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的窍门有哪些
提高写作能力小窍门
1、选材 买衣服先要看材料,作文也是这样的.一篇作文如果选材适当、正确,那么你这篇文章一半就成功了.有人问:材料何处来?我说:材料从生活当中来.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都可以作为写作的材料.下面告诉大家几个积累材料的方法: A:写观察日记. B:每次想到或听到的事都记录下来. 以上说的两个方法的确值得运用和学习.
2、阅读. 写一篇文章要好的文笔,那么怎样才能具有优秀的文笔呢?只有平时大量的阅读才行.比如在阅读时,可以手中握笔,随时遇到好词佳句都要记录下来.光阅读记录还不行,在写作时能够充分运用才算是真正掌握了阅读的要领.
3、思考 观察之后紧接着就要思考.你把你观察到的东西都整理起来,在脑子里流个梗概,然后加以充分的发挥想象,把平时会的那些好词佳句全部拿出来.最后检查一下有没有语句重复,这样一篇文章就写好了.【写作的技巧】
写作的手法大致有哪四种
写作手法属于艺术表现手法(即: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也含表达手法(技巧)),常见的有: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正侧面结合、比喻象征、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虚实相生、实写与虚写、托物寓意、咏物抒情、借景抒情等. 表达方式就是常见的记叙(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其实也属于艺术表现手法).【写作的技巧】
谁能告诉我写作的诀窍
要有前呼后应
最好不要有错字
排法正确
句子最好要优美
多看些作文的参考书,多写
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及“写作手法”,“写作方式”都一样吗?它们各自指什么,具体包
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及“写作手法”,“写作方式”都一样吗?它们各自指什么,具体包括什么?
1、表达方式:叙述、说明、议论、抒情、描写.
2、表现手法:想象、联想、类比、象征、烘托、对比、渲染、修辞.
3、写作手法:属于艺术表现手法(即: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也含表达手法(技巧)),常见的有: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欲扬先抑、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正侧面结合、比喻象征、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虚实相生、托物寓意、咏物抒情、借景抒情等.
4、写作方式;第一人称叙事法,第三叙事法,补叙法,插叙法,倒叙法
语文的一些写作上的什么方法.形式等等有什么关系与区别
写作手法,写作方法,表现方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表达方法,修辞方法,修辞手法,描写方法,描写手法.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呢?还有哪些才是正确的说法,比如说到底是描写方法还是描写手法...请一个一个说清,简明二要,
还有就是,如果还有什么我没写上来的什么鬼方法形式,只要能搞清就行了,我好混乱啊.
表达方式、写作方法、和修辞手法的区别
在现代文阅读的题目中,常常有一些概念分不清,从而导致答题错误.特别是当题目问表达方式、写作方法和修辞手法时,经常是问此答彼,怎样区别它们呢?
【表达方式】:是指写文章时所采用的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介绍事物事理的方式手段.常用的表达方式有5种,即:记叙(叙述)、议论、抒情、描写和说明.
记叙文主要以记叙和描写为主,其中兼有说明、抒情和议论;说明文主要以说明为主,也有叙述、议论甚至描写;议论文以议论为主,兼有记叙、说明或是抒情
【写作方法】:也叫表现手法,是指在文学创作中塑造形象、反映生活所运用的各种具体方法和技巧.包括:对比、象征、托物言志(托物喻人)、欲扬先抑、衬托(烘托)、夸张讽刺、借景抒情、前后照应等.像《白杨礼赞》一文借赞美白杨树挺拔向上、不屈不挠的精神来赞美北方的农民,采用的是象征的写作方法.
【修辞手法】:也叫修辞方法,是指在写作过程中,对所使用的语言进行修饰、加工、润色,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方法.包括:比喻、排比、拟人、对比、夸张、借代、反问、设问、对偶、反复等.
最常用的10种写作手法?
一定是“最”常用的!
