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会开幕式上,中国的民族音乐《梁祝》、《春节序曲》等贯穿演出的整个过程,皮影、龙、红鲤鱼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通过焰火显现在高空。与此同时,50多个国家50多种风格的音乐编织在一起,不断在我们的耳畔响起。这则材料告诉我们 |
[ ] |
①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的特点 ②任何民族文化的精华,都是全世界的,都属于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 ③既要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要以开放的心态不断学习、与时俱进 ④世界文化的发展趋于一体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A |
改正下面一则推荐信正文中的错别字和使用不当的词语。 滋有我校高中2009级4班学生贾游,男,现年18岁,酷爱音乐,尤其街舞和民乐。他的舞姿千娇百媚,一套自由式街舞表演得出神入化;歌喉圆润婉转,高亢古朴,颤音表现极好,听者无不有如坐春风之感。现推荐到你处参加民族乐舞竟赛 ![]() |
(1)错别字:滋—兹;竟—竞。(2)词语误用:千娇百媚(只用于女性),可改为“千回百折”;如坐春风(比喻受到良好的教育和熏陶,敬辞),可改为“余音绕梁”。 |
无 |
谁告诉我关于欣赏音乐会的作文
今天,我们来到浦东少年宫,听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会,台下的听众全是小学生.在这儿我们不仅亲眼见到了我国着名的指挥家,还亲耳聆听了他对演奏曲目的讲解;我们不仅欣赏了高水平的演奏,还学习了如何欣赏音乐,上了一堂生动的音乐欣赏课.音乐会上演奏的曲目是中西结合的,既有西方着名的曲目如卡门序曲、四小天鹅等,又有中国名曲茉莉花、步步高等.小荷作文网 www.zww.cn 小荷作文网 www.zww.cn 指挥爷爷讲解完卡门序曲,音乐会就在这首乐曲中开始了.这是我比较喜欢的一首乐曲,它也叫斗牛士舞曲,是歌剧《卡门》的前奏曲.刚开始是一阵轻快的小提琴声,我闭上眼睛,仔细地听着,想象着指挥爷爷刚才说过的情景.啊,我听出来了,小提琴和钢琴弹出的欢快声,表现了斗牛场内群众的欢呼,长号、小提琴和大提琴拉出了一阵低沉的声音,这表现了古罗马斗牛士威武潇洒的英姿.整首乐曲生气勃勃,充满活力,给人一种振奋感.我也很喜欢中国的民乐,但平时听到的都是用民乐演奏的.这台音乐会独特的是用西洋乐器演奏广东乐曲《步步高》、江苏民歌《茉莉花》,虽然和用民乐演奏的有所不同,但《步步高》的欢快、《茉莉花》的轻盈、淳朴优美都表现出来了,同样给人一种美妙的感觉.让我想到了一句话:音乐是相通的.只有音乐是没有国界的.通过听这场音乐会,让我知道了音乐不仅有美妙的旋律,同时它还表达了丰富的内容.希望今后能多一些听这种形式音乐会的机会,使自己的音乐素养得到提高.“妈妈,我的音乐宝盒呢?” “在你心里面啊!” 对啊,我为什么这么快乐,因为音乐宝盒在我心里面,为我筑就了一个永远无悲伤的堡垒.“爸爸,我的‘梦幻音乐会’门票呢” “也在你心里面啊!” 是啊,“梦幻音乐会”的门票已经在我心里了,时间来不及了,我们赶紧出发,去看音乐会吧!哇!跟我脑海里想象的一样,金色的殿堂与快乐之神,就像今天他们只迎接我一样,组成两列站在门口,摆出很绅士的样子,弯腰伸手,欢迎我进入音乐殿堂.还有让我更惊讶的呢:“音乐之神”贝多芬,“音乐之圣”莫扎特,“交响乐之父”海顿,“钢琴王子”理查德?克莱德曼,向我微笑,向我招手,难道?难道这是为我举办的音乐会?