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李白的作文800字
开头要用他的多情造就了他的豪放,他的...造就了他的.他就是诗仙李白
念他的名字,仿佛四壁间酒香满溢.
念他的名字,胸怀里仿佛擂动着豪气的鼓.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那么,就暂且放下琐事的缠绕,让我们一齐享受这个时刻,与天上的仙人———李白,共醉一场绝美的酒宴.
崇敬李白,为他的诗而醉.“李白斗酒诗百篇”,想起他迷迷糊糊吟诗的样子,陷入惊天地,泣鬼神的绝妙境地,一首又一首的佳作伴着酒香,溢满天地间,回荡,升华.
李白对大自然自是品尝到透骨透心,酿出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美,酿出了“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秀美,酿出了“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的俊美,酿出了“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澎湃,让人们无不为大自然而折服,更为李白的妙笔生花而啧啧赞叹.
之所以从小就开始背李白的诗,是因为他的诗无不给人幻想的美.坐时光机,穿越千年的历史,回到唐代,看大师提笔挥毫的如痴如醉;看大师饮酒作诗的惬意舒适.在李白字里行间,我们看到他的生活,似乎除了离别友人的惆怅,就再也没什么事可以洒泪痛彻心扉,也许这与所处的时代有关吧.像大多数人一样,生活在一个极盛的时代,无疑是幸福的.这同时给予了他极大的创作空间,流水般悦耳的诗句,鸟鸣般怡人的情感,使得多少人迷恋他那夸张而浪漫的诗句,与杜甫、白居易相比,我之所以更喜欢李白,是因为他的诗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无与伦比的绝唱.
一边读他的诗,便看见李白一边捋着胡子,美滋滋地眯着眼,然后将身子轻轻地飘过去,嘴里念念叨叨,或是举起酒杯,对月起舞.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字字句句,如山间飞落的瀑布,如沙漠里挺立的胡杨,就这样流传千古.他回味着出口成章的诗句,想必他也不无自豪吧?而我呢,就彻底被他的诗句所迷惑,崇敬他的才华,崇敬他的人格.低声念他的名字,我看见水月轻晃,连死亡也因为他而柔美浪漫.李白在中国人心中,已不仅仅是个诗人而已,他变成一则如风的传奇,睁开不得现实的眼睛.
好一个诗仙———李白,让我崇敬得五体投地.
求一篇关于李白的作文!
我上次看到一篇作文,好像是高考满分作文,不是主要写李白的,但中间有段关于李白的描述写的不错,大概是什么什么时,后面加上他几个的句子,反正算是一段排比句!
求大神帮我找到那篇文章!
李白的泪水(高考满分作文)
远远的,我看见一身素衣的青莲居士.
漫步于河畔,我注视他怅望江天的姿势.“恰似飞燕倚新妆”,一句流传千古的诗句和杨玉环的一句嗔语,把一个极度辉煌的人生滑落到社会的底层.
“香车宝马”,“誓取楼兰”,“杀敌报国”,他苦笑,泪水在无声中滑落.低头轻抚生锈的宝剑,奔腾的壮志又如未灭的火把熊熊燃烧起来.呵!自己有多么无知,四次出蜀,挥金巨万,万里山河,游履迨遍.本以为金殿之上让高力士脱靴,杨玉环磨墨,已注定了自己的一生在富贵荣华之中.可是,“太白星精”又怎样?满腹锦绣又怎样?抵得了杨贵妃又一句对李隆基的悄悄话吗?好恨!好恨!
我的心里忽然有一根弦被这愁苦折磨的一代诗仙拨动了.
我走上前去.他愕然注视着我.
“诗仙,您的那句‘可怜飞燕倚新妆’,究竟有无亵渎杨玉环之意呢?”
“我是被冤枉的.真是愚哉斯言.本以为千年之后,我的冤屈已被涤清,没想到蒙于我身的耻辱尚未被冗长的岁月消逝.我本是以飞燕之轻比杨玉环,她实在是我眼中的仙子,我何敢有辱她之语?”说完,他的眼光久久停驻在空旷的河面上,深深的,似一把利剑,将要穷透时间与空间,把李隆基的心剖开来,看一看,他为何不相信他的话呢?
