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是力量的象征,是勇猛与胜利的代表者,因此许许多多的国家和军队都以鹰为原型制作图腾。那么各位知道世界上最大的老鹰是哪一种吗?今天就让小编给各位科普科普吧!
世界上最大的老鹰:食猴鹰(食猿鹰)
食猴鹰(食猿鹰),也称菲律宾鹰,其是菲律宾的“国鸟”,被人们盛赞为是世界上“最?贲的飞翔者’有“鹰中之虎”的美誉。菲律宾鹰体型大,喙和爪均强健,上喙边端具弧形垂突,适于撕裂猎物吞食;基部具蜡膜或须状羽;翅强健,翅宽圆而钝,扇翅及翱翔飞行,扇翅节奏较隼科慢;跗跖部大多相对较长,约等于胫部长度,腿部羽毛一直覆盖接近至脚爪。雌鸟显着大于雄鸟。主要猎食各种树栖动物,如猫猴、蝙蝠、蛇、蜥蜴、犀鸟.灵猫’猕猴及野兔、田鼠等。在啄食猴子时十分凶残,故有食猿雕、食猴鹰之称,但这种珍稀鸟类目前巳经厥临灭绝。
菲律宾鹰体长91厘米,翼展200-250厘米,体重6500克,寿命30年。体态强健,具有短而侧扁的巨大钩嘴,脸部黑色,上半身羽色为深褐色,下半身为浅黄或与白色相间,头部后面簇立许多长达9厘米的矛状或柳叶状冠羽,色黄有斑点。当其发怒的时候,这些冠羽都高高地呈半圆形耸立起来。眼睛灰蓝色,钩嘴灰黑色,喉咙处有白色条纹,大腿覆盖羽毛。特别长的尾巴上有黑色条纹。幼鸟和成鸟外观类似,但是背部和翼羽有大量白色的羽毛饰边,有稍微的鳞片形状。
食猴鹰的栖息环境
食猴鹰生活在 菲律宾热带雨林中,栖息于低山至开阔的草原地带,习性与 美洲角雕非常相似,具有短而宽的翅膀和长长的尾羽,能够敏捷地飞行和突然增加速度,所以特别适合于在森林中活动。它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树冠之中隐蔽地飞行捕食。而它当它需要从一个山谷飞往另一个山谷时,则在森林树冠的上方采用翱翔的飞行方式。
菲律宾鹰是世界上第二大鹰,也是菲律宾森林热点地区数种本土物种之一。“保护国际”组织最新报告指出,由于当地大约8000万人口依赖于天然资源,森林采伐和农业用地不断扩展,因此这一热点地区成为了生物多样性最受威胁的地区之 一。
食猴鹰的繁殖方式
食猿雕每年10~12月开始营巢,大多选择生长在山谷斜坡的大树,将巢筑在附生在大树上的蕨类植物形成的平台之中,距地面的高度一般在30米左右。每窝仅产1枚卵,孵化期大约为2个月。雄鸟送给雌鸟和雏鸟的食物频次是不同的。在食物贫乏的情况下,由于雄鸟带给正在孵卵的雌鸟的食物太少,雌鸟不得不离开巢和卵,自己去捕食,这种情况往往会导致孵化失败而最终弃巢。
在自然状态下,食猿雕的繁殖率极低,不仅产卵的数目太少,而且哺育一只幼鸟要花2年时间。因为幼鸟长齐羽毛需要4个多月,而且即使已经长齐了羽毛的幼鸟,仍然要在亲鸟的领域中逗留到第二年。幼鸟在自己学习捕食技术的期间内,可能仍然需要亲鸟的喂养。所以只有当幼鸟离开亲鸟的领域之后,亲鸟才可能再次营巢,进行繁殖。只有在幼鸟很小就夭折了的情况下,亲鸟才在当年冬天继续营巢繁殖。
食猴鹰的保护措施
由于人类的肆意捕杀,以及人类开垦土地造成森林急剧减少,这种曾遍布于菲律宾丛林中的食肉动物如今已濒临灭绝。除了艰难的生存环境,菲律宾鹰异常孤独的性情也为它们的生存造成了不小的麻烦,使得它们的家族日渐减少。据动物学家观察,菲律宾鹰一生只求一个伴侣,任何变故都无法动摇它对爱情的忠贞。为了挽救濒危的菲律宾鹰,“菲律宾鹰中心”研究人员数十年来一直致力于人工繁殖。一只名叫“卡巴延”的17个月大的鹰,上月被研究人员放飞,成为从这里飞出去的第一只人工培育的菲律宾鹰。 菲律宾鹰繁育计划负责人多明戈·塔德纳说,他们在小卡巴延的身上安装了一个重约70克的信号发射器,以便生物学家监测它的一举一动,到目前为止,它在大自然中生活得还不错,能够在几公里的范围内活动、捕食。 据总部设在美国爱达荷州的世界食肉鸟类中心的统计,菲律宾鹰是目前所有大型森林鹰类中最为珍稀的一种,其翼展长达2.2米。由于以前受到法律的严格保护,菲律宾鹰在这个群岛国家随处可见;而现在,只能在吕宋岛、萨马岛、莱特岛及棉兰老岛南部偶尔见到它们的踪影。
