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知识 > 国学经典 > 正文

不孝顺父母的经典句子(共10篇)

来源:国学经典   2018-09-11

篇一:不孝顺父母的经典句子

不孝顺父母诗句

父母双亲慈爱真,
天打雷劈不孝人.
古往今来典故多,
是否冷暖非传说.
孝义篇——安可见闻

篇二:不孝顺父母的经典句子

关于孝顺父母的 非主流句子 不要文言文中的
求一句写应该孝顺父母的句子.不要论语中的那些文言文,也不要中国古语中的那些.最好有点非主流,有点哲理性的.没有非主流的话,感人的也行.
只要一句!最好可以翻译成英文.

【不孝顺父母的经典句子】

你们是我爱的人,是我最珍惜的人,是我最在乎的人,是我最不想放弃的人. 我爱你们

篇三:不孝顺父母的经典句子

爸爸经常教育我:(名言、诗句、谚语)孝顺父母,要从点滴小事做起.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长幼有序.——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荀子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孝经·圣至章》
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马迁
事亲以敬,美过三牲.——挚虞
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武则天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内睦者,家道昌.——林逋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苏辙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李毓秀
凡为父母的,莫不爱其子.——陈宏谋
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周秉清
长者问,对勿欺;长者令,行勿迟;长者赐,不敢辞.——周秉清
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庐
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老舍
母亲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费孝通
老年人犹如历史和戏剧,可供我们生活的参考.——(古罗马)西塞罗
以上来源http://zhidao.baidu.com/link?url=Ic1x__nhQdSp9ONP4EwGTd0XL-FJ7dqKTUjNH-HI9gzvYxEbY4OcuVb6p_TZj5PJXnF5Q5JxPnRkNMWDi5mFN_
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2、孝敬父母经常可以代替最高贵的感情.——孟轲

3、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高尔基

4、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5、母爱胜于万爱.——莎士比亚

6、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7、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8、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9、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10、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11、长幼有序.——孟子

1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13、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14、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15、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16、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17、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18、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19、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20、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21、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22、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23、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24、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25、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26、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费孝通

27、老年人犹如历史和戏剧,可供我们生活的参考.——(古罗马)西塞罗

28、开始吧,孩子,开始用微笑去认识你的母亲吧!——(古罗马)维吉尔

29、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荀子

30、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孝经·圣至章》

31、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马迁

32、事亲以敬,美过三牲.——挚虞

33、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武则天

34、内睦者,家道昌.——林逋

35、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苏辙

36、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李毓秀

37、凡为父母的,莫不爱其子.——陈宏谋

38、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周秉清

39、长者问,对勿欺;长者令,行勿迟;长者赐,不敢辞.——周秉清

40、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庐

41、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老舍

42、母亲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43、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法)雨果

44、一个人如果使自己的母亲伤心,无论他的地位多么显赫,无论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个卑劣的人.——(意大利)亚米契斯

45、年老受尊敬是出现在人类社会里的第一种特权.——(法)拉法格

46、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德)歌德

47、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于隐藏他们的一切快乐、烦恼和恐惧.——(英)培根

48、老人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法)司汤达

49、老年,好比夜莺,应有他的夜曲.——(德)康德

50、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51、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增广贤文》

52、我们几乎是在不知不觉地爱自己的父母,因为这种爱像人的活着一样自然,只有到了最后分别的时刻才能看到这种感情的根扎得多深.——莫泊桑

53、孝子事亲,不可使其亲有冷淡心,烦恼心,惊怖心,愁闷心,难言心,愧恨心.——袁采

54、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歌德

55、所有杰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亲,到了晚年都十分尊敬自己的母亲,把他们当作最好的朋友.——(英)狄更斯

56、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英)萨克雷

57、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永远需要报答最美好的人,这就是母亲.——(前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

