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最美乡村教师观后感的题目
看了“最美乡村教师”,忘不了讲台前辛勤耕耘的身影,忘不了课堂上孜孜不倦的叮咛,忘不了课余时嘘寒问暖的关怀,忘不了离别时祝福期望的真情.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深深地感动了我们.是什么让他们——最美的乡村教师在那样偏远的山区,落后的小村,缺氧的高原,人烟稀少的岛上,经受住生活条件的艰苦,教学环境的恶劣,工资待遇的低下,几十年如一日坚守那三尺讲台不离不弃呢?是孩子们强烈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坚守那三尺讲台不离不弃.是他们内心深处助人的善念,让他们坚守那三尺讲台不离不弃.
寻找最美乡村教师观后感应该是心怀激动的,也是心怀感动的,更是心怀着感伤的.那些最美的老师们用滴水穿石的力量,一点点的托起了大山里的孩子,让大山里的孩子们都拥有了自己的翅膀,走出了大山.而这些最美丽的老师们却随着岁月的流逝像一棵大树一样,站在原地一动不动,为其他的孩子继续挡风挡雨.这份坚持和隐忍让我为之动摇.
风雨不变的坚持是难得的,那些点点滴滴的岁月,能将一切绚丽的虚华都对比的毫无色彩.“马背上的校长”徐德光,一日一日的累积,为了学生们上学能顺利一些,少走一些危险山路,挥刀砍树砍草,就算手因长时间挥刀而残废了,却还在行走于山间.那一人一马的背影,注定变成最让人为之感动的美丽身影.就是这美丽的身影引领着孩子走出大山,一批一批的孩子,这30载岁月是怎样的强大内心可以支撑着做到的.
这就是平凡中的伟大.因为平凡,所以伟大更散发光彩.强大的责任感和伟大的奉献精神让这些平凡的老师变得不平凡,寻找最美乡村教师让人感动,而写着寻找最美乡村教师观后感的我也不禁开始反思,怎样的生命才是有意义的,才是自己一直在寻找的人生.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寻找最美乡村教师的观后感,因为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对美好的向往,向往着美好的事物美好的生命.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大富大贵,虽然那也是一种成功,但最美乡村教师带给我们的却是另一种精神上的震撼.这种平凡伟大的生命带给我们的震撼是让人久久不能平静的,好似看见了水滴滴在石头上,久而久之便穿石而过,那种激动是让人无法安静坐着的.寻找最美乡村教师让我们领略了平凡教师的伟大,给了我们精神上无比的震撼.
最美乡村教师的演讲稿 作文【最美乡村教师观后感】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们:
大家好,我叫袁庚田,是赣州市安远县塘村学校上坪教学点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我在上坪教学点一师一校任复式教学工作至今有三十多年了。今天,我很荣幸能来到这里给大家讲述我的从教经历。
我的家乡上坪村是安远县最偏僻的小山村,我小时候要到几十里外的学校上学。每天要走几十里崎岖的山路,非常辛苦,那时我就想:“如果有一所更近的学校那该多好啊!”。我的父母亲都是农民,他们每天干着“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活。辛苦了一辈子,穷了一辈子的他们经常教育我要努力读书,他们希望我有出息。这使我从很小的时候起就明白读书的重要。1981年,我高中毕业。村里有几个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回到了村子,他们向我讲起了外面的生活,说:“在外面随便找个工作都比待在家里强,工资待遇好!”我听了以后也有了外出打工的想法,可这个时候,乡亲们决定设立“上坪教学点”。学校成立了,急需一位老师,大队干部推荐了我,我心里非常矛盾:“我该怎么办呢?为了让家里的生活更好,我就该外出打工挣钱,可是我走了,家乡的孩子怎么办呢?谁又愿意在这穷山沟教书呢?难道他们也要像我一样忍受上学路上的辛苦吗?不,我不能让孩子们受这份苦,遭这份罪!”于是我毅然地走上了教育岗位。