“太白,李隆基相信了杨玉环的话,而以为你只是狡辩之辞,你恨他吗?”
“如果一个人从荣华的峰巅一下跌到了谷地,而且永远过着潦倒的生活,你难道不恨吗?可毕竟李隆基与杨玉环是夫妇,夫妇之亲有如天地,一个人的判断有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感情上的亲疏,他信了杨玉环,而认为我不忠,这是一个悲哀,我的悲哀,也是李隆基的悲哀,乃至整个国家的悲哀.”
青莲居士踏着夕阳的余晖走了.一个孤独的身影从我的视野中渐渐消失.
我静静地伫立在河边.我想起了屈原,想起了比干,想起了屈死于谄言中的每个忠臣.感情的亲疏使昏君们相信近臣的花言,爱妃的巧语,而每一个如此的君王无不蹈覆国的命运.而对于我们,难道没有一些可以借鉴之处吗?
我低了头,看看哪一滴是李白的泪水.
点评:
本文是一篇情理兼备、文质兼美的好文章.作者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以李白的一句诗“恰似飞燕倚新妆”为切入点,与李白进行了一次跨越时空的面对面的对话,巧妙不失自然,虚幻而又可信.一句“恰似飞燕倚新妆”,由于李隆基与爱妃的亲近和与李白的疏远,而听信爱妃,误解李白,从而形象地告诉我们,李白的悲剧就是由感情的亲疏造成的,更可贵的是,作者由李白而屈原,由屈原而比干,敏锐看出并深刻指出这种悲剧不是某个人的悲剧,而是一个历史悲剧、社会悲剧.作者以点带面,由点到面,拓宽了文章的主题,提升了文章的品位,并且发人深省,催人猛醒.
本文不仅句句入理,而且字字关情,作者深沉的感叹和惋惜充盈字里行间.题目“李白的泪水”委婉含蓄,给人很大的想象空间,有几分悬念,几多无奈,几丝叹惋,而且本身就蕴含着作者自己的一把辛酸泪.文章末句“我低了头,看看哪一滴是李白的泪水”,从结构上说,这一句巧妙点题,使文章有开有合,有放有收.从内容上说,虽则十几个字,却沉甸甸的,一个“低”字表达了作者沉重的心情,深广的忧郁,而“哪一滴”又形象地告诉我们,流下辛酸泪的何止李白一人!
李白的故事 作文
李白是我国古代着名的诗人,有诗仙之美称。
李白的祖籍是陇西成纪。公元701年,他出生在随叶河畔(前苏境内)一户商人家里。五岁的时候全家一起迁居到现在的四川省江油县的青莲乡。
因为父亲是以经商为生,所以家里的生活条件优越。李白从五岁就跟随父亲认字念书。他是个很聪明的孩子,只要教一遍,就能学会。到了他十岁的时候,已经能看很多的书了。有一次李白的父亲要出远门,便叮嘱说:
“孩子,你很聪明,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要更加努力才行啊”!
李白说:“我知道!”父亲走后,李白拿起一卷《老子》读起来。读着,读着,感到读不懂,头脑发胀,便跑到外面去玩了。到了外面一看,外面的天地这么广阔,比整天关在屋子里面读书快活读了。
李白和伙伴们一起玩,早把父亲的叮嘱忘了,读书的事也忘了。
父亲回来后,便把他送进了私塾。李白聪慧伶俐,悟性极强。先生角的书,读一遍就能记住,而不会忘记。他比一般的学生学得快,加上本来他的基础就比别人好,因此成绩突出。但是李白活泼、好动,经常是坐不住的。
有一天上课时,他就趁先生不注意的时候,偷偷地跑回家了。在回家的路上,他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坐在小溪边上的大石头旁,手里拿着一根铁杵,用力地来回磨呀磨,不停地磨!李白觉得很奇怪,连忙走上前去问道:
“老婆婆,你磨这个干什么呀?”
老婆婆回答说;“我想要把它磨成针哪!”
李白又问道:“这样粗的一根铁杵要磨成针,那得磨到什么时候啊?”
