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堂网
 励志故事 |  手机版 

栏目类型

励志故事

家教的小故事(共9篇)

时间:2019-02-13 来源:励志故事 点击:

篇一:家教的小故事

20个名人励志超短小故事20字知40字

▲相信自己是一只雄鹰▲
  一个人在高山之巅的鹰巢里,抓到了一只幼鹰,他把幼鹰带回家,养在鸡笼里.这只幼鹰和鸡一起啄食、嬉闹和休息.它以为自己是一只鸡.这只鹰渐渐长大,羽翼丰满了,主人想把它训练成猎鹰,可是由于终日和鸡混在一起,它已经变得和鸡完全一样,根本没有飞的愿望了.主人试了各种办法,都毫无效果,最后把它带到山顶上,一把将它扔了出去.这只鹰像块石头似的,直掉下去,慌乱之中它拼命地扑打翅膀,就这样,它终于飞了起来!
  秘诀1:磨练召唤成功的力量.
  ▲五枚金币▲
  有个叫阿巴格的人生活在内蒙古草原上.有一次,年少的阿巴格和他爸爸在草原上迷了路,阿巴格又累又怕,到最后快走不动了.爸爸就从兜里掏出5枚硬币,把一枚硬币埋在草地里,把其余4枚放在阿巴格的手上,说:“人生有5枚金币,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各有一枚,你现在才用了一枚,就是埋在草地里的那一枚,你不能把5枚都扔在草原里,你要一点点地用,每一次都用出不同来,这样才不枉人生一世.今天我们一定要走出草原,你将来也一定要走出草原.世界很大,人活着,就要多走些地方,多看看,不要让你的金币没有用就扔掉.”在父亲的鼓励下,那天阿巴格走出了草原.长大后,阿巴格离开了家乡,成了一名优秀的船长.
  秘诀2:珍惜生命,就能走出挫折的沼泽地.
  ▲扫阳光▲
  有兄弟二人,年龄不过四、五岁,由于卧室的窗户整天都是密闭着,他们认为屋内太阴暗,看见外面灿烂的阳光,觉得十分羡慕.兄弟俩就商量说:“我们可以一起把外面的阳光扫一点进来.”于是,兄弟两人拿着扫帚和畚箕,到阳台上去扫阳光.等到他们把畚箕搬到房间里的时候,里面的阳光就没有了.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扫了许多次,屋内还是一点阳光都没有.正在厨房忙碌的妈妈看见他们奇怪的举动,问道:“你们在做什么?”他们回答说:“房间太暗了,我们要扫点阳光进来.”妈妈笑道:“只要把窗户打开,阳光自然会进来,何必去扫呢?”
  秘诀3:把封闭的心门敞开,成功的阳光就能驱散失败的阴暗.
  ▲一只蜘蛛和三个人▲
  雨后,一只蜘蛛艰难地向墙上已经支离破碎的网爬去,由于墙壁潮湿,它爬到一定的高度,就会掉下来,它一次次地向上爬,一次次地又掉下来……第一个人看到了,他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我的一生不正如这只蜘蛛吗?忙忙碌碌而无所得.”于是,他日渐消沉.第二个人看到了,他说:这只蜘蛛真愚蠢,为什么不从旁边干燥的地方绕一下爬上去?我以后可不能像它那样愚蠢.于是,他变得聪明起来.第三个人看到了,他立刻被蜘蛛屡败屡战的精神感动了.于是,他变得坚强起来.
  秘诀4:有成功心态者处处都能发觉成功的力量.
  ▲自己救自己▲
  某人在屋檐下躲雨,看见观音正撑伞走过.这人说:“观音菩萨,普度一下众生吧,带我一段如何?”观音说:“我在雨里,你在檐下,而檐下无雨,你不需要我度.”这人立刻跳出檐下,站在雨中:“现在我也在雨中了,该度我了吧?”观音说:“你在雨中,我也在雨中,我不被淋,因为有伞;你被雨淋,因为无伞.所以不是我度自己,而是伞度我.你要想度,不必找我,请自找伞去!”说完便走了.第二天,这人遇到了难事,便去寺庙里求观音.走进庙里,才发现观音的像前也有一个人在拜,那个人长得和观音一模一样,丝毫不差.这人问:“你是观音吗?”那人答道:“我正是观音.”这人又问:“那你为何还拜自己?”观音笑道:“我也遇到了难事,但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秘诀5:自己救自己.
  ▲让失去变得可爱▲
  一个老人在高速行驶的火车上,不小心把刚买的新鞋从窗口掉了一只,周围的人倍感惋惜,不料老人立即把第二只鞋也从窗口扔了下去.这举动更让人大吃一惊.老人解释说:“这一只鞋无论多么昂贵,对我而言已经没有用了,如果有谁能捡到一双鞋子,说不定他还能穿呢!”
  秘诀6:成功者善于放弃,善于从损失中看到价值.
  ▲请不要开错窗▲
  一个小女孩趴在窗台上,看窗外的人正埋葬她心爱的小狗,不禁泪流满面,悲恸不已.她的外祖父见状,连忙引她到另一个窗口,让她欣赏他的玫瑰花园.果然小女孩的心情顿时明朗.老人托起外孙女的下巴说:“孩子,你开错了窗户.”
  秘诀7:打开失败旁边的窗户,也许你就看到了希望.
  ▲人生的秘诀▲
  30年前,一个年轻人离开故乡,开始创造自己的前途.他动身的第一站,是去拜访本族的族长,请求指点.老族长正在练字,他听说本族有位后辈开始踏上人生的旅途,就写了3个字:不要怕.然后抬起头来,望着年轻人说:“孩子,人生的秘诀只有6个字,今天先告诉你3个,供你半生受用.”30年后,这个从前的年轻人已是人到中年,有了一些成就,也添了很多伤心事.归程漫漫,到了家乡,他又去拜访那位族长.他到了族长家里,才知道老人家几年前已经去世,家人取出一个密封的信封对他说:“这是族长生前留给你的,他说有一天你会再来.”还乡的游子这才想起来,30年前他在这里听到人生的一半秘诀,拆开信封,里面赫然又是3个大字:不要悔.
  秘诀8:中年以前不要怕,中年以后不要悔.
  ▲司机考试▲
  某大公司准备以高薪雇用一名小车司机,经过层层筛选和考试之后,只剩下三名技术最优良的竞争者.主考者问他们:“悬崖边有块金子,你们开着车去拿,觉得能距离悬崖多近而又不至于掉落呢?”“二公尺.”第一位说.“半公尺.”第二位很有把握地说.“我会尽量远离悬崖,愈远愈好.”第三位说.结果这家公司录取了第三位.
  秘诀9:不要和诱惑较劲,而应离得越远越好.
  ▲狮子和羚羊的家教▲
  每天,当太阳升起来的时候,非洲大草原上的动物们就开始奔跑了.狮子妈妈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你必须跑得再快一点,再快一点,你要是跑不过最慢的羚羊,你就会活活地饿死.”在另外一个场地上,羚羊妈妈也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你必须跑得再快一点,再快一点,如果你不能比跑得最快的狮子还要快,那你就肯定会被他们吃掉.”
  秘诀10:记住你跑得快,别人跑得更快.

