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七言绝句的数字诗
“一片二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十一片,飞入草丛皆不见.”纪晓岚
一片二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芦花总不见.”郑板桥
“一片二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无数片,飞入梅花看不见.”林逋【数字诗大全】
有一首数字诗是:“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假如我们把诗中的数字的位置随意调换,这首诗可能就不再别有情趣了。这表明我们要( )
|
D |
|
有谁知道陆游的爱情中那一首一到十的数字诗是怎么写的?
一自离别,二地相悬,只说三四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相望眼欲穿,百般思,千般念,万般无奈把郎怨.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九月登高望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祷苍天,六月里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榴花如火遇冷雨,四月枇杷未黄对镜心烦乱,三月桃花随流水,二月里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这是西汉司马相如之妻 卓文君的诗啊!
求写数字诗
一生轮回尽相思
二影对度欲何求
三生缘定同床枕
四月桃花别样红
五谷香逐居无忧
六瓣落花戏水流
七夕鹊桥会倩娇
八仙共聚揽月歌
九宵日月耀苍穹
零落碎心情相融
自己本来想写的消极,孤独,悲伤点的
不知道怎么写出来就变成歌颂爱情了
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也用这些数字写一首吧
因为现在在外面上班,比较孤单落魄,呵呵
一叶孤舟悄然过
二目无神睎尘川
三更冷枕灯未眠
四海无故行路难
五湖独望载落日
六载光阴与影伴
七夕佳人晓月寒
八方落花芳已尽
九宵闲云覆雨翻
零落碎心泪始干
问题还会开放段时间
有兴趣的人都可以参与
最终会以投票的方式结束
一直很欣赏深秋枯叶,作品我收藏了
百笑狂生,也很厉害呢,在很短的时间就把我原作改了
下面的话是写给秋萤儿的,当作给你手指的一些交代
你说用了很多古人的诗句,没法改了
我们也都是把学习的今古拿来拼凑罢了
呵呵,出自自己笔下,那就是自己的
虽然内容还是和爱情串联,但也是少见的佳作
而且为了它,你一定花了不少心思吧
辛苦了【数字诗大全】
一抹梅红残雪瑟
二泉月冷怅情关
三迭愁断阳关路
四海飘零几处欢
五味难调独寄落
六神无奈惹忧烦
七情抛却人间苦
八面风摧杨柳寒
九霄星汉鹊桥短
零落黄花染泪斑
有点考试的感觉呢.
诗歌大全 分类
一棵开花的树(席慕容)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於是把我化做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
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近
请你细听
那颤抖的叶
是我等待的热情
而当你终於无视地走过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那是我凋零的心
乡 愁(席慕容)
故乡的歌 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 响起
故乡的面貌 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望
仿佛雾里的 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无怨的青春(席慕容)
在年青的时候
如果你爱上了一个人
请你一定要温柔地对待她
不管你们相爱的时间有多长或多短
若你们能始终温柔地相待 那麽
所有的时刻都将是一种无暇的美丽
若不得不分离
也要好好地说一声再见
也要在心里存着感谢
感谢她给了你一份记意
长大了之后 你才会知道
在蓦然回首的一刹那
没有怨恨的青春 才会了无遗憾
如山岗上那静静的晚月
再别康桥(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桥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蒿,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古诗趣闻
急求有关于古诗词中的数字或趣闻,越多越好
我记得有一个故事是关于纪晓岚写的年龄,还有苏东坡小妹对对联的,有个人要上船做的数字诗,能帮我找到吗?记不太清了
侯门似海:
崔郊,唐朝元和年间的秀才.曾寄居姑母家中,并与姑母家的一名丫环相爱,两人的感情甚笃.但后来他的姑母以四十万钱的高价将这个婢女卖给了当时任襄阳司空的于颐.这一年的寒食节,此女子随于颐到郊外游春,巧遇崔郊在一片柳荫下徘徊,崔郊趁人不注意,偷偷作了一首诗赠予她:
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
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后来,一个记恨崔郊的人把这首诗作为罪证,抄下来给于颐看.于颐派人将崔郊请入府中,拿出他的那首诗问道:“这首诗是你做的吗?” 崔郊十分坦率的告诉了于颐他和那个婢女的夙因.于颐非常感慨.他对崔郊说:“这个女子虽是我用四十万钱买来的,但四十万钱算不得什么,你该早就对我讲才是!”于是,于颐亲自作主,将那女子嫁给了崔郊.