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分析一篇作品,具体地可以由点到面地来抓它的特殊表现方式,首先是字词、语句上的修辞技巧,种类很多,包括比喻、象征、夸张、排比、对偶、烘托、拟人、用典等等;从作品的整体上来把握它的表现手法时,就要注意不同文体的作品:
编辑本段【不同文体的表现手法】
抒情散文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扬结合、 象征等手法;
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
议论文写作手法如引经据典、巧譬善喻、逆向求异、正反对比、类比推理等;
小说的描写手法、烘托手法、伏笔和照应、悬念和释念、实写与虚写等.
编辑本段【具体表现手法】
托物言志 借景抒情 叙事抒情 直抒胸臆 对比 衬托 卒章显志 象征 想象 联想
照应 寓情于景 反衬 烘托 托物起兴 以乐衬哀 渲染 虚实结合 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 欲扬先抑
编辑本段【诗歌的表现手法】
诗歌的表现手法很多,我国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使用 的传统表现手法有“赋、比、兴”
写作手法包括修辞手法吗
写作方法,也叫表现手法,是指在文学创作中塑造形象、反映生活所运用的各种具体方法和技巧。包括:对比、象征、托物言志(托物喻人)、欲扬先抑、衬托(烘托)、夸张讽刺、借景抒情、前后照应等。像《白杨礼赞》一文借赞美白杨树挺拔向上、不屈不挠的精神来赞美北方的农民,采用的是象征的写作方法。
修辞手法,也叫修辞方法,是指在写作过程中,对所使用的语言进行修饰、加工、润色,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方法。包括:比喻、排比、拟人、对比、夸张、借代、反问、设问、对偶、反复等。
只用回答时还是不是
快快!!
不包括
写作手法有:1、第一人称叙事法
2、第三人称叙事法
3、顺叙法
4、倒叙法
5、插叙法
6、补叙法
7、分叙法
8、详叙法
9、略叙法
10、直接抒情法
11、间接抒情法
12、先叙后议法
13、先议后叙法
14、夹叙夹议法
15、以物为线索
16、以人为线索
17、以思想变化为线索
18、以中心事件为线索
19、写生法
20、转动法
21、剥笋法
22、拟人法
23、化动法
24、说明法
。
25、运用“五觉”法
26、借物抒情法
27、托物言志法
28、物品自述法
29、远眺近看法
30、内外结合法
31、移步换形法
32、说明介绍法
33、环境衬托法
34、彩笔描绘法
35、远近结合法
36、时序变换法
37、生长变化法
38、展开联想法
39、突出重点法
40、对照比较法
41、赞美颂扬法
42、静态素描法
43、总分结合法
44、特征举例法
45、特征说明法
46、重点突出法
47、成长变化法
48、实验证明法
49、群体描写法
修辞手法有:⒈比喻
2拟人
3夸张
4借代
5对偶
6排比
7设问
小学中年级的写作教学有哪些妙招
当前,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这样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很多小学生在写作文时总是感觉没有材料可写.即使绞尽脑汁写出了一些,但所写内容既不具体又显苍白,更谈不上有真情实感了.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应当从教学工作中去查找原因和解决问题.
作为教师应时常平心静气地问问自己:平时对于学生的训练是不是适应了他们现有的积累?平时命题作文是不是切近了他们的见闻、理解、情感和思想.因此,要想让学生写好作文,不但要他们有丰富的语言积累、文学积累、生活情感积累和技巧的积累,而且教师还得训练有方.
一、丰富积累——打好基础.
1.生活中的积累
积累生活最直接的方法是向生活学习,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对事持一种观察思考的兴趣与欲望,如此日积月累,他们的经验就会无限的扩大开来.然而,观察要讲究方法,教师必须要求学生做到:一要有一定的观察顺序.在确定好观察的诸多对象后,要依照一定的程序进行,这样观察材料才有一定的条理.二要突出重点.大自然的事物很多,教师要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有意义的进行详细观察.
