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面食小吃制作
我们公司要举行一次以面食为主料厨艺比赛;可我炒几道特色小菜还行,同事们说我的厨艺还不错就硬帮我报了名;
面食?对我太难了;所以只有来这请大家教教我做点既简单,又有地方特色的面食.
学做五大城市特色面条
上海阳春面
材料:阳春手工面、细面、葱花少许
做法:
1.准备两锅水,一锅水煮滚备用,另一锅为冷开水;
2.将大碗放入一半份量的材料和调味料,待水烧开;
3.水烧开后,先舀两大瓢至大碗中;
4.将面放入锅中煮熟,放入面时,记得以筷子将面完全搅散开来,待水一滚,迅速将火候转至中火;
5.面熟后,迅速捞起,放入冷开水约一分钟,再捞起立干水份,即可入碗,稍为搅拌,再加入调味料.
四川担担面
原料:面条200克,猪肉馅400克,芽菜100克,大葱末25克,姜末10克,蒜茸10克,辣椒面1.5克,芝麻酱10克,油菜心1棵,香菜少许.
调料:老抽,生抽,料酒,米醋,高汤,花椒面,猪油,香油.
做法:
1.锅热后,倒入猪肉馅炒散待用.
2.用猪油将葱、姜、蒜爆香,再放入辣椒面、芽菜、肉末煸炒,加料酒、老抽、生抽、米醋,点少许高汤,出锅时放入芝麻酱、花椒面炒匀.
3.开水下锅将面条煮熟,捞入碗中.油菜心焯熟待用.
4.往碗中面条里倒入适量高汤,加入炒好的酱料和焯熟的油菜心,撒上香菜即可.
湖北武汉热干面
材料:花生酱,意大利面,葱,姜,蒜,辣椒面,和泡辣椒,酱油.
做法:
1、面条着熟;
2、葱,姜,蒜,辣椒面,和泡辣椒,酱油.切好,待用;
3、锅里放油,将花生酱倒入化开,放入煮好的面条上,拌好;
4、锅里放油,烧热,然后浇在2上;
5、4和3充分搅拌即好.
兰州牛肉拉面
做法:
1、和面,最好加一点盐.
2、醒面.擀成面饼,两面抹油.然后扣在容器下.每隔几分钟重复一次,一般要重复10遍左右,一直到你把面饼拉一下它不会缩回去,
3、切牛肉.最好带筋的肉,出油.切成正方体小块.
4、煮汤.最好用一个小布袋,把调料包起来,这样锅底不剩料.包起来的调料有,草果,桂皮(少),花椒.中国超市有的卖和生肉一起煮.我用的是国内的那种现成的已经用小袋包好的卤料之后除去血沫,一定要除得很干净,不能换汤,要保留原汤.然后放白胡椒,很多,像平时炖肉放盐一样,很多,很多.盐是在最后放.
5、油泼辣子.
6、拉面.擀成面饼,然后切成一条一条的长条,然后拉!用力要均匀!
7、出锅.预先准备好的香菜,先捞面,再搅汤!最好碗大一些,能让面飘在汤里撒上香菜,在泼上有辣椒,最好辣椒油多一些.
山西刀削面
原料配方:面粉500克 凉水200毫升左右.
制作方法:
1.把面粉倒在盆内,加水,和成较硬的面团,充分揉匀揉光后,盖上湿布饧30分钟.
2.把饧好的面揉成粗长条,长度比操作者左小臂略长,面下部用一根细面杖托起.也可把面揉成长方形厚饼状,将细面杖卷在中间偏下的位置,使面团沿面杖方向挺起.
3.操作时站在沸水锅前,左上臂微向前倾,左下臂平伸与手成一直线,托住面团.右手持瓦片刀.瓦片刀是削面专用刀,形状近似瓦片,削面时右手拇指在下,其余四指在上,捏住刀片,刀背凸面朝下,下刀时刀面与面团表面夹角宜小些,刀刃斜向削出,在面团上从右向左一刀挨一刀削,削成的面条成三棱状.长约30厘米.面条背部能够形成一条棱,是因为下一刀总要削在前一刀的一侧刀口上,要求条粗细适中,薄厚均匀,棱正条长.
削好的面条直接削入锅内,随削随煮,水沸后点一次凉水,再沸捞出,过凉水漂一下,即成白坯刀削面.
注:刀剥面可配肉丁炸酱、小炒肉、大炒肉或三鲜大卤吃.其中三鲜大卤比较讲究,有海参、鸡丁、兰片等.大炒肉制法如同坛子肉,清水原汁加料焖制,滋味十分醇厚.小炒肉是用瘦肉或是脊丝过油,溜汁,配玉兰片等制成.肉丁炸酱宜选肥占1/3,瘦占2/3的猪肉100克切小丁,加葱姜炝锅,将肉煸至八成熟,倒入100克黄酱,炒至酱呈栗色,起锅盛入小碗中即可上桌拌面吃.