篇二:家教的小故事

编一则春秋战国的小故事800字

“千金一笑”的故事出在两千七百多年以前.那时候,中国还没有皇帝,皇帝这个称呼是秦始皇开始的.中国在三千年以前的一个朝代叫周朝.周朝最高的头儿不叫皇帝,叫天王.两千七百多年以前,周朝有个天王,叫周幽王[幽yōu].这位周幽王什么国家大事都不管,光讲究吃喝玩乐,还打发人上各处去找美人儿.有个老大臣叫褒珦[bāo-xiāng],他劝天王要好好管理国家,爱护老百姓,不要把老百姓家里的姑娘弄到宫里来.周幽王听了,冒了火儿,把褒珦下了监狱.
褒珦在监狱里关了三年,眼看着没有放出来的指望了.褒家的人一直给他想办法.他们想:“天王既然顶喜欢美人儿,我们得在这上头打主意.”他们就上各处去找美人儿,还真给他们找到了一个顶好看的乡下姑娘.褒家把小姑娘买了来,就算是褒家的人了,取了个名字叫褒姒[sì].褒家教她唱歌跳舞,把她训练好了,打扮起来,送到京都镐京[在陕西省西安市西边;镐hào]献给周幽王,算是来替褒珦赎罪的.
周幽王一看见褒姒长得这么漂亮,真是说不出来的高兴.他越瞧越爱,觉得王宫里头的美女都加到一块儿也抵不上褒姒的一丁点儿.他马上.
出自《林汉达中国故事【家教的小故事】

篇三:家教的小故事

含有人生哲理的小故事,越多越好.

【家教的小故事】

人生哲理小故事
  一、让失去变得可爱
  一个老人在高速行驶的火车上,不小心把刚买的新鞋从窗口掉了一只,周围的人倍感惋惜,不料老人立即把第二只鞋也从窗口扔了下去.这举动更让人大吃一惊.老人解释说:“这一只鞋无论多么昂贵,对我而言已经没有用了,如果有谁能捡到一双鞋子,说不定他还能穿呢!”
  秘诀:成功者善于放弃,善于从损失中看到价值.
  二、请不要开错窗
  一个小女孩趴在窗台上,看窗外的人正埋葬她心爱的小狗,不禁泪流满面,悲恸不已.她的外祖父见状,连忙引她到另一个窗口,让她欣赏他的玫瑰花园.果然小女孩的心情顿时明朗.老人托起外孙女的下巴说:“孩子,你开错了窗户.”
  秘诀:打开失败旁边的窗户,也许你就看到了希望.
  三、人生的秘诀
  30年前,一个年轻人离开故乡,开始创造自己的前途.他动身的第一站,是去拜访本族的族长,请求指点.老族长正在练字,他听说本族有位后辈开始踏上人生的旅途,就写了3个字:不要怕.然后抬起头来,望着年轻人说:“孩子,人生的秘诀只有6个字,今天先告诉你3个,供你半生受用.”
  30年后,这个从前的年轻人已是人到中年,有了一些成就,也添了很多伤心事.归程漫漫,到了家乡,他又去拜访那位族长.他到了族长家里,才知道老人家几年前已经去世,家人取出一个密封的信封对他说:“这是族长生前留给你的,他说有一天你会再来.”还乡的游子这才想起来,30年前他在这里听到人生的一半秘诀,拆开信封,里面赫然又是3个大字:不要悔.
  秘诀:中年以前不要怕,中年以后不要悔.
  四、司机考试
  某大公司准备以高薪雇用一名小车司机,经过层层筛选和考试之后,只剩下三名技术最优良的竞争者.主考者问他们:“悬崖边有块金子,你们开着车去拿,觉得能距离悬崖多近而又不至于掉落呢?”
  “二公尺.”第一位说.半公尺.“第二位很有把握地说.
  ”我会尽量远离悬崖,愈远愈好.“第三位说.
  结果这家公司录取了第三位.
  秘诀:不要和诱惑较劲,而应离得越远越好.
  五、狮子和羚羊的家教
  每天,当太阳升起来的时候,非洲大草原上的动物们就开始奔跑了.
  狮子妈妈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你必须跑得再快一点,再快一点,你要是跑不过最慢的羚羊,你就会活活地饿死.“
  在另外一个场地上,羚羊妈妈也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你必须跑得再快一点,再快一点,如果你不能比跑得最快的狮子还要快,那你就肯定会被他们吃掉.“
  秘诀:记住你跑得快,别人跑得更快.