58、就是在我们母亲的膝上,我们获得了我们的最高尚、最真诚和最远大的理想,但是里面很少有任何金钱.——马克·吐温

59、共产主义不仅表现在田地里和汗水横流的工厂,它也表现在家庭里、饭桌旁,在亲戚之间,在相互的关系上.——马雅可夫斯基

60、丑恶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儿女那样可怕.——莎士比亚

61、仁爱和打人都先自家中开始.——鲍蒙特和弗莱彻

62、慈善行及至亲,但不应仅此为止.——富勒

63、作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罗素

64、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恶的人.——鲁迅

65、一个天生自然的人爱他的孩子,一个有教养的人定爱他的父母.——林语堂

66、大孝终身慕父母.唯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轲

67、你希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68、做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罗素

69、父母惟其疾之忧.——孟武伯

70、有难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子夏

71、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子曰

72、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子曰

73、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子曰

74、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子曰

75、孟子曰:“亲亲,仁也;敬长,义也.”孟子说:“亲爱父母亲,便是仁;尊敬兄长便是义.”——(春秋)《孟子·尽心上》.

76、千万经典,孝义为先.意思是:成千上万部经典上都说,孝和义是人首先应当做到的.——(清)《增广贤文》.

77、出入扶持须谨慎,朝夕伺候莫厌烦.意思是:父母出入(门)要小心搀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厌烦.——《劝报亲恩篇》.

78、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劝报亲恩篇》.

79、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意思是:不尊敬别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三国志·魏书》.

80、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意思是:父母疼爱我,做到孝有什么困难呢;父母讨厌我,仍尽孝,才为贤德.——(清)李毓秀《弟子规》.

81、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意思是:妻子贤惠,她的丈夫灾祸就少,子女孝顺,父母就心情舒畅.——(明)《增广贤文》.

82、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春秋)《论语·学而第一》.

83、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说:“只要人人各自亲爱自己的双亲,各自尊敬自己的长辈,那么,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春秋)《孟子·离娄上》.

84、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意思是:不要让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让父母分担你的忧愁.——《劝报亲恩篇》.

85、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意思是:父母喜好的东西,子女要尽力为他们准备;父母厌恶的东西,要谨慎地为他们去掉.——(清)李毓秀《弟子规》.

86、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意思是:父母有过错,劝他们更改.要面带笑容,语调柔和.——(清)李毓秀《弟子规》.

87、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意思是:在家庭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识别真正的忠臣.——《名贤集》.

88、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意思是:好饭先给父母吃,好衣先给父母穿.——《劝报亲恩篇》.

89、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意思是: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清)李毓秀《弟子规》.

90、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意思是:孝是天经地义的.——《孝经》.

91、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说:“(在舜的眼中看来)儿子与父母亲的关系相处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成其为儿子.”——《孟子·离娄上》.

篇四:不孝顺父母的经典句子

找一句话.好像是文言文
说的是,有时间的时候不孝敬父母,等到想起来孝敬父母的时候,父母已经不在了.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解释〗树想要静下来,风却不停地刮着.原比喻事情不能如人的心愿. 《韩诗外传》卷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皋鱼以“树欲静而风不止”,来比喻他痛失双亲的无奈.树大不喜随风摆动太多,否则便枝歪叶落;无奈劲风始终不肯停息,而树木便不断被吹得摇头摆脑.风不止,是树的无奈;而亲不在则是孝子的无奈!
因为这缘故,后人便以“风树之悲”来借喻丧亲之痛,也表示主观愿望适应不了客观情况.
〖出处〗孔子集语
原文:
孔子行,闻哭声甚悲.孔子曰:「驱驱前有贤者.」至,则皋鱼也,被褐拥镰,哭于道傍.孔子辟车与言曰:「子非有丧,何哭之悲也?」皋鱼曰:「吾失之三矣,少而学,游诸侯,以后吾亲,失之一也.高尚吾志,闲吾事君,失之二也.与友厚而少绝之,失之三也.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得见者,亲也.吾请从此辞矣.」立槁而死.孔子曰:「弟子诫之,足以识矣.」于是门人辞归而养亲者十有三人.
〖示例〗:‘~’嘛,你们当中肯定会有人跳出来表演的. ★张贤亮《土牢情话》第三章
汉·韩婴《韩诗外传》『皋鱼曰:「吾失之三矣:少而学,游诸侯,以后吾亲,失之一也;高尚吾志,间吾事君,失之二也;与友厚而小绝之,失之三矣.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得见者、亲也.吾请从此辞矣.」』
皋鱼周游列国去寻师访友,故此很少留在家里侍奉父母.岂料父母相继去世,皋鱼惊觉从此不能再尽孝道,深悔父母在世时未能好好侍床,现在已追悔莫及了.
【树欲静而风不止】解释 树想要静止,风却不停的刮动它的枝叶.比喻形势与自己的愿望相违背.多用于感叹人子希望尽孝双亲时,父母却已经亡故.唐˙白居易˙柳公绰父子温赠尚书右仆射等八人亡父同制:古人有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向无显扬褒赠之事,则何以旌先臣德,慰后嗣心乎?明˙高明˙汲古阁本琵琶记˙第三十七出:孔子听得皋鱼哭啼,问其故,皋鱼说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或作树欲静而风不宁、树欲息而风不停.

