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堂网
 读后感 |  手机版 

栏目类型

读后感

实践论读后感(共8篇)

时间:2018-12-01 来源:读后感 点击:

篇一:实践论读后感

矛盾论讲的是什么东东
看书名就头疼,老师还要我们写读后感.

《矛盾论》是毛泽东哲学代表着作.
它是作者继《实践论》之后,为了克服存在于中国共产党内的严重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 .该书运用唯物辩证法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斗争的实践经验,从两种宇宙观、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等方面,深刻地阐述了对立统一规律,发挥了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思想.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从宇宙观的高度,发挥了列宁关于两种发展观的思想,不仅指出用孤立的、静止的和片面的观点去看世界是形而上学的基本特征,而且指出形而上学是简单地从事物外部去找发展的原因,否认唯物辩证法所主张的事物内部矛盾引起发展的学说.书中还阐明了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指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②全面论述了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的原理,指出矛盾的普遍性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指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该书从 5个方面系统地论述了矛盾特殊性的理论,明确指出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二者相互区别、相互联结又相互转化 .并提出了“ 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的论断.
③论证了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的原理,认为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是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的客观依据,规定了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的定义,说明了找出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的方法论意义,并论述了矛盾对立双方相互转化的根据和条件.
④具体地阐明了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认为对立的统一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对立的互相排斥的斗争则是绝对的;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
⑤分析了矛盾斗争的两种基本形式即对抗性的矛盾和非对抗性的矛盾,并指出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系统地阐述对立统一规律的哲学专着,其论述紧密结合中国革命的实践,因而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哲学基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篇二:实践论读后感

实践论 的读书心得

读书是一项重要的实践活动
——关于《实践论》的读书心得
  读了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对实践形式多样性、现实性和有效性又有了新认识.笔者认为,如果说我们所从事的各项工作都是具体的实践活动得话,那么我们所开展的读书活动同样是一项重要的实践活动.
《实践论》是毛泽东同志1937年7月针对党内曾经严重存在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而写一篇哲学着作.其中,认识来源于实践是《实践论》的一个重要观点.对此,毛泽东同志写道:“就知识的总体说来,无论何种知识都是不能离开直接经验的”、 “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但这绝不是说反映间接经验的书本理论就不重要了,学习书本理论就不能算是一项重要的实践活动了.因为,毛泽东同志还说道:“人不能事事直接经验,事实上多数的知识都是间接经验的东西”.这就是说,认识来源于实践的观点,决不是要我们轻视书本知识、忽视理论学习,更不是要否认读书这一重要的实践活动,而是要求我们在现实工作和生活中必须重视书本理论,而且是学得越多越好,用得越活越好.
实践证明,读书是一项重要的实践活动.这是因为,一方面,就每一个人知识获得的途径和方式来说,有的虽是从自己的直接经验中总结出来的,但更多的则是间接地从他人的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另一方面,就每一个人知识获得的时间空间来说,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一个人活在世上最多不过百来年,其足迹所到有限,亲手所为有限,这就决定了大多数人必然通过间接地从他人的实践经验中来获得知识.不论是前者还是后者,要想获得他人已拥有的间接经验的东西,就必须注重书本理论学习这一重要的实践活动.否则,只凭自己那点有限的直接经验,其知识贫乏就可想可知了.当今我们正处在指导思想多元化、意识形态多极化的复杂多变世界,正处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型产业迅猛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而通过读书这一有效的实践活动来获得我们所需要的书本理论指导就更显得尤为重要.所谓“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说得就是这个道理.
肯定读书是一项重要的实践活动,其现实意义还不仅仅是为了解决人们重不重视读书的思想认识问题,更重要的是为了决定人们怎样来读书的方式方法问题.对此,我们既要反对教条主义的读书方法,又要反对经验主义的读书方法,这样才能避免充当“说教家”、“事务家”的角色,防止陷入“唯理论”和“经验论”的泥坑.这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一个重要问题.在现实工作和生活中,否认认识来源于实践的或理论重于实践的“说教家”,往往会采取教条主义的方法来读书,必然要犯“唯理论”的错误;否认认识服务于实践或实践重于理论的“事务家”,则往往会采取经验主义的方法来读书,必然要犯“经验论”的错误.因此,作为一个既承认认识来源于实践,又肯定认识服务于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者,就必需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读书方法,把书本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特别是在实际工作中,要不断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等,牢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政治鉴别能力.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尽可能多读一些古今中外的健康书籍,特别是一些包括领袖人物在内的红色书籍,以便从中汲取有用、管用的东西,改善知识结构、提高知识水平.所以,我们要提倡多读点好书,多读点经典书.
总之,我们要“大兴读书之风”,把从书本上获得的真理理论和科学知识自觉地运用到实践当中,不断总结出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和构建社会主义学习型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力量和智力保障,并做出应有的贡献.最后套改毛泽东同志的一段名言作为学习体会的结束语:一个人读点好书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读好书,不读坏书,一贯的读有理之书,一贯的读有益之书,一贯的读有用之书,勤奋好学几十年如一日,这才是最难最难的呵!

