃好,保证全面营养,不可挑食厌食少食.
4.每天坚持看书2小时.
5.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每天运动量不得少于一小时(寒暑假可适当增加运动量),不可偷懒,不可随意,不可只做自己喜欢的运动.
6.家庭就餐应遵从家规,吃有吃相,坐有坐相,礼貌待客,不可无视父母、长辈和客人,不可边吃边玩,不可浪费粮食.
7.要尽可能分担父母的忧愁,不可无视父母的感受,要积极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可推辞,不可讲条件.
8.要孝顺父母,懂得感恩,珍惜幸福生活,遵从父母教导,出门进门要和父母打招呼,不可忘恩,不可与父母顶撞、狡辩或者无理取闹.
9.要学会感激,感激无私奉献、默默付出的父母,感激一切曾经关心过爱护过支持过帮助过的人,要珍视社会和自然中一切真实的美好的善良的事物,憎恨虚伪、丑恶的不良现象,不可是非不分、善恶不辨.
10.要尊敬师长,见到老师、长辈、熟人要主动热情打招呼,不可视而不见见而避之.
11.要团结同学,要有爱心有同情心,不可以大欺小,不可歧视弱者,不可嘲笑残疾人或者成绩差的同学.
12.要待人真诚,为人谦虚,要脚踏实地,不可弄虚作假,不可骄傲自满狂妄自大.
13.在影剧院、商场、会场、宴会等公共场合要保持举止文雅,谈吐得体,不可大声喧哗,不可嬉戏打闹.
14.每学年要制定一个明确的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包括学习内容、具体要求、日程安排、预期目标等,其中学习内容包括课本内容、课外阅读、书本知识的巩固和拓展提高),要严格执行,不可流于形式.
15.要坚持课前认真预习,课堂认真听讲,做好详细笔记,课后认真温习,完成各科学习任务.
16.要不耻下问,及时消化老师讲授的所有知识,不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不要遗留任何疑惑问题;要多做习题,勤于思考,不可有畏难情绪,不可遇到难题就绕开甚至放弃.
17.要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以及父母交代的学习任务,不可粗心大意、字迹潦草,不可少做或者借故不做、拖延,写完作业方可玩耍,除周末、假期以外一般不得看电视(晚七点新闻联播除外)、玩电脑.
18.要广泛阅读各种课外书籍,认真做好读书笔记,不断积累知识和写作素材,不断扩大知识面,要经常练笔,提高写作能力和水平,不可走马观花,不可只凭自己阅读兴趣.
19.要志存高远,锲而不舍,勇往直前,自强不息,不可胸无大志,不可有丝毫懈怠,不可轻言放弃.
20.本规范规定诸内容须切切实实不折不扣做到,如有违反,视情节较轻分别予以提醒、批评、警告、面壁思过、书面检讨、抄课文、做家务、限制部分家庭自由和权利、体罚等.
21.本规范解释权在父母.

篇二:家规家训

家规家训有什么

从我小时候起,父母就教育我要对人以诚相待,要守信、要善良、要做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爸爸说过,杯子所装水的量取决于最你的轮廓,人也一样.

篇三:家规家训

什么是家训,家规,家风!

家风,是指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也就是说一个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围即构成了家风.顾名思义,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换一句话说,当一个家庭的家规、家训形成家庭的公众行为习惯即构成了家风,家风也就是一个家庭或一个家族的家文化.家谱即是承载家文化的工具,互联网家谱是新一代承载家文化的工具.
  家规,是指一个家庭所规定的行为规范,一般是由一个家族所遗传下来的教育规范后代子孙的准则,也叫家法.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就是指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法律,一个家庭有一个家庭的规矩;这个家庭的规矩就相当于国家的法律.孟子曰:“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家庭要想兴旺发达,做人做事都要懂得讲规矩.家人违背家规就要像国民触犯法律一样受到处罚.
  家训,是指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家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国历史上对个人的修身、齐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道德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等,家训属于家庭美德的范畴.家国同构,一个家庭的家训相当于一个国家的道德标准,如曾国藩家训、朱子家训、颜氏家训等等.家训即是家人做人的道德标准,违背家训,就会遭受道德的谴责.