【不孝顺父母的经典句子】

篇五:不孝顺父母的经典句子

在线求指导:下列话语能体现孝敬父
下列话语能体现孝敬父母的是 [     ]
A.“妈妈,您要多注意身体,不要太劳累了.”
B.“妈妈,晚上多做点好吃的,我们给你过生日.”
C.“妈妈,我的任务就是读书,家务活全归你了.”
D.“爸爸,我同桌买了双名牌运动鞋,你也给我买一双”

A

篇六:不孝顺父母的经典句子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句子有三处表达错误,请把它找出来并加以改正.3分) ①孝敬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②不同时代,人们对“孝”的理解不相同,因为表达孝心的方式不同.古人把守在父母身边作为第一大孝.③随着不断发展的社会经济,许多人远离了亲人,远离了家乡,到异地去学习、去工作,甚至定居海外.④在这些人中,认为经常给父母寄点吃的、穿的、用的,就算尽了孝心.

②不同时代,人们对“孝”的理解不相同,因为表达孝心的方式不同.——不同时代,因为表达孝心的方式的变化,人们对“孝”的理解不相同.
③随着不断发展的社会经济——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④在这些人中,认为经常给父母寄点吃的、穿的、用的,就算尽了孝心.——在这些人中,大部分人认为经常给父母寄点吃的、穿的、用的,就算尽了孝心.【不孝顺父母的经典句子】