全球最大的飞禽排行榜
Top1:菲律宾鹰
菲律宾鹰是菲律宾的“国鸟”据总部设在美国爱达荷州的世界食肉鸟类中心的统计,菲律宾鹰是目前所有大型森林鹰类中最为珍稀的一种,体态强健,体长近1米,重4公斤以上,两翅展开长达3米。由于以前受到法律的严格保护,菲律宾鹰在这个群岛国家随处可见;而现在,只能在吕宋岛、萨马岛、莱特岛及棉兰老岛南部偶尔见到它们的踪影。
Top2:安第斯秃鹫
安第斯神鹫(南美神鹰)Vulturgryphus是现存世界上最大的猛禽,体长1.5米,展翅达3米,体重达10千克。加州神鹫(北美神鹰)Gymnogypscalifornianus分布于美国加利福尼亚,是世界上最稀有的鸟类之一,曾经下降到24只,经过保护现在已超过100只。红头美洲鹫Cathartesaura则是美洲鹫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从加拿大南部一直分布到美洲最南端,也是分布最南的猛禽之一。
Top3:哈斯特鹰
哈斯特鹰(学名:Harpagornis moorei)是一种体型巨大的老鹰,目前已经在地球上绝迹,它们曾经生活在新西兰的南岛,也称为Harpagornis Eagle。毛利人称它们为Pouakai与Hokioi(或hakawai),Hokioi这个经常被引用的名称则是与虚幻的鸟类新西兰鹬有关连-特别是它们已经绝种,栖息在南岛的亚种。哈斯特鹰也是地球上曾经出现过最大的鹰科动物之一。哈斯特鹰生活在新西兰山区,体重约在40磅(18公斤)左右,是当时陆地生态系统中“最高”的掠食者。 雄性的哈斯特鹰重9至10公斤,而雌性的哈斯特鹰则重达10至15公斤。它们的翼展最长约2.6至3米,以重量来说是相对较短的。
Top4:阿根廷巨鹰
阿根廷巨鹰(学名:Argentavis magnificens)是人类已知最巨大的飞禽,站立身高超过2米,双翼展开的长度为5.8至8米。体重约70公斤。由于体型庞大,阿根廷巨鹰可能没有天敌。所以它们应该繁殖缓慢,大概每2年一次,每次产1-2个蛋,每个蛋重量超过1公斤,雏鸟需要约16个月才能独立,而完全成熟则需要十多年。阿根廷巨鹰可能能活50到100年。阿根廷巨鹰生活在6百万年前的中新世晚期,化石在阿根廷被发现。也有人相信它们一直生存到25万年前的上新世晚期。
老鹰飞机看起来霸气,飞起来比较平稳,像极了翱翔的老鹰,很受小朋友喜欢。小编为大家力荐了老鹰飞机的折纸步骤,给大家作为参考,希望能帮到大家!
老鹰飞机的折纸材料
A4纸
老鹰飞机的折纸步骤
找一张A4纸,沿一角如下折叠,形成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如下图所示:
沿另一边对称折叠,形成如下图所示:
沿上图折叠后的中心交叉点向里翻折,形成下图所示:
最外面的三角形继续折叠,形成对称的两个小三角,如下图:
最外面的两个小三角形沿下图所示方式折叠,每边两次,总共折叠4次,方便下一步进行:
沿小三角形中心线用手捏起来,形成老鹰尖嘴,如下图所示:
沿着上图尖嘴,把多余部分向外翻折,便可成功露出尖嘴,下图:
8最后,翻折飞机两边翅膀,便可完成,如下图:
猜你喜欢:
1.折纸飞机的方法简单又漂亮
2.折纸战斗飞机的方法简单又漂亮
3.平角飞机的折纸方法简单又好看
4.鹰嘴折纸飞机的方法步骤图解
5.折纸飞机的方法最帅最好看
编者按:在小的时候,会发生很多难忘的事情,在你印象中,最让你难忘的事情是哪一件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吧!