老婆婆对他说:“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只要功夫用到家,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天天不停地磨,铁杵虽然粗,总有一天会磨成针的。”
李白一听恍然大悟,他想:老婆婆的话有道理。这和读书一样,天下的好书很多,可是只要天天认真地读,十年,二十年,总有一天能够把所有的书读完哪!老婆婆的话,就像一把重重的锤子猛击在了李白的心上。他对照几天来自己的行动,扪心自省,感到辜负了父亲的期望。
从那以后,他又道私塾里去读书了。他决心用铁杵磨针的精神激励自己,加倍努力勤学,再也不偷偷跑掉了。不论先生留下多少作业,他总是认真地按时完成。
除此之外,他还加紧读课外的书籍,终于把古代诸子百家的经书都读完了。
后来李白到戴天山中的大明寺去读书,写了一首《访戴天道士不遇》的诗,成为他早期的着名诗篇之一,当时他只有十几岁。
由于,李白的勤奋努力,终于使他成为一位着名的大诗人,人称“诗仙”。
五年级:童年时光的美好
诗仙李白 作文【李白作文】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他用这雄劲豪迈的诗句赞誉着大自然,宣扬着他对大自然的热爱。笔锋流转,“人游月边去,舟在空中行。”此刻,万籁俱静,只有皎洁的月华流淌在水中,他用着柔和温润的诗句低吟着他对大自然的敬仰。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诗篇中,他也曾思乡,时局动荡不安时,百姓们人心惶惶,他也如同浮萍一般不安的飘荡在乱世之中。他一直都那么乐观,心里充满了希冀,他将思念家乡的那份心情融入了青山流水,莺啼燕啭中,他表达出的思念之情哀婉中带着些许壮美。
他的心境浩瀚无边,长空浮云自在他的心间,他的眼神孤傲散漫,不似杜甫的寂寥寡淡,一眼便被人看出经历沧海桑田,早已遍体鳞伤。即使处在乱世中,李太白依旧能与友人觥筹交错,一醉方休。“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即便这条路险如蜀道,他依然“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他是名副其实的诗仙,他写的诗都仙气缭绕,此诗只应天上有,人间那得几回闻。他的身边也曾有过奚落他的人与嫉恨他才华的人。然而他从未关心,双眼微微一阖,他心中装载的是一个世界,而并没必要在乎小人之事。他满腹经书,他心高气傲,他深居简出。他的生活只是诗一般的亭台楼阁,青山流水,茂林修竹。他将自己沐浴在大自然的洗礼下,与迤逦的山脉,星斗阑干的墨空,与莽苍的大地融为一体。
垂暮之年,纵使孑然一身,他也有壮志豪情,虽然他恃才放旷,但有一颗热枕的爱国心。虽然他才华横溢,但却怀才不遇,到岁月流逝,两鬓霜白时也不免黯然神伤,竭尽自己的才华报销祖国是他平生的夙愿。
诗仙李白,此号垂名青史,经久不衰。
我心中的李白 作文
我眼中的李白
在我的心中,有一个长长的影子,纵跨上下千余年,青衫长袖.持剑把酒,他,是李白.
寒风萧萧.皇宫一片金碧辉煌.你独自站在皇门之外,想数月之前,天子堂前跑马;醉酒之时,让高力士脱靴.想奉命之时,你高歌”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羔人.”;想鼎盛之际,一句”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依新妆”使皇城上下万千痴迷.却也是这句妙诗,却遭高力士恶语.站在这皇宫之外,没有泪,没有悲,寒风不能使你弯腰,挫折无法把你压倒!是的,”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是我不得开心颜.”你走了,在诗史上留下了一座丰碑.在我眼中的李白,一身傲骨.
惊涛翻天,黄沙飞卷/你独驶一叶孤舟,独自走去.你清楚地听到,一身又一身踏浪高歌.蓦一回首,是汪伦的身影,不断走近.一时,友谊溢满了碧水,也溢满了你的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你走了,带走了一江友谊.在我眼中的李白,满心情谊.
独在异乡,何人共酒?在月下,你独自举杯.于人,无人与你共酒.于心,无人把你赏识.你举杯高歌”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何须共酒?“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明月,孤影,岂非永远的朋友?纵使千人离去,依有明月,孤影,守于己旁.“五花马,千金裘,呼儿欲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在我眼中的李白,洒脱豪放.