篇七:不孝顺父母的经典句子

有关感恩的名言,诗句,经典事例

上古时期五帝之一的舜,是瞽瞍的儿子.从小就很孝顺父母.他父亲是个老实厚道的农夫.舜的母亲因家境贫困,常对他父亲出言不逊、横加指责.舜有个弟弟叫象,也常对父亲傲慢不恭敬.只有舜始终如一,不怨天尤人,对父母恭顺如常,对弟弟加倍关心、照顾,引导其改过自新.此超常之大孝心,感动上天.当舜在山下耕田时有神象相助;又有神鸟帮忙锄去荒草.当时的帝尧听说舜的孝行,特派九位侍者去服侍瞽瞍夫妇,并将自己的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舜,以表彰他的孝心.后来尧把帝位也“禅让”给舜.人们赞扬说,舜由一个平民成为帝王纯由他的孝心所致.
后人有诗赞曰:
队队耕春象,纷纷耘草禽;
嗣尧登帝位,孝感动天心.
宋朝浙江瑞安府永嘉县,有个姓陈名侃字君和的人,因事亲至孝,名遍四方.他奉侍双亲,温顺孝敬,从来不让父母心中有忧虑之念.偶遇父母有病,则衣不解带,日夜陪床服侍,亲自做汤熬药.二老逝去后,陈侃悲痛欲绝,真正做到了“事生尽力,事死尽思”的圣人垂训.他的孝行被整个家族引为典范.所以后代子孙人人效法,尊老爱幼,兄弟团结,夫妇和睦,妯娌相亲.以后陈氏家族五代同堂传为佳话.宋皇树坊旌表,赐额曰:“孝门陈君”,百姓则称其为“陈孝门”.
后人有诗赞曰;
至孝事亲世颂扬,子孙代代仰遗芳;
同居五世人崇敬,感动枫宸诏表彰.
清朝时,长江口外的崇明岛上,有吴氏四兄弟,小时候因家境贫困,父母不得已把他们卖给富家为童仆,以求一条生路.他们长大后,个个勤奋节俭,赎出卖身契,回到家乡,合力盖起房舍并各娶妻成家.这时,他们已理解当日父母之苦心,故争相供养父母,以示不忘养育之恩.开始认定每家供养一月.后来,贤惠孝顺的妯娌们认为隔三个月才能轮到供养,时间太长了,故改为每家供养一日.以后又改为自老大起每人供养一餐,依次排下.每隔五天,全家四房老少合聚一起,共烹佳肴,奉养父母.席上子孙、儿媳争相端菜敬酒,百般孝顺,真是合家欢乐乐陶陶.二位老人安享天年,福寿近百岁无病而终.
诗云:
父母育恩深似渊,不尤被鬻孝犹虔.
弟兄争奉酒甘旨,纯孝妯娌浑归贤.
清朝人李应麟,居云南昆明,从小温顺善良.他的母亲不幸去世后,便劝父亲再娶.他用卖卜的收入来供养父母.应麟对待继母虽然十分孝顺,但是继母却将他视为眼中钉,百般刁难,常常对他施以棍棒.每当这时应麟总是跪着,恭敬如初,丝毫没有抗拒之意.他的父亲却轻信继母谗言,将他逐出了家门.应麟仍无怨言,每年父母生日,都准备好礼品回家祝贺.不久应麟听说继母病了,急忙回家进行护理,并跑到三十里外的地方求医抓药,不管雨天晴天天天如此,直到继母病愈.同时应麟对待继母所生孩子格外亲和,终使继母悔恨不已,是此母子关系改善,胜过亲生.后人赞曰;
不忧继母逐离乡,母病回家侍药汤; 将弟视同亲手足,母终悔恨变慈祥
宋代,江南有一孝女名叫张菊花.七岁那年,母亲不幸病逝,父亲续娶.菊花没有因此而分辨生养之别,对待继母恭敬.她的继母却居心不良.一天,其父外出做生意,继母乘机将她卖给人家作婢女.事有凑巧,菊花的父亲在回归途中,偶遇菊花.父女相逢,悲喜交加.当父亲问她为何落此地步时,菊花含泪不语,生怕连累继母,在父亲追问下,不得已才告之.父亲听后大吃一惊,当即将菊花赎了回来.三日后父女回到家.其父见到后妻,十分恼怒,欲将其休掉.菊花见状,当即下跪为继母求情,父亲终被其孝心感动,方才罢休.继母没有生子.其父去世后,菊花对待继母和父亲在世时一样孝敬、因此世人有诗颂曰:
一片奉心如石坚,一身被鬻亦依然;
情深跪动恕宽母,纯孝并齐闵子骞..