学校食堂的早餐供应面食,已知4名一级面点师每十分钟可做4笼馒头还多3个
已知4名一级面点师每十分钟可做4笼馒头还多3个;5名二级面点师每十分钟可做馒头6笼少30个,已知十分钟内每位一级面点师比二级面点师多做5个馒头,每笼馒头有几个?
设二级面点师十分钟可做x个馒头
(4*(x+5)-3)/4=(5x-30)/6
x=9/2
(4*(9/2+5)-3)/4
=8.75
我有一道应用题不会写,这道题是这样的:学校食堂的早餐供应面食,已知4名一级面点师每十分钟可做馒头4笼还多32个;5名二级面点师每十分钟可做馒头6笼少30个.已知十分钟内每位一级面点师比二级面点师多做5个馒头.每笼馒头有多少【学做面食】
设一级厨师每分钟做x个,二级每分钟y个,每笼有z个
4*10x=4z+32
5*10y=6z-30
10x=10y-5
然后解方程就可以了
① 在世界美食文化的大餐桌上,有一种面食简单而今 常,却风靡已久,这就是面条。
② 若问面条的问世时间,科学的定论为时尚早。有变 料记载,1991年,考古学家在我国新疆一处两千年前的 葬里,发现器孤中盛有又细又长的食物。这是迄今为止泼 现的最古老的面条。墓葬的主人是早在2 500年前就定居 在新疆的古欧洲人,他们可能是最早制作面条的人。
③ 面条横跨亚欧,它的普及与商贸密切相关。我国宋 代的开封曾有“面条天堂”的美誉,这与其繁华开放的国陌 商贸大都会的地位不无关系。有文字记载,当时阿拉伯商 队长途bá shè穿越丝绸之路来到开封经商,能够保存6个 月的干面条就是他们最喜爱的食品。在经商途中,他们羽 干面条技术传播到了其他国家。后来,面条又以开封为走 点,传播到蒙古、韩国、日本等国。商贸的繁荣客观上促进 了面条的推广与普及。
④ 传说中世纪初期,阿拉伯人征服了意大利的西西里, 于是阿拉伯面条就随着伊斯兰文化传入西西里,促成了意 大利面的诞生。20世纪60年代,一批西藏啼]嘛为传播中国 文化来到不丹,不久,不丹人的餐桌上出现了一种新的面 食——“面迟”。有学者认为“面迟”是对中文词语“面条” 的异读,也是两国文化交融的见证。可见,面条的发展%不 同地域的文化融合有关。
⑤ 面条细长易煮,可干食,可汤食,适合东西方不同的 烹,哭‘横,因而能够受到全世界人民的青睐,成为人见人爱如今,全球50亿人口每年消费约100亿块现代版干面i-方"遂.面,如果用这些方便面来搭建埃菲尔铁塔,结果会怎这些方便面足以搭建327座埃菲尔 铁塔!
⑥ 在面条的普及和发展过程中,人们赋予它丰富的象 征意义。仅以亚洲为例:在日本,人们在农历七月初七吃素 面象征着好运连连。在泰国,人们在欢庆的日子里吃面条 象征着喜事不绝。在我们中国,生曰吃面条的传统流传千 年,它象征着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细长的面条蕴含着人们 对好运绵长、幸福持久的殷切希望。
⑦ 一碗小小的面条丰富着我们的饮食文化。它是一种 “美味黏合剂”,包含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8. 面条这种食物丰富了饮食文化,并在不同地域间传递文化,连接全世界。
[解析]本题考查对句子含义的理解。要理解这个句子的含 义,需要联系此句前后的句子进行推断。此句前面的句子“一 碗小小的面条丰富着我们的饮食文化”和后面的句子“面条记 录着人类几千年的历史,它在不同地域间传递文化,连接起全世 界”,都解释了面条是“美味黏合剂”的原因。据此可知,画线句 在文中的意思是面条这种食物丰富了饮食文化,并在不同地域 间传递文化,连接全世界。
9. 商贸的繁荣促进了面条的推广与普及;不同地域的文化融合促进了 面条的发展;人们赋予面条美好的象征意义促进了面条的普及。
[解析]本题考查信息提取概括的能力。选文③一⑥段介绍 了面条的普及与发展的原因。答题时,我们可以找出每段的中 心句,然后进行概括总结,即可得到答案。
10. C[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根据第②段中“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面条”一句,可知A项错 误。在第③段中,“有文字记栽,当时阿拉伯商队长途跋涉 穿越丝绸之路来到开封经商,能够保存6个月的干面条就是他们最喜爱的食品” 一句只能表明阿拉伯人掌握了干面 条的技术,并不能说明他们最早发明了干面条,B项表述不 正确;C项可以在“如今,全球50亿人口每年消费约100块现代版干面条一一方便面”一句中得到印证;第⑥段, “在泰国,人们在欢庆的曰子里吃面条象征着喜事不绝”只 能说明“在欢庆的日子里吃面条”是泰国的习俗,不能以偏 概全,D项不正确。故答案选C