红叶题诗:
唐僖宗时的一天傍晚,年轻的于佑在城墙下漫步.时值“西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的深秋,满地枯萎的落叶,风呼啸着而去,树木的枝桠刺在寒冷的空中好像冰上的裂纹.天色越来越黯,他呆呆立了片刻,颇怀莫名的伤感.他在御沟的流水中洗手,御沟中浮着的落叶在清冽的水中缓缓流出,忽然发现一片较大的红叶上面有墨印,他随手将叶子从水里拾起来.使他意外的是红叶上题着一首诗:“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墨痕未干,字迹姗姗清秀.
他看了看身边高入云端的宫墙,猜想一定是某个宫女所为.于佑把诗带回家里,但此事让他久久不能释怀,每天夜里辗转反侧,眼前全是宫里那个落寞的女子空幻的身影.几天后,他也在红叶上题诗两句,置于御沟上游的流水中:“曾闻叶上题红怨,叶上题诗寄阿谁?”之后他又怅然地在流水边徘徊许久才离去.于佑将此事讲给几个同伴听,大家都笑他.
一晃几年过去,于佑已把那件事渐渐淡忘了.他科举不成,几近落魄不堪,于是在富室韩泳家教书.一天韩泳告诉他,不久,唐僖宗放出后宫侍女三千,让她们回到民间婚配.有位叫韩翠苹的女子是韩泳的同姓,正住在韩舍,他愿为二人牵线结缘.当时于佑尚未娶亲,听说韩翠苹姿色美艳,于是答应下来.
于佑婚后与韩翠苹感情很好,一天,韩翠苹在于佑的画笥中看见自己亲笔题写的那片红叶,问于佑哪里得来的,于佑便如实告之.韩翠苹说:“妾在水中也得到一片红叶,不知是何人所做?”于佑取来一看,墨迹犹存,正是自己当年曾经写的.俩人皆默然,泪水盈眶,千言万语不知如何出口,相对感泣良久.因为自红叶题诗到他们结为夫妇,中间已隔着十年的光阴.
韩翠苹为此悲欢交集,于是提笔写下:“一联佳句题流水,十载幽思满素怀.今日却成鸾凤友,方知红叶是良媒.”
人面桃花:
在唐代有一个名叫崔护的年轻书生到长安城来赶考,刚好是清明节前后,便在大雁塔附近来春游,走到一个一片桃花掩映的农家遇到一个美丽的农家少女,于是借口口渴要了些茶水,闲聊几句,崔护便恋恋不舍的离开了.
第二年的清明节,崔护又来了,但是柴门禁闭,桃花依然盛开,有时在柴门上写了一首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过了几天,当他再次到这里时远远地就听到茅舍中传出了阵阵苍老的哭声,便赶去农家问问发生什么事.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汉哭的非常伤心的说:“我的女儿前几天去走亲戚,回来见到门上的诗,便一病不起.”
崔护听后大吃一惊说出了写诗的原因,并要求见少女一面.当他看到奄奄一息的少女时,便大声哭喊也许是他的真心感动了苍天,少女苏醒过来,后来他们就结为夫妻,传为千古佳话.
苏轼高中榜眼后,苏氏三父子加上以三难秦少游而闻名的苏小妹一家齐聚在花园里庆祝,苏轼之父苏洵命题定以“冷、香”两个字,每人写两句诗,要求都会合当时的情景.为起带头,苏老泉缓步度到花池边,吟道:“水自石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子由站起来摘了瓣馨香腊梅,弹了下手指,曰:“冷字句佚不可知,梅花弹遍指头香.”小妹也去摘花,子由要笑他摹仿自己,小妹却云:“叫日杜鹃喉舌冷,宿花蝴蝶梦魂香”.说完摊开手掌,一只蝴蝶已被捏死.女儿特点毕露,大家都齐声叫好.苏轼却用一拂石凳,骑着马就走,苏老泉叫道:“我儿,答不出也不要走啊.”话音未落,苏轼已长声飘来两句:“拂石坐来衣带冷,踏花归去马蹄香”!
