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芥有较强的抗菌和抗炎作用,因此如果有咳嗽痰多的症状,荆芥再配上白矾煎好服用可以有效的祛痰,减轻咳嗽症状。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相关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荆芥的作用
一、用于治疗外感
风寒风热都可以吃荆芥。风寒的,加一些防风和生姜。风热的,加一些薄荷和柴胡。荆芥虽属辛温,但温而不燥,与辛凉解表药配伍,可增强疏散风热的作用,适用于有发热、头痛等风热症状。
二、用于镇痰和祛痰
荆芥有较强的抗菌和抗炎作用,因此如果有咳嗽痰多的症状,荆芥再配上白矾煎好服用可以有效的祛痰,减轻咳嗽症状。
三、用于治疗出血
用荆芥炭止血,要配其他止血药,例如配槐花炭治疗大便下血,配茅根治鼻出血。
四、用于治疗产后血晕
荆芥可以用来治疗因为失血过多或者血液循环功能产生障碍而引起的晕厥。
五、用于透疹止痒
在患有荨麻疹、风疹、麻疹的时候用荆芥,可以起到加速病理过程以及消退和止痒的作用。常和薄荷、防风等配合在一起。
荆芥的功效
一、祛风解表
本品轻扬疏散,味辛而不烈,微温不燥,性较平和,善祛风邪,为治风通用之药,既散风寒,又疏风热,治表证无闻风寒风热者,皆可选用。《本草经疏》曰:“荆芥,入血分之风药也,故能发汗。其主寒热者,寒热必由邪盛而作,散邪解肌出汗,则寒热自愈。
二、祛风解疼
荆芥通常用来治疗妇女产后冒风,口噤发痉,项背强直等症状。
三、理血止血
《本草备要》日“荆芥,功本治风,又兼治血者,以其入风木之脏,即是藏血之地也。《本草纲目》曰“荆芥,入足厥阴经,厥阳乃风木也,主血而相火寄之,故风病,血病,疮病为要药。治吐血,衄血,下血,血痢,崩中,痔漏。《本草汇言》日“凡一切失血之证,已止未止,欲行不行之热,以荆芥炒黑,可以止之。大抵辛香可以散风,苦温可以清血,为血中风药也。故后世多用本品来治各种出血证。
荆芥的保健食疗法
一、荆芥生姜粥
材料:干荆芥5g,淡豆豉6g,粳米70g,生姜10g,薄荷3g,适量的白糖。
做法:先把薄荷,豆豉,荆芥,生姜,大火煎煮6分钟左右,去渣取汁。再在砂锅里放适量的水,接下来将粳米洗好放进锅里,拌匀。然后待粥煮到八成熟以后,改用小火继续煮最后将药汁倒进粥里,用小火再煮9分钟,并依据口味调入适量的白糖。
功效:用于辛温解表。
二、荆芥馄饨
材料:荆芥6g,瘦猪肉150g,面粉200g,姜、葱,精盐,植物油,鸡汤,胡椒粉各适量。
做法:先把荆芥炒研成粉末,和面粉加水揉成面团。再将猪肉剁为茸,加入姜、葱,盐,味精,植物油调陷。接着将面团擀成馄饨皮,加馅包成馄饨,然后入鸡汤煮熟。最后另用碗放进胡椒粉,味精,冲入原汤,馄饨。
功效:用于发表、祛风。
荆芥的食用方法
1、荆芥配防风,加强祛风解表作用。
2、荆芥配薄荷,一气一血,可加强解表发汗之效。
3、荆芥配僵蚕,祛风解表,治湿胜带下等症。
4、荆芥配白矾,祛风化痰之效增强,用治风痰壅盛,小儿惊风。
5、荆芥配石膏,治风热头痛。
6、荆芥配槐花炭,祛风止血,用治肠风下血。
7、荆芥配升麻炭,升清阳,止出血。
8、荆芥配大黄,清热通便。
荆芥的食用禁忌
1、虚自汗、阴虚头痛忌服。
2、《药性论》:荆芥久服动渴疾。
3、《苇航纪谈》:凡服荆芥风药,忌食鱼。
4、《纲目》反驴肉、无鳞鱼。
5、《本草经疏》:病人表虚有汗者忌之;血虚寒热而不因于风湿风寒者勿用;阴虚火炎面赤,因而头痛者,慎匆误入。
荆芥,是一种可食用可入药的植物。小编为大家分享的荆芥的功效与作用,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性味】
味辛;微苦;性微湿。
①《本经》:味辛,温。
②《医学启源》:气温,味辛苦。
【归经】
入肺、肝经。
①《纲目》:入足默阴经气分。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肝二经。
③《本草汇言》:足厥阴、少阳、阳明经。