11. 这段文字可以放在第②段末尾。这段文字阐述了距今1000年 前,面条在欧洲出现的情况。从内容上来看,是在阐述面条的 历史,与第②段的内容相同。此外,这段文字中“又神秘地1 现在地球的另一端”中的“又”“另一端”是相对于第②段中读 明的在新疆发现迄今为止最古老的面条而言的。从结构上看, 这段文字也照应了第③段的首句“面条横跨亚欧”。
做面条 作文
在星期六的早晨,妈妈早早的把我叫醒,说是要叫我学做面条,我不大愿意。妈妈把被子一拉,我无动于衷,妈妈把枕头夺走,我无动于衷,等妈妈拿着棍子向我走来时,我才连滚带爬的起床,换好衣服,跟妈妈去菜市场买菜去了。
我们买了大蒜,葱和油,妈妈把油装到油罐子里,烧好水,便手把手的教我做面条了。她让我打开煤气灶,我一下把开关扭过去就松手了,妈妈眼睛一瞪,大喝道:“那是你这样开煤气灶的?你要等火打着才能松手啊!”我把面条一把放进锅里就开始切蒜了,妈妈把蒜瓣弄烂,用菜刀几下就切成一小块一小块,平等的放进碗里,让我来切葱。我学着妈妈的样子,但切出的葱又粗又长,不管了!就这样吧!回头一看,发现锅里的面条都黏在一起了,妈妈急忙拿出筷子,筷子像鱼一样在锅里“游”了一下,面条就散了,我放白菜下去,看着热腾腾的水,我小心翼翼的放青菜到锅里,妈妈一看,一把夺过青菜,刷的一下放进锅里,我以为锅里的水会绽出来,但没有我想象中皮肤的痛。啥?白菜不会绽出水来吗?我把面条挑起,放在碗上,妈妈让我自己放酱油和盐。关上煤气灶时,我一点一点的关,我妈吓得脸色苍白,我不以为然,妈妈说:“哪有你这样关煤气灶的?万一没关好,煤气灶还在放煤气,但没引出火来,这样如果你就走了,那你说不定会煤气中毒。如果你不知道还没关好,厨房的煤气越来越多,有人打个电话,厨房都会爆炸啊!”听到这,我也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怕——如果这次是我一个人在家做饭,那我就命悬一线了。
我自己做的面条不是很好吃,但这是我的第一次,我很开心。还明白了其实生命是很脆弱的,如果稍有不慎,说不定你就小命不保了。
煮面条 作文400字
煮泡面
1、将水烧开
2、将泡面与佐料房间去(若想吃个鸡蛋,同时放入一个鸡蛋)
3、大约5-10分钟后就可以捞起来了.
煮面条
1、将水烧开(吃多大的碗,就给那个碗的水2.5份)
2、根据你的饭量放入面条,用锅铲将面条扒散一点,不然面条会黏在一起.
3、大约煮5-8分钟放入佐料,根据你自己喜欢的给,一般盐只要一个陶瓷汤匙的一半
4、将佐料在锅中弄匀,继续让他煮着.
5、用锅铲轻轻的去掐一下面条,如果能马上断掉就可以吃了,如不行就继续煮.
你自己套些词语进去 就能成为一篇小作文了
两个数学问题望解决谢谢.(请写出详细解题过程)
1·一人做拉面:先将一个面团弄成一个圆柱形面棍,长1.6米,然后对折拉长到1.6米,再对折拉长到1.6米……如此继续,最后拉出的面条粗细(直径)仅有原来面棍的1/64,问这人拉出的这些面条的总长是多少米?
2·某石油进口国这个月石油进口量比上个月减少了百分之五,由于国际油价上涨,这个月进口石油的费用反而比上个月增加了百分之十四,求这个月的石油价格相对上个月的增长率.【学做面食】
1,设面棍半径为r,面团总体积不变=长×横截面积=长×π×r×r=总长×π×(1r/64)×(1r/64)
则总长=64×64×1.6=6553.6米
2,设上个月和本月的价格分别为a,A,上个月和本月的进口量分别为b,B,则上个月和本月的费用分别为ab,AB
根据题意:B=(1-5%)b,AB=(1+14%)ab,把B=(1-5%)b带入得A=114/95,所以(A-a)/a=20%
制作拉面需要将长条形面团均拉伸后对折,并不断重复诺干次这组动作,随着不断的队则,面条根数
不断增加,诺一碗面64跟面条,则面需要对折多少次?〔整式乘法里面的题目〕
最好带上分析~
一开始1根面条,每对折一次面条数×2
64根一共需要对折次数 log(2)64 = 6
(即:以2为底64的对数)
读书让我学会思考高中作文八百字.
