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图片是中国目前最早记录“妇女解放”的画报(1920年10月出版)。最能表达画面中当时中国妇女解放现状的诗句是 |
![]() |
[ ] |
A.小荷才露尖尖角 B.无可奈何花落去 C.千树万树梨花开 D.万马齐喑究可哀 |
A |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1-3小题.
1.
北半球的春季是3、4、5月,夏季是6、7、8月,秋季是9、10、11月,冬季是12、1、2月,南北半球季节相反.三八妇女节我们北半球是春季,南半球澳大利亚的悉尼应处在秋季.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像经过点A(0,4),顶点在x轴上,且对称轴在y轴的右侧.设直线y=x与二次函数图像自左向右分别交于P(x1,x2),Q(x2,y2)两点,且OP:PQ=1:3.(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求三角形PQA的面积.(3)在线段PQ上是否存在一点D,使三角形APD全等于三角形QPA.若存在,求出点D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过点A(0,4)所以c=4
假设抛物线与x轴有交点,则ax²+bx+4=0
两个根只和为-b/a,
y=ax²+bx+4与y=x联立
由韦达定理x1+x2=(1-b)/a,x1x2=4/a,
OP:PQ=1:3
所以x2=4x1,y2=4y1
所以a=16,b=-19
所以抛物线方程y=16x²-19x+4
P(1/4,1/4),Q(1,1)
S△PAQ=S△PAO-S△OAQ=(1/2)*4*1-(1/2)*4*(1/4)=3/2
设存在D(x,x)使两个三角形全等,则对应边相等,即AP=AD且PQ=QD或者AP=QD且PQ=AD
因为△APQ不是直角三角形,所以第二种情况舍去(画图就能看出对应角的关系)
求出AP²=113/8,PQ²=9/8根据两点距离公式
x²+(x-4)²=113/8
2(x-1)²=9/8,解x=27/7,所以D(27/4,27/4)
【大侠指教】
已知二次函数的图像顶点为(2,1),且与一次函数的图像交于点(0,-3),而这个一次函数的图像与直线y=3x平行,求:
(1)这两个函数的解析式
(2)这两个函数图像的另一个交点坐标
【问下:由平行的那个条件,我可以得出什么呢?求大侠指教】
由平行的那个条件,可以得出函数中的K值相同,根据这点建立函数解析式即可.设Y=3x+b,把点(0,-3)代入解析式中,得出b=-3.所以Y=3x-3
因为顶点为(2,1).设抛物线顶点式为y=a(x-2)^2+1,将(0,-3)代入
得出a=-1
所以y=-(x-2)^2+1
然后建立方程组Y=3x-3
y=-(x-2)^2+1
解得另一个交点 (1,0)
名词所有格练习
1.This is________(李雷的家庭).
2.Is that________________ ( 比尔家的一幅照片)?
3.What’s____________(汤姆妹妹的名字)?
4.This is_________________(莉莉和露茜的)room.
5.They are____________(格林夫人的儿子).
6.It’s my________(mother) bag.
7.Are these the________(twin) books﹖
8.March 8 (三月八日) is________(woman) Day.
9.What’s the girl’s name﹖ (同义句)
What’s the __ __ the girl﹖
10.Sally的毛衣________________ 我父亲的一位朋友____________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明的父母)work in a big hospital.
2.This i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妹妹的语文书)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双胞胎的卧室) are very nice.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平和王明的父亲) is a hotel manager.
5.Is thi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的好朋友的钢笔)
6.They ar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eter 和Sam的老师).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节) is on September 10th .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生们的桌椅) are very new.
9.We are very happy o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儿童节).
10.He is i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师的办公室) now.
11.Please ope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室的门).
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赵敏的鞋) are white.
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林红和李雷的学校) is big and new.
1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John和Sally的母亲) are American.
1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伟的妻子的朋友) is from Guangzhou.
1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Tony哥哥的电脑) is broken.
17.It’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妇女节) on March 8th.
18.Are thes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男生们的书包)
19.That i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Tom和李雷的教室).
2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父亲的和她父亲的朋友) are from Beijing.
为你解答.
1.This is Li Lei"s family.(李雷的家庭)
2.Is that one photo of Bill"s family( 比尔家的一幅照片)?
3.What’s the name of Tom"s sister?(汤姆妹妹的名字)?
4.This is Lily and Lucy"s(莉莉和露茜的)room.
5.They are Mrs. Green"s sons(格林夫人的儿子).
6.It’s my mother"s(mother) bag.
7.Are these the twins"(twin) books﹖
8.March 8 (三月八日) is Women"s(woman) Day.