【荆芥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解表;透疹;止血。主感冒发热;头痛;目痒;咳嗽;咽喉肿痛;麻疹;痈肿;疮疥;衄血;吐血;便血;崩漏;产后血晕。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炒炭治便血,崩漏,产后血晕。
①《本经》:主寒热,鼠瘘,瘰疬生疮,破结聚气,下瘀血,除湿痹。
②《药性论》:治恶风贼风,口面歪邪,遍身顽痹,心虚忘事,益力添糟。主辟邪毒气,除劳,治丁肿;取一握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冷分二服,主通利血脉,传送五脏不足气,能发汗,除冷风;又捣末和醋封毒肿。
③孟诜:产后中风身强直,研末酒服。
④《食疗本草》:助脾胃。
⑤《食性本草》:主血劳风气壅满,背脊疼痛,虚汗,理丈夫脚气,筋骨烦痛及阴阳毒,伤寒头痛,头旋目眩,手足筋急。
⑥《日华子本草》:利五脏,消食下气,醒酒。作菜生热食并煎茶,治头风并汗出;豉汁煎治暴伤寒。
⑦《本草图经》:治头风,虚劳,疮疥,妇人血风。
⑧《滇南本草》:治跌打损伤,并敷毒疮。治吐血。荆芥穗,上清头目诸风,止头痛,明目,解肺、肝、咽喉热痛,消肿,除诸毒,发散疮痈。治便血,止女子暴崩,消风热,通肺气鼻窍塞闭。
⑨《纲目》:散风热,清头目,利咽喉,消疮肿。治项强,目中黑花,及生疮,阴颓,吐血,衄血,下血,血痢,崩中,痔漏。
荆芥的功效
祛风解表
本品轻扬疏散,味辛而不烈,微温不燥,性较平和,善祛风邪,为治风通用之药,既散风寒,又疏风热,治表证无闻风寒风热者,皆可选用。《本草经疏》曰:“荆芥,入血分之风药也,故能发汗。其主寒热者,寒热必由邪盛而作,散邪解肌出汗,则寒热自愈。
祛风解疼
多用来治疗妇女产后冒风,口噤发痉,项背强直等证。亦可起到祛风解痉的作用。
步理血止血
《本草备要》日“荆芥,功本治风,又兼治血者,以其入风木之脏,即是藏血之地也。”《本草纲目》曰“荆芥,入足厥阴经,厥阳乃风木也,主血而相火寄之,故风病,血病,疮病为要药。治吐血,衄血,下血,血痢,崩中,痔漏。”《本草汇言》日“凡一切失血之证,已止未止,欲行不行之热,以荆芥炒黑,可以止之。大抵辛香可以散风,苦温可以清血,为血中风药也。故后世多用本品来治各种出血证。
荆芥的作用
解热发热
兔口服水煎剂有弱的解热降温作用。
抗炎、镇痛
水煎剂腹腔注射,能明显抑制炎症小鼠耳廓肿胀;明显抑制炎症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其消炎功效与荆芥所含的苯丙呋喃类有关,呋喃类衍生物对3一α羟类固醇脱氢酶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可促使生成更多的皮质类固醇,而起到抗炎的作用。水煎剂腹腔注射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抗过敏
所含的橙皮苷等黄酮类成分,对脂氧酶有抑制作用。脂氧酶为一种能引起变态反应的物质(SRS-A),因此荆芥有抗过敏、抗哮喘的治疗效果。
止血
芥炭有明显的缩短出血、凝血时间而止血的作用,临床使用以散剂吞服为宜。
减少氧自由基
所含的橙皮苷成分,有抑制过氧化酶的作用,使生物膜脂质过氧化产生的氧自由基减少,因而能抗衰老,防治心血管、肿瘤等老年常见病。
其他
尚有一定的抗菌、抗癌作用,在试管内能抑制结核杆菌的生长;煎剂有明显的抑制肠肌收缩的作用。
荆芥菜与中药荆芥的来源是一样的,都是药用植物荆芥的地上部分,而中药荆芥是干制品,而荆芥菜是鲜品拿来当蔬菜食用。下面是百分网小编整理的荆芥中药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荆芥中药功效与作用
1、用于治疗外感。风寒风热均可用:风寒的,配防风、生姜;风热的,配薄荷,柴胡等。在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荆芥虽属辛温,但温而不燥,与辛凉解表药配伍,可增强疏散风热的作用,适用于有发热、头痛、鼻塞、咽疼、眼结膜等风热症状(感冒、流感早期)。方如荆防败毒散。
2、用于治疗咽炎、扁桃体炎。前任的经验是“咽痛必用荆芥”,现代在治疗咽炎和扁桃体炎的方剂中,荆芥常不少。配桔梗、生甘草尤能加强其消炎作用。