名言名句理解大全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 ◇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曾国藩) ◇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构成生命的材料.(富兰克林) ◇荒废时间等于荒废生命.(川端康成) ...
趣味语文对联大全
趣味对联
(一)拆字合字联
拆字与合字指把一个字拆成几个字,或把几个字合成一个字.构成字面上的对偶.当然,有一些也含有分析字的成份,蕴含某种微妙的思想内容.
闲看门中木(上联合[闲]字)
思间心上田(下联合[思]字)
墙上挂珠帘你说是王家帘朱家帘(上联拆[珠]字)
半夜生孩儿我管他子时乎亥时乎(下联拆[孩]字)
日在东月在西天上生成明字(上联合[日月]为明)
子居右女居左世间配定好人(下联合[子女]为好)
寸土为寺,寺旁言诗,诗日:明月送僧归古寺.(上联合[寸土]为寺,[言寺]为诗)
双木为林,林下示禁,禁云:斧斤以时入山林.(下联合[双木]为林,[林示]为禁)
(二)数字联
我国古代对联艺术中的数字巧对,变化无穷,使人们得到极大的乐趣.
水冷金寒火神庙大兴土木(上联合[五行])
南腔北调 中军官什么东西(下联对[五方])
五百罗汉渡江 岸边波心千佛子(上联:[千]是[五百]的二倍)
一个美女对月 人间天上两婵娟(下联:[两]是[一个]的二倍)
取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明灯四十九盏,一心只为酬三愿.
平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变卦土木金爻,水面偏能用火攻.
此副对联不仅概述了诸葛亮的丰功伟绩,而且用上了“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各个数字和“东南西北中金木水火土”十个字,真是意义深远,结构奇巧.
(三)趣味对联故事
杨继盛巧对趣话
杨继盛是明代一位以“巧对”着称的名人.出生于河北容城,嘉靖进士.相传他“每作对,人辄称善”.至今,民间还流传着很多他的巧对佳话.
传说,杨继盛刚刚入私塾读书的时候,有一天,来了一个年纪较大的学生,私塾先生看见这么大年纪的人也来求学,就出了一个对子相嘲:
“老学生.”
谁知话一说完,就被坐在一旁的杨继盛不假思索地接过来: “小进士.”
那位嘲笑“老学生”的先生听后,大吃一惊,说:‘‘此儿小小年纪,竟如此聪颖,将来必有出息!”
有一次,私塾先生外出,学生们玩作阵交战的游戏.正玩在兴头上,不料先生突然回来,大家慌忙四处藏匿.先生大怒,挨个罚跪,并出对:
“藏形匿影.”
叫学生对,先对出者免罚,对不出的继续罚跪.只见杨继盛微微一笑,答对: “显姓扬名”. .
先生脸上的怒气,顿时一扫而光,惊呼:“此乃绝对也!’’伸手将杨继盛拉起来.从此,杨继盛擅对出了名.
卖柴童妙对进家塾
明朝时,江苏省吴县出了一位“神童”,姓施,名盘.施盘家里很穷,上不起学,他五岁开始,就上山砍柴、割草卖钱.同时,利用时间,偷偷地向村里的一位老秀才学习认字、读书、吟诗、作对.施盘九岁那年,进城卖柴,路过一家私塾,听着里面传出来的朗朗书声,他好想进私塾当一名学生.恰好此时,私塾的主人张都宪坐轿回家,发现了小施盘,张都宪问他站在这里干什么,小施盘嗫嚅地说出了自己想进私塾读书的愿望.张都宪一听,哈哈大笑说:“穷小子也想进我家私塾念书,也不想想自己的身份.”经小施盘再三恳求,张都宪这才说:“这样吧,我出一上联,只要你能对上,我可以破例让私塾老师收你.’’张都宪出的上联是:
“新月如弓,残月如弓,上弦弓,下弦弓.,
这上联连用四个“弓”字,两个“月”字,两个“弦”字.张都宪认为这下子,一定难倒这个卖柴童.没想到,小施盘听了上联,笑嘻嘻地说:“学费我出不起,对对子,可难不倒我.”他略加思忖,便对出下联:
“朝霞似锦,暮霞似锦,东川锦,西川锦.”