9.What’s the girl’s name﹖ (同义句)
What’s the name of the girl﹖
10.Sally的毛衣: Sally"s sweater
11. 我父亲的一位朋友 a friend of my father"s
1.Li Ming"s parents (李明的父母) work in a big hospital.
2.This is my sister"s Chinese book. (我妹妹的语文书)
3.The twins" bedrooms (双胞胎的卧室) are very nice.
4.Wang Ping and Wang Ming"s (王平和王明的父亲) is a hotel manager.
5.Is this your best friend"s pen (你的好朋友的钢笔) ?
6.They are Peter and Sam"s teachers (Peter 和Sam的老师).
7.Teachers" Day (教师节) is on September 10th .
8.The students" desks and chairs (学生们的桌椅) are very new.
9.We are very happy on Children"s Day (儿童节).
10.He is in the teachers" office (老师的办公室) now.
11.Please open the door of the classroom (教室的门).
12.Zhao Min"s shoes (赵敏的鞋) are white.
13.Lin Hong and Li Lei"s (林红和李雷的学校) is big and new.
14.John"s and Sally"s mother (John和Sally的母亲) are American.
15.The friend of Liu Wei"s wife (刘伟的妻子的朋友) is from Guangzhou.
16.The computer of Tony"s brother (Tony哥哥的电脑) is broken.
17.It’s Women"s Day (妇女节) on March 8th.
18.Are these the boys" schoolbags (男生们的书包) ?
19.That is Tom and Li Lei"s classroom (Tom和李雷的教室).
20.My father"s friends and his father"s friends (我父亲的和她父亲的朋友) are from Beijing.
文物是物化的历史,它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历史信息。观察下列关于唐代妇女的三彩陶俑照片,回答问题。![]() 问题:从这些陶俑中可以汲取哪些历史信息? |
表面信息:如唐代妇女的服饰、发式、容貌,这些妇女在做什么等,只要言之有据。 深层信息:陶瓷工艺水平、造型艺术水平、审美观念、多民族、妇女可能更加开放等,只要言之有据。 |
图上的文物,与其大小、质地、制作工艺等无关,只需从其神态、装束、活动等方面来说明和判断当时相关的历史现象。本题的难度在于怎样细致找出每个俑俑的具体特点,并能上升为一般现象。题目所赋予的分值可以作为应答要点的多少的参考 |
藏在盒子里的母爱 作文
母亲有一个上锁的抽屉,里面放着一个盒子,我迫切地想知道盒子里放着什么,可我每次问起,母亲总是轻轻一笑,“不告诉你。”
终于有一天,我和母亲因一点事而闹起了矛盾,我气呼呼地趴在桌上,有一句没一句地和母亲顶嘴。
她沉默了许久,坐在那里一动不动,我几次想开口,话却在嘴边缩了回去。我想,就冷战吧,你不说我就不说,最后肯定是你先道歉。我转过身,背对着她,把作业拿出来打发时间。
她又开始絮絮叨叨地责备起我来,“越长大越不像话!”我板着脸不理她,她慢慢地抽开抽屉,拿出了那个盒子,我的心忽然紧张了起来:难道盒子里放着能整治我的东西?
我的手心开始沁出点点汗水,我假装写作业的样子,微微偏头,伸长了颈子努力想看清里面的东西。余光只看清像纸一样的东西,却又模糊不清。
母亲用双手捧着那个盒子,叹了一口气,竟无声地流下泪来。我一下子慌了手脚,心里责备着自己:看吧!把母亲气哭了!我踌躇了一下,刚鼓足勇气道歉,母亲就站了起来,吸了吸鼻子,转身出去了。
桌上还留着那个盒子,它鲜艳的颜色诱惑着我,我按住那颗狂跳的心,深吸一口气,蹑手蹑脚地走到盒子旁边。
里面会是什么呢?一定是母亲的宝贝!或者藏着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我实在按捺不住,揭开了盒盖。
一张照片首先映入了眼帘,照片上那胖乎乎的婴儿双手捏成一个小拳头,脸上笑成一团。这不是我小时候的照片么?我微微颤抖,拿起了照片,底下还有许多零碎的纸条:妈妈,祝您母亲节快乐!妈妈,新年快乐!妈妈我爱您!妇女节快乐!妈妈,我错了,下次不会犯了!妈妈,对不起,我不应该……