我坐在宝座上,静静聆听音乐家们带来的美妙金曲,伴舞者们的优美舞姿,演奏者们陶醉与精湛技术让我深深感受到音乐的无穷魅力.无论是唱功,还是演奏技术,都在诠释着音乐的美,华丽,无与伦比.歌词的箴言,旋律的依恋,都在阐述着一个个爱音乐人的追求与不懈努力.就是这么简单,音乐让我融进快乐里,拥有一颗快乐的心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让我仰起头不再被困难所打倒.“打开窗倾听你送我的旋律,我要微笑飞到你心里面……”这句歌词是我最欣赏的,是的,音乐带给我微笑,祝福以及一切坚强的力量.贝多芬面对丧失听力的状态,还依然痴迷于音乐创作;莫扎特面对生活的窘迫与不堪重负,还依然坚持演出,创作好的音乐给大家听;周杰伦患有家族遗传病,他还在大家面前笑口常开.这些音乐才子因为音乐而快乐,坚持,伟大与顽强,是音乐支撑着他们走向事业的顶峰,拥有平和的心去面种种困难.音乐会结束了,我的心仿佛还陶醉在音乐会里,陶醉在音乐无边无际的幻想里,久久不得离去,就让我再陶醉一会儿吧,让我陶醉在音乐的幻想里,享受音乐家们带给我的快乐与支持,坚强与力量.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同步拓展p19-22的观后感
50字左右
自幼喜爱波兰民族音乐,7 岁时就创作了波兰舞曲,8 岁登台演出,不足20岁已出名。 肖邦 39岁时英年早逝,后半生主要生活在法国,创作了大量钢琴作品,如4部叙事曲、十余部波兰舞曲包括《军队》、《英雄》,26 首钢琴前奏曲包括《雨滴》,27 首钢琴练习曲包括《离别》、《革命》,4 部谐谑曲、3 部钢琴奏鸣曲,至少32首夜曲,59 首马祖卡,两首钢琴协奏曲,幻想曲和大提琴奏鸣曲等。 肖邦一生的创作大多是钢琴曲,被誉为“钢琴诗人”。,一生都在创作。 肖邦一生不离钢琴,所有创作几乎都是钢琴曲,被称为“钢琴诗人”。 他在国外经常为同胞募捐演出,为贵族演出却很勉强。1837年严辞拒绝沙俄授予他的“俄国皇帝陛下首席钢琴家”的职位。 舒曼称他的音乐象“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向全世界宣告:“波兰不会亡”。晚年生活非常孤寂,痛苦地自称是“远离母亲的波兰孤儿”。 临终嘱附亲人把自己的心脏运回祖国。
从这段你的感受(50字以上
)
s
小泽征尔的两次下跪阅读答案
1994年,世界着名音乐指挥家小泽征尔应邀回到出生地沈阳,指挥辽宁交响乐团上演《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面对陌生的乐团,小泽事先指挥排练了多遍,但始终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对音乐要求十分严格的他脸色阴沉,紧皱眉头。忽然,他用指挥棒重重地敲了一下乐谱架后说:从明天起,我们进行个人演奏过关训练。这下令所有的人都蒙了。这等于在说,每个人需要从基本功训练起。这时,等候在演练厅的官员要接见和宴请小泽,但被他一一谢绝。他说,我这次来只有一个目的,就是送给沈阳市人民一台满意的交响乐。我不想见任何与音乐会无关的人。
在以后的时间里,乐团每天训练6个钟头。小泽的头发都被汗水湿透了,一脸的疲惫,可他坚持指挥。差一点点就不行,他想要的是一次完美的演出,所以一次次地纠正第一小提琴手。到第三天下午,小泽实在太疲劳了。他先是蹲在地板上指挥,后来,干脆就跪在地板上指挥,脸上的汗水挥洒在乐谱和地板上……大家看到这样的场景,都泣不成声。
还有一次下跪,更令人感动。
那是1978年6月,小泽征尔第二次访问北京,他指挥中央乐团演奏了弦乐合奏《二泉映月》,大获成功,受到听众的一致好评,人们站起来长时间为他鼓掌。因为大家没想到《二泉映月》竟然能这样演奏,并且演奏得那么动人。