我还记得当时刚到教学点的情形,学校的设施简陋,教室是村里一间破旧的厅堂,一下雨就四处漏雨,一块黑板,一口锅灶。开学时,三十来个学生,两个年级挤在一间教室里,我轮流着给他们上课,常常是我要给那个年级的孩子上课,而这个年级的孩子们要做作业,有的学生先做完,就会问:“老师,我的作业做完了,现在又要做什么呀?”讲着课的我又要停下来给他们布置好学习任务。这要有足够的耐心,一天下来,语文、数学、音乐、体育、美术,品德,这些科目都是我一个人上,我就像个陀螺不停地旋转,好像总是没有停下来的时候,为了不让学生对我上课产生厌烦,教学上,我经常要想办法变换花样给学生上课,没有教具,我就自己动手做,上体育课,没有广播,我就自己念。学校的草坪上总有我和孩子们一起做操,一起游戏的身影。
中午下课了,我要围上围裙去给路途较远的孩子们做午饭吃,饭做好了,孩子们高兴地围上来了。我就给这个盛饭,给那个夹菜,有些孩子太小,不小心把饭碗打破了,我就小心翼翼地去收拾停当,哄着孩子不哭。饭吃完了,收碗洗筷,午休也快结束了,接着我要准备好下午的课。
好不容易等到下午放学,但有的时候也没有时间休息,因为有些学生太小了,有的家长没有及时来接孩子,我怎么能放心他们独自回家呢?我只好护送他们回家。在路上碰到接孩子的家长,他们总会说:“袁老师,怎么好意思让你辛苦送孩子回家呢?下次就别送了,我们会来接孩子的。”可我觉得学生就跟自己的孩子一样,我怎么可能不送呢?
这就是我在教学点的点滴生活,一个月下来,我瘦了一大圈。最累的时候是在扫除文盲的那会儿,白天除了要给孩子们上课,晚上还得义务加班教农民朋友们认识、写字,传播一些农业生产知识。没干几天我就感觉自己瘦了好几斤,我的妻子是看在眼里,痛在心上,她对我说:
“庚田,要不你不要教这个书了,我们一起去外面打工,挣的钱比你现在多得多,你也不用这么辛苦。瞧你当这个穷教师也没几年就瘦得皮包骨头了。”
“那么怎么行,我走了,谁愿意来这里呢?”我说。这件事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时光流逝,转眼30多年过去了,我也算桃李满天下。经常有学生专程上门来拜访。去年9月开学前,一名在东莞开服装厂的学生开着小汽车来看望我,并关心地对我说:“老师,你在大山里教了30多年书,现在工资还这么少,你跟我到厂里去做管理,每月工资比你现在多两倍。”面对学生的好意,我感到非常地欣慰,我欣慰并不是因为学生的感恩图报,而是因为我的付出让山里的孩子生活的更好。
还有一个叫尧章洪学生,每次见到我都会说起他读一年级时当初患上了鼻息肉的事,那时我用背带背着他,骑上摩托车带他到安远县妇保院治疗、复查。还有一些贫困家庭的孩子,每次说到我给他们垫付学费时都非常感激。
学生们总爱说我是最好的人,可我知道我不是。因为我亏欠了我的妻子和孩子,面对他们我并不是一个好丈夫,好父亲,刚参加工作那年,一个月的工资才16块5,只够勉强养家,一家人一年也难得有几回肉吃。有时为了帮助贫困家庭的孩子能够上得起学,还要负债。妻子也曾向我发过牢骚:“自己才这么点工资,还要去帮助别人,你让这一家人跟着你可怎么活呀!”为了弥补对家人的亏欠,为了获得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在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我只好利用课余时间上山干活,以贴补家用。后来工资逐年增加了,但我还是什么也给不了我的妻子,直到今天,我一家人还住着小土房,家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跟着我她没有过上一天好日子,没有享过一天福。而我的孩子们,我也没有过多的时间关心他们。想到这些我心里充满了愧疚。
我热爱党的教育事业,能够为家乡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我感到无比自豪。可作为一名代课教师随时都要面临告别自己酷爱的三尺讲台,要面临告别山里可爱的孩子们,我舍不得我热爱的这份职业,更舍不得家乡的孩子们。为了我的教书梦可以延续,我不断努力充实自己,我自考大学科目,拿取大学文凭,参加转正考试终于成为了一名正式教师。虽然这个过程经历了漫长的27年,但能够在这个讲台上一直工作是我最大的梦想。只要我能在这个讲台上给大山注入文化与知识的生机,能够改变众多山里孩子的命运。我就觉得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有付出,就有回报。我担任的一、二年级的成绩一直名列全乡前茅,多次被评为乡优秀教师。1984年至1987年连续四年被评为县优秀教师;2006年9月被评为市优秀教师,并被安远电视台邀请为《东江源人家》的特约嘉宾。2009年9月荣获首届安远县“十大勤政为民标兵”称号。2010年3月,在全县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被安远县委评为“优秀个人”。这些荣誉让我感到自豪。