篇四:家规家训

《家规家训》征文,1200字【家规家训】

家规家训家风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那么什么是家规呢?带着疑问,我从爸爸那找到了答案.家规、家训其实就是在家庭里形成统一的道德标准,也就是家风.体现着家人的价值追求和传承.家风也是社会风气,公民道德的源头.而我家的家规又体现在哪呢?下面就随着我细细体会吧.
一天放学回家,妈妈已经做好了香喷喷的饭菜.我放下书包抢先拿了筷子,准备向美食发动强势攻击,这时爸爸看见了,邹邹眉头说:“爷爷、奶奶还没上桌呢,怎么可以自己先吃呢?”呀,我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家规啊.我赶紧放下筷子,到厨房帮妈妈把最后一道菜端上来.等爷爷、奶奶上桌后,爸爸拍拍我说:“对嘛,这才是懂礼貌的孩子嘛.”你瞧,这就是我家的家规之一,要做文明礼貌的人.
有一天,我家的水管漏了,于是我们打电话叫人明天上午来修水管.第二天,我和妈妈两个健忘虫早就把昨天的事忘得一干二净了.一大早妈妈就领着我奔姥姥家去了.在路上我突然想起昨天修水管的事,连忙对妈妈说:“妈妈不好了,今天上午不是有人要到家去修水管吗?万一他们来了找不到人怎么办?”“呀,我怎么忘了,快回家.”妈妈二话没说,连忙把自行车掉头就骑.我对妈妈说“算了吧,都骑这么远了,还回去?”妈妈教育我说:“傻孩子,我们约好了人家,怎么能不讲信用呢?”我顿时哑口无言.诚实守信自然也是我的家规之一,因为诚实守信会成为你一生享不尽的财富.
“我回来了”.听到说话声,我从房间走出来,凝望着刚下班的妈妈.她拖着疲惫的身子,有气无力地坐在沙发上,我赶紧拿上拖鞋,走到妈妈面前说:“妈妈换下鞋子,让脚舒服点吧.”妈妈抬头微笑着说:“聪聪长大了,懂事了.”我又帮妈妈捶捶背说:“我都是跟你学的,每次奶奶到我们家,你都会这样做的.”为父母递上一杯热茶,为劳累的父母倒上一盆洗脚水.往往一件小事就会让家充满温馨.“百善孝为先”行孝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做儿女的义务责任.孝敬父母这不仅是我家的家规,也是我们一生的责任
每个家庭的家规都有所不同,一句话、一个故事、一段记忆都是家规的载体.在生活点滴中影响着我们的心灵,塑造着我们的人格.从而带动整个社会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相信我们在这种良好家规的教育下,未来一定是辉煌的、灿烂的.
我希望我家的家训、家规、家风能世世代代传承下去,有朝一日,实现幸福的四大目标:和谐.、文明、健康、富有【家规家训】

篇五:家规家训

晒家规家训,讲我家的故事.这个作文怎么写.

赛家规家训,讲我家的故事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那么什么是家规呢?带着疑问,我从爸爸那找到了答案.家规、家训其实就是在家庭里形成统一的道德标准,也就是家风.体现着家人的价值追求和传承.家风也是社会风气,公民道德的源头.而我家的家规又体现在哪呢?下面就随着我细细体会吧.例一、一天放学回家,妈妈已经做好了香喷喷的饭菜.我放下书包抢先拿了筷子,准备向美食发动强势攻击,这时爸爸看见了,邹邹眉头说:“爷爷、奶奶还没上桌呢,怎么可以自己先吃呢?”呀,我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家规啊.我赶紧放下筷子,到厨房帮妈妈把最后一道菜端上来.等爷爷、奶奶上桌后,爸爸拍拍我说:“对嘛,这才是懂礼貌的孩子嘛.”你瞧,这就是我家的家规之一,要做文明礼貌的人.例二、有一天,我家的水管漏了,于是我们打电话叫人明天上午来修水管.第二天,我和妈妈两个健忘虫早就把昨天的事忘得一干二净了.一大早妈妈就领着我奔姥姥家去了.在路上我突然想起昨天修水管的事,连忙对妈妈说:“妈妈不好了,今天上午不是有人要到家去修水管吗?万一他们来了找不到人怎么办?”“呀,我怎么忘了,快回家.”妈妈二话没说,连忙把自行车掉头就骑.我对妈妈说“算了吧,都骑这么远了,还回去?”妈妈教育我说:“傻孩子,我们约好了人家,怎么能不讲信用呢?”我顿时哑口无言.诚实守信自然也是我的家规之一,因为诚实守信会成为你一生享不尽的财富.例三、“我回来了”.听到说话声,我从房间走出来,凝望着刚下班的妈妈.她拖着疲惫的身子,有气无力地坐在沙发上,我赶紧拿上拖鞋,走到妈妈面前说:“妈妈换下鞋子,让脚舒服点吧.”妈妈抬头微笑着说:“聪聪长大了,懂事了.”我又帮妈妈捶捶背说:“我都是跟你学的,每次奶奶到我们家,你都会这样做的.”为父母递上一杯热茶,为劳累的父母倒上一盆洗脚水.往往一件小事就会让家充满温馨.“百善孝为先”行孝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做儿女的义务责任.孝敬父母这不仅是我家的家规,也是我们一生的责任.每个家庭的家规都有所不同,一句话、一个故事、一段记忆都是家规的载体.在生活点滴中影响着我们的心灵,塑造着我们的人格.从而带动整个社会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相信我们在这种良好家规的教育下,未来一定是辉煌的、灿烂的.