施盘对出的下联,连用四个“锦”字,两个“霞”字,两个“川”字,完全符合张都宪上联的要求,而且用“朝”“暮”对“新”“残”,用“东”“西”对“上”“下”,十分工整,张都宪只好让他进私塾念书了.
切瓜分客
明代年轻文学家蒋焘小的时候,才思敏捷、对答如流、蜚声乡里.
有一天,他的爷爷带他到一座庙里去玩.蒋焘从高高的台阶上往下跳,三蹦两跳地到了下边.爷爷见了,笑着说:
“三跳,跳下地.”
蒋焘在下边一抬头,正好看见树上有只小鸟“扑哧”一声,飞上天去了,他马上对了一句: “一飞,飞上天.”
爷爷听了很高兴,连连赞好.
有一次,他父亲的朋友来访,他们围坐在客厅吟诗、对联,忽然乌云密布,接着,刮起大风,一会儿就下起了大雨,雨点“劈里啪啦”地打在窗户上.客人中,有一人看见窗户纸上的雨点印儿,触景生情,出一上联求对:
“冻雨洒窗,东两点西三点.”
这上联的意思是说,这会儿,冰凉的雨点,打在窗户上,东边窗户上有雨点,西边窗户上也有雨点.从文字上讲,巧就巧在“冻雨”的“冻”字,是由“东”和两点组成,“洒窗”的“洒”字是由“西”和三点组成.这样,联意既说明了当时雨打窗户的情景,又说明了“冻”“洒”两字的组成.这样,下联就不大好对,要求后半句说的事,与前半句说的事,互有关联,还得拼成前半句的第一、三两个字,可真够难的.在座客人苦思冥想、绞尽脑汁,难以应对,客厅一时沉默.
这时,仆人送上瓜来,蒋焘的父亲连忙切瓜分片,请客人吃瓜.站在一旁看父亲切瓜,客人们吃瓜的蒋焘即景生情,高声地说:“我来对下联.”接着吟道:
“切瓜分客,横七刀竖八刀.”
一语既出,满座惊叹.蒋焘对下联的前半句“切瓜分客”,说的是当时吃瓜的事.后半句“横七刀…‘竖八刀”既是指切瓜,又跟前半句有直接关系.同时“七”“刀”左右横看,合起来是前半句的第一个字“切”;“八”“刀”上下竖看,合起来是第三个字“分”.真是妙语双关,兴趣盎然,客人们皆赞叹不已.
小于谦答对显文才
于谦(1398~1457),字廷益,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明代水乐进士,着名的民族英雄.他幼年时就勤奋好学,志向高远.读书过目即诵,对句出口皆成.有一次,于谦的母亲把他的头发梳成双髻,被一个叫“兰古春”的僧人看到了.兰古春针对他的模样,就戏弄他说: “牛头喜得生牛角.”
于谦立即应对:
“狗嘴何曾出象牙.”
兰古春自讨没趣,匆匆而去.于谦回家后,对母亲说:“今后不能再替我梳双髻了.”过了数日,兰古春恰巧又路过学堂,看到于谦的头发梳成三岔,于是再次戏道:
“三角如架鼓.” 于谦随声就应: “一秃似擂槌.” 兰古春赞其才思敏捷,对于谦的老师说:“这孩子长大后,必定是国家的栋梁.,
有一年清明节,于谦随家中大人去祖坟扫墓,路过凤凰台时,他的叔父出了个上联让他对. 联文是:
“今朝同上凤凰台.”
于谦马上应对:
“他年独占麒麟阁.”
大人们听了,对这一抱负甚大的对句惊喜不已,他的叔父说:“此小儿,乃是我们家的千里 驹啊!” 一
扫墓返回的路上,经过一座牌坊,上面写着三个字:“癸辛街.’,
于谦的叔父说:“这三个字的地名,前面两个字属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 癸),要对个地名对,恐怕不容易.”不料,小于谦用《三国演义》中所写到的陕西地名,对道:
“子午台.”