第二天,小泽到中央音乐学院访问,顺便想听听二胡独奏《二泉映月》的原曲。当时,为他演奏的是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一位17岁的女生姜建华。她端庄典雅,神情凝重,一声长叹开头后,旋律渐起,时而如诉如泣,时而哀婉凄凉,时而缠缠绵绵,小泽征尔听着听着,情不自禁,掩面而泣。突然,他从坐着的椅子上顺势跪下去。在场的人们大惊,姜建华也不知所措地停止了演奏。坐在他身旁的中央音乐学院院长同样惊呆了,以为他年事已高,出了什么意外,赶紧拉着他的手把他扶在座位上。可小泽征尔不肯,他以东方人特有的虔诚说:“这种音乐应当跪下去听。坐着和站着听,都是极不恭敬的。”
就这样,他一直跪着,双膝并立,直到曲终。演奏完后,小泽泪流满面地站起来,对姜建华深情地鞠了一躬,说:“谢谢你的演奏,要是早一点听到你用二胡演奏它,我是根本不敢指挥乐队再演奏它的。”随后又喃喃自语地说,“这是真正的天籁,是世界级名曲。”
小泽征尔是谁?世界顶尖级的指挥大师,赫赫有名。《二泉映月》的作者呢?一个乞丐艺人,而演奏者呢?一个17岁的学生,同样微乎其微。可是,小泽征尔却下跪了,真诚地下跪了。不为什么,就因为内心对音乐的共鸣和感动,还有灵魂深处的敬畏。
作为艺术家的小泽征尔是十分迷人的,而能被称得上大师,则更是令人尊敬的,由两次下跪,或许就能体现出他独特的人格魅力——对艺术的敬畏与对生命的关怀。
我国民族乐器种类繁多。至今,各民族仍在使用的乐器有200多种。我国民族乐队的编制形式很多,有丝竹乐队、芦笙乐队等。而最普遍使用的民族管弦乐队的编制一般是:第一,________;第二,_________;第三________
;第四________.
【民乐演出】
大型民族管弦乐队(团)常识
大型民族管弦乐队由吹管乐组、弹拨乐组、打击乐组及拉弦乐组4个部分组成,专门演奏大型民族管弦乐曲的组织称为大型民族管弦乐队。目前,我国的大型民族管弦乐队有中央民族乐团、中央广播民乐团、上海民族乐团以及部分省市的大型民乐团等,是为了发展我国的民族文化事业,借鉴国外交响乐团的组织形式,配合我国的一些专业作曲家所写的大型民族器乐作品而成立的大型专业组织,它也如同外国大交响乐团一样,不但可表现历史的、战争的、故事的以及爱情的各种题材,而且也可以通过演奏我国不同乐种的民族器乐曲来表现我国的民间民俗,有时我国的作曲家也把一些外国的交响曲拿来,经过改编,用大型的民族管弦乐队演奏,同样有较好的效果。由于大型民族管弦乐队的丰富表现力和富有民族特色的技巧演奏,无论在国内或国外的演出,都受到观众们的普遍欢迎。
大型民族管弦乐队的编制和演奏席位排列
大型民族管弦乐队的编制一般在70人左右,其中吹管乐组包括唢呐8人、笛子4人、笙4人、管子2人和洞箫1人;弹拨乐器组包括有琵琶4人、中阮4人、大阮2人、扬琴2人、古筝2人和三弦1人;拉弦乐器组包括高胡8人、二胡10人、中胡5人、板胡1人、大提琴6人和贝大提琴4人;打击乐器组有6人组成,使用的民族打击乐器包括锣、鼓、钹、磬、木琴、云锣和三角铁等。有时根据作品的需要,乐队在排练演出时,可适当地增减演奏员。
请教“次仁拉索”是什么意思?
你是在哪儿接触到的,我知道的次仁拉索是一个组合的的专辑名字
介绍
次仁拉索
中文名称:次仁拉索
资源类型:MP3!
发行时间:2004年12月26日
专辑歌手:高原红
地区:大陆
语言:普通话
简介:
专辑介绍
藏派流行音乐唱作全才容中尔甲年度力挺团体
由四个时尚、靓丽的藏族姑娘组成的新“高原红”,擅长把民族舞蹈音乐与现代时尚相结合,在各地演出受热捧,这张专辑中收录了西藏名曲《次仁拉索》,以及电影《红河谷》经典插曲、藏派原创冠军单曲《放牧青春》等歌曲,不仅具有民族风味,也带有极强的时尚元素.
萨尔措 :藏族,20岁,西北民院艺术系舞蹈专业,青海省果洛 州人,稳重、大方,活泼.
罗金措 :藏族,19岁,四川阿坝州人,九寨沟艺术团演员,有六年舞台经验,性格含蓄内秀.
次丹旺姆:藏族,18岁,西藏林芝人,西藏大学艺术系毕业,性格开朗、活泼、顽皮.