篇四:家教的小故事

诚实守信或孝敬父母的小故事 300字以内

秉承美德尽孝道:带着病父求学
张九精,河南新蔡县韩集乡天庙村人,自幼家境贫寒,5岁时便随打工的父母迁到辽宁省葫芦岛市.初中三年级时,张九精的母亲在一次火车事故中不幸遇难,使他对生活的苦难有了真正的理解.受此打击,一开始,张九精的成绩直线下降.在父亲的鼓励下,他又慢慢地缓过劲来,坚定了信心,考取了海南师范大学.大一下学期,那是他父亲糖尿病病发最严重的时候.打电话时,他父亲在电话那头什么也听不见,无论张九精怎么大声地喊.在和父亲的电话联系中,张九精强烈地感觉到:无论从精神上还是身体上,父亲的情况都非常糟糕,张九精心疼地落泪了.从那时起,张九精就在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靠自己的双手,通过自己的努力,尽力改善生活条件,得到经济上的支撑,把父亲接过来一起过,让他生活得好一些.
从大一开始,张九精就踏上艰辛的勤工俭学之路,先后做过电器促销、床上用品促销、文具促销和建筑防水工程、家教等勤工俭学工作,靠勤劳改变生活处境,以早一点把父亲接到身边照料.2003年8月,拿到暑假做家教挣来的2000元后,张九精说服了患病的父亲,并把他接到海南.一到海南,等父亲休息两天后,张九精放弃了所有家教的时间,叫上几个最要好的朋友,陪父亲到海边散心、游泳,细心照顾.
看到儿子求学这么辛苦,父亲张玉美心里十分过意不去.到海南的第七天,张玉美就决定“找点事做”——捡破烂.因为担心会给儿子丢脸,张玉美最初收破烂是“偷偷摸摸”的,晚上才出来捡.张九精察觉到父亲的顾虑后,于是抽空陪父亲一起捡破烂.他对父亲说:“咱们用双手劳动挣钱,有什么丢人的?!”在捡破烂的路上,张九精遇上同学也不躲避,父亲弯不下腰时他就帮着捡.父亲从此也终于敢光明正大捡破烂了.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张九精经常给父亲沏壶苦丁茶,因为听说苦丁茶对治糖尿病很有好处;他天天陪父亲吃饭,陪他老人家说说话,解解闷,听父亲发发牢骚;他会在天冷时,把学校发的厚被子给父亲,让父亲睡得暖和,并抽空去给父亲洗衣服,捶捶背.就这样,他边求学,边打工,边悉心照料父亲,用超乎寻常的坚韧毅力承担起了赡养、照顾父亲的责任.尽管无钱就医,但在张九精的精心照料下,父亲的状态开始好转,体重也开始增加了.这些也许在别人眼里并不起眼,但张九精觉得很幸福,很值得回味.他说:“能为自己所爱的人做一点事,让他不那么劳累,让他开心,这不就是我们所想要的日子吗?”他对父亲说:“爸,虽然在物质上没帮上我什么,但您给了我很多,都在我心里,那就是质朴、真诚和自信,您教会了我怎样去做一个有价值的人.不是正如你您说的吗:世上没有过不去的坎儿,您看,我们一路风雨兼程,不是这样走过来了吗?”——是的,就是这样,虽然生活贫困,面对父亲的拖累,他不怨天忧人,不抱怨命运的不公,而是伴着父爱,与父亲同甘苦、共患难,凭着坚强、勇气、自信,一路走过来,走出了不平凡的足迹,走出了不一样的精彩.而他脸上依然是乐观、灿烂如阳光般的笑容.

篇五:家教的小故事

想阅读100字的哲理小故事

成功人生的十个故事
2010-04-19 15:28
有很多人去听一位哲学家讲授人生成功的秘诀,结果那位哲学家给每位听众一本小册子,上面有十个寓言故事,人们看了以后,都觉得受益匪浅.