他的叔父和族人们,听了更加惊讶欣喜,因为这一地名,前两字正好是地支(即子、丑、寅、 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中的两个字,与“癸辛街”恰成一佳对.
过了两年,于谦成了县学生员.当时,有一巡抚到他家乡的一座寺院游玩.随从官员中,有一人指着殿中佛像道:
“三尊大佛,坐狮、坐象、坐莲花.”
一时无人对出.于谦刚好也在场,他随口应道: “一介书生,攀凤、攀龙、攀桂子.”
众人无不拍手称妙.
【注释】明正统十四(1449)年秋,瓦刺(蒙古一部落)入侵,英宗被俘.当时,任兵部尚书的 于谦,拥立景帝,反对南迁,并亲自督战,击败瓦刺军,使当时局势转危为安,故称其为..民族 英雄”.
杨溥巧对免父役
杨溥(1379~1446年),字弘济,石首(今湖北石首)人.明建文进士,授编修,为明代有名的学者.曾任翰林学士、武英殿大学士、礼部尚书等职,他和杨壬奇、杨荣历事四朝(成祖、仁宗、宣宗、英宗),合称内阁“三杨”.
杨溥幼年家贫,父亲年老多病.在这样的家境下,他孜孜不倦,刻苦学习,年纪虽小,文才却不凡.
有一次,县官派人捉他的父亲去服劳役,当时,他的父亲有病在身,杨溥到县衙里再三恳求,请求免除劳役,县官看他是个小孩子,就刁难说:‘‘我出个对子,如你对上了,我可以释放你的父亲.”接着,出了上联:
“四口同图,内口皆归外口管.’’
这个上联,构思奇妙,县官利用“图”字的结构析字起意,乃是说:在我统治的范围内,百姓就必须服从我的管辖.小杨溥听了,得知这个县官喜欢被人奉承,稍思片刻,就投其所好,对了下联.
“五人共伞,小人全仗大人遮.”
杨溥这个下联,也是运用“析字法”,拆开“伞”字,既表达了自己的请求,又恭维了县官,而 且对仗工整、表达适切,因此,县官不得不点头称赞,终于赦免了他父亲的劳役.
【注释】编修:官名.明清之翰林院编修,以一甲二、三名进士及庶吉士留馆者充任,无定 员,亦无实际职务.负责修国史、实录、会要等.
解缙智斗曹尚书
解缙接到曹尚书的大红请帖,就随来人到曹尚书家.只见大门紧闭,侧门大开,便转身回 走.曹尚书在门内冷笑道:
“小子无才嫌地仄.”
解缙听了,漫不经心哼道: “大鹏展翅恨天低.”
曹尚书只好打开大门迎进解缙.他望了望一身绿衣的解缙,便吟道: “水中蛤蟆穿绿衣.”
解缙笑着,指了指身穿红袍的曹尚书,针锋相对答道: “锅里虾公着红袍.”
曹尚书恼羞成怒骂道:
“二猿伐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句)?” 解缙也毫不客气地马上还以颜色:
“一马落足污泥里,老畜牲怎能出蹄(题).”
翰林出身的曹尚书,与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孩子对对,竟然丝毫占不了上风,很不甘心,但心 里又不得不承认“神童”才华横溢、机智敏捷.曹尚书并不就此罢休,随即请来看客,他要当众 人之面,再一次考考解缙.
曹尚书呷了一口酒,面对墙上挂的一幅墨迹,脱口就说: “醉爱羲之迹.”
解缙随口就吟: “狂吟‘白也诗’.” 曹尚书马上又出一上联:
“风吹马尾千条线.”
解缙立即答对: “日照龙鳞万点金.”
看客们无不被解缙的巧对折服,情不自禁地击掌,喝起彩来.曹尚书见还未曾考倒解缙, 十分着急,指着屏风上的画,又出一联:
“龙不吟,虎不啸,鱼不跃,蟾不跳,笑煞落头刘海.” 解缙略加思索,指着案上的棋子答道:
“车无轮,马无鞍,象无牙,炮无火,活捉塞内将军.”