脸上何时已经泪流成河,门忽然被打开了,我慌乱地对上母亲红肿的眼睛,“妈妈,我错了……”【妇女节图片】
由妇女节想到的(教师手记之157) 作文【妇女节图片】
这是一个劳动妇女的节日,昨天应当是妇女作为半边天值得骄傲的日子,但也可以看出正是因为社会对妇女抱有了太多的性别歧视,才会有需要保护和尊重妇女权利的要求,所以在大家热烈庆祝这个节日的时候,我总觉得有点隐隐的不安,仿佛这一天是对妇女平时虐待和忽视的补偿,看到人们的尊重我想应该理解为对妇女的景仰吧。
要说妇女得到这样的社会地位是很不容易的,她们经受了许多的磨难和抗争,哪怕现在,我们仍会听到一些有关家庭暴力的事件,据说所占的百分比还是相当高的,有近百分之二三十的家庭都有这种现象,真是可悲的。妇女儿童是我们社会应该保护的对象,因为他们是弱势群体,在社会上缺乏相应的独立能力,妇女们尽管享受着众多的吹棒,但其实是没有多少权利的,她们在家庭中的地位仍旧低下,尽管她们有时可以让男人俯首贴耳,可男人毕竟是家里的主心骨,他们会有坚定不移的时候;她们在社会上的地位仍旧低下,没有多少可以参与的地方,即使参与了,也都是些琐碎的或无关紧要的事情。妇女是软弱的象征,而妇女的社会属性又决定了她们的另一种命运,那就是要担负起生儿育女、照顾家庭的责任,这份责任是她们心甘情愿而又义无反顾地担起来的。
妇女也常常被当作被观赏物一般看待。为什么杂志上的封面都要以女人来作亮点呢?有人说那是美。不错,美是妇女的专利,但美却成为她们牺牲的前提,一句“漂亮”,让女人甘心为之倾尽一生。有人说女人是虚荣的,是最喜欢听奉承的动物,因为这个弱点,女人会为了让自己美丽而不惜失去自我,女人甘心为了他人的一句赞美而去改变真实的自己。她们获得了男人,而失去了这个世界。当人们在欣赏美女封面的时候,他们更多地是在欣赏一幅画,就像自然的美景一样,他们忘却了这是一个有生命、有思想的个体,不管她的笑容多么灿烂,她都应该不只是一个微笑的躯壳,而应当是一个有内容的大脑。人们看到的不应是可爱的脸蛋,更应是丰富的母性。
在这个节日里,我要向所有的母亲问好,我要真挚地说:“你们是人类生衍的主人,你们创造了这个世界,你们创造了人间的爱,你们筑起了生命的真无私,你们是伟大的。”不光是这一天,我们生命中的每一天,都应当感谢母亲,感谢她们为我们带来了整个生命、整个世界、整个真爱,全世界的妇女都有着一样共同的至伟处:那就是真正无私的母爱。那是来自对自己生命的另一部分的爱,是高于自己外在生命的真爱,是舍将自我求新生的母爱。因此,对母爱的回报是永远不尽的,对她们的情应该在生命的每一刻涌动。“三八”节,一个显得单薄和虚伪的日子,但也是让更多的人想起母爱,想起妻子亲情的日子,人们应当在这个节日有更为诚意的祝福和谢意,也应当将这份心意贯穿在一年的每一天,我想这也是这个节日的本来意义吧。
为了让同学们能记住这个道理,能有意识的觉醒,我让每位同学在前天晚上的作业中写一段《妈妈,明天是你的节日》,以此表达自己的思考,并为妈妈或女士们准备一些节日礼物。这样,前天他们写了想法,昨天他们去做了,今天练笔的题目《妈妈笑了》更是写出母亲们在原本猝不及防的劳作中的一种受宠若惊的满足感,因为每一个母亲,她们的心又是如此容易满足的。昨天,我读了许多同学表达的对母亲的谢意、敬意和想做的种种计划,都表达了自己要做一个积极向上的学生,做一个热心关照他人的人。而今天的题目更是让学生自由发挥,从母亲容易满足的心态和对子女爱之犹恐不及的态度中,让同学们来感受母爱的伟大。当我一个个读的时候,也就表达了我对她们的由衷的敬意。有一个同学提出来让我写给母亲,我没有回答,我想说:“尔有母遗,?我独无。”我已无于言表了。孩子们的进步是令人高兴的,他们能够认识到这个问题,各人都从对母亲的感恩等方面展开,写得情感真实、丰富,有不少人表达了自己对母亲的坚定的爱,这种爱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消失,而且让人没齿难忘。
然而,孩子的不懂事也往往体现得淋漓尽致,居然有一名学生说他写的只是说说而已的,自己是不会去那样做的。我觉得显然是不真实的,他至少以为那是作秀而已,在他心中还没有母亲的位置,还远没有对妇女的尊重,他们,或者说绝大多数孩子只把孝敬父母当作是思想品德好的表现,当作是别人夸赞的话题之一,他们只把母亲的日夜操劳当作是一种司空见惯的事情,是一种天经地义的行为,是对儿女理所应当的表现,妇女们在家里的地位由此也可见一斑了,真正要让孩子认识到这种母爱是很难的,也是不现实的。
天下的母亲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将所有的爱都能倾注在孩子身上;天下的妇女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将自己的情全部浇灌在家庭里。向所有的妇女们致敬,因为有了你们的奉献,才有家的温暖,才有人性的美好,也才有生命的笑魇。
让我们向伟大的女性致以崇高的敬意!