小时候,我最喜欢一个人盯着鸡婆带鸡崽的场景。鸡婆“咯咯咯”地走在前面用爪子在地里刨,而一群鸡崽却在后面伸长脖子,扑动小小的翅膀,又撒欢儿,又用那小嘴一啄一啄地吃。
母亲总是在冬夏两季孵两窝鸡崽,夏天的鸡崽最好养又最难养。夏天虫米多,田里稻谷成熟。可每到这时候,鸡鸭的天敌---老鹰,会经常来偷袭。会时不时地来一个俯冲,“嗖”的一下,一只小鸡不见了,被老鹰抓走了。母亲就手舞足蹈地追赶,嘴里却“唉唉唉”地叹息个不停。
母亲孵小鸡技术好,在我们那个屋场没有一个女人孵鸡能孵过我母亲,但养鸡却让她操尽了心。就说那老鹰抓鸡,也最是让人可恨。比如说母亲当时孵出的小鸡有二十只,但到了小鸡长成大鸡时就剩不了几只鸡了。
有一年夏天,母亲孵了十五只鸡崽。母亲说刚好是月圆那个数字,挺吉利的,而且孵出的鸡崽是一色的白毛。母亲为了这窝鸡崽。在我放暑假的那一个多月里,母亲要我在放假期间,其他什么事都不要做,就是一心一意养鸡。我接受了母亲这个任务后,实不敢怠慢。每天清晨,我就让鸡婆领着一群鸡崽往不远的哂谷坪里走。我临出门时,母亲要我带个“挎竹”,并说如看见了老鹰在头顶上盘旋,就赶紧打“挎竹”。
记得当时母亲要我带的那个“挎竹”比我还要高。家里的那根“挎竹”是母亲请本队刘篾匠做的。当然做“挎竹”也有技巧,做得好的“挎竹”击打起来声音又大又有威力,对老鹰产生恐吓,可以及时破坏老鹰抓小鸡的犯罪计划。
开始的一些日子里,一切都相安无事,鸡崽也开始自己刨食。有几次老鹰在头上盘旋并发出了几声凄厉的叫声后又被我的“挎竹”声吓走了。但后来有一次,老鹰俯冲下来的时候并没有发出叫声,当我看见它的时候,一切都来不及了,一只小鸡已抓在老鹰的爪子里。我赶紧打“挎竹”,但一切都无济于事。
那天我把老鹰抓走鸡崽的事告诉母亲,我自以为会遭来母亲的一顿打骂。可母亲没有打我骂我,而是温和地抚摸着我的头并对我说:“你养鸡有功,晚上娘做好的东西给你吃。”
暑假放完后,我又要上学了。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那些鸡崽也由小鸡渐渐变成大鸡了。这时候的母亲除了喂猪做家务还要看好这些鸡了。每天中午时分,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我们就能听见母亲打“挎竹”的声音,而且整个垅里都能听见。
假若这窝鸡如果不出意外,养到年关,真是一窝肥美的土鸡。可不幸的是,这窝鸡没有被老鹰抓走,却被人为地掳走了它们的性命。
那是一个夏日的早晨,母亲照样把鸡放出去觅食。母亲说那天放鸡出去的时候,一点不祥的征兆都没有。母亲说那天鸡从鸡埘出来的时候,一个个都是精神抖擞,都“咯咯咯”地争先恐后。母亲说她根本就没想到那些活蹦乱跳的鸡,会一个个倒在那些被农药浸染的稻谷面前。母亲骂那些用农药浸稻谷的人是杀鸡不见血的郐子手。
这是一个稻谷成熟的季节,为了保护稻谷,生产队早就在田埂边扎了厚厚的一排竹篱笆。按说是没有那只鸡可以突破竹篱笆,进到田里去偷吃稻谷的。可还是有人要在竹篱笆外边放上农药去诱杀那群并没有去偷吃稻谷的鸡。
母亲望着那些毙命于一地的鸡,简直绝望透了。此时的母亲心里似乎更充满了怨恨。她回屋拿了锄头,并要我和她扛着那些已经开始僵硬的鸡埋于后山之中。那次事件以后,母亲不再孵鸡,也不再养鸡了。同时,母亲把藏在门旮旯的那根“挎竹”,也把它当柴火烧了。
从那以后,我再也听不到我家“挎竹”声了。
本文原载《湖南工人报》和《株洲日报》
作者|李方明
公众号:梅州艺苑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