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人名谜和水浒人名谜,
到处是美玉-打一三国人物,助人为乐-打一水浒人物,
1、瑾瑜,美玉的意思;所以周瑜字公瑾.2、诸葛孔明的亲哥哥叫诸葛瑾,字子瑜;3、崔琰字季珪,中的琰也是美玉的一种.4、陈珪字汉瑜,中的珪也是玉的一种.还有一也名字中的人名都是美玉的意思.但是到处可以考虑周的含义.所以应该是(周瑜).
第二个的话,说人的事迹的,宋江(及时雨)比较和适.如果按人名来的话,就要参详蛮久了.
在三国中人物的姓名:三顾茅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乐不思蜀().
刘备 诸葛亮 周瑜 刘禅
写出《三国演义》中的一个人物的名字,并简述此人的一个相关故事.
大家知道卧龙,但很少人知道雏凤.
雏凤是庞统,(179-214年8月29日),字士元,荆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谋士,官拜军师中郎将.才智与诸葛亮齐名,道号“凤雏”.在进围雒县时,统率众攻城,不幸被流矢击中去世,时年三十六岁.追赐统为关内侯,谥曰靖侯.庞统死后,葬于落凤庞统墓坡.现于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县城西的鹿头山白马关处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庞统祠墓.【三国人物名字】
在下面横线上填上《三国演义》中名字是两个字的人物的姓名,使其前四个字和后四个字个成为一条成语.
1.千疮百_ _目张胆 2.咬紧牙_ _扇纶巾
3.纲举目_ _针走线 4.指鹿为_ _群出众
5.信口雌_ _心耿耿 6.完壁归_ _消雾散
7.孝子贤_ _宜之计 8.黄钟大_ _衣蔬食
9.九鼎大_ _在鼓里
1.千疮百【孔明】目张胆 2.咬紧牙【关羽】扇纶巾
3.纲举目【张飞】针走线 4.指鹿为【马超】群出众
5.信口雌【黄忠】心耿耿 6.完壁归【赵云】消雾散
7.孝子贤【孙权】宜之计 8.黄钟大【吕布】衣蔬食
9.九鼎大【吕蒙】在鼓里
三国中人物名和字之间含义
希望有更多的三国人物名与字的对比!
曹操,字孟德.操,有操守的意思,孟是排行,代表长子,德,自然是德行的意思,操和德有相同的意思.
赵云,字子龙.古语有云生龙的说法.
诸葛亮,字孔明.孔明者,亮
孙策,字伯符.策和符也有相近的意思,伯同样代表长子.
司马懿,字仲达.懿,有美、博大的意思,达同样是博大的意思,而仲代表次子.
所以古人的名和字通常有相同的意思,而用伯仲叔季代表排序.【三国人物名字】
我要历史人物的名称和朝代!
不要三国时期的人物,至少要10个!
清朝 乾隆 雍正 康熙
明朝 朱元璋
元朝 成吉思汗
秦朝 嬴政
唐朝 李世民 李白 杜甫 武则天
明末清初 郑成功
夏朝 舜
春秋 孔丘 孙武(孙子)
战国 孟子
三国人物名称歇后语()()手艺—巧夺天工
马钧手艺一巧夺天工.
马钧,字德衡,扶风(今陕西兴平)人,是我国古代科技史上最负盛名的机械发明家之一.马钧年幼时家境贫寒,自己又有口吃的毛病,所以不擅言谈却精于巧思,后来在魏国担任给事中的官职.指南车制成后,他又奉诏制木偶百戏,称“水转百戏”.接着马钧又改造了织绫机,提高工效四五倍.马钧还研制了用于农业灌溉的工具龙骨水车(翻车),此后,马钧还改制了诸葛亮的发展和技术进步做出了贡献.
求三国中人物的肖像描写(姓名、字、号、外貌、主要事迹)每人300····400字就可以
刘备(161-223)即蜀汉昭烈帝,字玄德
三顾茅庐
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今河南南阳城西,一说为湖北襄阳城西南)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好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过了一段时间,刘备吃了三天素之后,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虚名,未必有真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请诸葛亮.当他们到诸葛亮家前,已经是中午,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
这时袁绍谋士许攸因向袁绍献偷袭许都之计不成,且在河北的家眷犯法被抓,心生悔恨,而来投曹操,献计让曹操偷袭乌巢.曹操大喜,跣足出迎,之后亲率精锐步骑五千人,军队人衔枚,马勒口,换袁军军装乘夜从小路偷袭乌巢.曹操军至乌巢,命四面放火,袁军大乱,淳于琼拒营死守.袁绍闻知,急忙派兵救授,曹操左右见“贼骑稍近,请分兵拒之.”操怒曰:“贼在背后,乃白!”士卒皆殊死战,遂大破之,斩琼等,尽燔其粮草.
诸葛亮(181年7月23日—234年8月28日),字孔明,号卧龙
《隆中对》原名《草庐对》,是东汉末年诸葛亮与刘备初次会面的谈话内容,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207年冬至208年春,当时驻军新野的刘备在徐庶的建议下,三次到隆中(今襄阳市襄城区古隆中)拜访诸葛亮.前两次都没见到诸葛亮,第三次终于得见.《隆中对》中,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的战略构想.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出山成为刘备的军师,刘备集团之后的种种攻略皆基于此.
括号里填上《三国演义》中两个字的人物名字,使前四个字和后四个字各成一条成语.
纲举目( )针走线
张飞
纲举目张
飞针走线
列举三国名称,人物,时间,都城,并分析三国鼎立局面(速度)
如题
魏——曹操——许昌
蜀——刘备——成都
吴——孙权——建邺
刘备占益州、荆州.孙权占江东,曹操统一北方.赤壁之战之后,曹操退守北方,未下江南,三国鼎立局面基本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