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寒冷,要想把胃照顾好,就应该多喝一些养胃暖胃的粥。一起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推荐的冬季养胃暖胃的粥,欢迎大家阅读!
冬季养胃暖胃的粥
1.益智粳米粥
粳米50克,益智仁5克。首先将益智仁研成粉末,将粳米淘洗干净入砂锅中,加入清水,先用大火煮沸,再转用小火熬成粥品。加入益智仁粉末及调味品,稍煮片刻即可。功效:补中益气,健脾养胃,适合于肾虚、腹中冷痛等症状。
2.咸鸭蛋牡蛎粥
每次选用优质咸鸭蛋两个,新鲜牡蛎100克,白米适量,加水煮粥,熟后即可食用。此粥可治疗虚火上升、牙痛咽痛、神经衰弱、失眠等疾患。鸭蛋性味甘凉,能滋阴清肺,治疗膈热,而咸鸭蛋在这些功效的基础上更胜一筹;牡蛎不仅富含各种无机盐、维生素,而且能滋阴养血,为极佳的营养食品。
3.鲫鱼糯米粥
鲫鱼1-2条,糯米30-45克,姜片适量,煲粥服用。煮粥时最好将纱布缝成袋状,把鲫鱼装入与糯米同煮,以免鱼骨掉进粥里。糯米同样能补中益气、缓中和胃;鲫鱼有和胃实肠、通阴利水之功用。该粥品可作为病后体虚饮食调养法,尤其适合脾虚食欲不振、消瘦乏力等症,非常适合压力过大的中学生。 4.胡萝卜粥
胡萝卜350克,粳米100克。先将胡萝卜1~2根(按个人喜好定)洗净切成细丝,沸水稍微煮过后,与植物油、葱花、姜末等佐料炒后待用。用100克粳米加水煮粥,快熟时,加入炒好的胡萝卜同煮。中医认为,胡萝卜性味甘、平,具有下气利胸膈、补中安五脏的作用,同时也适宜于皮肤干燥、粗糙作用,此粥适用于便秘、肠胃不适、饱闷气胀、消化不良,适用于中学生。
5.山楂莱菔子粥
山楂10g、莱菔子10g、粳米50g。将药材及粳米一同放进煲内,加清水1000ml,煲至粳米开,粥变黏稠,调味即成。山楂有消积化滞之功,尤为消化油腻肉食积滞(即“肉滞”)之要药;莱菔子能消食除胀、降气化痰,常用于食积“气滞证”;粳米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的功效。适用于大鱼大肉导致消化不良、上腹饱胀、食欲不振者。
6.淮山莲子粥
淮山10g、莲子10g,粳米适量。将洗净的药材及粳米一同放进煲内,加清水1000ml,煲至粳米开,粥变黏稠,调味即成。淮山有益气养阴、补脾肺肾的功效,常用治脾胃虚弱之食少便溏;莲子有补脾止泻的功效;粳米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的功效。共用有健脾、行气、消食的作用。适用于脾虚食滞导致腹胀纳差、大便溏泻者。
7.扁豆山药莲子粥
白扁豆15克,山药15克,莲子15克,粳米50克。以上四味加水共煮为粥。适用脾虚人群。山药补肺脾肾,益气生津,莲子健脾补气补心安神,两者同用加强补脾胃,且对心肾有益。扁豆健脾化湿,防止滋补太过,滋生内湿。
8.莲子芡实粥
莲子、芡实、大米。把莲子、芡实、大米过水洗净。把原料同时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一起温火熬制。待开锅后变小火,再熬一会儿。煮粥时水要多放一些,不要使粥过于稠。镇静神经,养心安神,有益于加快恢复体力,克服社交恐惧症。能健脾益气养胃,补肾固精,适用于脾肾两虚所致的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形寒肢冷、腰膝酸软。