篇三:实践论读后感

一切唯物主义认识论也都是实践论.这个观点对吗?
认识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啊!我觉得 这个观点 应该是对的哦

不对.因为唯物主义包括朴素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只有辨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才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旧唯物主义正式缺乏这样的认识,才会在历史观中重新陷入唯心主义中去.【实践论读后感】

篇四:实践论读后感

请问《实践论》和《矛盾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简洁一些

《实践论》是毛泽东哲学代表着作.是一篇讨论的是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的文章.作者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主观主义错误,并以实践观点为基础,以认识和实践的辩证统一为中心,系统地论述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矛盾论》阐述了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的“对立”,是指矛盾双方互相排斥、互相斗争的倾向;矛盾的“统一”,是指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互相依存,互为存在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矛盾论》对中国的革命及建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现在,这一哲学理论又将推动我们认知科技时代,指导并促进我国的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与发展.

【实践论读后感】

篇五:实践论读后感

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世界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     
请结合你的学习,谈谈对毛泽东这段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认识的根本任务是认识和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即“能够解释世界”。而认识的根本目的,则是把认识应用于实践,去指导实践,即利用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毛泽东同志的这段话,强调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这一认识论道理。   
(2)毛泽东同志的这段话告诉我们,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我们应做到为了应用而学习知识,并真正做到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这样学到的知识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

篇六:实践论读后感

马克思主义实践论与工业革命的关系是什么?
实践论与工业革命哪个先发展?工业革命给实践论带来哪些启示?

是工业革命先发展.工业革命促成了两大对立阶级的出现——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工业革命使生产力急速提高,但两大阶级的贫富差距越拉越大,从而使得工人阶级慢慢觉醒,为了改变自身的处境寻找出路,起初的工人运动失败,为马克思实践论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篇七:实践论读后感

实践论中的真理判断的问题
在 毛泽东那篇 实践论中 有一句话叫做
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
很多时候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 思想是符合当时的情况 但随着时间的发展 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就是错的
那这个真理的标准在当时是真理 放到现在不就是谬论了吗

是的.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是不变的,但所检验的真理则要考虑具体的情况和条件,不能用静止而应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虽然过去的真理通过现在的实践可能是失效的,但不能否认过去它所产生的价值

篇八:实践论读后感

延安时期,毛泽东写下了着名的《实践论》、《矛盾论》,主要是为了克服党内严重的( )
A.经验主义 B.冒险主义 C.机会主义 D.教条主义

D

《矛盾论》和《实践论》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两篇代表性着作,是毛泽东哲学思想形成的主要标志,都是为了克服党内严重的教条主义而作,给党的思想路线奠定正确的哲学基础。《实践论》阐述了以实践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揭露教条主义轻视实践的错误。《矛盾论》阐述了以对立统一规律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揭露教条主义不懂唯物辩证法的错误。
教条主义者片面夸大书本知识的作用,轻视感性经验,轻视实践,只看到矛盾的普遍性而忽视矛盾的特殊性,把马克思主义当作一般性结论,当作僵死的教条到处生搬硬套。
经验主义者片面夸大感性经验的作用,轻视科学理论的一般指导作用,把局部经验当作普遍真理,处理一切问题都超不出自己狭隘经验的眼光。
冒险主义是“左”倾机会主义的一种表现,特点是不顾客观条件,不顾群众觉悟程度和实际可能性,盲目地采取冒险行动,硬干硬拼,急于求成。
机会主义是指工人运动或无产阶级政党内部出现的违背马克思主义根本原则的思潮、路线。它是资产阶级或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反映。机会主义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右倾机会主义,表现为思想落后于实际,不能随着变化了的情况前进,企图开倒车;另一种是“左”倾机会主义,表现为思想超越客观过程的一定阶段,离开了当时大多数人的实践,离开了当时的现实性,堕入空想和盲动。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D选项。
推荐访问:实践论读后感2000 实践论读后感大学生

上一篇:咪咪美女(共10篇)
下一篇:摆渡人读后感(共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