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的简介300字
北京故宫简介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皇宫,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一(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
故宫始建于公元1406,1420年基本竣工,是明朝皇帝朱棣始建.故宫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面积约为72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相传故宫一共有9999.5间,实际据1973年专家现场测量故宫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计8704间(而此“间”并非现今房间之概念,此处“间”指四根房柱所形成的空间).宫城周围环绕着高12米,长3400米的宫墙,形式为一长方形城池,墙外有52米宽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城堡.故宫宫殿建筑均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故宫有4个门,正门名午门,东门名东华门,西门名西华门,北门名神武门.面对北门神武门,有用土、石筑成的景山,满山松柏成林.在整体布局上,景山可说是故宫建筑群的屏障.
故宫的建筑依据其布局与功用分为“外朝”与“内廷”两大部分.“外朝”与“内廷”以乾清门为界,乾清门以南为外朝,以北为内廷.故宫外朝、内廷的建筑气氛迥然不同.
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是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也称为“前朝”.是封建皇帝行使权力、举行盛典的地方.此外两翼东有文华殿、文渊阁、上驷院、南三所;西有武英殿、内务府等建筑.
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后三宫为中心,两翼为养心殿、东、西六宫、斋宫、毓庆宫,后有御花园.是封建帝王与后妃居住之所.内廷东部的宁寿宫是当年乾隆皇帝退位后养老而修建.内廷西部有慈宁宫、寿安宫等.此外还有重华宫,北五所等建筑.
北京天坛 北京故宫介绍【北京故宫介绍】
故宫始建于公元1406,1420年基本竣工,是明朝皇帝朱棣始建.故宫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面积约为72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相传故宫一共有9999.5间,实际据1973年专家现场测量故宫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计8704间(而此“间”并非现今房间之概念,此处“间”指四根房柱所形成的空间).宫城周围环绕着高12米,长3400米的宫墙,形式为一长方形城池,墙外有52米宽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城堡.故宫宫殿建筑均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故宫有4个门,正门名午门,东门名东华门,西门名西华门,北门名神武门.面对北门神武门,有用土、石筑成的景山,满山松柏成林.在整体布局上,景山可说是故宫建筑群的屏障.
故宫的建筑依据其布局与功用分为“外朝”与“内廷”两大部分.“外朝”与“内廷”以乾清门为界,乾清门以南为外朝,以北为内廷.故宫外朝、内廷的建筑气氛迥然不同.
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是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也称为“前朝”.是封建皇帝行使权力、举行盛典的地方.此外两翼东有文华殿、文渊阁、上驷院、南三所;西有武英殿、内务府等建筑.
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后三宫为中心,两翼为养心殿、东、西六宫、斋宫、毓庆宫,后有御花园.是封建帝王与后妃居住之所.内廷东部的宁寿宫是当年乾隆皇帝退位后养老而修建.内廷西部有慈宁宫、寿安宫等.此外还有重华宫,北五所等建筑.
编辑本段历史
故宫始建于公元1406年(永乐四年),1420年(永乐十八年)基本竣工,历时14年,是明成祖朱棣始建,在元大都宫殿的基础上兴建.明初主持设计者蒯祥(1397-1481年,字廷瑞,苏州人).
故宫建成后,经历了明、清两个王朝,到1911年清帝逊位的约五百年间,历经了明、清两个朝代二十四位皇帝.是明清两朝最高统治核心的代名词.明清宫廷五百多年的历史,包含了帝后活动,等级制度、权力斗争、宗教祭祀等.当时普通人连走近紫禁城墙附近的地方都算犯罪.由于明清宫廷是封建制度高度完备的最高统治中心,不寻常的大事,往往都是围绕皇权的传承与安危展开的.如明代正统皇帝复辟的夺门之变、嘉靖皇帝被宫女谋刺的壬寅宫变、万历四十三年梃击太子宫的“梃击案”、泰昌皇帝因服丹丸而死亡的“红丸案”、泰昌帝病死后围绕着新皇帝登极的“移宫”风波.清朝初诸王大臣为确立皇权的三官庙之争、清末慈禧太后谋取权力的辛酉政变等等.