李白,是你这诗仙,这青莲居士,用豪情作巨笔,写下了锦绣大唐.
我看李白 作文
我喜欢李白,更喜欢读他诗中真挚的情感。
他的诗雄奇飘逸,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达到了内容与艺术的完美统一。
而我喜欢的是诗中所散发的自由的气息,就像《赤壁赋》中“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他脱然超俗,异于常人,在我眼中又岂是“诗仙”。予独爱“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这一句千古名句更是广为流传,在我心中他便是自由的代表,是自由之神。
他的诗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就像《将进酒》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暮成雪。”中浩大磅礴之势,令人叹为观止。我曾经仿写他的一句诗“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这句诗始终在我脑海回荡,我便改为一句写景句“月光光泻波光起,水波波流青波留”来表达夜晚月光的美,和水波轻快流过想要留住的愿望。
李白我无法表达对你的情感,只能借余光中《寻李白》“酒放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口一吐就半个盛唐。”表达对你的敬仰。
西安市第五中学高一:zhangsen
我知道的李白 作文【李白作文】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天宝年间长安街头,一名烂醉如泥的男子躺在酒肆里,对在一旁等待多时的侍卫视若无睹,还含糊不清地喊道:“陛下,请不要怪臣无理,臣本是天上被贬下凡的酒仙啊!”
这名“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男子就是半个盛唐的代表--李白,他桀骜不驯,一字上九天,凤歌笑孔丘;他自命不凡,让唐玄宗御手调羹,杨贵妃亲自研墨,高力士拖鞋;他才高八斗,称作谪仙人,一生不枉诗仙之名。可又是他,被赐金还放,游览名川大山后被流放夜郎,这一切又一切的传奇人生,都由他的诗开始。
大家都知道他是写的是无与伦比的,但却不知道他的剑术也是一流。年少轻狂的他想做一名“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的侠客,这个志向在日后李白的淡薄名利中显示了出来。经过出川的历练,李白决心从政,但毕竟是诗仙想要“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可是其中路程却是“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终于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份豁达的执着有几个人拥有?这份豪放也影响了他的诗,也不怪杜甫说他的诗是“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经历了重重险阻,成熟多了的李白见到了唐玄宗,三首《清平乐》让我们穿越历史的迷雾开到了唐朝的繁华富足,可是为什么不久后他就辞职了呢?毕竟官场黑暗,李白不肯与他们同流合污“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他在自己的政治生涯中最后的写证。放弃自己的荣华富贵而寄情山水,又有多少人能做到?
他又开始游览名川大山,留下多少千古名句?李白,你是那无拘无束的清风,吹散了人们对权利,金钱的渴望。你的重情重义,于桃花潭上对汪伦的感激,永远在人们心中烙上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最寂寥的,还是你的月,永王的拖累,让你置于“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的境地,可是你却还是能与空中的那一轮明月“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么凄凉,你却拾起那份遗落的坚强,泪就这么毫无预兆的从嘴边冷冷的滑过。你与月的关系似乎是这么也剪不断,甚至传说你也是因为跳水捉月溺水身亡,真是浪漫的消失。
李白,你是谜一般的人物,出生地已无从考证,死因也是未解之谜;李白,你是仙一般的存在,来无影去无踪的行踪让人无法捉摸;李白,你是光,刺破千年黑暗的光!
但是,我明白,无论怎样你就是你,独一无二的李白,直至永恒!
万州市五桥中学初二:唐亚
我读李白 作文
纵观上下五千年,谁人能与李白媲美?盛唐诗人,当以李白冠首。
青莲居士,真如李白似的!淤泥深处瑞莲花,李白就如莲花一般,深隐于唐时官宦权贵中。仕途不顺,谁人知晓?诗人心境,谁人窥得?力士脱靴,贵妃磨墨,但权势能耐他何?“李树怒得一放白”这位一袭白袍的诗人,便是以这句与诗结缘。忧愤的心情,他以诗表达。我读过他,却读不懂他。这是怎样的人,他的性情那样潇洒不羁,恃才放旷,他的文字浪漫清秀,超凡脱俗。“天生我材必有用”这般自信;“我辈岂是蓬嵩人”,如此自负;“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几分孤独;“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多少深情。
字字珠玑哉!我偏独爱这豪放之诗。
然而,一代文豪自是成不了精明的政客。
李白希望奉献自己的智慧,辅佐君王治理国家,在史册中记录自己。怎奈何杨家那初长成的女儿把握这君王的心;他杨家男儿掌管着朝政,李白如何与之抗衡?