冬天补血养胃的粥
1、黑糯米补血粥
红枣30克、桂圆7粒、黑糯米100克、红糖适量。黑糯米洗净,加入红枣、桂圆、适量水煮成粥状,依口味加入适量红糖即可。黑糯米营养价值高,富含钙、磷、铁、维生素B1、B2、烟酸等,具有补血养气的功效;桂圆富含丰富的葡萄糖、蔗糖、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益心脾、补气血的作用。黑糯米补血粥是补血的佳品,益气养血的功效显着。
2、当归红枣排骨
排骨一根,枸杞,红枣12枚,当归4片排焯水,洗净血水放入沙锅,加入枸杞、红枣、当归、葱、姜片,大火烧开,再小火炖至排骨渐烂,加盐、鸡精调味即可。当归主要含蔗糖、多种氨基酸、挥发油以及正丁烯、内酯、烟酸、阿魏酸和半萜类化合物,还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E、挥发油、精氨酸及多种矿物质,既能补血养血,又能通经活络。当归红枣排骨具有补血的功效,适宜气血不足者食用。
3、养颜补血燕麦粥
先泡好核桃、红枣、龙眼干,把燕麦清洗干净倒进电饭锅里,加适量的水,一起煮即可。燕麦含有大量的植物纤维、亚油酸、钙、磷、铁、锌等,具有改善血液循环、防止贫血的功效;核桃仁含有较多的蛋白质、人体营养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具有滋养脑细胞、降低胆固醇、滋润皮肤、缓解疲劳的作用。常食此粥,具有养颜、补血的功效。
养胃的有效秘诀
一、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少吃多餐,饭只吃七分饱。早上要吃好,中午要吃饱,晚上要吃少。忌暴饮暴食。
二、改变饮食习惯:按时就餐,坐着吃饭不要站立或蹲着。戒吃辛辣、
油炸、烟熏食物如烧烤等,不吃过酸、过冷等刺激强烈的食物,不饮酒,少饮浓茶、咖啡等。多吃素菜和粗纤维食品如芹菜、香菇等。
三、积极食疗和按摩保健:羊肉、狗肉等温热食物均有养胃效果适合胃寒病症;大蒜消毒杀菌可以帮助消除炎症,建议多吃;另外枸杞、银耳、红枣、核桃都可以零食或入菜。饭后、睡前可以搓热双手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环摩64圈。完毕搓热双手按摩小腹。
胃是消化器官,人们的饮食不规律就非常容易引起胃痛,因此胃痛是常见的病症,以下是小编为你带来的胃痛的位置,仅供大家参考!
胃痛的位置
胃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小部分位于腹上区。胃与周围脏器的毗邻关系是:胃的前壁在右侧与肝左叶贴近,在左侧与膈相邻,为左助弓所掩盖。介于肝左叶与左肋弓之间的胃前壁,直接与腹前壁相贴。胃后壁与胰、横结肠、左肾和左肾上腺相邻,胃底与膈和脾相邻。
贲门与幽门的位置比较固定,贲门位于第11胸椎左侧,幽门在第1腰椎右侧附近。胃大弯的位置较低,其最低点一般在脐平面。胃的上口与食管下口相连接,叫贲门,是食物由食管进入胃的入口,胃的下口与十二指肠球部连接,叫幽门,是食物从胃进入十二指肠的出口。
胃的位置因体型、体位、胃的虚盈等情况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变化,矮肥体型者的胃位置较高,瘦长型者胃的位置较低。当胃空虚时可能被相邻脏器全部掩盖;当胃充满时,胃前壁很大一部分与肠相接触,胃体肪壁的一部分与前腹壁有直接接触。胃壁肌张力低、饱食后站立时,胃大弯最低点向下可达髂嵴水平。