扎西措,藏族,曾为《英雄》里张曼玉的替身,是最后加入高原红组合的生力军.
“高原红”组合组建于2001年9月,是九寨沟容中尔甲文化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推出的藏族青春女子组合.该组合以藏族民间传统舞蹈和音乐为基础,采取民族舞蹈音乐与现代时尚结合的表演形式来表现藏民族音乐,对民族舞蹈与音乐的发展作出了大胆的尝试和有益的探索.
2002年4月参加了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哈药六杯”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进入决赛成为全国知名的藏族女子演唱组合.2003年根据高原红组合自身发展的需要,进行了人员改组,使高原红组合更专业化、年轻化.
2003年,由容中尔甲老师主创歌曲,并由全国着名音乐人陈小奇、浮克、捞仔、李延亮等联合打造的高原红女子组合第一张音乐专辑已经制作完成,其中包括根据《洗衣歌》、《采花》等经典民歌改编的新民歌以及原创歌曲《草原女孩》、《回家的梦》等十二首歌曲.
该组合自组建以来,参加了很多的演艺活动和歌唱比赛,包括《同一首歌》走进香港,云南,成飞集团等演唱会,深受广大听众的喜爱.
考民族舞蹈基本功一共几级?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分为1-12级,13-15级为表演级.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中心拥有国内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最具权威性的一支师资队伍,由舞蹈教育家潘志涛教授担任《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教材》主编.参与教材编创的专家有:于晓雪、田露、许文绮、周萍、张晓梅、韩萍、李佳、周元、龚晓明等.教材本着“素质教育与愉悦教育并重”的原则,依照学生不同年龄特点,进行舞目的编排与教学难度的增加.
教材分为12级(另附3个表演级别),每级均包含10个舞蹈剧目.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与感知能力,科学的进行编排,寓教于乐.教材内容汇集了我国各民族、各地区的民间舞蹈风格,融合了民族音乐、民间传说等各种文化,此学习伴随着幼儿走入青年的整个成长过程.舞蹈不仅有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还具有引人入胜的趣味性.学生在中国舞蹈文化的沃土上,定会得到身心的滋养,开启心智的同时提升艺术的审美与修养,使肢体和精神都得到健康成长.
有什么散文或是生动的语句表示精益求精
词 目 精益求精
发 音 jīng yì qiú jīng
释 义 精:完美,好;益:更加.好了还求更好.
出 处 《论语·学而》:“《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宋·朱熹注:“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
————————————————————————————————————————————
《精益求精》
阳光丈量着天空
月亮点着星光
再一次核对
——————————————————————————————————————————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代有个百步穿杨的故事,说的是有一年轻人射箭技术高超,能在百步之外准确无误地射穿一片树叶,他颇为自豪,四处卖弄.恰被一卖油老者看到,满脸的不屑一顾,在年轻人面前表演起了自己的绝活,将一铜钱置于油桶上方,舀起一瓢油熟练地将油顺着钱孔倒下来,铜钱却未沾上一滴油.
其实,老者的表演是在告诫年轻人,凡事只要多练就会熟能生巧,不能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山外青山楼外楼,强中自有更强手,学习无止境,奋斗无止境,我们应该将精益求精坚持到底.
————————————————————————————————————
精益求精
人,都具有掌握各种技能的条件,有的人由于着重地发展某一方面,成为专门家,如果以之为职业,则是入了某一行.无论入哪一行,要好,要精,必须下工夫锻炼.首先是勤练,这是谁都知道的事;此外还要巧练,巧练就有更丰富的涵义了.
在报上读到盖叫天等同志的文章和谈话,讲得很透澈,这是老艺术家积一生之经验所得出来的结论,给人启发很大.可以说:一切有成就的艺术家,无不从勤练巧练中得来.勤和巧.两者缺一不可.
勤,大抵是容易办到的,只要身体好,不懒惰就是了.巧,就比较困难,难在于不是一下子就能巧起来.巧,即俗语所谓“找到了窍门”.
任何工作,搞熟了,都会巧起来;不过我们没有去总结经验,并且太熟了,反而不知不觉罢了,我们去劳动,要掘一块土山,我们用力猛锄,但土下得很少而力气倒费了不少.民工看见了,告诉我们:“你找有裂缝的地方,朝适当的方向锄,土就下得快了.”民工一锄,果然大块大块土方下来了,并且省力.我们照样做,土也下得很快.民工说:“找到窍门了”
掘土方是较简单的工作,所以“窍门”也较易掌握.如果是一门艺术上的技巧,就要复杂得多了,大抵需要在相当长的时间,经过不断的锻炼才能掌握到“窍门”.