隐归山林,舍不下滚滚红尘;跻身官场,受不住名利追逐。
只得寄情山水,独饮苦酒。
李白的足迹散布大江南北,从官宦之家到平民百姓,他带着一颗诗意的心。世人皆醉其独醒,李白身是醉的,心是醒的。盛唐时,几人能抵抗名利诱惑呢……
李白的名字录入史册,青史上留下“李太白”三个大字,李白的所向也达成了,但却是以另一方式达成的。我想,这样一位爱酒恋月的诗仙啊,如果知道自己的结局,有何感想?
我愿穿越至唐朝,一壶清酒之下,窥视诗仙的心境。
我崇拜的李白 作文
我崇拜的李白
“……忆君迢迢隔青天,昔日横波目,今做流泪泉,不信妾断肠,归来看取明镜前……”
------题记
他才高八斗,浪漫飘逸,在封建礼教的压制下,他为自己的信念而活,挥酒泼墨,访名山,问仙境,他便是学富五车的李白。
不知何时开始认识他的,只记得“对影成三人的孤寂”,只记得“仰天大笑出门生”的潇洒,只记得“天子唤来不上船”的不羁,只记得“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高傲……那一举一动,一笑一叹中,他成了我崇拜爱慕的对象。
年少多才的他,步入佳途,想有所作为,经历了贵妃磨墨,力士脱靴,但他放弃了官场,这一点,也正是我所喜爱的他的特点——不为权利所动。
在如今社会水平高度发展的日子里。一些杰出人物蜂涌而出,无论是古今中外的名人,还是大红大紫的艺人,他们都引来了不少人的向往与喜爱。当然,好奇心特强的我也不例外。而我崇拜的人却是李白。
也许有人问,大红大紫的艺人才是如今人气指数最高的,你为何会喜欢那早以成为过去的名人呢?真是没品味,然而我却不这么认为。
李白是我国着名的诗人,有诗仙之美称。但是在我心中李白更是懂得良苦用心的好榜样。他让我知道从小就应好好学习,不辜负父母的期望,努力,进取,坚信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只要功夫用到家,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天天不停地磨,铁杵虽然粗,但总有一天会磨成针的。就如读书一样,天下的好书很多,只要天天认真地读,十年,二十年,总有一天会把所有看过的书融会贯通的。
也许是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的压制,他的一切不被别人接受,但这一切并压垮这位塞外的才子,他飘零酒一杯狂饮高歌,在孤寂中舍弃了一切,在傲气中重新开始他的新生,他的未来。
歌一曲《长相思》。忆一回李太白,唱一段《清平调》,恋一生李青莲。如果我能回到他的那个时代,我愿陪他访遍名山,看他妙笔泼墨。
李白,将永远成为我崇拜的人。
以“我眼中的李白”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的作文 大大们给点力帮下忙
最好文中多引用李白的诗 ,以及李白给我们的启示!急
我眼中的李白
在我的心中,有一个长长的影子,纵跨上下千余年,青衫长袖.持剑把酒,他,是李白.
寒风萧萧.皇宫一片金碧辉煌.你独自站在皇门之外,想数月之前,天子堂前跑马;醉酒之时,让高力士脱靴.想奉命之时,你高歌”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羔人.”;想鼎盛之际,一句”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依新妆”使皇城上下万千痴迷.却也是这句妙诗,却遭高力士恶语.站在这皇宫之外,没有泪,没有悲,寒风不能使你弯腰,挫折无法把你压倒!是的,”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是我不得开心颜.”你走了,在诗史上留下了一座丰碑.在我眼中的李白,一身傲骨.