胃痛的类型
一、气滞胃痛
胃脘部膨满作痛,其痛串走无定处,频发噫气,或呃逆不休,心烦易怒,屡欲太息,逢恚怒则胀痛增剧,食少口干,舌赤苔白,脉象沉弦而滑。治宜疏肝和胃,理气止痛。
方药:香陈理气汤(自拟方)。处方:香附15克,陈皮20克,柴胡15克,紫苏15克,枳壳10克,麦芽20克,木香4克,薄荷8克。加减:频发噫气者,加旋覆花、藿香、青皮;吐酸水者,加黄连、吴茱萸、煅瓦楞;气实上逆者,加焦槟榔、莱菔子;呃逆不休者,加旋覆花、代赭石;两胁胀满者,加青皮、郁金;兼有腹部膨满者,加川厚朴、大腹皮。
二、伤食胃痛
恣嗜炙?梗?耙?薅龋?律宋钙??渲朽性诱屯矗?憾裆婆唬?绕??裎攀吵簦?谥泻舫龀羝??嗵?衲澹?嗉舛嗪欤?龌?螅?蚝榇蟆V我讼?车贾停?砥?臀浮
方药:曲麦消食汤(自拟方)。处方:神曲15克,炒麦芽20克,枳壳15克,陈皮15克,紫苏15克,藿香15克,生姜10克,厚朴15克。加减:如脘中胀满甚者,加莱菔子、焦槟榔;呕甚不能纳食者,加砂仁、清半夏、竹茹;吞酸者,合左金丸;嗳气者,加焦楂、莱菔子、薄荷;呼气腐臭者,加佩兰、白檀香;脘部痞硬,气上冲咽不止者,宜因势利导,先以烧盐作浓汤,饮后探吐之,在饮温水使吐,待病情稍稍稳定,然后频频少与汤剂;病势重者,须暂停饮食,饮以清茶、果汁之属,待胃气渐复,再与糜粥。
三、血瘀胃痛
胃脘痛有定处,状若锥刺而畏按,每因食硬物而诱发剧痛,或吐出食物,混杂血出,状若胶漆,粪便中亦或混入败血,大便滑而易出,如用辛烈或过于冷热食物,亦可导致刺痛发作,舌质多紫黯,或见瘀血斑点,口干欲嗽水,但不欲咽下,脉沉涩,或细弦。治宜活血散瘀,理气止痛。方药:丹红散瘀汤(自拟方)。
方药:丹参20克,红花15克,莪术15克,没药15克,香附20克,炙甘草7.5克,延胡索15克,紫檀香10克。加减:若吐食物夹杂黑血者,加侧柏叶、大蓟、藕节;思水不欲咽者,加生地、玄参、牡丹皮;便若胶漆者,加鲜生地黄、侧柏叶、阿胶、黄芩、甘草、炒槐花、炒地榆;大吐下鲜血者,当急凉血泻火,宜酌用《金匮要略》泻心汤与犀角地黄汤之合方,或加山栀子、犀牛角生磨汁,其效尤着。(注:紫檀香应捣碎,后入轻煎。)
四、寒凝胃痛
腹部自觉冷感,拘急掣痛,甚则隆起如拳状,得温则痛减,常欲以掌抚按之,避寒就温,肢端多清冷,溲清长,舌淡无苔,泛吐清水,脉沉微,或沉紧。治宜温中散寒,缓急止痛。
方药:丁香15克,砂仁10克,陈皮15克,紫苏15克,炮姜15克,肉桂15克,乌药15克,炙草10克。加减:若腹脘痛隆起如拳,加延胡索、吴茱萸;肢端清冷者,加炙附子、人参等;泛吐清水者,加吴茱萸、白豆蔻、生姜。
五、火郁胃痛
自觉胃脘发热,甚则如烧如灼,吞酸呕苦,或消谷善饥,食饮辛辣及热物,则痛增剧,心烦口渴,喜饮冷物,大便燥涩,溲短色赤,舌质红赤,苔黄燥,或龟裂,脉沉滑或洪大有力。治宜清泻胃火,和中止痛。
方药:栀芩清胃汤(自拟方)。处方:栀子15 克,黄芩15克,大黄10克,连翘15克,竹茹10克,青皮15克,川楝子15克,炒麦芽20克。加减:若消谷善饥,加生石膏、黄连;心烦口渴者,加生石膏、知母、天冬;吞酸者,加胡连、煅瓦楞子;心烦少寐者,加酸枣仁、知母;大便干结者,加玄参、芒硝(单包分次冲服)。
六、停饮胃痛
中虚里寒之人,食饮水液,阴虚不能化,停潴于中脘,则可发为胃脘压重作痛。以手揉按之,可闻水鸣音,如囊裹水。恶水不欲饮,强饮入则复吐出,舌淡口润,体重肢倦,脉徐缓而濡。治宜温中益脾,和胃化饮。