1911年辛亥革命后,紫禁城宫殿本应全部收归国有,但按照那时拟定的《清室优待条件》,逊帝爱新觉罗·溥仪被允许“暂居宫禁”,即“后寝”部分.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将溥仪逐出宫禁,同时成立“清室善后委员会”,接管了故宫.于1925年10月10日宣布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对外开放.1925年以后紫禁城才被称为“故宫”.随着清王朝的没落,特别是1949年前的38年中,故宫建筑日渐破坏,有多处宫殿群倒坍,垃圾成山.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61年,国务院宣布故宫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五六十年代起进行了大规模的修整.1988年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现辟为“故宫博物院”.
【天坛简介】
天坛地处北京,在原北京外城的东南部.位于故宫正南偏东的城南,正阳门外东侧.始建于明朝 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中国古代明、清两朝历代皇帝祭天之地.总面积为273公顷.是明清两代帝王用以“祭天”“祈谷”的建筑.天坛(Temple of Heaven)1961年,国务院公布天坛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文化遗产”.
天坛占地272万平方米,整个面积比紫禁城(故宫)还大些,有两重垣墙,形成内外坛,主要建筑祈年殿、皇穹宇、圜丘建造在南北纵轴上.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圜丘坛内主要建筑有圜丘坛、皇穹宇等,祈谷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年殿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02),初名“大祀殿”,是一个矩形大殿.祈年殿高38.2米,直径24.2米,里面分别寓意四季、十二月、十二时辰以及周天星宿,是古代明堂式建筑仅存的一列.祈年殿里面真是漂亮,可惜不能进去.接着,我们又到了圜丘,圜丘建于明嘉靖九年.每年冬至在台上举行“祀天大典”,欲称祭天台,只可惜,现在不是冬天.我们到了回音壁,它是天库的圆形围墙.因墙体坚硬光滑,所以是声波的良好反射体,又因圆周曲率精确,声波可沿墙内面连续反射,向前传播.有了回音壁,你在里面说的话,我都能听得见.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据史料记载,中国古代有正式祭祀天地的活动,可追溯到公元前两千年,尚处于奴隶制社会的夏朝.中国古代帝王自称“天子”,他们对天地非常崇敬.历史上的每一个皇帝都把祭祀天地当成一项非常重要的政治活动.而祭祀建筑在帝王的都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必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以最高的技术水平,最完美的艺术去建造.在封建社会后期营建的天坛,是中国众多祭祀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天坛不仅是中国古建筑中的明珠,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瑰宝.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朱棣用工十四年与紫禁城同时建成,名天地坛.嘉靖九年(1530年)因立四郊分祀制度,于嘉靖十三年(1534年)改称天坛.清乾隆、光绪帝重修改建后,才形成现在天坛公园的格局.
在明朝初年,天与地原是合并一起祭祀,南北的郊坛都一样,设祭的地方名叫大祀殿,是方形十一间的建筑物.明朝嘉靖九年(1530年)改为天地分祀,在天坛建圜丘坛,专用来祭天,另在北郊建方泽坛祭地,原来合祀天地的大祀殿,逐渐废而不用.嘉靖十九年(1540年),又将原大祀殿改为大享殿,圆形建筑从此开始.
清廷入关后,一切仍按明朝旧制.乾隆时期,国力富强,天坛也大兴工程.乾隆十二年(1747年),皇帝决定将天坛内外墙垣重建,改土墙为城砖包砌,中部到顶部包砌两层城砖.内坛墙的墙顶宽度缩减为营造四尺八寸,不用檐柱,成为没有廊柱的悬檐走廊.经过改建的天坛内外坛墙,更加厚重,周延十余里,成为极壮丽的景观.天坛的主要建筑祈年殿、皇穹宇、圜丘等也均在此时改建,并一直留存至今.