解缙刚刚对完,曹尚书额上冒汗,但还不肯认输,就以教训的口吻道: “眼珠子,鼻孔子,珠子还在孔子上.”
解缙冥思片刻,遂得一联回敬:
“眉先生,发后生,后生更比先生长.”
此联寓意深刻、暗含讥讽,可谓颇具匠心.解缙才说完,看客们拍案叫绝,曹尚书顿时语 塞,只得佯醉而退.
明太祖题联
明太祖朱元璋①,出身贫寒,放过牛、当过和尚.小时候,没有机会念书,但他是一个很有 抱负的人,经自己刻苦学习,颇通文墨,会吟诗、作文,还特别喜欢题联.传说,朱元璋无论行军 打仗、饮酒下棋、微服出访、登堂进庙,都喜欢谈论对联.与大臣、文人、农民,甚至儿童常 常对对.
朱元璋出兵攻打姑苏那年,行军中就以“天口”二字,题了一上联: “天下口,天上口,志在吞吴.”
谋臣刘基一听,知道朱元璋将“天口”二字上下各一拼,即拼出“吞”“吴”两字.于是,他 以“人王”二字,绝妙地对出下联:
“人中王,人边王,意图全任.”
一次,朱元璋与刘基下棋,朱元璋吟了一阙上联,示意刘基应对.联文是: “天作棋盘星作子,日月争光.”
刘基脱口答道:
“雷为战鼓电为旗,风云集会.”
又有一次,朱元璋到大臣陶安家,看见陶安以书作枕头,即景生情,乃出一上联: “枕耽典籍,与许多贤圣并头.”
陶安知其意,随即对道:
“扇写江山,有一统乾坤在手.”
朱元璋一次微服出访,遇到一个农民在卖藕,立即出一上联: “一弯西子臂.”
他以一根雪白的藕,比作美女西施的手臂,想考考农民是否能对.那农民望他一眼,笑着答道:
“七窍比干心.”
农民以藕中多孔,来比喻商代忠臣比干的心.朱元璋听了很高兴,命农民随行,大加赞赏.传说,以后还任命那农民到朝廷做官.
初中化学方程式(人教版)大全
最好全一点,希望能一条一条地列出来
一. 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
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 2CuO
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
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 点燃 2P2O5
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
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 2C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 2CO2
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12.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二.几个分解反应:
13.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2H2O 通电 2H2↑+ O2 ↑
14. 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加热 2CuO + H2O + CO2↑
15. 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 ==== 2KCl + 3O2 ↑
16. 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
17. 碳酸不稳定而分H2CO3 === H2O + CO2↑
18. 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 高温 CaO + CO2↑
三.几个氧化还原反应:
19. 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 Cu + H2O
20. 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 2Cu + CO2↑
21. 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 4Fe + 3CO2↑
22. 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 Fe3O4 高温 3Fe + 2CO2↑
23.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 Cu + CO2
2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2O3 高温 2Fe + 3CO2
25. 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4CO+ Fe3O4 高温 3Fe + 4CO2
四.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
(1)金属单质 + 酸 -------- 盐 + 氢气 (置换反应)
26. 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
27. 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
28. 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
29. 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H2↑
30. 锌和稀盐酸Zn + 2HCl === ZnCl2 + H2↑
31. 铁和稀盐酸Fe + 2HCl === FeCl2 + H2↑
32. 镁和稀盐酸Mg+ 2HCl === MgCl2 + H2↑
33. 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 2AlCl3 + 3H2↑
(2)金属单质 + 盐(溶液) -------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
34.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35. 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 + CuSO4 === ZnSO4 + Cu
36. 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 + Hg(NO3)2 === Cu(NO3)2 + Hg
(3)碱性氧化物 +酸 -------- 盐 + 水
37. 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38. 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39. 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 CuCl2 + H2O
40. 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 CuSO4 + H2O
41. 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MgO + H2SO4 ==== MgSO4 + H2O
42. 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CaO + 2HCl ==== CaCl2 + H2O
(4)酸性氧化物 +碱 -------- 盐 + 水
43.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 Na2CO3 + H2O
44.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 SO2 ==== Na2SO3 + H2O
45.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 + SO3 ==== Na2SO4 + H2O
46.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 CaCO3 ↓+ H2O
47. 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 + SO2 ==== CaSO3 ↓+ H2O
(5)酸 + 碱 -------- 盐 + 水
48.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
49. 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Cl + KOH ==== KCl +H2O
50.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2HCl + Cu(OH)2 ==== CuCl2 + 2H2O
51. 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52. 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Cl + Fe(OH)3 ==== FeCl3 + 3H2O
53.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54.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55.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2SO4 + 2KOH ==== K2SO4 + 2H2O
56.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H2SO4 + Cu(OH)2 ==== CuSO4 + 2H2O
57. 硫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2SO4 + 2Fe(OH)3==== Fe2(SO4)3 + 6H2O
58. 硝酸和烧碱反应:HNO3+ NaOH ==== NaNO3 +H2O
(6)酸 + 盐 --------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