方药:苓术化饮汤:茯苓20克,白术15克,陈皮15克,人参15克,桂枝15克,生姜10克,清半夏15克,炙甘草10克。加减:如胃脘揉按有水鸣音者,加苍术、干姜、细辛;呕吐清水者,加炮姜、白豆蔻;强饮水则吐者,加砂仁、川厚朴;小便不利者,加猪苓、泽泻、车前子;头目晕眩欲仆者,加干姜、细辛;手足厥逆者,加制附子、干姜、生黄芪。
七、中虚胃痛
胃痛隐隐痛时多在空腹,得食或温罨则痛减,喜暖畏冷,食少身倦,或脘腹虚满,或便溏。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微。此证时轻时重,可数年不愈;每因气恼、过劳、受累、食伤等因素反复发作,而出现中土运化无力的食滞等症状。治宜补中健脾,和胃止痛。
方药:和胃益脾汤(自拟方)。处方:人参15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陈皮15克,砂仁10克,麦芽20克,炙甘草10克,大枣10枚。加减:若脘腹虚满者,加川朴、紫苏;大便稀溏者,加苍术、炒山药、炒薏仁;逢恚怒痛甚者,加乌药、延胡索。
八、中虚气滞胃痛
胃痛隐隐,痛时而攻胀作痛,脘痛过胁,每因情志因素而痛作。食少乏味,嗳气频繁,神疲肢倦,大便不调,舌淡苔白,脉细弦。治宜补中健脾,理气止痛。
方药:调气理脾汤。处方:人参15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陈皮15克,麦芽20克,香附15克,紫苏15克,砂仁10克。加减:若中满者,加神曲、焦山楂;中满胀甚连胁者,加枳壳,莱菔子;逢恚怒甚者,加合欢花。
九、津伤胃痛
脘痛隐隐,胃中嘈杂似饥,饥不欲食,口燥咽干,口渴唇焦,大便燥涩,舌红少津,脉细小数。治宜滋燥生津,和胃止痛。
方药:滋燥养胃汤。处方:炙杷叶15克,麦门冬15克,人参15克,沙参15克,天花粉15克,石斛15克,麦芽20克,炙甘草10克。加减:若食后涩滞难下,加苏子、黑芝麻、枳壳;心烦口渴者,加天门冬、知母;心烦少寐者,加酸枣仁、柏子仁、合欢皮;大便燥结难下者,加生地、玄参、黑芝麻。
十、津伤气滞胃痛
胃痛隐隐,甚则胀满,胃中嘈杂,噫气频频,时善太息,口燥咽干,大便燥结,舌红而干,脉细数而弦。治宜滋燥生津,消食理气。
方药:滋燥理气汤(自拟方)。处方:炙杷叶15克,麦门冬15克,人参15克,沙参15克,天花粉15克,石斛15克,麦芽20克,枳壳15克,香附15克,陈皮15克。加减:若口燥咽干甚者,加天冬、知母;频发噫气者,加苏子、旋覆花;中脘胀满甚者,加莱菔子;腹部膨满者,加川朴;大便燥结者,加黑芝麻、玄参;心烦少寐者,加酸枣仁、柏子仁。
胃痛的食疗办法
1.茉莉花露(《本草纲目拾遗》中有记载)
取鲜茉莉花250克,水适量。茉莉花放在蒸馏瓶中,加水适量,依法蒸馏,取得蒸馏液1000毫升为止。
用法:冷饮或温饮,每次30—50毫升,每日2次。有健脾行气,和胃止痛的功效。
茉莉花味辛、微甘,性温,具有理气开郁、辟秽和中的功效;茉莉花露为茉莉的花之蒸馏液,味淡,性温,有醒脾辟秽,理气,美容泽肌的作用。可单独使用,也可兑配其他同类性质饮料同服,可用于肝气犯胃轻症。
2.甘松粥(《饮食辩录》中有记载)
甘松5克,粳米50克。先煎甘松取汁,去渣;粳米另外煮粥,快煮成时,加入甘松汁,稍微煮沸即可。每次服用1剂,每日2次。行气开胃,温中止痛的功效。