1、相信自己是一只雄鹰
一个人在高山之巅的鹰巢里,抓到了一只幼鹰,它把幼鹰带回家.养在鸡笼里.这只幼鹰和鸡一起啄食,嬉闹和休息.它以为自己是一只鸡.这只鹰渐渐长大,羽翼丰满了.主人想把它训练成猎鹰,可是由于终日和鸡混在一起,它已经变得和鸡完全一样,根本没有飞的愿望了.主人试了各种办法,都毫无效果.最后把它带到山顶上,一把将它扔了出去.这只鹰像石头似的,直掉下去,慌乱之中它拼命的扑打翅膀,就这样,它终于飞了起来.
秘诀1:召唤成功.有时甚至需要置于死地而后生的勇气.
2、五枚金币
有个叫阿巴格的人生活在内蒙古草原上.有一次,年少的阿巴格和他爸爸在草原上迷了路,阿巴格又累又怕,到最后快走不动了.爸爸就从兜里掏出五枚硬币,把一枚硬币埋在草地里,把其余四枚硬币放在阿巴格的手上,说:“人生有五枚硬币,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各一枚,你现在才用了一枚,就是埋在草里的那一枚,你不能把五枚都扔在草原里,你要一点点地用,每一次都用出不同来,这样才不枉人生一世.今天我们一定要走出草原,你将来也一定要走出草原.世界很大,人活着,就要多走些地方,多看看,不要让你的金币没有用就扔掉.”在父亲的鼓励下,那天,阿巴格走出了草原.长大后,阿巴格离开了家乡,成了一名优秀的船长.
秘诀2:珍惜声明,就能走出挫折的沼泽.
3、扫阳光
有兄弟二人,年龄不过四五岁,由于卧室的窗户整天都密闭着,他们认为屋内太阴暗,看见外面灿烂的阳光觉得十分羡慕.兄弟俩就商量说:“我们可以一起把外面的阳光扫一点进来.”于是,兄弟俩人拿着扫帚和钵簸,到阳台上去扫阳光.等到他们把簸琪搬到房间里的时候,里面的阳光就没有了.这样一而再再而三的扫了许多次,屋内还是一点阳光都没有.正在厨房忙碌的妈妈看见他们奇怪的举动,问道:“你们在做什么?”他们回答说:“房
间太暗了,我们要扫点阳光进来.”妈妈笑道:“只要把窗户打开,阳光自然会进来,何必去扫呢?”
秘诀3:把封闭的心门敞开,成功的阳光就能驱散失败的阴暗.
4、一只蜘蛛和三个人
雨后,一只蜘蛛艰难地向墙上已经支离破碎的网爬去,由于墙壁潮湿,它爬到一定高度,就会掉下来,它一次次的向上爬,一次次地又掉下来.第一个人看到了,他叹了口气,自言自语:“我的一生,不正如这只蜘蛛吗?忙忙碌碌而一无所得.”于是他日渐消沉.
第二个人看到了,他说:“这只蜘蛛真愚蠢,为什么不从旁边干燥的地方绕一下爬上去?我以后可不能像它那样愚蠢.”于是他变得聪明起来.
第三个人看到了,他立刻被蜘蛛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精神感动了.于是他变得坚强起来.
秘诀4:有成功心态者,处处都能发掘成功的要诀.
5、自己救自己
某人在屋檐下躲雨,观音撑着伞走过,这人说:“观音菩萨,普度一下众生吧!带我一段如何?”观音说:“我在雨里,你在檐下,而檐下无雨,你不需要我度.”这人立刻跳出檐下,站在雨中:“我也站在雨中,该度我了吧!”观音说:“你在雨中,我也在雨中,我不被淋,因为有伞;你被雨淋,因为无伞,所以不是我度自己,而是伞度我,你要想度,不必找我,请自找伞去!”说完便走了.
第二天, 这人遇到了难事,便去寺庙里求观音.走进庙里才发现,观音的像前也有一个人在拜,那人长得和观音一模一样,丝毫不差.
这人问:“你是观音吗?”那人答道:“我正是观音.”
这人又问:“那你为何拜自己?”
观音笑道:“我也遇到了难事,但我知道,求人不如求自己.”
秘诀5:成功者能自救.
6、让失去变得可爱
一个老人在高速行驶的火车上,不小心把刚买的新鞋从窗口掉了一只,周围的人倍感惋惜.不料,老人立即把第二只鞋也从窗口扔了下去,这举动更让人大吃一惊.老人解释说:“这一只鞋无论多么昂贵,对我而言,已经没有用了.如果有谁能见到一双鞋,说不定他还能穿呢!”
秘诀6:成功者善于放弃,善于从损失中看到价值.
7、请不要开错窗
一个小女孩趴在窗台上,看窗外的人正在埋葬心爱的小狗,悲怆不已.她的外祖父见状,连忙引她到另一个窗口,让她欣赏他的玫瑰花园.果然小女孩的心情顿时明朗.老人托起外孙女的下巴说:“孩子,你开错窗了.”
秘诀7:打开失败旁边的窗户,也许你就看到希望.
8、人生的秘诀
三十年前,一个年轻人离开故乡开创自己的前途,他动身的第一站是去拜访本族的族长,请求指点.老族长正在练字,他听说本族有位后辈开始踏上人生的路途,就写了三个子:不要怕.然后抬起头来,望着年轻人说:“孩子人生的秘诀只有六个字,今天先告诉你三个字,供你受用半生.”
三十年后,这个从前的年轻人,已是人到中年了,有了一些成就,也添了很多伤心事.归程漫漫,到了家乡,他又去拜访那位老族长.他到了老族长的家里,才知道老族长几年前已经去世了.家人取出了一个密封的信封,对他说:“这是族长生前留给你的,他说有一天你会再来.”还乡的游子这才想起来,三十年前他在这里听到人生的一半秘诀,拆开信封,里面赫然又是三个大字:不要悔.
秘诀8:中年以前不要怕,中年以后不要悔.
9、司机考试
某大公司准备以高薪雇用一名小车司机,经过层层筛选和考试,剩下了三名技术最优秀的竞争者.主考者问他们:“悬崖边有块金子,你们开着车去拿,觉得能距离悬崖多近而不至于掉落呢?”
“两米.”第一位说.
“半米.”第二位说.
“我会尽量远离悬崖,越远越好.”第三位说.
结果这家公司录取了第三位.
秘诀9:不要和诱惑较劲,而应离得越远越好.
10、狮子和羚羊的家教
每天,当太阳升起来的时候,非洲大草原上的动物们就开始奔跑.
狮子妈妈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你必须跑得再快一点,再快一点,你要是跑不过最慢的羚羊,你就会活活饿死.”
在另外一个场地上,羚羊妈妈也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你必须跑得再快一点,再快一点,如果你不能比跑的最快的狮子还快,那你就肯定会被它们吃掉.”
秘诀10:记住你跑得快,别人跑得更快.【家教的小故事】

