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自我介绍的小作文
我叫王艳,我来自河南郑州,是中原工学院服装系的大一学生,平时喜欢画画听音乐,我的理想是当一名服装设计师.
还有两篇小的作文 是描写一个事物具体没说 是其他 随便写吧
Hello everybody. My name is Wang Yan, I come from Zhengzhou, Henan Zhongyuan Institute of clothing line is a freshman, likes to paint listening to music, my dream is to be a fashion designer
找一篇关于老人学英语的作文
紧急
66岁的董祖龙老人,是中原工学院退休的英语教授.13个月前,在他的带领下,40多位老人开始在五一公园广场学英语,无论刮风下雨,雷打不变.河南省工人文化宫管理处的工作人员,不忍学英语的老人在寒风中受冻,想方设法腾出一间会议室,免费提供给老人当教室.昨天(29日)上午9时30分,在省工人文化宫四楼的“文明教育室”,记者看到,30多平方米的教室里,整齐地摆着五排桌椅,每排有10个座位.教室里很暖和,窗户下的煤炉里,火烧得正旺.冒着白气的电水壶放在一旁.教室的正前方挂着一块两米多长的黑板,上面用英语写着“我们在文化宫提供的教室里学习,觉得温暖而幸福”.几十位老人陆续走进教室,在课桌前坐下后,他们翻开书本,小声地朗读起来,不时地相互纠正着发音,满头白发的董教授站在课桌旁,俯下身子,耐心地解答“学生”的问题.上午10时许,英语课开始了,戴着老花镜的老人们,聚精会神地听讲,记笔记,在董教授的指导下,大声地朗读黑板上的英语句子.省工人文化宫主任马恭寅说,1年前,工作人员巡逻时,发现五一公园广场上,有一群老人,在寒风中跟着董教授学英语,并且每天都来这里按时上课,风雨无阻.老人们认真的态度打动了工作人员,决定为老人们做点什么.他们一直关注着这个英语班,见老人们上课没黑板,他们还送去了一块黑板,粉笔用完了,就买一盒备上.今年入冬以后,老人们的热情仍丝毫不减,尤其是近几天,下着大雪还在广场上坚持上课,常常冻得打哆嗦.工作人员得知有一些老人因为来上英语课被冻感冒卧床不起,心里十分难过,经多方协调,终于在原本办公室就紧张的情况下,在办公楼内腾出一间会议室,买来桌椅板凳,给老人们做免费教室.怕老人们受冻,工作人员还搬来煤炉和电热水器,供他们取暖、喝热水.“只要老人们需要,这个教室他们想用多长时间就用多长时间.”马主任表示.“在教室里讲课真舒坦,可以脱掉大衣,板书也方便多了.”上午11时,课程结束后,董教授乐呵呵地说.他是中原工学院退休的英语教授,13个月前,得知有一群老人想学英语,他就义务给他们上起了课,并自编了教材,教他们日常用语和情景对话.因为没找到教室,每天上午10点到11点,他们就在公园东北角的松柏树下露天上课,遇到下雨天,就打着伞讲课,条件十分艰苦.65岁的“班长”王奶奶说,她是郑煤机的退休职工,家住公园附近,去年3月,她路过五一公园时,看到这些老人正在学英语,就欣然加入其中.她说,班里“固定”的学生有40多个,年龄最大的71岁,最小的也近60岁,都是各行各业的退休职工.说起老人们学英语的初衷,王奶奶说:“现在大家都在学英语与国际接轨,我们老年人也不能落后,以后碰到外国人问路,我们也能帮助他们,让他们想起郑州人,就直竖大拇指.”
理学院、工学院英语怎么说
翻译要地道,不要机译.
理学院
College of Science
工学院
College of Engineering
匈奴是一个怎么样的民族
匈奴是一个或两个古代生活在欧亚大陆的游牧民族,他们在蒙古中心建立国家.到了后来内迁中原的匈奴人在十六国时期成立地方政权,如汉赵、北凉、胡夏等.
