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天的古诗.
要优美一些的,适合来画诗配画的古诗,不要太长的诗.在诗后面最好写出诗意(古诗的大致意思)和诗情(表达了作者怎样怎样的思想感情).
李白:子夜四时歌:春歌
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
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
蚕饥妾欲去,五马莫留连.
唐 王涯《春游曲》
万树江边杏,
新开一夜风.
满园深浅色,
照在绿波中
唐 韩愈《春雪》
新年都未有芳华,
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
故穿庭树作飞花
唐 杜甫《春运》
肃肃花絮晚,
菲菲红素轻.
日长雄鸟雀,
春远独柴荆
春日——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绝句——僧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江畔独步寻花——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立春偶成——张栻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唐贺知章《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线.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杜牧《怅诗》:“
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唐韩滉《晦日呈诸判官》:
“年年老向江城寺,不觉春风换柳条.”
宋·李清照《减字木兰花》: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宋·辛弃疾《感皇恩·为范倅寿》:
“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唤得笙歌劝君酒.酒如春好,春色年年如旧.”
宋·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二年级诗配画图片大全】
求 咏柳 的诗配画的图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东门门外多离别,愁杀朝朝暮暮人.
描写竹的诗
诗配画
竹 石
郑 燮
yǎo dìng qīng shān bù fàng sōng
咬 定 青 山 不 放 松 ,
lì gēn yuán zài pò yán zhōng
立 根 原 在 破 岩 中 .
qiān mó wàn jī hái jiān jìn
千 磨 万 击 还 坚 劲 ,
rèn ěr dōng xī nán běi fēng
任 尔 东 西 南 北 风 .
作者背景
郑燮(1693-1765),清代书画家、诗人.字克柔,号板桥,清乾隆年间的进士,兴化(今江苏兴化)人.诗风质朴泼辣,在画坛上也是独树一帜,称其为“扬州八怪”之一.
注词释义
立根:扎根、生根.
原:本来.
破岩:破裂的岩石缝隙.
磨:折磨,挫折.
击:打击.
坚劲:坚韧、刚劲.
任:任凭.
尔:你.
古诗今译
咬住了青山就决不肯放松,根须已经深扎在岩石之中.历经千万次磨炼更加坚韧,任凭你东西南北来的狂风.
名句赏析
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佳.既是赞美了岩竹的题画诗,也是一首咏物诗,开头用“咬定”二字,把岩竹拟人化,已传达出它的风神;后两句进一步写岩竹的品格,她经过了无数次的磨难,长就了一身特别挺拔的丰姿,决不惧怕来自东西南北的狂风.郑燮不但咏竹诗美,而且画出的竹子也栩栩如生,用他的话说是“画竹子以慰天下劳人”.所以这首诗表面上写竹,其实是写人,写作者自己那种正直倔强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同时,这首诗也能给我们以生命的感动,曲折恶劣的环境中,战胜困难,面对现实,像岩竹一样刚强勇敢.
诗配画的利与弊
班级组织辩论赛,我是反方,诗配画的弊端有哪些?最好多一点谢谢
诗配画的弊端:
1.诗歌具有想象美,给人想象的空间,而图画却限制了人们的想象.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给人一个开阔的想象空间,读来感觉是多么气势浩大的一道瀑布,直从云霄之上飞冲下来.如果配上一幅瀑布的图画,反而感觉不出诗歌的那种气势.
2.诗歌具有音乐美,读来朗朗上口,十分动听,而画面是无声的,观其画不闻其声.有些诗歌还描写到声音,如“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图画根本无法表现.
3.诗歌具有意境美,图画也难以表现,如“千里莺啼绿映红”,是怎么也画不出来的.
4.诗歌具体情感美,表达诗人的情感,图画却难以画出情感来,如“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如何将“愁”给画出来?
总之,诗配画会给诗歌的想象美、音乐美、意境美、情感美造成“破坏”.当然,图画是比较直观的,有一定的说明作用,但诗歌不是建筑学和生物学,配图不一定就好,诗歌需要的是人们的慢慢品读,而不能强求“一目了然”,“一目了然”的往往停留在表面,而无法深入内涵.
寻览春天的踪迹!(11 10:54:23)
求描写春天的诗句再配上照片!要求弄个7副或8副的诗配画
古诗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描写春天的古诗 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描写春天的古诗 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诗配画的利 班级明天有辩论赛,我是正方!越多越好【二年级诗配画图片大全】
1、有助于对诗句的直观理解,从而实现诗句与诗意的统一.
2、从艺术的角度上讲,能很好的结合书法与美术.
3、有助于提高读者与探究的兴趣.
4、开发人的智力,加深对诗句的本意的理解.
5、通过诗配画的方式,还能反映出作者及当时的社会背景与基本状况,能够加深对作者的了解,从而更深层次地理解诗句的内涵.
6、能够实现艺术与生活的结合.
我们的美术老师自己创了一首诗 叫我们诗配画 会的发个图吧
水乡韵事
溪流绕石蛙跳荷,
叟同泛舟河中游.
撑篙击水波荡漾,
惊得群鱼魂儿丢.
(@﹏@)~(@﹏@)~(@﹏@)~(@﹏@)~(+﹏+)~狂晕(+﹏+)~狂晕(+﹏+)~狂晕(+﹏+)~狂晕(+﹏+)~狂晕(+﹏+)~狂晕(+﹏+)~狂晕(+﹏+)~狂晕(+﹏+)~狂晕(+﹏+)~狂晕(+﹏+)~狂晕(+﹏+)~狂晕(+﹏+)~狂晕(+﹏+)~狂晕(+﹏+)~狂晕(+﹏+)~狂晕(+﹏+)~狂晕
好文彩,我不会做画.但读这诗时就产生了画面.一个戴着斗笠的老翁与一小童在池塘中泛舟.溪流绕过山石,流过池塘.青蛙从水中上荷叶,注视着老翁与小童.老翁撑篙击起水波涟涟,惊得水中的鱼儿四处逃窜.
踏花归去马蹄香 如果是你为这句诗配画,你会画什么?
画一匹鞍马,低着头,迈着碎步子,表示它踏花累了,而马蹄的周围,上下蹁跹着彩蝶,表示它踏花后蹄子留有余香.不画水而烟波浩渺,不画花而春光明媚,此乃中国画之妙处也.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诗配画
老树昏鸦,小桥流水,古道瘦马,长长的背影.
我们有个辩论赛.是关于诗配画的利与弊的,给一个反方的发言稿(诗配画有弊)求快些.12月16日前
两三分钟的,长一些更好
好的有加财富值
两到三分钟啊.诗是中华民族的精粹,文字的精华,思想的延伸,是无形的.但是画则不然,画始终脱离不了实体,再高明的画家也无法画出那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这对于表现诗的意境来说,只能是局限诗意,让人误解.每个人看诗...
推荐访问:二年级诗配画作品图片 二年级咏柳诗配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