篇六:家教的小故事

求几则关于实践的小故事,最好是名人的.故事长度在200——300左右.

居里夫妇
比埃尔·居里(Pierre Curie)1859年5月15日生于巴黎一个医生家庭里.在他的儿童和少年时期,性格上好个人沉思,不易改变思路,沉默寡言,反应缓慢,不适应普通学校的灌注式知识训练,不能跟班学习,人们都说他心灵迟钝,所以从小没有进过小学和中学.父亲常带他到乡间采集动、植、矿物标本,培养了他对自然的浓厚兴趣,学到了如何观察事物和如何解释它们的初步方法.居里14岁时,父母为他请了一位数理教师,他的数理进步极快,16岁便考得理学学士学位,进入巴黎大学后两年,又取得物理学硕士学位.1880年,他21岁时,和他哥哥雅克·居里一起研究晶体的特性,发现了晶体的压电效应.1891年,他研究物质的磁性与温度的关系,建立了居里定律:顺磁质的磁化系数与绝对温度成反比.他在进行科学研究中,还自己创造和改进了许多新仪器,例如压电水晶秤、居里天平、居里静电计等.1895年7月25日比埃尔·居里与玛丽·居里结婚.
玛丽·居里(Marie Curie)1867年11月7日生于沙皇俄国统治下的华沙,父亲是中学教员.16岁她以金质奖章毕业于华沙中学,因家庭无力供她继续读书,而不得不去担任家庭教师达六年之久.后来靠自己的一点积蓄和姐姐的帮助,于1891年去巴黎求学.在巴黎大学,她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勤奋地学习,经过四年,获得了物理和数学两个硕士学位.
居里夫妇结婚后次年,即1896年,贝可勒耳发现了铀盐的放射性现象,引起这对青年夫妇的极大兴趣,居里夫人决心研究这一不寻常现象的实质.她先检验了当时已知的所有化学元素,发现了钍和钍的化合物也具有放射性.她进一步检验了各种复杂的矿物的放射性,意外地发现沥青铀矿的放射性比纯粹的氧化铀强四倍多.她断定,铀矿石除了铀之外,显然还含有一种放射性更强的元素.
 居里以他作为物理学家的经验,立即意识到这一研究成果的重要性,放下自己正在从事的晶体研究,和居里夫人一起投入到寻找新元素的工作中.不久之后,他们就确定,在铀矿石里不是含有一种,而是含有两种未被发现的元素.1898年7月,他们先把其中一种元素命名为钋,以纪念居里夫人的祖国波兰.没过多久,1898年12月,他们又把另一种元素命名为镭.为了得到纯净的钋和镭,他们进行了艰苦的劳动.在一个破棚子里,日以继夜地工作了四年.自己用铁棍搅拌锅里沸腾的沥青铀矿渣,眼睛和喉咙忍受着锅里冒出的烟气的刺激,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提炼,才从几吨沥青铀矿渣中得到十分之一克的镭.由于发现放射性,居里夫妇和贝可勒耳共同获得了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06年,比埃尔·居里因车祸不幸逝世,年仅47岁.比埃尔·居里去世后,居里夫人忍受着巨大的悲痛,接任了她丈夫在巴黎大学的物理学教授职位,成为该校第一位女教授.她继续放射性的研究工作.1910年,她和法国化学家德别爱尔诺一起分析出纯镭元素,确定了镭的原子量和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她还测出了氡和其他一些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整理出放射性元素衰变的系统关系.由于这些重大成就,又荣获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成为历史上仅有的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
居里夫妇亲自体验了镭的生理效应,他们曾不止一次地被镭射线烫伤.他们与医生一起研究将镭用于治疗癌症,开创了放射性疗法.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她为了自己的祖国波兰和第二祖国法国,参加了战地卫生服务工作,组织X光汽车和X光照相室为伤兵服务,还用镭来治疗伤兵,起了很大的作用.
大战结束后,居里夫人回到巴黎她创建的镭学研究所,继续自己的研究工作并培养青年学者.晚年完成了钋和锕的提炼.居里夫人在无任何防护设施的情况下从事了35年的镭元素研究,加上大战期间四年建立X射线室的工作,射线严重地损害了她的健康,引起她严重贫血.1934年5月她不得不离开自己心爱的实验室,并于1934年7月4日与世长辞.
居里夫妇一生淡泊、谦虚,不喜欢世俗的恭维与赞扬,不关心个人的名利与地位.在发现镭和提炼成功以后,他们不请求专利,也不保留任何权利.他们认为,镭是一种元素,应该属于全人类.他们向全世界公开他们的提镭方法.对他们花费十几年制备出来的、约值十万美元的一克多镭,全部交给了镭学研究所,不取分文.对美国妇女界捐赠给她的一克镭,也不据为私有,一半给了法国镭学研究所,一半给了华沙的镭学研究所.在将镭用于治疗癌症时,他们本可以一夜之间成为百万富翁,但是他们商定,不要他们的发明带来的一切物质利益.他们辛勤劳动的目的,是为人类从新发现中获得幸福.