中国古籍中讲述的匈奴是在汉朝时称雄中原以北的一个强大的游牧民族,前215年被逐出黄河河套地区,历经东汉时分裂,南匈奴进入中原内附,北匈奴从漠北西迁,中间经历了约三百年.匈奴人的先祖是夏朝的遗民,向西迁移的过程中融合了月氏、楼兰、乌孙、呼揭及其旁二十六国的白种人.《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匈奴,其先夏后氏之苗裔,曰淳维.唐虞以上有山戎、猃允、薰粥,居于北边,随草畜牧而转移”.《山海经·大荒北经》称:犬戎与夏人同祖,皆出于黄帝. 匈奴人
《史记索隐》引张晏的话说:“淳维以殷时奔北边.”意即夏的后裔淳维,在商朝时逃到北边,子孙繁衍成了匈奴.还有一说认为,移居北地的夏之后裔,是夏桀的儿子.夏桀流放三年而死,其子獯鬻带着父亲留下的妻妾,避居北野,随畜移徙,即是中国所称的匈奴.部分学者根据《史记》记载的后半段文字,认为匈奴原是山戎、猃狁、荤粥.王国维在《鬼方昆夷猃狁考》中,把匈奴名称的演变作了系统的概括,认为商朝时的鬼方、混夷、獯鬻,周朝时的猃狁,春秋时的戎、狄,战国时的胡,都是后世所谓的匈奴.
5千年的历史中经过怎么样的经历?
大乱而后大治,大治而后大乱.大乱百年有大治,大治三百年始大乱.
凡大乱之时,中国人口锐减.最高时达95%,汉族人口几乎灭绝.
至于先大乱还是先大治,这是个鸡和蛋的问题...如果从大禹治水开始算,应该算是先大乱.
大乱与大治的循环,楼主可以简单地查下历史.偏差不大.大乱的原因主要是异族入侵.从八戎入侵中原灭亡西周开始,北方少数民族若能统一大漠,则必然入侵中原.历史上的匈奴,鲜卑,柔然,契丹,蒙古,女真莫不如是.
归结成一句话,中国历史就是一部汉族与外族的战争史
退避三舍的典故 楚成王是个怎么样的人
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以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退避三舍.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
楚成王是楚文王少子.公元前671—前626年在位.前672年,依靠随国(今随州市西北)支持,杀死其兄楚王堵敖,夺得君位.即位后尽力结好中原诸侯,以“布德施惠”、“结好诸侯”和重贡周王来巩固王位.同时借周惠王之命,镇压夷越,大力开拓江南.前655年以来,先后灭贰、谷、绞、弦、黄、英、蒋、道、柏、房、轸、夔等国.曾接待出亡的晋公子重耳即后来的晋文公. 时齐桓公称霸,故屡用兵中原与齐争霸.鲁僖公四年(前656),慑于齐桓公兵威,与齐结召陵之盟,暂时和中原诸侯和好休兵.次年,率师灭齐之盟国弦(今河南息县).后又灭黄(今河南民权东南).齐桓公死后,因宋襄公欲称霸,故又与宋争斗.二十一年,盂之会,执宋襄公.公元前638年,派兵救郑,与宋军战于泓水,射伤意欲称霸的宋襄公,击败宋军,宋襄公在是役受伤死,楚国军威大振,楚自此称雄中原.二十八年,城濮之战为晋所败,向中原发展受阻.鲁文公元年(前626),欲废太子商臣,商臣率兵围王宫,望救不得,遂自缢.死前问谥号,回答是“灵”,即死后将被称为楚灵王,不满意;于是又回答是“成”,才肯自杀,被谥为楚成王
秦朝西汉初年以及汉武帝时期各是如何解决匈奴对中原王朝构成的威胁的【中原工学院怎么样】
初期国力较弱,采用和亲的方式,武帝时期国力鼎盛,对大规模作战【中原工学院怎么样】
别的地方的人怎样形容南阳的?