甘松味辛、甘,性温,有理气止痛,醒脾健胃的作用;粳米味甘、性平,能益脾和胃。甘松同米煮为稀粥,味香粥甜,有治胃功效。
3.玫瑰露酒(《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中有记载)
鲜玫瑰花3.5千克,白酒15千克,冰糖200克。当玫瑰花花蕾将开放时采摘,将花和冰糖浸入酒中,用瓷坛或玻璃瓶储存,不可加热,密封一个月左右就可。每日2次,每次饮服10—30毫升。有理气解郁,活血散瘀的功效。
玫瑰花味甘,微苦,性温,气味芳香,有理气解郁、和血调经的作用。浸酒可增加行散活血功效。本方比较适合于肝胃气滞的胃病,阴虚燥热者勿用。
养胃是女性冬季养生的一个主题,而食疗的方法才是最可靠的。下面为大家带来了冬天女人养胃的食物,希望大家喜欢。
冬天女人养胃最有效的食物
面条:在主食方面最养胃的是面条。在大米中含有较多的酸性物质,因此肠胃不好的人应该少吃米饭。
猪肚:猪肚即猪的胃,以形补形,效果特别好。脾胃虚弱的老年人、妇女和孩子,用猪肚炖汤喝可以急补脾胃,对由脾胃不适引发的其他疾病也有很好的辅助疗效。
羊肉:羊肉含丰富的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无机盐和钙、磷、铁等人体所必需的营养成分,常被人们用作冬季御寒和进补壮阳的佳品,具有暖中补肾虚、开胃健脾、御寒去湿之功效。
狗肉:性温味甘,具有安五脏、暖肾壮阳之功效,善治脾胃虚寒之症疾。在冬季里常吃狗肉,对于脚冷、腰痛、体质虚弱者有良好的保暖御寒作用。
牛奶:牛奶补肺胃,生津液,润大肠,对阴虚胃痛,津亏便秘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对消化性溃疡病、习惯性便秘等情况也有非常有效的治疗效果。患有腹泻、脾虚症、湿症等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不合适过量的饮用牛奶。
核桃:它含有40-50%的脂肪,其中多数为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胆固醇,防止动脉硬化及高血压之功效。核桃仁中还富含磷脂和维生素E,具有增强细胞活性,促进造血功能,增进食欲之功效。这些都对提高身体健康,抵御寒冷大有益处。
板栗:栗子性味甘温,入脾、胃、肾三经,有养胃健脾、强筋活血等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寒引起的慢性腹泻。
菠菜:菠菜有润燥养肝,益肠胃,通便秘的功效。日常生活中多吃菠菜,可促进胃和胰腺分泌,促进消化。菠菜中含有极为丰富的纤维素,能帮助肠道蠕动,从而有利排便。但是由于菠菜中草酸含量高,过量食用的话会妨碍人体对钙质的吸收。因此在吃菠菜的时候应该尽量避免与豆腐、紫菜等高钙食用品同吃,或在烹煮前轻汆,除草酸。
包心菜:包心菜有健脾养胃、缓急止痛、解毒消肿、清热利水的作用。包心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可以止痛,促进溃疡愈合,将卷心菜与薏米、陈皮、蜂蜜同煨还可以治疗胃脘胀痛、上腹胀满及胃、十二指肠溃疡等病症。
鲢鱼:冬季养胃的好鱼,用于缓解胃痛,常用于脾胃虚弱的治疗。尤其适用于胃寒疼痛或由消化不良引起的慢性胃炎。
