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2013年中考成绩查询
(2013•邵阳)某市中考化学实验操作考试有四道题:①酸的化学性质;②粗盐提纯;③CO2的制取,收集和验满;④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考试方法是由考生抽签确定考题.小敏抽签后被监考老师引导至准备了下列仪器和药品的试验台前.
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下图中仪器a的名称______;b仪器的一种用途是______.
(2)小敏抽到的是第______个考题.
(3)下列五个示意图是小敏完成实验的主要操作过程.按评分标准,每项操作得1分,满分5分.实验完毕后,小敏得3分,造成他失分的操作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4)第①步操作中,如果气密性良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5)选用上述部分仪器,药品可另选,再补充一种仪器,则可完成另一个实验考题.该考题是第______个考题,补充仪器的名称是______.
(1)据图可知,a是试管,b是集气瓶,用于收集气体等,故填:试管;收集气体等;
(2)酸的化学性质,需要有金属、金属氧化物等,图中没有,故不会是①;粗盐提纯需要酒精灯,图中没有,故不会是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需要使用碳酸钙和稀盐酸,使用的仪器有大试管,双孔橡皮塞,长颈漏斗、集气瓶、火柴等,图中都有,故是③;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需要使用托盘天平和量筒等,图中没有,故不会是④,故填:③;
(3)据图可以看出,向试管中加入液体药品时,瓶塞没倒放,检验二氧化碳有没有收集满,燃着的火柴不能伸进集气瓶内,故填:②、④;
(4)检验装置气密性的操作分析:将导管口放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观察烧杯内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故填: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5)金属和酸反应需要试管和胶头滴管;故填:①;胶头滴管.
篇二:2013年中考成绩查询
(2013•黔东南州)为了解黔东南州某县2013届中考学生的体育考试得分情况,从该县参加体育
考试的400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了100名学生的体育考试成绩作样本分析,得出如下不完整的频数统计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
成绩分组 | 组中值 | 频数 |
25≤x<30 | 27.5 | 4 |
30≤x<35 | 32.5 | m |
35≤x<40 | 37.5 | 24 |
40≤x<45 | a | 36 |
45≤x<50 | 47.5 | n |
50≤x<55 | 52.5 | 4 |
(1)求a、m、n的值,并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
(2)若体育得分在40分以上(包括40分)为优秀,请问该县中考体育成绩优秀学生人数约为多少?
(1)组距是:37.5-32.5=5,则a=37.5+5=42.5;
根据频数分布直方图可得:m=12,
则n=100-4-12-24-36-4=20;
(2)优秀的人数所占的比例是:=0.6,
则该县中考体育成绩优秀学生人数约为:4000×0.6=2400(人).【2013年中考成绩查询】
篇三:2013年中考成绩查询
(2013•高邮市二模)为了防止中考考试作弊,监考人员利用手持式金属探测器对考生进行检查(如图所示),当靠近金属物体时,在金属导体中就会产生涡电流(感应电流),探测器发出警报.以下选项中也是利用该原理工作的是( )
A.动圈式话筒
B.电磁铁
C.电铃
D.电动机
A、动圈式话筒是利用振动膜片带动线圈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随声音信号变化的感应电流制成的,该选项符合题意;
B、电磁铁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制成的,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电铃也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制成的,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电动机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而制成的,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篇四:2013年中考成绩查询
(2013•香洲区模拟)统计某校1000名学生的数学期中考成绩,得到样本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示,若不低于80分即为优秀.据此估计,从这1000名学生中随机选出1名学生,其数学期中考成绩为优秀的概率是______.
根据题意可得:
不低于80分的频率P=(0.01+0.01)×10=0.2,
故数学期中考成绩为优秀的概率为0.2
故答案为:0.2
篇五:2013年中考成绩查询
为了了解南京市2013年中考数学学科各分数段成绩分布情况,从中抽取1000名考生的中考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在这个问题中,样本是指( )
A.1000
B.被抽取的1000名考生
C.被抽取的1000名考生的中考数学成绩
D.南京市2013年中考数学成绩
南京市2013年中考数学学科各分数段成绩分布情况,从中抽取1000名考生的中考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分析.
样本是,被抽取的1000名考生的中考数学成绩,
故选:C.【2013年中考成绩查询】
篇六:2013年中考成绩查询
(2013•哈尔滨一模)在本次考试中共有12道选择题,每道选择题有4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得分标准规定:“每题只选一项,答对得5分,不答或答错得0分”,某考生每道题都给出一个答案,该考生已确定有9道题的答案是正确的,而其余题中,有1道题可判断出两个选项是错误的,有一道可以判断出一个选项是错误的,还有一道因不了解题意只能乱猜,试求该考生
(1)选择题得60分的概率;
(2)选择题所得分数ξ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1)设得分为60分为事件A,得分为60分,12道题必须全做对.