篇七:家教的小故事

读了许多名人家教故事后的你.有什么感想?
我要的是感悟!不是故事!

《名人传》感想
翻开《名人传》,在首篇的引言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周围的空气多沉重.老大的欧罗巴在重浊与腐败的气氛中昏迷不醒,鄙俗的物质主义镇压着思想,阻挠着政府与个人的行动.社会在乖巧卑下的自私自利中而死,人类喘不过气来.打开窗子罢!让自由的空气重新进来!呼吸一下英雄们的气息.” 显然,罗曼·罗兰要用英雄主义的精神来矫正时代的偏向.在罗曼·罗兰看来,真正的英雄、真正的伟大是痛苦和孤独,是自我同无形物的抗争.在同一引言中他还说:“我称为英雄的,并非以思或强力称雄的人;而只是靠心灵伟大的人.”他正是紧紧抓住了英雄伟人痛苦的心灵,把战胜苦难作为衡量英雄的一把闪亮标尺.而他的《名人传》就是揭示人类历史上三位苦难英雄的心灵传记,他们是19世纪德国伟大音乐家贝多芬、文艺复兴时代意大利着名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文坛巨子托尔斯泰.他在《贝多芬传》的结尾这样写道:“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好似他用那句豪语来说明的——那是可以总结他的一生,可以成为一切英勇心灵的箴言:用痛苦换来欢迎.”确实,“用痛苦换来欢乐”正是罗曼·罗兰追踪贝多芬一生命运的视野,这句话构成了《贝多芬传》内在的紧张和扣人心魂的思想魅力之所在.是什么支持着贝多芬?是不向皇权低头的品质,是不被金钱收买的决心,是扼住命运咽喉的勇气!正是依靠着这些超凡的精神力量,贝多芬越过了人生的无数个痛苦险峰,达到了对人生最清醒的领悟.如果说《贝多芬传》是英雄主义的号召,是力的颂歌,那么《托尔斯泰传》则是一首安魂曲、一支哀歌,一阕送葬曲.贝多芬伟大的痛苦是因为他在人生的盛年遭到厄运,托尔斯泰伟大的痛苦在他自身主观意志的选择.《复活》是托尔斯泰暮年的又一部力作,罗曼·罗兰所说:“妻子、儿女、朋友、敌人都没有理解他,都认为他是堂·吉诃德,因为他们都看不见他与之斗争的那个敌人,其实这个敌人就是他自己.” “托尔斯泰,你是否依照你所宣扬的主义而生活!”他痛苦地回答:“我羞愧欲死,我是罪人,我应当被人蔑视.”终于,在82岁的暮年,托尔斯泰在一个寒冷的冬夜,独自逃出了家门,在一个无名的小城一病不起.弥留之际,他号啕大哭,对守在他周围的人们说道; “大地上千百万的生灵在受苦;为何大家都在这里只照顾一个列夫·托尔斯泰?” 其实,托尔斯泰发出的是对苍生的疑问,也是对痛苦心灵的回应,在这里我们分明又听到了贝多芬对生命的欢乐歌唱.这就是罗曼·罗兰在《名人传》里留给我们的永恒的精神光芒.
名人故事:低头亦是一种能力
被称为美国之父的富兰克林,年轻时曾去拜访一位前辈.年轻气盛的他,挺胸昂首迈着大步,进门撞在门框上,迎接他的前辈见此情景,笑笑说:“很疼吗?可这将是你今天来访的最大收获.一个人活在世上,就必须时刻记住低头.”
无独有偶,有人问过苏格拉底:“你是天下最有学问的人,那么你说天与地之间的高度是多少?”苏格拉底毫不迟疑地说:“三尺!”那人不以为然:“我们每个人都五尺高,天与地之间只有三尺,那不是戳破苍穹?”苏格拉底笑着说:“所以,凡是高度超过三尺的人,要长立于天地之间,就要懂得低头.”
大师们提到的“记住低头”和“懂得低头”之说,就是要记住不论你的资历、能力如何,在浩瀚的社会里,你只是一个小分子,无疑是渺小的.当我们把奋斗目标看得更高时,更要在人生舞台上唱低调,在生活中保持低姿态,把自己看轻些,把别人看重些.富兰克林就从中领悟到了深刻的道理,并把它列入一生的生活准则之中.
其实,我们的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自认怀才不遇的人,往往看不到别人的优秀;愤世嫉俗的人,往往看不到世界的美好;只有敢于低头并不断否定自己的人,才能够不断吸取教训,才会为别人的成功而欣喜,为自己的善解人意而自得,才会在挫折面前心安理得.
当你从困惑中走出来时,你会发现,一次善意的低头,其实是一种难得的境界:低头亦是一种能力,它并不是自卑,也不是怯弱,它是清醒中的一种嬗变经营.
如果把我们的人生比作爬山,有的人在山脚刚刚起步,有的正向山腰跋涉,有的已信步顶峰,但此时,不管你处在什么位置,请记住:要把自己放在山的最低处,即使“会当凌绝顶”,也要会低头,因为,在你所经历的漫长人生旅途中,总难免有碰头的时候.
低头亦是一种能力.有时,稍微低一下头,或许我们的人生路会走得更精