我在这偏僻的小山村工作三十多年了,虽然条件艰苦,但我愿意继续坚守下去,我要用我的后半生继续扎根在这贫困的小山村,守候着小山村的希望和梦想。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下面是一则关于“最美乡村教师”刘坤贤的材料,请根据材料内容为刘老师写一则颁奖词。要求:语言准确生动,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70字左右。(5分) 刘坤贤,重庆市巫溪县双河村小学教师。20年来一直工作在偏远的山村。1995年,刘坤贤利用暑假挣办学经费,当挖煤工时遭遇意外,高位截瘫后不能久站,但他坚持站着上课。疼得实在受不了了,他就吃两片止疼药。2011年刘坤贤在课堂上突然摔倒,医院诊断为脑溢血。原本需要治疗6个月,谁知过了3个月,瘦弱的他便拄着拐杖,给孩子们上课。刘老师最常说的话是“我在,学校就在,要坚持到最后一刻。” |
他是孩子人生的起航灯,是文明的播种机。20年来,他坚持工作在偏远的山村;身体残疾,他坚持上课;身患重病,他仍然坚守课堂。坚持是他永恒的信念。(总说2分,事迹2分,修辞1分) |
|
2013年最美乡村教师杨元松(贵州省黔西南州安龙县万峰湖镇毛草坪小学)事迹介绍:在杨元松的眼里,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天赋。他注重培养有梦想的孩子,经常带孩子走出大山参观,给孩子讲乔布斯的励志故事,把梦想植入山村孩子心田。他还鼓励边远乡村孩子大胆追梦,并为他们创造实现梦想机会。在教学中他发现孩子们不善交流,就鼓励孩子们用写日记的方式打开心扉,并引导孩子们爱上写作。看到山村出现的辍学打工潮,孩子宁愿为打工荒废学业,杨元松就通过自己的努力将学生日记出版成书——《中国留守儿童日记》,为让孩子们体会到成就感。26个留守孩子、220篇孩子的日记、12封孩子写给父母的信、21幅象征孩子梦想的画,《中国留守儿童日记》一经出版,就引发了社会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也为孩子们带来了人生第一笔稿费。高兴的杨元松挨家上门给孩子送稿费,他要让这些乡村长大的孩子知道,人的未来不只打工一条路。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请你说说“最美乡村教师”杨元松“美”在何处。(两方面即可,2分) (2)“美丽的老师”就在我们身边。作为中学生,我们应如何增进与老师的情感沟通?(两方面即可,4分) (3)在老师的眼里,同学们学习虽然艰苦,但却是快乐的、幸福的,你准备如何让自己成为一个快乐的人?(两方面即可,4分) |
(1)关爱学生,品德高尚;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等等。(2分) (2)尊敬老师,虚心向老师学习,接受老师的指导;理解老师,在可能的情况下,帮助老师解决困难;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从老师的角度看问题,学会换位思考;原谅老师的错误,懂得用恰当的方式指出老师的错误,促进教学相长;礼貌待师,注意场合,勿失分寸等。(每点2分,答出其中两点得4分) (3)保持愉快的心情,拥有一双发现和欣赏美的眼睛;从积极的角度去考虑事物;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助人为乐,以奉献社会为人生最大快乐;培养自己的乐观精神,朝气蓬勃地投入生活;等等。(每点2分,答出其中两点得4分) |
|
2012年“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大型公益活动展现了乡村教师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精神品质和高尚情操。这一活动有利于( )
|
A |
|