在其余的3道题中,有1道题答对的概率为,有1道题答对的概率为,还有1道答对的概率为,
所以得分为60分的概率为:P(A)=••=…(5分)
(2)依题意,该考生得分ξ的取值范围为{45,50,55,60} …(6分)
得分为45分表示只做对了9道题,其余各题都做错,
所以概率为P(ξ=45)=••=…(7分)
得分为50分的概率为P(ξ=50)=••+••+••=…(8分)
得分为55分的概率为P(ξ=55)=••+••+••=…(9分)
得分为60分的概率为P(ξ=60)=••=…(10分)
所以得分ξ的分布列为
ξ | 45 | 50 | 55 | 60 |
P | | | |
篇七:2013年中考成绩查询该实验取废液100g最终得到产品四氧化三铁质量为3.48g则原废液中硫酸亚铁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低于 介绍思路 详细题目看2013福州市中考化学题17题
3FeSO4-----------Fe3O4 3*152 232 X 3.48,X=6.84克,原废液中硫酸亚铁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低于6.84/100=6.84%
篇八:2013年中考成绩查询 (26分)材料一 2013年10月21日,北京市公布考试改革方案,“降低中高考英语分值、提高语文分值”等成为方案的亮点。其中,语文学科将突出语文作为母语学科的基础性重要地位,注重语文试题同其他课程、同生活实践的联系,注重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考查,2016年起语文卷总分值由120分增至150分。2016年英语高考分值降至100分,中考英语分值也将降低……。 材料二 对待考试改革众说纷纭,有人坚决赞成;有人坚决反对;也有人认为:“只要是政府的决定,我们都坚决支持”。 (1)根据上述材料,指出你是否赞成“降低中高考英语分值、提高语文分值”的做法,并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关知识阐明理由。(10分) (2)结合材料二,从辩证法角度分析“只要是政府的决定,我们都坚决支持”观点的思维缺陷。(12分) (3)请你就“对待考试改革”提出几条方法论建议。(4分) |
(1)答案一:赞成。(2分)①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4分)②传统文化是特定历史发展的产物,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语文增加分值,英语分值降低,能有更多的时间学习语文知识,对提升文化涵养、思想素质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有利于中华文化的继承、发展和传播。(4分) 答案二:反对。(2分)理由:文化具有多样性,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4分)降低中高考英语分值不利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也不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4分) (2)考试改革其实是一把双刃剑。(3分)这一观点没有坚持两点论,(3分)没有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分)没有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3分) (3)对待考试改革需要冷静,要根据自己发展需要和兴趣爱好,兼顾全面发展,不应放弃英语的学习运用。(4分) |
篇九:2013年中考成绩查询 (2013•泰安二模)某次考试中,从甲、乙两个班级各随机抽取10名学生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两班成绩的茎叶图如图所示,成绩不小于60分为及格. (Ⅰ)从甲、乙两班的10名学生中各抽取一人,已知有人及格,求乙班学生不及格的概率; (Ⅱ)从甲班10人中取1人,乙班10人中取2人,三人中及格人数记为ξ,求ξ的分布列及期望.
(I)由茎叶图可知:甲班有4人及格,乙班有5人及格. 事件“从甲、乙两班的10名学生中各抽取一人,有人及格”记作A,事件“从甲、乙两班的10名学生中各抽取一人,乙班学生不及格”记作B. 则P(A)=1-P()=1-×=. P(AB)=×=. P(B|A)===. (II)由题意可知ξ可取0,1,2,3. P(ξ=0)==,P(ξ=1)=+=,P(ξ=2)=•C | 篇十:2013年中考成绩查询 (2013•昌平区二模)某高校在2013年的自主招生考试成绩中随机抽取50名学生的笔试成绩,绘制成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可知a=______;若要从成绩在[85,90),[90,95),[95,100]三组内的学生中,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12人参加面试,则成绩在[95,100]内的学生中,学生甲被选取的概率为
由频率分步直方图知, (0.016+0.064+0.06+a+0.02)×5=1, ∴a=0.040. 第3组的人数为0.060×5×50=15, 第4组的人数为0.040×5×50=10.…(2分) 第5组的人数为0.020×5×50=5, 因为第3、4、5组共抽30名学生, 所以利用分层抽样在30名学生中抽取12名学生(3分) 每组抽取的人数分别为: 第3组:×12=6, 第4组:×12=4, 第5组:×12=2, 所以第3、4、5组分别抽取6人、4人、2人.…(5分) 则成绩在[95,100]内的5个学生中抽2个,学生甲被选取的概率为 . 故答案为:0.040;.
推荐访问:2013年mhk成绩查询
2013年普通话成绩查询
上一篇:普通话作文30篇范文(共10篇)
下一篇:我觉得树叶是什么(共9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