常言道:“熟能生巧”.一个人,由于经常进行某种技艺的劳动,摸熟了这种技艺的规律,他总结经验,想出了更好的方法去驾驭和运用这种技艺,这就是巧.可见“巧”者,是人在长期劳动时所获得的最有价值的果实和收获.这就是为什么前人的经验是非常宝贵的--当然要经过去粗取精的过程,它是积累了多少年代的辛勤劳动的成果,对我们非常有用.不去用它,是不智的.
但是要深刻地体会前人的经验也还要有相当的工夫;这是说前人已经把经验总结了,已经变成至理名言.有的时候前人并没有把经验总结,而是把他从不知不觉地得到的技能向我们传授.在这种情况下,总结经验的工作就得由我们来做.这种工作常常是很艰巨的.懂得前人的巧,才能探索新的巧.新的风格的形成,无不由于艺术家达到一定的成就之后所创造出来的.
在学生时代,我们学习的是前人的经验,老师的经验.这是打基础的时期,基础是一块块砖头垒上去的,绝不能砖头之间空一大块,那就危险了.基础要打得结实,才能承得住高楼大厦.这需要下很大的工夫.就算有人天分很高,他还是要勤练、巧练,不过也许他能更快地摸到规律,更早地掌握窍门罢了.如果有人自命天才,把人家经过千锤百炼的技能当作唾手可得,这是不切实际的,结果常常是一无所得.
不仅在学习时期要勤于打基础,做基本功;已经有成就的艺术家也要不断地花很多时间做基本功.我看过白石老人画的一幅蟾,旁边题款是:“画工虫须经月不歇;越细越精,此次已一月不画矣.”像白石老人这样的大画家,一个月不画蟾,就怕画不好.可以想见技术的锻炼是长期的,不能中断的.有一位着名钢琴家说过:一天不练琴,自己知道,两天不练琴,批评家知道,三天不练琴,听众都知道了.
以上都是老生常谈,人人都知道的,但又是最容易忘记的.
无论做基本功或者是探索更深奥的技巧,都离不了勤练和巧练;学习前人的经验,又再来创造新的技艺,新的风格,想来只有这一条是最可靠的门路;艺术上的精益求精.
关于音乐上的百花齐放,我想约略谈一谈音乐的分工.我国在音乐的大花园里所开的花真是名副其实的万紫千红:有民族音乐、有西洋音乐、有各种各类各地区的戏曲、有民歌、有歌舞、有芭蕾舞等等.西洋音乐(包括有浓厚民族风格的乐曲,管弦乐队或个人演奏的西洋器乐、独唱等)还分交响乐、室内乐、各种器乐、歌剧、轻音乐、舞场音乐等等.从事音乐工作的又分演员、作曲家和理论家.如果要求一个人把一切部门都精通,那大概是不大可能的事.每样都搞一点,但都不精,甚至只摸到一点皮毛大致还可以做到.但不精的东西,群众是不要的.这样就迫使音乐工作者不得不下点工夫学得精一点.精益求精,一个人在搞少数的几门,或者只搞一门已经要花很多时间,并且必然要把原想多会几样的时间给挤出去.因此,必须分工,必然要分工.现在我们事实上已经在分工,但在某些方面,还可以分得明确一点,细致一点.例如群众很欢迎轻音乐,但专门搞轻音乐的组织和人还很少,甚至没有.室内乐的专门组织也还没有出现.弦乐四重奏,是西洋音乐中很重要的一门音乐形式,四重奏的乐曲非常丰富多彩,但直到今天,我们还没有一个专门演奏四重奏的组织(中央乐团、音乐学院偶然搞一点,但不是专业的组织).至于作曲家,很少有根据个人的特长、偏爱而专门从事写作某一类的音乐.如果有人专门写轻音乐、轻歌剧,有人专门写钢琴曲或进行曲等等,我想各种类的音乐形式会发展得快一些,好一些.我是相信“熟能生巧”这句话的.无论是演奏者、作曲者,专门搞熟一门,总是会更早的巧起来.
让我们在自己的专业上精益求精,巧上加巧,把祖国艺术的大花园无限地丰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