编辑本段【世界遗产】
中文名称: 天坛
英文名称: Temple of Heaven
编号: 200-021
天坛已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天坛于1998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III) 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天坛的评价:
天坛建于公元15世纪上半叶,坐落在皇家园林当中,四周古松环抱,是保存完好的坛庙建筑群,无论在整体布局还是单一建筑上,都反映出天地之间的关系,而这一关系在中国古代宇宙观中占据着核心位置.同时,这些建筑还体现出帝王将相在这一关系中所起的独特作用.
北京故宫文字介绍100字左右!
故宫旧称紫禁城.建于永乐十八年,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故宫全部建筑由“前朝”与“内廷”两部分组成,四周有城墙围绕.四面由筒子河环抱.城四角有角楼.四面各有一门,正南是午门,为故宫的正门.
概括介绍故宫 50字以内
北京故宫,旧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明、清两朝的皇宫,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宫殿型建筑.故宫入选了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课文故宫《故宫》主要介绍了故宫的哪些建筑物?
6年级S版语文教科书课文
在北京的市中心,有一座城中之城——紫禁城。现在人们叫它故宫,也叫故宫博物院。这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
紫禁城的城墙高约十米,有四座城门:南面午门,北面神武门,东西面为东华门、西华门。宫城呈长方形,占地七十二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城墙外是五十多米宽的护城河。城墙的四角上,各有一座玲珑奇巧的角楼。故宫建筑规模宏大,形体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良传统和独特风格。
从天安门往里走,沿着一条笔直的大道穿过端门,就到了午门的前面。午门俗称五凤楼,是紫禁城的正门。走进午门,是一个宽广的庭院,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河上是五座精美的汉白玉石桥。桥的北面是太和门,一对威武的铜狮守卫在门的两侧。
过了太和门,就到了紫禁城的中心——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座大殿矗(chù)立在七米多高的白石台基上。台基有三层,每层的边缘都用汉白玉栏杆围绕着,上面刻着龙凤流云,四角和望柱下面伸出一千多个圆雕龙头,嘴里都有一个小圆洞,是台基的排水管道。
太和殿俗称金銮(luán)殿,高二十八米,面积二千三百八十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在湛(zhàn)蓝的天空下,它那金黄色的琉(liú)璃瓦重檐殿顶,显得格外辉煌。殿檐斗拱、额枋(fānɡ)、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正面是十二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与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围屏。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pán)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一条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上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飞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太和殿是皇帝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皇帝即位、生日和元旦、冬至等都在这里举行仪式。每逢大典,殿外的白石台基上下跪满文武百官,中间御道两旁排列着仪仗旗,皇帝端坐在宝座上。大殿廊下,鸣钟击磬(qìnɡ),乐声悠扬。台基上的香炉和铜龟、铜鹤里点起檀(tán)香或松柏枝,烟雾缭(liáo)绕。
太和殿后面是中和殿。这是一个亭子形方殿,殿顶把四周垂脊攒[cuán]在一起,正中安放着一个大园鎏(liú)金宝顶,轮廓非常优美。举行大典的时候,皇帝先在这里休息,并接受司礼官员的朝拜。
中和殿后面是保和殿。这里是科举制度的最高一级考试——殿试的地方。如果往保和殿西侧走,就会发现有一座收藏古代画作的绘画馆;另一座陈列百余年前中外钟表的钟表馆则坐落在保和殿的东侧。
保和殿的北面是一片长方形小广场。广场以北就是故宫的后半部分,由南往北依次是乾(qián)清宫、交泰殿和坤(kūn)宁宫,是皇帝和后妃(fēi)们起居生活的地方。其中,坤宁宫北面的御花园里种植了奇花异草,布满了山石亭阁(ɡé),景色非常优美。
故宫博物院藏有大量珍贵文物,据统计,共有文物一百多万件,占全国文物总数的六分之一,其中许多是绝无仅有的国宝。沿着故宫东路的九龙壁向北走,经过宁寿门,就会来到珍宝馆。珍宝馆里陈列着古代王公贵族们的各种奇珍异宝。
故宫丰富多彩的建筑艺术和陈列于室内的珍贵文物,构成了一座永恒(hénɡ)的文化殿堂。
主要讲中轴线上的建筑,三大殿为主要,可以从布局 结构 色彩和装饰三方面讲!