“寻找最美乡村教师”是由中央电视台和光明日报社共同主办的大型公益活动,已连续举办多年。为此八年级(1)班开展了以下活动,请你参与。(8分)![]() 小题1:右图是“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公益活动的标宣传志,假如要你用简洁的语言向全班同学介绍此标志,你将如何介绍?请将你介绍的内容写在下面。(3分) 小题2:此活动自举办以来,寻找到了许多“最美乡村教师”,其中“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格桑德吉”便是其中一位。请阅读下面关于她的感动事迹和颁奖词,说说她“美”在何处?试用四字短语分点概括。(至少三点,3分) 【感动事迹】2000年,格桑德吉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为了让门巴族孩子有学上,格桑德吉放弃拉萨的工作,主动申请到山乡小学教学。墨脱县帮辛乡是墨脱最后一个通公路的乡。为了劝学,格桑德吉天黑走悬崖、在满是泥石流、山体滑坡的道路上频繁往返;为了孩子们不停课,别村缺老师时她不顾六个月身孕、背起糌粑上路;为了把学生平安送到家,每年道路艰险、大雪封山时,格桑德吉过冰河、溜铁索,把四个月才能回一次家的学生们平安送到父母的身边。十多年来,在格桑德吉的努力下,门巴族孩子从最初失学率30%,变成到今天入学率95%。她教的孩子有6名考上大学、20多名考上大专、中专,而她自己的女儿却留在了拉萨,一年才能见一次。村民们亲切地称她为门巴族的“护梦人”。 【颁奖词】不想让乡亲的梦,跌落于悬崖。门巴的女儿执意要回到家乡,坚守在雪山、河流之间。她用一颗心,脉动一群人的心,用一点光,点亮山间更多的灯火。 小题3:假如请你为“2014寻找最美乡村教师”活动拟写一条宣传语,你会怎么写?(不超过20个字,2分) |
小题1:示例:“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宣传标志,由图形与文字两部分组成(1分),图形的上部分由“美”的声母“m”变化而成的心形,下部分是一排手拉手的人在向前奔跑,寓意着寻找美丽;下部分是汉字书写的活动主题“寻找最美乡村教师”(2分)。 小题2:坚持梦想,坚守岗位,无私奉献,甘为人梯等。(短语能结合人物,突出精神即可,3分) 小题3:示例:示例:他们播种光明,我们寻找美丽。 |
小题1: |
“最美乡村教师” 石兰松,桨声风雨中,小小木船,26年“摆渡”人生,承载了多少的爱和梦想,他将摆渡之舟称为“希望之船”。石老师身上体现了: ①老师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②老师对学生大爱无私 ③我们应该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④老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
|
B |
本题考查老师的地位与作用。老师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①②④都属于。同时我们需正确认识和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但题干中为提及。 |
《探索与发现》的观后感如题
看于丹的《庄子》心得,很受启发.特别是其中的一个牧羊人的比喻更是让我感触很大.她说,我们做事就要像牧羊人一样,只要看好最后一只羊就好了.最后一只羊赶上了,其他的羊就会跑得快了.而现实中,有很多人只看着自己的头羊沾沾自喜,却不曾想他的有的羊已经落下了很多了.和这个故事相似的是木桶的故事,一个木桶是由许多片木板组成了的,要看这一个木桶的盛水多少,要看最低的一块木板而不是最高的一块木板.这让我想到了我的学生,其实你看一看,那些成绩较好的学生,其实在日常的学习中,并不需要老师下多大的功夫.相反,真正需要我们帮助的是那些学习暂时落后的学生.我们只有抓好了学习落后的学生的成绩,那么我们一个班的成绩也就会好了.那些学习暂时落后的学生就像是那只最后的羊一样,只有抓好他们的成绩才是最主要的.当然任何的比喻都有其不恰当性.我们对于学习一帆风顺的学生还要有更高一层的要求.要让他们有一定的学习方法.能够自主学习,老师只是给予一定的指导就好了.这一次的《百家讲坛》让我有了很大的感悟.《百家讲坛》是个好栏目.有时间会常看的.
推荐访问:2016最美乡村教师 最美乡村医生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