100字就够了
◇世界第九大奇迹、中国发现年代最早的恐龙蛋化石群 ◇中原人类的发祥地——南召县杏花山猿人遗址 ◇中国最早的古长城——楚长城 ◇中华科圣张衡的长眠之地——张衡墓园 ◇中华医圣张仲景的墓祠纪念地——南阳医圣祠 ◇着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躬耕地——南阳卧龙岗 ◇中国最大的汉代画像石刻艺术博物馆——南阳汉画馆 ◇千里淮河之源“中国四渎”之一——桐柏淮渎 ◇中国唯一保存完整、规制完备的府级官署衙门——南阳府衙 ◇中国唯一保存最完好的古代县衙——内乡县衙 ◇中国出土春秋时期文物最多的县——淅川县 ◇中国汉代规模最大的冶铁中心——宛城冶铁遗址 ◇中国木石雕刻工艺最为精湛的古建筑群——社旗县山陕会馆 ◇中国文学名篇《岳阳楼记》诞生地——邓州市百花洲书院 ◇中国保存最完好的明清一条街——淅川县荆紫关镇古街道 ◇中国最大的历代名医石刻画像集——南阳医圣祠石刻《历代名医画像》 ◇中原最大的壁画——淅川县香严寺壁画 ◇世界上最小的城——新野县汉桑城 ◇河南省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地级市 ◇中国唯一的地市级科技兴林示范市 ◇亚洲最大的沼气城 ◇中国首家科技综合示范县——唐河县 ◇中国第一个“科教兴村”计划试点县——方城县 ◇中国“辛夷之乡”——南召县 ◇中国“柞蚕之乡”——南召县 ◇中国名特优经济林——“猕猴桃之乡”——西峡县 ◇“中国名优特经济林——山茱萸生产基地”——西峡县 ◇中国“玉雕之乡” ——镇平县 ◇中国“地毯之乡”——镇平县 ◇中原最大的无公害蔬菜基地——新野县 ◇河南省最大的“三粉”生产基地——社旗县 ◇中国“第一辣椒城”——淅川县香花镇 ◇中国“月季之乡”——卧龙区石桥镇 ◇河南省最大的网箱养鱼基地——南召县鸭河水库 ◇河南省最大的天然中药材库——西峡县 ◇中国最大的香菇市场——西峡县双龙香菇市场 ◇河南省唯一的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内乡县宝天曼 ◇亚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淅川县丹江水库 ◇中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淅川县陶岔 ◇中国最大的瀑布群——南召县九龙沟风景区 ◇中国跨省份最多的街道——淅川县荆紫关镇白浪街 ◇“中原第一峰”——西峡县伏牛山鸡角尖 ◇“中原人间仙境”——西峡县龙潭沟瀑布群风景区 ◇中原共栖蝙蝠最多的天然溶洞——西峡县云华蝙蝠洞 ◇河南省最大的橡胶坝群——南阳白河橡胶坝群 ◇河南省最大的音乐喷泉——南阳解放广场音乐喷泉 ◇中国最大的麦白霉素生产企业——南阳普康衡淯制药有限公司 ◇中国最大的中医药浓缩丸生产基地——河南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最大的防爆电机科研、生产基地——南阳防爆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最大的印刷感光材料生产、科研基地——中国乐凯集团第二胶片厂 ◇中国最大的压敏电阻片和氧化锌避雷器生产企业——河南金冠王码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建立最早的烙画厂——南阳烙画厂 ◇河南省最大的玉雕工艺品生产企业——南阳市拓宝玉器有限公司 ◇河南省最大最优的食用醋酿造企业——南阳界中酿造有限公司
你知道辽西夏与北宋如何在碰撞中融合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①宋辽夏战争与和议,建立互市,边境贸易繁荣,经济文化得到交流。 ②辽夏南下遭中原军民反抗,不得不“以汉制汉”,从而保护发展先进的中原文明。 ③辽、西夏的统治者奖励垦荒,迁移大批汉人北上,促进经济交流和民族融合,并在农耕文明的影响下效仿中原王朝建立政治制度。辽统治者在推行汉法同时,注意革除北宋赋役繁杂的弊端,辽境汉人安居乐业。西夏模仿汉字结构创造西夏文字,翻译印刷大量中原典籍和佛经,并用汉文铸造钱币。 |
从《小楼故事》中,你能感觉到陈景润是个怎样地人
陈景润(1933年5月22日~1996年3月19日),汉族,福建福州人.中国着名数学家,陈景润的生活(19张)厦门大学数学系毕业.1953年~1954年在北京四中任教,因口齿不清,被拒绝上讲台授课,只可批改作业.后被“停职回乡养病”,调回厦门大学任资料员,同时研究数论,对组合数学与现代经济管理、科学实验、尖端技术、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等问题也作了研究. 1956年调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1980年当选中科院物理学数学部委员(现在的院士). 他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和其他数论问题的成就,至今仍然在世界上遥遥领先,被称为哥德巴赫猜想第一人.世界级的数学大师、美国学者安德烈·韦伊(André Weil)曾这样称赞他:“陈景润的每一项工作,都好像是在喜马拉雅山山巅上行走.”历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兼贵阳民族学院、河南大学、青岛大学、华中工学院、福建师范大学等校教授,国家科委数学学科组成员,《数学季刊》主编等职.发表研究论文 25篇,并有《数学趣味谈》、《组合数学》等着作.
这曾是一个举世震惊的奇迹:一位屈居于6平方米小屋的数学家,借一盏昏暗的煤油灯,伏在床板上,用一支笔,耗去了几麻袋的草稿纸,攻克了世界着名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创造了距摘取这颗数论皇冠上的明珠“1+1”只是一步之遥的辉煌.创造这个奇迹的正是我国着名数学家陈景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