篇八:家教的小故事

国外名人勤奋学习并成功的小故事

  1.战胜残疾的巴雷尼(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得主)——坚持
  巴雷尼小时候因病成了残疾,母亲的心就像刀绞一样,但她还是强忍住自己的悲痛.她想,孩子现在最需要的是鼓励和帮助,而不是妈妈的眼泪.母亲来到巴雷尼的病床前,拉着他的手说:“孩子,妈妈相信你是个有志气的人, 希望 你能用自己的双腿,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地走下去!好巴雷尼,你能够答应妈妈吗?”
  母亲的话,像铁锤一样撞击着巴雷尼的心扉,他“哇”地一声,扑到母亲怀里大哭起来.
  从那以后,妈妈只要一有空,就给巴雷尼练习走路,做体操,常常累得满头大汗.有一次妈妈得了重感冒,她想,做母亲的不仅要言传,还要身教.尽管发着高烧,她还是下床按计划帮助巴雷尼练习走路.黄豆般的汗水从妈妈脸上淌下来,她用干毛巾擦擦,咬紧牙,硬是帮巴雷尼完成了当天的锻炼计划.
  体育锻炼弥补了由于残疾给巴雷尼带来的不便.母亲的榜样作用,更是深深教育了巴雷尼,他终于经受住了命运给他的严酷打击.他刻苦学习,学习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大学毕业后,巴雷尼以全部精力,致力于耳科神经学的研究.最后,终于登上了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领奖台.
  2.比埃尔·居里(Pierre Curie)1859年5月15日生于巴黎一个医生家庭里.在他的儿童和少年时期,性格上好个人沉思,不易改变思路,沉默寡言,反应缓慢,不适应普通学校的灌注式知识训练,不能跟班学习,人们都说他心灵迟钝,所以从小没有进过小学和中学.父亲常带他到乡间采集动、植、矿物标本,培养了他对自然的浓厚兴趣,学到了如何观察事物和如何解释它们的初步方法.居里14岁时,父母为他请了一位数理教师,他的数理进步极快,16岁便考得理学学士学位,进入巴黎大学后两年,又取得物理学硕士学位.1880年,他21岁时,和他哥哥雅克·居里一起研究晶体的特性,发现了晶体的压电效应.1891年,他研究物质的磁性与温度的关系,建立了居里定律:顺磁质的磁化系数与绝对温度成反比.他在进行科学研究中,还自己创造和改进了许多新仪器,例如压电水晶秤、居里天平、居里静电计等.1895年7月25日比埃尔·居里与玛丽·居里结婚.
  3.玛丽·居里(Marie Curie)1867年11月7日生于沙皇俄国统治下的华沙,父亲是中学教员.16岁她以金质奖章毕业于华沙中学,因家庭无力供她继续读书,而不得不去担任家庭教师达六年之久.后来靠自己的一点积蓄和姐姐的帮助,于1891年去巴黎求学.在巴黎大学,她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勤奋地学习,经过四年,获得了物理和数学两个硕士学位.
  居里夫妇结婚后次年,即1896年,贝可勒耳发现了铀盐的放射性现象,引起这对青年夫妇的极大兴趣,居里夫人决心研究这一不寻常现象的实质.她先检验了当时已知的所有化学元素,发现了钍和钍的化合物也具有放射性.她进一步检验了各种复杂的矿物的放射性,意外地发现沥青铀矿的放射性比纯粹的氧化铀强四倍多.她断定,铀矿石除了铀之外,显然还含有一种放射性更强的元素.
   居里以他作为物理学家的经验,立即意识到这一研究成果的重要性,放下自己正在从事的晶体研究,和居里夫人一起投入到寻找新元素的工作中.不久之后,他们就确定,在铀矿石里不是含有一种,而是含有两种未被发现的元素.1898年7月,他们先把其中一种元素命名为钋,以纪念居里夫人的祖国波兰.没过多久,1898年12月,他们又把另一种元素命名为镭.为了得到纯净的钋和镭,他们进行了艰苦的劳动.在一个破棚子里,日以继夜地工作了四年.自己用铁棍搅拌锅里沸腾的沥青铀矿渣,眼睛和喉咙忍受着锅里冒出的烟气的刺激,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提炼,才从几吨沥青铀矿渣中得到十分之一克的镭.由于发现放射性,居里夫妇和贝可勒耳共同获得了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06年,比埃尔·居里因车祸不幸逝世,年仅47岁.比埃尔·居里去世后,居里夫人忍受着巨大的悲痛,接任了她丈夫在巴黎大学的物理学教授职位,成为该校第一位女教授.她继续放射性的研究工作.1910年,她和法国化学家德别爱尔诺一起分析出纯镭元素,确定了镭的原子量和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她还测出了氡和其他一些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整理出放射性元素衰变的系统关系.由于这些重大成就,又荣获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成为历史上仅有的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
  居里夫妇亲自体验了镭的生理效应,他们曾不止一次地被镭射线烫伤.他们与医生一起研究将镭用于治疗癌症,开创了放射性疗法.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她为了自己的祖国波兰和第二祖国法国,参加了战地卫生服务工作,组织X光汽车和X光照相室为伤兵服务,还用镭来治疗伤兵,起了很大的作用.
  大战结束后,居里夫人回到巴黎她创建的镭学研究所,继续自己的研究工作并培养青年学者.晚年完成了钋和锕的提炼.居里夫人在无任何防护设施的情况下从事了35年的镭元素研究,加上大战期间四年建立X射线室的工作,射线严重地损害了她的健康,引起她严重贫血.1934年5月她不得不离开自己心爱的实验室,并于1934年7月4日与世长辞.
  居里夫妇一生淡泊、谦虚,不喜欢世俗的恭维与赞扬,不关心个人的名利与地位.在发现镭和提炼成功以后,他们不请求专利,也不保留任何权利.他们认为,镭是一种元素,应该属于全人类.他们向全世界公开他们的提镭方法.对他们花费十几年制备出来的、约值十万美元的一克多镭,全部交给了镭学研究所,不取分文.对美国妇女界捐赠给她的一克镭,也不据为私有,一半给了法国镭学研究所,一半给了华沙的镭学研究所.在将镭用于治疗癌症时,他们本可以一夜之间成为百万富翁,但是他们商定,不要他们的发明带来的一切物质利益.他们辛勤劳动的目的,是为人类从新发现中获得幸福.