虾米:适合冬季肾虚所致的畏寒的人食用。因为它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及钙、磷、铁等成分,具有补肾壮阳、滋阴健胃、通畅血脉之功效。
香菇:冬季可以吃香菇,香菇能够有促进消化,能够起到养胃的作用,还可以治疗便秘。早在古代文献上就记载,菇菌类具有益气补虚、健脾胃,治疗皮肤病等多种功效。
干姜:治脾胃寒证,无论是外寒内侵之实寒证,还是脾胃阳气不足之虚寒证均可应用。
八宝粥:养胃粥尤其八宝粥最合适需要养胃的人群食用,是冬季养胃最好的选择,易消化,经常食用对胃好。熬粥少放点苏打,对胃有好处。
菜汤:最好的汤是菜汤,比如什么菠菜、粉丝、鸡蛋汤等,还可以在其中加进一些鸡精进行调味,这样养胃的功效会更加的明显。汤最好不要肉汤,因为肉汤中同样含有大量的酸性物质,不利于养胃。
冬季养胃的食物
1、山药
随着天气渐冷,有些脾胃虚寒的人常常出现食少腹胀、大便稀溏、肢体倦怠等症状。经常熬点山药粥来喝,就能有效缓解不适。
2、桂圆
李时珍曾说过:“食品以荔枝为美,滋益则龙眼为良”。和荔枝性属湿热不同,桂圆能入药,有壮阳益气、温胃补脾等多种功效。
3、红薯
红薯性平,味甘,补脾益气。《纲目拾遗》记:补中,暖胃,肥五脏。天寒食用,正气养胃,化食去积,兼可清肠减肥。很多人认为吃完红薯放屁多,其实是胃肠蠕动所致。
4、肉类
肉类以狗肉、羊肉、牛肉、鹿肉的御寒效果较好。吃这些肉可使阳虚之体代谢加快,内分泌功能增强,从而达到御寒作用。根茎类蔬菜藕、胡萝卜、百合、山芋、大白菜等含有丰富的无机盐,不妨与其他食品掺杂食用。
冬季养胃食谱推荐
1、鲫鱼椒姜汤:
鲫鱼500克,洗净切片,水煮沸,加入豆豉、胡椒、干姜、陈皮,空腹食之。不能下食,虚弱无力,胃部饱满,遇寒则发,喜温喜按,形寒肢冷者尤宜。
2、鸡莱散:
鸡内金3克、莱菔子6克,炒黄研末,分3次温开水调服。胃痛腹胀,厌食拒按,恶心欲呕,吐后痛减者适用。
3、藕粉:
15克或荸荠粉15克冲服。胃热隐痛,口干舌燥,大便干燥,手足心热者适用。
4、姜枣饮:
生姜5片、红枣10枚,煎水代茶。椒姜粥:胡椒面1克加入大米或小米50克中煮粥服。适于胃凉暴痛,遇冷痛甚,口淡乏味,泛吐清水者。
5、莱菔粥:
莱菔子炒,研末与米同煮为粥。腹胀不欲食,口中酸腐味者适用。
6、红枣银耳汤
功效:补虚益气、养血安神、健脾和胃
材料:银耳,红枣,老冰糖。
做法:银耳剪小,去根蒂,加入水泡发,(隔夜泡好),泡好的银耳,过筛洗净,沥水备用,把大红枣剪小去核,起汤锅加水加红枣,煮开后再加入泡好的银耳,慢火煮上四十分钟,再将老冰糖放入,放微凉食用。
7、花生小米粥
材料:小米50克,花生仁50克,红小豆30克,桂花糖、冰糖各适量。
做法:
将小米、花生仁、红小豆放入清水中浸泡4小时,然后淘洗干净,待用;
锅中注入适量清水,加入花生仁、红小豆煮沸后,改用小火煮30分钟;
放入小米,煮至米烂,花生仁、红小豆酥软,再加入冰糖、桂花糖即可
8、山药荷兰豆
功效:健脾益胃、助消化,滋肾益精,益肺止咳,延年益寿
主料:荷兰豆200克山药100克黄彩椒半个红椒半个,蒜3瓣盐1/2茶匙鸡精适量
做法:荷兰豆洗净,撕去老筋,红椒和黄椒洗净切片,山药洗净去皮切片,锅里烧开水,放入山药焯烫30秒,蒜切碎,焯烫好的山药冲冷水,锅里放入2茶匙油放入蒜末炒香,放入荷兰豆翻炒,可以加入1-2汤匙的清水翻炒保证荷兰豆熟透,放入盐和鸡精翻炒,放入山药,红椒和黄椒翻炒至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