读书让我学会思考
世上万物,皆属身外,唯有一样东西,却能够点点浸透肌肤,融入血骨,让你耳聪目明,心高志远,这就是读书。最近,我在网络上读了一本名叫《二十世纪图书馆与文化名人》,使我受益匪浅。
这本书讲了许多在历史长河里熠熠生辉的名人故事,有医林圣手——李时珍冒险捉白花蛇,有文学大师——徐文长巧端汤面碗,有丹青妙手——齐白石学做木匠,他们都给予我
精神的财富。但其中令我最难以忘怀的还是《冰心牛刀小试》这个故事。故事主要讲了冰心童年时代很爱看书,当小冰心在书海里遨游时,她就开始编织自己的幻想,用稚嫩的小手拿起笔来,写起了小说。可由于年纪小词汇量不多,词总是重复使用,冰心伤心极了,但还是继续到别人的小说里磨炼去了,终于经过不懈的点滴积累,才使日后冰心文思泉涌。
啊!人身就是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由无知到深沉,由幼稚到成熟,当我们开始“第一次”的尝试时,就免不了会品尝失败的苦味,然而若没有“第一次”的积累,我们又怎么会尝到成功的甘甜呢?在学习上我总是不能持之以恒,一旦第一次失败就气馁不做了。就拿我写字来说吧,一开始我的字不怎么样,每当看见我们班其他同学在黑板上写的字刚劲有力,又有笔锋,我只有羡慕的份,幻想着哪一天自己也能写出那么漂亮的字。于是我便准备练字,我先打算每天练字十五分钟,一开始还能兴趣浓厚不停地练,可练着练着就开始厌烦了,便把笔一丢不练了。结果字一点进展也没有,现在想起来真是惭愧极了,和冰心真是天壤之别。
听了我从故事中领悟的道理,你一定恍然大悟,原来读书有这么多的好处!天下风光在于读书,让我们多渠道去读书吧!让我们去感受书中的精神财富吧!
第一次做面条 作文
一个星期天的上午,我正在好朋友谭霖昀家里做客,玩着玩着,突然我的肚子唱起了“空城计”,我看了看挂在墙上的表,哎呀,都下午一点半了,怎么谭霖昀的妈妈还没有回来啊?我便对谭霖昀说:“嘿,谭霖昀,你妈妈怎么还没有回家啊?我的肚子都快被饿瘪了!”谭霖昀突然大声叫到:“哦!天哪!我忘了妈妈临走的时候叫我们自己弄中午饭!怪不得妈妈没有回来。”“什么?自己做饭?”我惊讶极了,我们这些个平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养尊处优的“小公主”怎么会做饭呢?总不能饿着肚子玩儿吧?我们最后决定做面条来吃。
我立刻钻进了她家的冰箱里“寻宝”,结果我只找到了这些材料:两个番茄、一把小白菜、几个土豆和一袋虾仁,我还嫌材料不够,谭霖昀笑着说:“你还要吃多好呀?我们两个只会做面条、吃方便面,就凑合一下吧,否则连面条也吃不了了。”我只得答应了。我负责煮面条,而谭霖昀则负责洗菜。我先学着妈妈平时煮面条的样子把煤气灶打开了,再往锅里倒了点儿油,等油烧烫一些后就把切好的番茄放了进去,番茄一下锅,便跟热油开了战。锅铲中顿时像放鞭炮一样炸开了花,油星飞溅。吓得我直往后躲,恨不得冲出厨房,可番茄还在火上,想跑也不行。这时油花小了,顷刻间油烟弥漫,熏的我眼泪都快流下来了。我用力地翻炒了几下,就把一大碗水倒了进去,番茄和油终于“讲和”了。
等锅里的水烧开后,我便把一把面条放了下去,随即加了几大勺盐和许多味精,我忙得不可开交、焦头烂额的,一会儿加土豆、一会儿加小白菜、一会儿放虾仁,累得满身大汗。
面终于煮好了,我把面条捞进一个水晶碗里,正准备吃时,谭霖昀的妈妈回来了,谭霖昀就请她的妈妈尝尝我们的“成果”阿姨刚一下肚,就马上吐了出来:“你们做的什么面啊?我看应该起一个新名字,就叫海水面吧!咸死我了!“我和谭霖昀面面相觑,不由得大笑了起来。
唉~原来做饭那么难啊!我以后一定要不挑食,珍惜爸爸妈妈的劳动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