59.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60.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61.碳酸镁与稀盐酸反应: MgCO3 + 2HCl === MgCl2 + H2O + CO2↑
62.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HCl + AgNO3 === AgCl↓ + HNO3
63.硫酸和碳酸钠反应:Na2CO3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
64.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
(7)碱 + 盐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
65.氢氧化钠与硫酸铜: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66.氢氧化钠与氯化铁:3NaOH + FeCl3 ==== Fe(OH)3↓ + 3NaCl
67.氢氧化钠与氯化镁:2NaOH + MgCl2 ==== Mg(OH)2↓ + 2NaCl
68. 氢氧化钠与氯化铜:2NaOH + CuCl2 ==== Cu(OH)2↓ + 2NaCl
69.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8)盐 + 盐 ----- 两种新盐
70.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71.硫酸钠和氯化钡:Na2SO4 + BaCl2 ==== BaSO4↓ + 2NaCl
五.其它反应:
72.二氧化碳溶解于水:CO2 + H2O === H2CO3
73.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74.氧化钠溶于水:Na2O + H2O ==== 2NaOH
75.三氧化硫溶于水:SO3 + H2O ==== H2SO4
76.硫酸铜晶体受热分CuSO4•5H2O 加热
数学小学公式大全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
一、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 面积 体积计算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 a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 S= 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公式 S= a×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公式 S= 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公式 S= 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 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公式:V=aaa
圆的周长=直径×π 公式:L=πd=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 公式:S=πr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S=ch+2s=ch+2πr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公式:V=1/3Sh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二、单位换算
(1)1公里=1千米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2)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3)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4)1吨=1000千克 1千克= 1000克= 1公斤 = 2市斤
(5)1公顷=10000平方米 1亩=666.666平方米
(6)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 1毫升=1立方厘米
(7)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
(8)1世纪=100年 1年=12月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 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
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 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 1日=24小时 1时=60分
1分=60秒 1时=3600秒
三、数量关系计算公式方面
1、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四、算术方面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
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如:(2+4)×5=2×5+4×5.
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7.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8.方程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9.一元一次方程式: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 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
学会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法及计算.即例出代有χ的算式并计算.
10.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
11.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12.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13.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14.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
15.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16.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17.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18.带分数:把假分数写成整数和真分数的形式,叫做带分数.
19.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20.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分数的倒数.
21.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
五、特殊问题
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 和-小数=大数)
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 小数+差=大数)
植树问题
1 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1)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2)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3)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2 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盈亏问题
(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追及问题
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
流水问题
(1)一般公式:
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2)两船相向航行的公式:
甲船顺水速度+乙船逆水速度=甲船静水速度+乙船静水速度
(3)两船同向航行的公式:
后(前)船静水速度-前(后)船静水速度=两船距离缩小(拉大)速度
浓度问题
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
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
利润与折扣问题
利润=售出价-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
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5%)
工程问题
(1)一般公式: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2)用假设工作总量为“1”的方法解工程问题的公式:
1÷工作时间=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几
1÷单位时间能完成的几分之几=工作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