2.阅读中的积累
然而,现实生活中有些事物光凭观察是远远不够的,客观事物呈现在眼前时,只是一个形象或一种现象.那么怎样才能把它转化成自己头脑中的东西,这就要靠分析思考来完成.有些事情不是简单地用几个词句能够记叙或者描述下来的,还需要运用联想的方法,这样才能生动具体地表达出来.
积累经验的间接途径是向书本学习,让学生多阅读,多读好文章,从中摘录好词佳句名言,学习布局结构,感悟表达手法,进行反复诵读,牢固记忆,作文时便可左右逢源,信手拈来,巧妙运用,得心应手.
3.情感积累
积累小学生的情感除了充实生活这一途径外,还可以借助语文学科中寓意深刻的诗歌、优美隽逸的散文、感人肺腑的故事,来增强他们的道德感、理解感、审美感和理智感.例如,学习《桂林山水》、《美丽的小兴安岭》,可以使学生在对祖国自然美景的欣赏中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学习《狼牙山五壮士》、《革命烈士诗抄》等,能够使学生体会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这样学生写作起来就会有样可循,有事可写,有话可说,有情可抒.
二、科学指导——全面提高学生写作技能
指导和训练小学生写好作文,教师要在命题上下功夫.小学作文命题应当努力做到小而切实,新而有趣.小而切实,是指命题的范围要小,角度要小,内容要实.要能通过一件小事,一个实例来反映某个主题,以小见大,以实见情.倘若命题面过大,就使学生难以把握主次,容易出现泛泛而谈、空洞无物的现象;命题不实,就使学生难以思路集中,不知从何下笔.如写运动会,不要以《记运动会》为题,因为这个题目太大,而应选择更小的角度命题,如《跳高冠军xx》、《坚持跑到终点》、《我为班级争荣誉》等.写到某地参观,不要以《记一次参观》为题,这样的命题太虚,而应当切实一点,如以《难忘的照片》、《观后感》等为题.所谓新而有趣,是指命题要有新意,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使学生一看题目就兴趣盎然,有一吐为快的欣喜感.如写教师,不要出《我的老师》之类的题目,可出《我和老师讲悄悄话》、《老师给我补课》、《老师和我们一起做游戏》之类的题目
开拓学生的思路,启发联想,是指导学生写出真情实感的重要一环.教师可以按两步进行指导.
第一步引导回忆,再现情景.教师要善于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引导学生回忆,再现所写题材的当时的情景.如写主题班会、队日活动、文艺演出等,可先唤起记忆,再进行体味,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观其状.若写《一次难忘的风筝比赛》,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几天前,我们带着风筝一起到郊外比赛,那天的天气怎么样?大家的心情怎样?到达目的地以后,大家又做了哪些事情……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放风筝的全过程.”
第二步开拓思路,弄清主次.教师要指导学生向两个方面努力:一是学会比较分析,变生活内容为写作内容;二是训练条理思维,变生活思路为写作思路.如上面提到的《一次难忘的风筝比赛》,教师可做以下启发:“请同学们写清楚比赛的全过程,重点写几位同学的风筝放得高、以及为什么难忘.”在作文指导时,教师不宜讲得太多、太死,只宜做大范围、大方向的指导,以免束缚学生的想象与思维.
在作文批改时要注意对学生作文写作手法作出恰当的评价,保留与中心有关的材料,舍弃与之无关的内容并注明舍弃理由,让学生逐步明白.对于学生恰当的想象,应当给予肯定和赞许.
典范作文,可选择学生作文中的佳作,也可以是其他类似文章或教师自己的作文.作文讲评课最好先范读典型范文,让学生了解别人是怎样选材,怎样布局谋篇的.教师下水作文,可与学生一起写好,放在评讲时再读,启发学生去比较、思考,最后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根据原文得失再写作.
总之,作文教学只要让学生有了丰厚的积累,文外功夫深,再结合其实际水平,抓住写作教学各环节进行技巧训练,他们就能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而且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此所谓“蓄得丰”和“训得巧”是作文教学的两大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