3、用于治疗出血。用荆芥炭止血,要配其他止血药,例如配槐花炭治疗大便下血,配茅根治鼻出血。
4、用于治疗产后血晕(因失血过多或血液循环功能障碍而引起的晕厥),可用荆芥穗。单味6g研末冲服,或随症配其它药煎服。
5、用于透疹止痒。在荨麻疹、风疹、麻疹时用之,起到加速病理过程消退和止痒的作用。常用薄荷、防风等配伍(内服或外洗均可)。
相关论述
1、《本草纲目》:散风热,清头目。作枕,去头项风;同石膏末服,去风热头痛。
2、《本经逢原》:产后止血,童便制黑用。凡食河豚及一切无鳞鱼与驴肉俱忌之;食黄 鱼后服之,令人吐血,惟地浆可解。与蟹同食动风。
3、《本草从新》:能发汗。散风湿。利咽喉。清头目。治伤寒头痛。中风口噤。身强项直。
荆芥中药的食用方法
① 凉拌荆芥菜
材料:荆芥适量、蒜适量、白糖适量、醋适量、盐适量、生抽或凉拌汁适量、香油适量
做法:荆芥洗净,将蒜剁碎备用;2.将剁碎的蒜放入洗净的荆芥中,再加入少许盐、生抽或凉拌汁、醋、糖,最后淋上香油,拌匀即可。
tips:荆芥最好随吃随拌,否则容易变色,喜欢吃辣的朋友可以加点辣椒酱。
② 荆芥拌黄瓜
材料:荆芥30g、黄瓜2根、辣椒油适量、盐适量、生抽2g、白糖粉2g、香醋20g、大蒜5g
做法:把黄瓜洗净,去皮,用刀拍几下,再切成斜段;把荆芥洗净,去杆,洗净;把大蒜用捣蒜器捣成泥,用大蒜泥、白糖粉、醋、生抽、纯净水调成味汁;把调味汁倒入黄瓜上面拌均匀;再加辣椒油拌均匀;撒上荆芥叶子拌均匀即可。
tips:凉拌黄瓜要拍,拍黄瓜要比比那纯粹的切味道好。
③ 荆芥拌鸡丝
材料:鸡胸肉200g、荆芥10g、油适量、盐适量、葱少量、姜少量、蒜少量、花椒少许、酱油1匙、醋半匙、鸡精少许、味精少许、香油少许
做法:把鸡胸肉放入煮锅里,加入适量的水。放入两个大料和十几粒花椒。放入拍散的姜片和葱段大火煮涨,改小火煮二十分钟。把煮熟的鸡肉稍放凉然后用手撕成小条备用。荆芥洗净切小段,蒜料拍散剁成蒜泥。把蒜泥放入小碗里,加入适量的酱油、醋、鸡精、味精、香油、花椒油、辣椒油调成味汁。把调好的味汁倒入鸡丝中拌匀,再放入荆芥末拌匀即可食用。
tips:味汁的调制按个人的口味和喜好调制。
④ 荆芥鸡蛋饼
材料:荆芥500g、鸡蛋2个、小麦面粉200g、盐适量
做法:将摘好的荆芥叶子切碎,然后准备好盐水,用开水化开,冷凉,放入面粉。打入两个鸡蛋,搅匀。撒入荆芥末。电饼铛预热。将面液放入锅中摊匀。固定后,翻面煎。煎好后取出放凉。切块,摆盘即可。
tips:盐水一定放凉再放入面粉,放入面粉时注意一边放一边搅匀。不要有面疙瘩。
⑤ 葱瓣儿荆芥炒腊肉
材料:葱瓣儿适量、腊肉适量、荆芥适量、蒜瓣适量、花椒5颗、辣椒2个、生姜1块、盐1勺、酱油1勺、味精1勺
做法:腊肉煮熟后晾凉切成薄片备用,葱瓣儿剥掉外面的皮,洗净备用,锅烧热后放入腊肉小火慢慢的煸炒出油。把多余的油倒入容器中,放入生姜,蒜瓣,花椒,辣椒炒香。倒入适量的酱油翻炒均匀。放入葱瓣儿翻炒均匀。加入一勺盐翻炒均匀后加入适量开水,焖2分钟左右。加入适量味精调味。起锅前放入荆芥翻炒均匀即可关火起锅。
荆芥中药的简介
【入药部位】植物的干燥地上部分。
【性味】味辛,性微温。
【归经】归肺、肝经。
【功效】解表散风,透疹,消疮。
【主治】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
【相关配伍】
1、用于牙宣疳:赤土、荆芥叶同研,揩之,日三次。(《普济方》)
2、用于经血不止:乌龙尾(炒烟尽)、荆芥穗各半两。为末。每服二钱,茶下。(《圣济录》)
猜你喜欢:
1.荆芥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2.中药半边莲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有什么
3.中药龟甲的功效与作用简介及食用方法有什么
4.中药红花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有什么
5.中药延胡索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