惊涛翻天,黄沙飞卷/你独驶一叶孤舟,独自走去.你清楚地听到,一身又一身踏浪高歌.蓦一回首,是汪伦的身影,不断走近.一时,友谊溢满了碧水,也溢满了你的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你走了,带走了一江友谊. 在我眼中的李白,满心情谊.
独在异乡,何人共酒?在月下,你独自举杯.于人,无人与你共酒.于心,无人把你赏识.你举杯高歌”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何须共酒?“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明月,孤影,岂非永远的朋友?纵使千人离去,依有明月,孤影,守于己旁.“五花马,千金裘,呼儿欲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在我眼中的李白,洒脱豪放.
李白,是你这诗仙,这青莲居士,用豪情作巨笔,写下了锦绣大唐.
李白,你乘着风而来,又邀着月而去,始终我行我素,不可一世.你隐隐的起步,又辉煌着而起,在诗坛上留下了永不褪色的名字.而只有在唐代,才能容下傲慢的你,而也只有你能在唐代留下不朽的浪漫诗篇.李白,你让我赞. 傲慢的你,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良好的家庭条件和当时融合的社会风气,使多愁善感的你萌发了一颗想周游天地的心.于是,你去做了,做的惊天动地,响彻云霄. 你呼吸着青山绿水的芬芳,亲吻着广阔无垠的大地,感受着超然物外的恬静,你的选择是对的,因为只有广阔的天地能容下你这颗狂傲的心,所以,我宁愿称你为浪子.因为,一个流浪者在流浪中最得心应手的是,把本该属于对世间的爱分给村庄和山峦,湖泊和峡谷,分给童子,乞丐,牧场上的牛,以及鸟儿与蝴蝶.你在流浪中并不寻找目的地,而是仅仅享受流浪的本身-----永远在途中. 于是,你一年散金三十万,但这样做是值得的,因为在流浪中,在旅途中,你用天真浪漫的赤子之心拥抱生活,用超然物外的态度看待一切,你天上地下,独来独往,冲开一切,抛开一切,藐视一切,把自己的视野扩展到最大,你是一个狂人! 你的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充满了灵气,“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清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这些都是生动的例子,你用你的诗再现了那另人向往,另人心醉的美景. 你是多变的,你当过道士,曾潜心求仙学道,你射过击键,以游侠自命.但你最想当的,是一个政治家.你自认为这种职位非你莫属,而因为你的才情,惊动了当时的唐玄宗,于是这位圣明的皇帝把你召进宫,让你当翰林学士.你高兴的发狂,高呼“我辈岂是蓬蒿人”.其实,你错了,而且大错特错,你一相情愿的认为自己可以大展鸿图.但你只是一个诗人,一个真真正正没有政治头脑的诗人.如果,你当了将军,当了政治家,那是可惜的,中华的诗坛上就少了你这颗璀璨的明珠.上天是公平的,你安安份份做你的诗人去吧!因为你爱做梦,但梦醒后,留下的就只有失望. 而因为你的无知,天真,因为“安史之乱”,你被流放,但又因为你如此的特别,也只有可能在唐代,才有你,最后居然被赦免了. 而你继续流浪,面对那山川,那河流.你写下了千古名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一句句铿锵有力的诗句,琅琅上口,振奋人心,它表明了你对人生的态度,宇宙之广大,人生之渺小,生,老,病,死,就像昙花一现,是如此的短暂,而实质上你所表达的是对政治现实的彻底失望和对人生意义的怀疑. 你终究是个沉浸在梦中的诗人,而你的理想也只有在梦中才能实现,你寄予了梦太多期望,但梦醒过后,一切化作云烟. 酒是你的最爱,当酒麻痹了你的精神,你就进入了另一番天地,在那里,你可以尽情遨游,无拘无束. 你的诗不是写出来的`,你只要把心中那股气吼出来,诗就作成了,你的诗使那灵魂都通畅,具有震撼人心的人格魅力. 你爱月亮,在你的心中,月亮总是你的伴侣.你的诗中是离不开月亮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月亮是你感情的寄托者.就在你生命即将逝去的那天,你都去追随你的月亮去了,你和她融为一体.于是,海里,空中,都有了你的身影,她们都成了你的化身,与世长存! 你是那唐朝诗海的弄潮儿,是唐朝造就了你,还是你装点了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