篇六:家规家训

如何写好家训,家规,家教的作文(请写出范文)

  范文:
  中国是礼仪之邦,五千年的文化传承至今,深深铭刻在中国人的心中.每个家,都有家训、家规、家风,俗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从孟母三迁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训、家规、家风不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对后代的策鞭,也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之风!
  中国的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训、家规、家风,我家自然也不例外.我家的家训是:尊敬老师、长辈、同学和任何有残疾的人;勤劳节俭懂得持家;远亲不如近邻,好好对待邻居;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些家训,是自古以来存在在每个人心中的,但真正做到的,却少之又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把它们定为家训,是为了让下一代牢记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璀璨,我会努力做到,同时也会影响周围人,让他们也做到.我家的家规是:主动向长辈问好;互相尊重彼此;路上捡到钱包等贵重物品必须上交;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作业做完了才有娱乐时间;当天的事情当天做,不能拖拉;每天都要运动(至少一种).这些家规有几项是爷爷奶奶定的,有几项是爸爸妈妈定的,这越来越完善的家规更是让我了解到了中国文化的进步.从小,爸爸妈妈就要求我做到,好的规矩,成就了我现在的成绩.我家的家风是:以德立家,以德治家.良好的家风对社会而言,就是一种道德的力量.家风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古人有云:有家规的家庭,属于书香门第之家.
  有家规、有家训的家庭,属于豪门贵族之家;有家规、有家训、有家风的家庭,属于王侯将相之家.
  我希望我家的家训、家规、家风能世世代代传承下去,有朝一日,实现幸福的四大目标:和谐、文明、健康、富有.

篇七:家规家训

家训家规简要注解不超过150字

【家规家训】

家训(家规)1
1.每天一放学就回家,不许在马路上闲逛 2.出去玩时要和父母说一声
3.要帮爸爸妈妈做家务,做一个孝敬懂事的好孩子
阐释说明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立好家规特别重要.而家规应该从培养孩子的习惯入手.让孩子懂得放学必须回家在马路闲逛会造成危险,出去玩要和家长打招呼,这样家长才有心理准备然后对孩子的去向掌握,减少危险系数.百善孝为先,孩子要学会孝顺父母,要懂得美德传统,小孩子是一张白纸,你教他什么他就学什么.培养好的习惯会使他终生受益.

篇八:家规家训

家训家规家风六百字

【家规家训】

“校有校规,家有家风”是人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但一问道“家风是什么?你家有什么家风?”这些问题,很多人就会傻眼了.不用担心,今天我就想跟大家一起谈谈家风.
家风就是家规,是一家子的风气,这家风一旦败坏,这家人的思想品德也会跟着坏,这一家就再也难以培养优秀的后代了.这个坏名声会一下子在街坊邻居间传开,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没有人愿意和这家人交往,这时候再想改,就来不及了.可以说家风是非常重要的,虽然它只是一个无形的概念,却能让这家的子孙后代延续得更长,让他们走得更远!
家风也可以代表一个国家的风气,国家就是人民的家,这家风就更为重要了.它要靠人民地努力,遵纪守法,互帮互助,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不仅仅是物资上的丰富.在我看来,更重要的是它的风气,一个国家、一个朝代的风气决定了它的衰与胜,只有社会风气好的国家,才能国富民强,才真正算得上是一个强国.
我家的家风是“孝”,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父母一直告诫我:百善孝为先!家风是一条应该牢记的座右铭.有了它,我们才可以在社会上立足,才能让自己走得更远!铭记家风,为自己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踏出坚定的步伐,成为国家的栋

推荐访问:黄山松鼠跳天都 黄山松鼠跳天都
最新文章
  • 新校园新环境作文9篇

    (1) [新校园新环境作文]新环境,新生活,新起点_600字告别了天真烂... 2019-05-24

  • 小学生写作文2篇

    小学生写作文篇(一):小学生如何写好作文更多作文写作基础写文章的人... 2019-05-24

  • 秋游作文7篇

    秋游作文一:小学生秋游作文:秋游_650字今天,我们特别兴奋,因为马... 2019-05-24

  • 小学作文写作技巧10篇

    小学作文写作技巧篇一:小学生写人作文写作技巧归纳怎样写好写人作文... 2019-05-23

  • 寒假生活作文8篇

    篇一:[寒假生活作文]初中寒假作文:我的寒假生活_800字初中寒假作文... 2019-05-21

  • 描写校园的作文2篇

    描写校园的作文篇(一):描写校园的好段1、参观完热闹的足球场,登上... 2019-05-21

  • 有关亲情的文章8篇

    有关亲情的文章篇(1):关于亲情的作文:感悟亲情_650字亲情,就像迷... 2019-05-21

  • 我真幸福作文9篇

    篇一:[我真幸福作文]我真幸福_500字幸福如花,在我身边静静地绽放…... 2019-05-15

  • 那一次我拿出了勇气9篇

    (1) [那一次我拿出了勇气]其实,就在那一瞬间的勇气_550字告别了小... 2019-05-15

  • 给初一班主任的一封信9篇

    给初一班主任的一封信篇(一):给初一班主任的一封信_1000字给初一班... 2019-05-15

上一篇:幼儿园家长寄语(共10篇)

下一篇:关于教师资格证(共9篇)

Copyright © 2017 第一课堂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 触屏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