(时2006-3-9)
柔软与坚硬之间 作文
聆听粉墙黛瓦间的私语,吟唱纳西歌谣中轻柔的小调,在油亮的青石板上触摸雪山的温度,在沁凉的溪水中放逐疲惫的思想,这曾是我对丽江古城的全部想象。
“一米阳光”“柔软时光”,丽江的招牌通过电视剧导演的镜头和摄影师们拍摄的照片展现在了世人面前。偶然间,在《国家地理》的杂志上,我看到了一幅图片:一位中年的纳西妇女挑着扁担行进在清晨的丽江古道上,竹篓里堆叠着满满的衣服,像是刚从河边洗好的。磨得发亮的竹扁担深深嵌在肩膀里,它弯曲的弧度令人咋舌。妇女留给人们的只有一个背脊微弯的背影,还有因发力而显得肌肉纠结的臂膀。在那一瞬间,我感到一股深深的颤栗从脚底直冲头顶。不对,不对!这怎么能是那个柔软明丽,仿佛永远不需要劳作的丽江古城呢?
为了解答心中的疑惑,我只身一人到了丽江。
笼罩在微醺的夕阳里,丽江古城的一砖一瓦一石一桥,都如同蒙娜丽莎的微笑般有着恰到好处的柔和曲线。橘黄色的光晕包裹着客栈的酒旗,包裹着溪边的茸草,包裹着纳西人头上的巾帽,一切都是那样惬意,我轻轻地发出一声慨叹。对嘛!这才是丽江,一个寻求宽慰与安宁的天堂。带着满心的熨帖,我踱进木王府驿站,打算明早再仔细地看看丽江。
清晨,带着雪山清凉与野花幽香的空气,把我从酣眠中唤起,丽江还在沉睡,我轻轻地推开了小窗。雾蒙蒙的丽江泛着灰黑的色调,空无一人的街道有些冷清。隐隐约约,一阵咯吱咯吱的声音由远及近。是谁?我不禁疑惑,突然,在石板路的尽头,转出了一位纳西族的妇女,她挑着扁担,低头匆匆地前行着。这竟然和杂志上的图片如出一辙!难道我的结论是错的?我马上从床上弹起,抓起罩衫就出了门。
跟着妇女七转八转,远远地就听到了一阵阵“梆梆梆”“梆梆梆”的敲击声,我的心也随着这声音快速地跳动着。转过了一条小巷,一幅繁忙的景象徒然出现在了我的眼前。小溪边坐满了正在洗衣服的当地妇女,她们挥动着手中的木棒,一下又一下地拍打着石上的彩衣,溅起的水花沾湿了她们的额发与手臂。
我立在巷口,呆怔地看着她们的身影,脑海中浮现出了一个词——坚硬。当游人们都还在沉睡的时候,她们就已经披着星辰出来劳作,洗衣服,生灶火。在纳西人的生活中,永远不会有坐在咖啡馆中悠闲地嘬一口咖啡的时候,她们居住在柔软的古城中,拥有着坚硬辛苦的生活。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绝不会相信,在洋溢舒适与惬意的笑颜中,也会有浸满汗水的坚毅的面孔;在舒展关节,肆意在躺椅上晒太阳的身影中,也会有弯曲背脊,肌肉发力的身影。对于我们来说的“柔软”时光,对于他们,竟是承受着生存之重的“坚硬”时光。
丽江古城的柔软与坚硬,给了我太多的震撼和感触。原来,粉墙黛瓦间不只是浅浅的私语,还有辛苦劳作的喘息;纳西小调不只是轻柔曼妙的,还有坚强与刚毅;青石板上也不只有雪山的冰凉,还有汗水的滚烫。
在这柔软与坚硬之间,我发现了另外一种美,一种不同于宣传画中,而是真正让心灵震撼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