汉朝时,大梁有个叫韩伯愈的人,本性纯正,孝敬父母,是一位着名的孝子.他的母亲对他管教很严格,稍微有点过失,就举杖挥打.有一天伯愈在挨打时,竟然伤心哭泣.他母亲觉得奇怪,问道:“往常打你时,你都能接受,今天为什么哭泣?”伯愈回答道:“往常打我我觉得疼痛,知道母亲还有力气,身体健康,但是今天感觉不到疼痛,知道母亲身体衰退,体力微弱.所以伤心禁不住流下了泪水.并不是疼痛不甘心忍受.”说明了他非常孝敬母亲.有诗颂曰:
体念母亲情至忱,母棰轻重甚关心;
一朝知母力衰退,顿起心酸泪湿襟.
周朝,有个叫仲由的人,字子路.家里很贫穷,时常在外面采集藜藿等野菜当食物.而子路为了赡养父母双亲,常常到百里以外的地方背回米来,尽到自己的孝心.父母去世以后,于路南游到楚国.楚王非常敬佩恭慕他的学问和人品,给子路加封到拥有百辆车马的官位.家中积余下来的粮食达到万钟之多.但是子路仍然不忘父母的劳苦,感叹说;虽然希望再同以前一样生活,吃藜藿等野菜,到百里之外的地方背回米来赡养父母双亲,可惜没有办法如愿以偿了.有诗颂曰:
负米供甘旨,宁辞百里遥;
身荣亲已没,犹念旧劬劳.
元代,有个叫孙抑的人,家住山西洪洞县.武宗年间,考上了进士,官为刑部郎中.但因对朝廷不满,所以辞去官,回去尽力孝奉父母.这时家乡兵荒马乱,强盗四起,就想带双亲往南阳逃避.途中遇贼兵拦路.因势单力弱,很难保护二亲,于是就毅然决定先护送母亲脱险.父亲在后面被擒.孙抑誓死要救出父亲,安顿好母亲后,不顾艰难险阻,只身进入土匪巢中,但终因寡不敌众,反被捉拿.孙抑涕泣哀求,释放他的父亲.匪首看他是个孝子,很受感动,于是就把他的父亲释放了.
有诗赞曰:
文人遇贼似临渊,求释老亲泣涕连. 贼感孝诚遂许放,全家安返乐团圆.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了西汉政权.刘邦的三儿子刘恒,即后来的汉文帝是一个有名的大孝子.刘恒对他的母亲皇太后很孝顺,从来也不怠慢.
有一次,他的母亲患了重病,这可急坏了刘恒.他母亲一病就是三年,卧床不起.刘恒亲自为母亲煎药汤,并且日夜守护在母亲的床前.每次看到母亲睡了,才趴在母亲床边睡一会儿.刘恒天天为母亲煎药,每次煎完,自己总先尝一尝,看看汤药苦不苦,烫不烫,自己觉得差不多了,才给母亲喝.
刘恒孝顺母亲的事,在朝野广为流传.人们都称赞他是一个仁孝之子.有诗颂曰:
仁孝闻天下,巍巍冠百王;
母后三载病,汤药必先尝.
晋朝时期,有个叫王祥的人,心地善良.他幼年时失去了母亲.后来继母朱氏对他不慈爱,时常在他父亲面前说三道四,搬弄是非.他父亲对他也逐渐冷淡.
王祥的继母喜欢吃鲤鱼.有一年冬天,天气很冷,冰冻三尺,王祥为了能得到鲤鱼,赤身卧在冰上.他浑身冻得通红,仍在冰上祷告求鲤鱼.正在他祷告之时,他右边的冰突然开裂.王祥喜出望外,正准备跳入河中捉鱼时,忽从冰缝中跳出两条活蹦乱跳的鲤鱼.王祥高兴极了,就把两条鲤鱼带回家供奉给继母.
他的举动,在十里乡村传为佳话.人们都称赞王祥是人间少有的孝子.有诗颂曰:
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
至今河水上,留得卧冰模.
周朝闵损,字子骞,是个孝子.母亲早逝,父亲怜他衣食难周,便再娶后母照料闵子骞.几年后,后母生了两个儿子,待子骞渐渐冷淡了.一年,冬天快到了,父亲未归,后母做棉衣偏心,给亲生儿子用厚厚的棉絮,而给子赛用芦花絮.一天,父亲回来,叫子骞帮着拉车外出.外面寒风凛冽,子骞衣单体寒,但他默默忍受,什么也不对父亲说.后来绳子把子骞肩头的棉布磨破了.父亲看到棉布里的芦花,知道儿子受后母虐待,回家后便要休妻.闵子骞看到后母和两个小弟弟抱头痛哭,难分难舍,便跪求父亲说:“母亲若在仅儿一人稍受单寒;若驱出母亲,三个孩儿均受寒.”子骞孝心感动后母,使其痛改前非.自此母慈子孝合家欢乐.有诗赞曰:
闵氏有贤郎,何曾怨后娘;
车前留母在,三子免风霜.