篇九:家教的小故事

化学小故事100-300字
可以是化学名人,可以是化学故事

诺贝尔小时候身体非常瘦弱.十岁时,随母亲前往俄国的贝德尔堡,与父亲团聚,并开始接受家庭教师的指导.十七岁时,到美国留学,两年之后回国,进入父亲的公司从事研究工作.
诺贝尔受了父亲的影响,对研究炸药很有兴趣,后来因为制造炸药和开发油田,赚了很多钱.但是,他看见自己发明的炸药用于战争,感到十分痛心,故毕生努力呼吁世人把火药用于和平.诺贝尔用他的巨额财产成立基金,每年发奖金给世界上对物理、化学、生物、医学、文学、和平事业有杰出贡献的人.能够获得诺贝尔奖金,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极大的荣誉呢!
实验室里雾腾腾,诺贝尔 正在忘我地工作,他的哥哥来找他,说:“诺贝尔,我正在整理我们家族的家谱,你是名闻世界的人物,没有你的自传怎么行呢?你写份自传吧.”
“哥哥,不用吧.”
“那怎么行呢?”诺贝尔的哥哥劝说道,“弟弟,你写自传并不是为你自己,而是为我们家族呀!你写吧.我们家族的家谱里有你的自传,就会增添光彩的!”
诺贝尔还是不同意,他哥哥就反复劝说,最后,甚至是哀求了:“弟弟,你是怕耽误你的时间吗?如果那样,你就说说,我来记录、整理吧.”
“我实难从命.”诺贝尔态度谦逊,但语气坚定地说,“我不能写自传,在宇宙漩涡中有恒河沙粒那么多的星球,而无足轻重的我们,有甚么值得写的哟!”
原来如此!他认为自己做的一切只是为人类该做的一点点事而己,为甚么要拿对人类的一点点贡献去换取荣誉呢.因此,他始终不答应.
诺贝尔的哥哥只好叹息着走了.诺贝尔又埋头做起实验来.
诺贝尔的遗嘱,是他理想的精华,心血的结晶.虽然他身拥巨富,却不愿把财产分配给亲友们.他认为:大宗财产是阻滞人类才能的祸害,凡拥有财富的人,只应给子女留下必须的教育费用,如果留下过多的钱财,那是奖励懈惰,使他们不能发展自己的才干.
因此,他不顾亲友们的反对,决定用自己的全部财产,设立诺贝尔奖金,奖励当代的世界精英.

推荐访问:雨后家教小故事闪图 家教小故事雨后动态图

上一篇:博学笃行(共9篇)
下一篇:美文赏析点评(共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