详细介绍故宫的书
《紫禁城全景实录》 作者王镜轮 紫禁城出版社 主要介绍各个宫殿的布局、陈设、用途、历史和故事等等
《局部的意味》作家出版社 介绍故宫的宫殿建筑,入门级简单好懂,很多建筑的细节部分也说得很全
《故宫知识百科》紫禁城出版社 作者超英.入门级的书,里面是上百个小问题,包括历史、建筑、宫廷典礼、生活和一些民间传闻等等,一小段一小段的,看着也比较方便
《宫女谈访录》紫禁城出版社 是一个晚清时伺候过慈禧的老宫女口述的,对了解清朝后宫生活非常有帮助,看看当时慈禧、妃子、宫女太监的生活.
《故宫史话》作者单士元 新世界出版社,作者是曾经的清室善后委员会成员、也是1925年故宫建院当时的工作人员,后来的故宫副院长,所以此书可信度极高.书里从北京城、紫禁城的营建开始,一直到各个宫殿的历史典故,讲得很详细
北京故宫的英文简介
70字左右.
景点介绍,不要是那种占地多大的介绍
The Palace Museum,known as the Forbidden City in the West,located in the centre of Beijing,covering an area of 72 hectares,was the imperial palaces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用两三句话介绍北京故宫【北京故宫介绍】
故宫原名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皇帝行政居住之所,其中雕梁画栋景色雅致古玩奇珍目不暇接,是闻名遐迩的旅游好去处! 水平不高,仅供参考. 希望能帮到你.
有关北京故宫的历史资料(简短)
紫禁城”这个名字就和中国古代哲学和天文学有关.中国人认为“天人感应”和“天人合一”.因此故宫的结构是模仿传说中的“天宫”构造的.古代天文学把恒星分为三垣,周围环绕着28宿,其中紫微垣(北极星)正处中天,是所有星宿的中心.紫禁城之紫,就是“紫微正中”之紫,意为皇宫也是人间的 “正中”.“禁”则指皇室所居,尊严无比,严禁侵扰.
公元1406年,明代永乐帝开始修建故宫.《明史》上说,修建这座世所罕见的巨大皇宫役使了10万最优秀的工匠和100万普通劳工,历时15年才最后完成.此后的明清皇帝又多次重建和扩建,但整体面貌并无多少改动.
故宫里一共居住过24位皇帝,第一位是明永乐皇帝朱棣,最后一位皇帝是清宣统皇帝溥仪.
北京故宫英文介绍
英文+中文翻译
The Palace Museum is located on city center in Peking.China is existing biggest,most integrity of thou building cluster.It is been one of five greatest temples in the world by the fame.
The Palace Museum start to set up in A.D.1406,the Palace Museum have the size courtyard more than 90s and the house contain 980 and add up to 8704.the Palace Museum surroundings surround 12 meters in height,long the Palace Museum wall of 3400 meters,form is one rectangular city defense,there is 52 meter wide moat outside the wall surround,formation a fortress of severe barracks.The Palace Museum has 4 doors,center door Wu door,east door Donghua door,west door Xihua door,north door Shengwu door.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一.
故宫始建于公元1406,故宫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计8704间.宫城周围环绕着高12米,长3400米的宫墙,形式为一长方形城池,墙外有52米宽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城堡.故宫
有4个门,正门名午门,东门名东华门,西门名西华门,北门名神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