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是否还会存在下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即使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最终也会解体。因为苏联的最终解体是种种复杂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①无法改变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②严重的经济危机;③否定历史、反马克思主义的各种思潮泛滥,社会动荡不安;④右翼势力和民族分离主义思潮乘机抬头,社会矛盾、民族矛盾急剧激化;⑤西方势力的影响等等。“八一九事件”只是苏联加速瓦解的催化剂。 |
苏联解体的标志是什么
有选项
A.八一九事件 B.宣布实行多党制 C.【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 】公布 D.【阿拉木图宣言】
D 阿拉木图宣言 正式宣布共产党为不合法组织,苏联解体!独联体国家正式建立!
如果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是否会解体
你说反了,正因为苏联已经必然解体,所以才会有819事件.苟延残喘的苏共试图挽救必然解体的苏联,结果么当然是苏联立刻解体.
下列有关戈尔巴乔夫上
下列有关戈尔巴乔夫上台以后发生的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苏联进行政治改革②苏联进行经济改革③“八一九事件”④苏联完全解体 | [ ] |
A.①④③② B.①④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①③④ |
D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苏联国民收入、工业总产值增长率简表 |
|
——据《苏联兴亡史》、《苏联政治经济体制七十年》有关资料编制 |
材料二:政变并非像晴天霹雳那样突如其来……回答是:根本性的变革触动了整个社会机体和社会各阶层的根本利益。 |
——戈尔巴乔夫着《八月政变》 |
(1)据材料一,归纳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苏联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分析变化的根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指出“政变”指的是什么事件?该事件爆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产生了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经济增速持续下降。根源:斯大林体制的弊端。 (2)八一九事件。原因: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引起苏联的混乱。影响:加速了苏联解体的进程。 |
综合性学习。(6分) 今年9月18日是“九一八事变”81周年纪念日。为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们的爱国热情,鸿儒中学准备组织开展一次主题班会活动。 小题1:请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则主题语。 小题2:班会上,班长给大家展示了下列新闻,请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纪念“九一八”国耻日全球华人爆发反日游行。今天是九一八事变81周年。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史称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战争的开始。在战争中,中国死亡人数就达几千万,财产损失更是不计其数,日本对中国的损害无法估量。然而就在九一八事变 “国耻日”来临之际,日本政府上周不顾中国强烈反对,悍然宣布“购买“钓鱼岛及其附属的南小岛和北小岛,实施所谓“国有化”,再次严重侵犯中国的领土主权。“九一八事变”81周年之际,全球华人爆发反日游行携手并肩,组成浩浩荡荡大军,共御外侮。特别是海峡两岸同胞要以民族大义为重,超越政治分歧,团结一致,粉碎日本军国主义侵占中国钓鱼岛的图谋。 小题3:班会结束时,请为我们的祖国写一段祝福语。(用上提供的词语,30字左右) (备用词语:幸福安康 繁荣昌盛) |
小题1:勿忘国耻,强我中华 小题1:九一八国耻日全球华人爆发反日大游行 小题1:略 |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拟写主题语的能力。九一八事变,指1931年9月18日在中国东北爆发的一次军事冲突和政治事件。冲突双方是中国东北军和日本关东军,日军以中国军队炸毁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为借口而占领沈阳。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本与中国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为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埋下了导火索。中国东北三省全部被日本关东军占领,并利用前清废帝溥仪在东北建立了满洲国傀儡政权。9月18日在中国许多非正式场合都被称为“中国国耻日”。围绕“不忘国耻”这一内容来拟写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新闻内容的能力。要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重点是把握新闻的导语,导语已经对新闻的主要内容予以高度概括,可对其进行提炼、析取。本段新闻的导语为“纪念“九一八”国耻日全球华人爆发反日游行”,所以围绕“九一八”纪念日的具体活动来概括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能恰当使用提供的词语“幸福安康 繁荣昌盛”,能表达出祝福祖国之意即可。示例:我衷心祝福亲爱的祖国经济飞速发展,社会安定和谐,人民幸福安康。愿祖国的明天更加繁荣昌盛。 |
“在革命高潮中,各种政治力量都很活跃。布尔什维克力图领导并直接参加了两个群众的革命斗争,但尚无足够力量使自发的革命洪流完全置于自己的影响之下。这次革命的结果超出了一般资产阶级革命的范围。”这一“革命”是指
|
A |
|
为提醒大家牢记“九一八事变”,勿忘国耻,居安思危,我国每年都在9月18日鸣放防空警报。当年,日本制造这一事变的借口是
|
B |
本题考查了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夜,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由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就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
八一事变读后感300字
历史,不该遗忘.警报是铭记国耻,而铭记不仅仅是回味伤痛;牢记历史,就要居安思危,砥砺前行
“牢记历史,勿忘国耻,继承先辈遗志……”9月14日,福建公安边防总队漳州边防支队官兵拉响9分18秒的警报,并和驻地学校的学生们举手宣誓.一声声铿锵有力的誓言,响彻校园上空.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佘子清老人表示,今年“9·18”,他将一如既往,前往纪念馆祭奠遇难同胞和死去的母亲.
沈阳,这座曾经饱受日本侵略者蹂躏的城市,连续十多年用拉响警报的方式纪念“9·18”这个惨痛的日子.“这是我们民族的耻辱,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拉响警报,就是拒绝遗忘的重要方式.”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馆长井晓光研究员说,“9·18”无论什么时候都应该成为中华民族永远的记忆.
“丧失对历史的记忆,‘心灵便在黑暗中行走’.”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雷颐说.
“很多时候,‘居安思危’只是一句口号.而现在则是每个中国人必须正视的事实.”中国近现代史料学会副会长王建学说,当前,日本军国主义有复活的危险,此时的警报和钟声,再次提醒人们牢记历史,激发民族自尊心,增强民族凝聚力.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说,纪念“九一八”,既是要对维护和平愿望的表达,也是对那些否认侵华历史的日本政府官员和右翼势力的警告
9卡片上分别写着1 2 3 4 5 6 7 8 9,甲乙二人依次从中各抽取一张卡片(不放回)
9卡片上分别写着1 2 3 4 5 6 7 8 9,甲乙二人依次从中各抽取一张卡片(不放回)(1 )甲抽到写有奇数数字的卡片 乙偶数数字卡片的概率(2) 甲乙两人至少抽到一张奇数数字卡片的概率还没有往深里学,请用 最
(1)共有 9*9=81种不同的方法,
甲为奇数,乙为偶数的共有 5*4=20
所以 甲抽到写有奇数数字的卡片 乙偶数数字卡片的概率为 20/81
(2)共有 9*9=81种不同的方法,
所求事件的对立事件是甲乙都抽中偶数字,共有 4*4=16种,
所以甲乙两人至少抽到一张奇数数字卡片共有 81-16=65种,
甲乙两人至少抽到一张奇数数字卡片的概率65/81