篇八:不孝顺父母的经典句子

有关孝敬父母的座右铭
要朴实深刻,是一句话.不要名人名言,

妈妈!如果来生还有可能,我愿牵着您的手走进这个家.【不孝顺父母的经典句子】

篇九:不孝顺父母的经典句子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俱惧”请结合《论语》中尽孝的句子谈谈怎样做才是孝顺.(4分)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这是诗经里的一段话,其实现代人讨论“孝顺“很多时候都是谬误的,认为给父母好的生活条件就是孝顺了.
孝顺,孝顺,要拆开来念 孝,顺.
孝 是尽心奉养父母
顺 是顺从父母的意志
如果我有整10块钱的能力我拿出5块钱抚养子女,拿出5块钱供养父母.那我就做到了尽心奉养父母.记得二十四孝里有个家伙为了奉养父亲把自己的孩子弄死了.我不认为这是孝,孟子在说”舜“的时候还评价他不孝呢,即”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而顺这个字,不是很好做到.可以说很多人都想做到,但是做不到.比如父母认为你的媳妇很好,要你们过下去.而实际上你们过不下去了,怎么办?呵呵!
父母有的时候很多想法都是不合实际的,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尽量顺从父母的意志,但是不能失去自己的主见.
好了简单说到这儿吧.呵呵!

篇十:不孝顺父母的经典句子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只有孝敬父母的人,才是一个有责任心的、高尚的人。
②在社会发展的今天,倡导“孝道”,更有其不可替代的时代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③孔子曰:“孝,德之本也。”
④从远古时代的“孝感动天”的舜,到“亲尝汤药”的刘恒、“卖身葬父”的董永、“扇枕温衾”的黄香……不胜枚举。
⑤我们国家是有着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其发展的各个阶段,“孝行”贯穿整个社会发展史。
A.①③⑤②④ B.③①⑤④② C.②①③⑤④ D.③①②④⑤

B

推荐访问:秘密吸引力法则观后感 秘密吸引力法则观后感
最新文章
  • 品味书香诵读经典作文8篇

    篇一:[品味书香诵读经典作文]品味书香 诵读经典_3000字“书是人类... 2019-05-11

  • 坚持的名言

    坚持的名言篇(1):执着坚持才能成功的经典名言1、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做... 2019-04-07

  • 关于坚持的名言

    (1) [关于坚持的名言]执着坚持才能成功的经典名言1、按照自己的意... 2019-04-07

  • 国学经典

    国学经典一:读《国学经典》有感_600字最近,我们读了一本书《国学经... 2019-03-15

  • 与妻书

    与妻书篇(一):湖北省2003高考满分作文--《亲亲与明理》_1000字 ... 2019-03-15

  • 经典诵读

    经典诵读篇一:《国学经典诵读》——读后感_1000字以前我是一个很骄... 2019-02-28

  • 一二九运动

    篇一:[一二九运动]纪念一二九运动演讲稿:纪念129运动_1000字1935年... 2019-02-25

  • 孝敬父母的故事

    孝敬父母的故事篇(一):经典感恩故事:孝敬父母_500字包公即包拯(公... 2019-02-25

  • 经典伴我成长作文800(共10篇)

    《经典伴我成长》500字作文书,仿佛是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阿... 2019-02-22

  • 表白经典(共10篇)

    经典英语告白我需要很多,一条不行 越多越好 I love you not... 2019-02-22

上一篇:你还差得远呢(共8篇)

下一篇:幸福圣诞(共9篇)

Copyright © 2017 第一课堂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 触屏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